不過,只要在英國住滿183日,就可以被除去海外買家的定義,並可在成交後12個月內申請退回印花稅。 定息按揭:設有2-3年的定息期,可以鎖定未來兩三年的利率,免卻擔憂兩三年利率波動的風險。 買家申請時在3年後,亦可以重新選擇新的定息按揭計劃(因為定按利率會不同),亦可以選擇浮息按揭,作為以後的供款模式。 不過,有些英國樓花樓未必能夠取得這個認證,而銀行對於沒有此認證的物業按揭也會批得較謹慎,甚至有機會無法批核。 按揭預先批核的意思,是向銀行做出一種類似估算按揭的做法,經過正常按揭所需要做的程序及需要提交的文件,從銀行手上取得一份預先批核信,從以了解自己在指定限期內向銀行申請按揭時所能獲得的貸款額。 另外,部份物業設有共享產權(Shared Ownership),是指個人與特定機構持有一定百分比業權。
由於買賣英國樓盤的步驟頗為複雜,建議聘請有處理買賣樓盤經驗的律師。 如果是申請買樓出租(Buy to 英國buy to let Let)的按揭,英國銀行的審批就會嚴格很多,首先DSR並不會計算入息,而僅會以租金收入作為DSR供款計算。 另外亦會進行壓測,租金要高於壓力測試利率(如5.5厘)下供款145%,換言之租金回報的要求不低(約4%)。 英國buy to let 市面上有一些機構,專門從事英國等地的海外置業,是銀行以外申請海外置業按揭貸款的渠道。
英國buy to let: BNO可變移民方案 英國買物業的注意事項
樓價方面,曼徹斯特的平均樓價比倫敦平至少一半,達20萬英鎊(約HK$2,000,000),港人喜愛選擇接近Piccadilly火車站的樓盤,乘坐高鐵到倫敦亦十分方便。 截至2020年底,倫敦平均樓價達到49萬英鎊(約HK$4,900,000),與香港相若,而且供應亦不算多,一般香港人初來報到,以鐵路網劃分,能夠在第3區(Zone 3)置業已經很理想,樓價亦算較合理。 以盤源計,Rightmove、Home及Zoopla這些英國常的盤源算十分充足,Rightmove及Zoopla更設有手機應用程式,可以隨時隨地搜尋英國樓盤,供買樓置業的人慢慢選擇。 買樓的第一步肯定是物色樓盤,英國地廣人多,不論一手及二手樓盤均多如繁星,花時間物色心水項目是必須的。 HK 英國buy to let UK Support是您值得信賴的一站式移民公司,服務範圍包括寵物移民代辦服務,從安排最佳移民路線,到航班預訂、處理文件等,致力為客人愛寵提供安全又舒適的旅途。 本出版物僅供一般參考用途,並不旨在涵蓋其涉及的主題的每個方面。
定息與浮息按揭的利率並不一樣,不過大部分一般按揭的利率,與還息不還本的按揭利率大致相同,以銀行所訂的利率+英倫銀行的基準利率作計算,實際利率(APRC)約在2.5%-3.5%左右。 實際利率水平,就要視乎買家的信貸紀錄、入息、按揭成數(Loan-to-Value Ratio, LTV Ratio)等而定;超過4%的按揭計劃,通常不會在考慮之列(除非按揭成數高或信貸紀錄有問題)。 在簽約後約1個月左右,二手樓業主會還原房子狀態並清空雜物,之後一手現樓及二手樓就可以交樓,買家按揭貸款所得金額及首期,就會由律師交付給業主,整個交樓過程就會完成。 如果清楚了解房屋的註冊及背景資料正常,購買二手樓的買賣雙方,便會由律師起草房產買賣合約。 簽署合約前,買家要確定物業中的物品、傢俬等的擁有權誰屬。 購買二手樓申請按揭,在提交基本資料、入息證明後,銀行會發出初步貸款同意書(AIP),手持AIP就像在香港買樓持有本票一樣,出價可以更加進取,賣方的議價空間會更多。
英國buy to let: 英國物業按揭申請手續費
至於Help 英國buy to let2023 To Buy按揭最多可承造95%按揭,但必須是當地稅務居民,並在全球是首次置業(即曾擁有物業亦不可),只可購買新樓樓花。 由於資助房屋,如居屋等,以折扣價出售,除非向房委會補地價,單位才可自由買賣及出租,但原來居屋怎樣補地價也有竅門,單是申請方式,以及由單位買家還是賣家負責補地價,也大有學問! 除了選取「按揭成數」及「按揭年期」外,申請人還要決定自己選取什麼息率來供樓。 Zoopla:超過 45 萬套英國待售物業,另外還有 17 萬海外物業,涵蓋全球 80 多個國家及地區。
-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 購買二手樓申請按揭,在提交基本資料、入息證明後,銀行會發出初步貸款同意書(AIP),手持AIP就像在香港買樓持有本票一樣,出價可以更加進取,賣方的議價空間會更多。
- 在英國購買房地產,我們可以選擇購買該物業的永久業權(Freehold)或租賃業權(Leasehold)。
- 以Buy To Let按揭為例最多承造75%按揭,香港按揭有金管局監管,但Buy To Let按揭在英國,每間銀行都有自成一套的準則或有不同。
- 上文提到的代理費用(Sourcing Fee)並不屬於經紀佣金,假設是尋找Souring Agent購買物業,才需要繳交代理費,至於一般的Estate Agent就不會收取這筆費用。
- 因此買樓時,要衡量自己的供款負擔之餘,亦要全盤了解一次性支出。
不過注意,這文件所批的貸款額,不一定是最終獲批的貸款額。 英國buy to let 海外人士可向英國銀行申請按揭預批,只要申請按揭成功,就會收「Approval In Principle」(AIP)信件,得到預先貸款批核。 英國的租賃業權與香港一樣,租賃期屆滿就有收回地皮的風險,因此一般不建議購買租賃業權期限少於40年的物業,以免在轉手交易中有困難。
英國buy to let: 獨家A.I.按揭評估
用香港的物業進行按歇重組/二按所需的手續和門檻一定比起「Buy-to-Let」簡單得多, 利率亦較好, 酬集足夠資金後再一筆過付款購入英國物業應是最佳做法, 而且樓盤選擇都會比較多。 目前海外人士Buy To Live的按揭年利率為2.88厘,Buy To Let則為3.28厘。 若是當地稅務居民申請Buy To Live並在當地有穩定工作收入及良好信貸紀錄,按揭利率可低於2厘,最多可以借八成,若是首次買家或可達九成按揭。 海外樓市專題上一集報道,有80後港女借爆按揭買入多間英國樓收租,不少讀者好奇在當地如何承造按揭。 其實,英國按揭大致分為投資按揭及自住按揭,另外還有「Help To Buy」等按揭。 有業內人士指,英國申請按揭與香港最大不同,是每月收入扣除個人生活成本及各項支出後,仍有餘款可以供樓時,才按餘款比例批出按揭額。
這兩種業權的最大分別在於,永久業權意味著「絕對所有權」,即業主永久擁有該塊土地以及建立在其之上的建築物。 而租賃業權只是一種租用土地的概念,只是租約期限較長,通常為 90 年或 英國buy to let2023 120 年,甚至可在到期後續租,因此我們仍會統稱其為「買樓」。 至於年薪的要求,例如東亞銀行,申請人的年薪要達至72000英鎊才可接受申請 ; 又以HSBC銀行為例,自住按揭個人名義申請者要年薪5萬英鎊、公司名義則要年薪7萬5英鎊。 買家在衡量是否「Buy-to-Let」時,要先衡量按揭利率與租金回報的差異,假設租金回報低於按揭利率(例如3%左右),便要自己「貼錢」供樓,未必划算。 不過,如果想先租後自住,可以考慮「還息不還本」的按揭計劃,因為首年只還利息,變相供款負擔會低於租金收入,租金回報就自然提高;其後收回物業自住,就可以轉回一般按揭計劃自己供樓。 英國政府為防止海外買家入市推高樓價,將在2021年4月1日起實施海外買家印花稅,在英格蘭本土及愛爾蘭置業,需要繳付2%的額外印花稅。
英國buy to let: 【居屋開支】 印花稅及其他重要開支一覽-幫你計好數,上車無難度!
很多到英國置業買樓的香港人,都會將這些程序全盤委託給代理處理,以節省時間。 不過,移民英國的買家,大部分未必有太多成本去支付額外的費用。 說到底,移民英國買樓是人生大事,有必要先全盤了解上述程序,即使不能成為專家亦不致誤墮買樓陷阱而蒙受損失。 ROOTS上會曾有聽講過有朋友反映,若單位所屬的物業項目全棟都是給投資者買作Buy To Let收租用途,銀行有機會不承造按揭,因為就算銀行批出貸款給申請人,但是測量師估價時有機會出現問題導致銀行最終拒絕批核貸款。 所以,Buy to Let 可說是例如香港人這類海外買家的重要出路。 英國buy to let2023 雖然在香港本地買樓無法做預先批核,但當你想借英國 Buy to Let 按揭的話,這種做法就可行。
為應對Covid-19,政府於2020年7月推出印花稅假期(Stamp Duty Holiday)。 Buy to Let業主於印花稅假期期間買樓,平均可節省約2,000英鎊。 至2021年10月印花稅假期結束,印花稅回復正常,2022年買樓的業主將需繳付正常印花稅率,以及3%非首置及投資額外印花稅。 由2022年4月1日起,如業主的企業登記了增值稅,而應稅營業額低於增值稅門檻85,000英鎊,您必須保留電子紀錄及利用會計軟件報稅。 由2024年4月起,所有自我評稅的納稅人士必須按照稅務電子化(Making Tax Digital)進行個人入息稅報稅。
英國buy to let: 英國按揭利率分哪幾種?
無論是本地或是海外銀行,都會有提供這類預先批核的服務,快則一兩星期、慢則兩三個月;有些要收費做,有些則是免費。 我們建議準買家們先找一家銀行做個免費預先批核,了解自己的財政能力後才出去落訂。 英國buy to let 英國buy to let 而一般來說,通常賣家都會要求買家出示預先批核的文件才會賣給你,所以有做絕對好過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