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指,裝修對附近一帶的居民,尤其長者特別不便,應分階段局部裝修。 鳳德邨設有兩所停車場,分別位於鳳德商場下(地下及一樓)(時租)及紫鳳樓(第3座)旁(月租)的停車場大樓,合共提供約700個車位給本邨居民優先租用;邨內亦設有邨內私家路連接商場、停車場及各座樓宇,東及北連蒲崗村道、南連鳳德道。 鳳德邨位置在香港九龍中部黃大仙區鑽石山山腳、蒲崗村道以南、鳳德道以北、鳳禮道、鳳美徑以西、蒲崗村道以東,地址為九龍鑽石山(蒲崗)鳳德道111號;鳳德邨之法定地段為「新九龍內地段第6318號之餘段(英語:NKIL6318)」。 本邨所處土地原為鑽石山政府石礦場及大磡村木屋區一帶。 鳳德邨 及後,由於木屋區開始改建為龍蟠苑,而石礦場運作會對民居構成滋擾,因此政府於1982年停止開採石礦場較低地勢的部份。
鳳德選區現任區議員已懸空,龍星選區現任區議員為譚香文。 本選區分布比較獨特,鳳德邨7座樓宇及鳳禮苑獨立為鳳德選區,而鳳鑽苑則屬於龍星選區的一部份。 2樓為主要商場,設有中式酒樓、超級市場、中式、西式快餐店、零食店、電器店、雜貨店、高科技手提電子產品店等。 大部份使用大老山隧道往新界方向的巴士也需要經過鳳德邨外圍的鳳德道才可以進入龍蟠街及荷里活廣場,故此鳳德邨也會比較多前往大埔、沙田東部或馬鞍山的巴士,亦有少部份前往九龍城區的巴士。
鳳德邨: 單位數目
鳳德邨 硃鳳樓 (1座) 共有34層,提供816個單位。 鳳德邨 硃鳳樓 (1座) 於1991年03月起入伙。 小學校網為校網45,中學校網為黃大仙區。 鳳德邨 硃鳳樓 (1座) 於過去3年共有11宗成交。 本選區分佈比較獨特,鳳德邨7座樓宇及鳳禮苑獨立為鳳德選區,而鳳鑽苑則屬於龍星選區的一部份。
鳳德邨(英語:Fung 鳳德邨2023 Tak Estate)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鑽石山,項目編號為KL10[4]。 屋邨屬香港房屋委員會租者置其屋計劃,在1998年將單位出售予當時的住戶,現由鳳德邨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屋邨事務;管理公司為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鳳德邨落成至今,從未進行大型維修工程,而隨着港鐵屯馬綫通車,鳳德邨亦不斷打破居屋第二市場租者置其屋單位成交記錄[5]。 自領展接手管理鳳德街市後,多間小商戶不敵租金加幅而結業,當時街市有很多空鋪。 所以部份居民也會前往大成街街市、雙鳳街街市或慈雲山街市購物。 街市於2019年5月關閉,進行全面裝修。
鳳德邨: 鳳德邨
這一組是屬於鳳德邨管理,往慈雲山中心的升降機塔雖然與這升降機塔結構相同,但會由領展管理。 鳳德邨2023 若以步行前往慈雲山半山,經鳳德邨前往是最快及最省力的方法。 鳳禮苑(英語:Fung Lai Court)則是鳳德邨內騰空地盤加建的居屋屋苑,在鳳禮苑銷售期間,合資格的鳳德邨住戶可優先購買鳳禮苑的兩座樓宇,鳳禮苑於1997年1月落成。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鳳德邨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黃大仙區的鑽石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7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9,780人。 主要街道包括鳳德道(鑽石山段)、蒲崗村道(鑽石山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鳳德邨 龍蟠苑,星河明居,鳳德邨,宏景花園,悅庭軒。 鳳德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9,490,年齡中位數為 45.9歲。
鳳德邨: 鳳德邨 近期成交
該部份土地於1985年末開始進行爆破平整工程[6],屋邨興建工程由 年間展開,名為「鑽石山北1-3期」。 鳳德邨 鳳德商場、銀鳳樓商場和斑鳳樓商場均為領展旗下的商場,為居民提供售賣日常家庭用品、中外餐飲業務的商店。 鳳德商場之商店主要設於二樓,並於地下設有空氣調節街市,而銀鳳樓及斑鳳樓商場則設於該兩幢大廈二樓(跟鳳德商場二樓屬同一水平),主要提供中、小學補習社及洗衣店舖位。 鳳鑽苑(英語:Fung Chuen 鳳德邨2023 Court)為鳳德邨第6座,是鳳德邨發展計劃內的單幢式居屋屋苑,於1991年10月落成。 鳳德邨2023 鳳鑽苑是香港最後一座撥作居屋出售的Y4型大廈,其樓宇建築設計與雪鳳樓一樣。
現時,本邨83%人口是已購買單位的業主,當中有部份以綠表或白表資格購入本邨單位而遷入本邨[7]。 此外,年長居民佔本邨人口確實減少了,但邨內休憩設施於日間時分仍坐着一些長者,形成了邨內老、中、青、少、幼不均等的形態(有人說從邨內商場開設多間補習社中,可知兒童人數不斷增長,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並不是居住在邨內)。 由於硃鳳樓(第1座)、碧鳳樓(第2座)及鳳禮苑水平較高,到達鳳德商場需要使用紫鳳樓停車場的升降機到達,但因為不足以應付人流及經常故障,故此在1999年加建一座升降機塔,並設有兩部升降機,方便直達地下。 此外,年長居民佔本邨人口確實減少了,但邨內休憩設施於日間時分仍坐著一些長者,形成了邨內老、中、青、少、幼不均等的形態(有人說從邨内商場開設多間補習社中,可知兒童人數不斷增長,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並不是居住在邨內)。 另外一組是位於硃鳳樓旁邊,頂層接駁行人天橋往慈樂邨及慈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