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是在香港東南部首次發現的一座曾於一億四千萬年前爆發的古代超級死火山,其獨特地貌演變,有助科學家瞭解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移動過程,整個超級火山遺址有資格申請世界自然遺產。 而這次最大的發現,是找到火山噴發的源頭,即現時九龍半島和港島北部的大片段預告崗岩。 更為獨特的是,超級火山噴發後形成破火山口,破火山口的形成是當火山爆發時,數以百立方千米的高矽質岩漿自地殼淺層的岩漿庫湧出,與此同時造成以公里計的地殼下陷而呈現出盆地地形。 糧船灣超級火山原本直徑約18公里,最後一次爆發是1億4千萬年前,之後已變成死火山,現時大部份火山岩已被風化和侵蝕,只剩下殘餘部份。 火山向東傾斜約30度,它的上部份是火山岩,由糧船灣伸展至果洲群島,覆蓋西貢東部的大片土地,位於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西貢園區內。 而火山灰冷卻凝固後形成石柱,在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和西貢東部大部份地方露出,組成香港地質公園的核心部份。

當粥沸騰時,相當於熱粥中氣泡的岩漿氣泡就開始向蓋子口外冒。 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旨在認可全球具有高度國際科學意義的地質遺產地,以推廣其保育、教育和地質旅遊。 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十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二十八日(西班牙時間)於西班牙蘇瑪伊阿鎮(位於巴斯克海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宣布。 入選的地質遺產地包括內地石林喀斯特地貌、澳洲艾爾斯岩、美國大峽谷及土耳其棉花堡等。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西貢糧船灣曾是火山口

但是你知道嗎,在一些我們熟知的,看起來太平無事的城市,在它們的下面,就隱藏著一座座超級火山。 相關閱讀:日本火山猛烈噴發:場面堪比核彈爆炸地質史上,深圳曾發生過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了一些典型火山岩剖面。 香港首度發現古代超級火山據估計,這座超級火山與近代的破火山口,如菲律賓塔阿爾火山和印尼的塔博羅火山、喀拉喀托火山,屬同一類別,但香港發現的火山口規模更大。

  • 該署官員稱,糧船灣超級火山何時形成已無從稽考,但它最後一次爆發約於一億四千萬年前,當時該火山噴出逾一萬三千億立方米熾熱火山灰,量厚且質量均衡,火山灰冷卻形成了非常有規則的巨大六角柱石地貌表徵。
  • 西貢散落的岩石曾是熾熱的火山灰,填充在巨型火山盆地(稱為糧船灣破火山口)。
  • 今日的創興水上中心及香港天文公園就是昔日的萬宜羈留中心。
  • 2011年9月17日,在挪威朗厄松舉行第十屆歐洲地質公園會議上宣布,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接納香港地質公園加入為該網絡成員,公園易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是罕有位於國際大都會中的世界地質公園。

噴發的火山灰覆蓋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裏的陸地面積上,厚度超過1.3公裏。 目前全球已知有五十餘座超級火山,但極少能完整發現表面的火山岩和底部的岩漿源頭,糧船灣超級火山屬于極少數例外。 超級火山的成分多為矽,火山噴發比普通火山猛烈,同時又因其巨大的噴發量而有別于其他普通火山。 更為獨特的是,超級火山噴發後形成破火山口,破火山口的形成是當火山爆發時,數以百立方千米的高矽質岩漿自地殼淺層的岩漿庫涌出,與此同時造成以公裏計的地殼下陷而呈現出盆地地形。 萬宜水庫是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範圍之內,在東壩旁邊有著參天的的六角形石柱。 這些壯觀的石柱,其年齡遠遠超過整個人類文明,遠於一億四千萬年之前,萬宜水庫及糧船灣一帶是一個超級火山口,整個火山口直徑為14公里,位置由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及整個西貢半島東部!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火山結構

中大地理系教授伍世良指所謂超級火山,是以火山的噴發量來計算,其噴發量可達一千立方公里,以去年五月冰島格里姆火山爆發為例,當時火山灰令歐洲航空幾乎癱煥,但以火山爆發指數評估,糧船灣超級火山逾億年前的爆發威力,比於冰島火山強一萬倍。 此座死火山的上部分為火山岩,由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覆蓋西貢東部地質公園內的大片土地。 火山口位於糧船灣一帶,當時岩漿的源頭位於在九龍半島和港島北部,岩漿經多條噴發通道,向東輸送,穿過馬鞍山和將軍澳。

糧船灣超級火山原本直徑約18公里,最後一次爆發是1.4億年前,之後已變成死火山,現在大部分火山岩已被風化和侵蝕,只剩下殘餘部分。 它的上部分是火山岩,由糧船灣伸展至果洲群島,覆蓋西貢東部的大片土地,位於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西貢園區內。 而火山灰冷卻凝固後形成石柱,在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和西貢東部大部分地方露出,組成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部分。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原來香港遠古時代位處火山帶,在東南部有一座「超級火山」。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西貢對開海域,果洲群島一帶發現一座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是香港以至中國東南部首次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 該署土力工程師鄧麗君指,該座火山最近一次爆發約在1.4億年前,造成火山灰面積足以鋪滿香港每吋土地達1.3公里厚度,並形成西貢地質公園內一種獨特的六角柱石地貌。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岩石風化 登島危險

這座古代超級火山被命名爲「糧船灣超級火山」,山體向東傾斜約30度,火山原本的直徑約18公里。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2023 )喺香港新界西貢區糧船灣伸到果洲群島一帶,山體向東傾斜約莫30度,直徑有18公里,係香港以至成個中國東南部第一座被發現嘅古代超級火山。 依家喺一座死火山,位置幾乎包澌香港地質公園西貢東部嘅火山岩區,依家多數火山岩已經被風化侵蝕,得番啲殘餘,而且座火山大部分都喺海平面之下。

據兩名曾在蘋果海外業務部門任職的人士表示,該工廠正在制定提高熟練度的計劃,但前路漫漫。 如果獨木舟之旅仍未能滿足你的好動基因,今夏新興的獨木舟水球玩意,也許會是你的那杯茶。 獨木舟水球在外國流行已久,在香港卻不普及,尤其以往會用一款叫「Sit in」的座艙式獨木舟作賽,一旦獨木舟翻轉後,玩者要懂得自行離開艇艙,技術要求較高。 這趟我們使用的便是俗稱康樂艇的平台式獨木舟,即使翻艇也容易離開艇艙,自然更見安全。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六角岩柱 地動山移的證據

Erik解釋,正因地貌岩石沒有生命,而且脆弱珍貴,亦沒有自生或成長能力,故一旦被破壞,就不可能復原,因此我們必須好好保護這自然環境中的最重要部分。 Erik(右)向團友講解火成岩的形成,這裏是西貢橋咀洲,當年位於破火山口邊緣,現時布滿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火成岩。 基於被列為死火山的火山几乎不會再噴发或者活动,不少死火山一帶都會公開成為綠化帶。 死火山是指史前曾經发生过喷发,但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从来没有活动过的火山。 有的火山仍然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只是剩下残缺不全的火山遗迹。 非洲东部的乞力马扎罗山、中国山西大同火山群、香港糧船灣超級火山及日本的大室山等均为死火山,其中山西大同火山群在方圆约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2个孤立的火山锥,其中狼窝山火山锥高将近120米。

(下)露兜樹,果實由多個房聚合而成,多生長於海岸邊,外形像菠蘿,故又稱「假菠蘿」。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 克里米亞是普丁「最後底線」 布林肯:不鼓勵烏克蘭越線

吳國材解釋說,對糧船灣超級火山的研究,可增加對這一時期造山運動的了解,揭開這一時段華南地區地質形成的原因。 此後,經過不斷的風化和侵蝕,火山口成爲一個平面,而地殼下陷後逐漸成爲一個盆地,至此,破火山口景觀形成。 這項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球科學和地質公園計劃、世界各地地質調查機構和研究機構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成果。 主辦單位共收到181份來自56個國家的提名,所有提名均經不少於三名國際專家評估,共有33名國際專家參與評估工作。 有關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的詳情,請瀏覽:iugs-geoheritage.org。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糧船灣超級火山的火山爆發是在約1億6千萬年1億4千萬年前,噴出的火山灰逾1萬3千億立方米(1300立方公里),火山灰經過冷卻凝固後,形成了蔚為奇觀的六角柱石。 火山的較深層部分為花崗岩,由淺至深從西貢向九龍與香港島伸展。。 土木工程拓展署已經將於具有代表性位置抽取的石頭樣本交予外國相關機構化驗,以確認石頭的年份。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毀天滅地 超級火山大爆發近了!

萬宜水庫東壩面對無垠大海,若果將主壩直接接觸海水,它需要抵受由太平洋傳來的海浪,年復年的沖刷,主壩的結構就會受影響。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2023 西貢市中心乘搭94號巴士,7號、9號小巴至北潭涌,乘搭車程25分鐘的士或步行2.5小時,到達糧船灣萬宜水庫東壩。 這些小珠是古代東南亞錢幣,反映出明代時期東南亞地區貿易貨幣形式,證明鄭和下西洋時,曾取道香港水域,到東南亞如爪哇和暹羅(今泰國)等地。 1969年,港府在糧船灣洲北岸興建萬宜水庫,築起兩道堤壩連接西貢半島與糧船灣洲,糧船灣洲由一個島變成與陸地相連,官方地圖上,糧船灣洲改稱糧船灣。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2023 1967年,港府為加快建設水塘,在西貢半島與糧船灣之間的官門海峽,建設容量比船灣淡水湖大一倍的水塘,最初命名為糧船灣淡水湖,後為免與船灣淡水湖混淆,改稱萬宜水庫。 1963年,香港發生嚴重旱災,港府決定進一增加香港淡水供應,計劃在西貢白沙灣海上建水塘,其後因決定購買東江水而擱置。

但近年的考察發現,原來香港周邊地區就有一座古代超級火山,上一次爆發是1億4千萬年前,而且爆發力強勁,比冰島火山爆發強一萬倍,足以將香港每一吋土地鋪上1.3公里厚的火山灰。 一億四千萬年前,中期侏羅紀至早期白堊紀,直徑達十八公里的超級火山在香港爆發,噴出火山灰逾一萬三千億立方米,火山口在香港東南部果洲羣島對開海底。 土木工程拓展署綜合多年研究,發現香港東部的古代超級火山系統,火山口位於西貢糧船灣,而岩漿源頭就是來自九龍和港島北部。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2023 香港東南部發現遠古「超級火山」 約1.4億年前爆發人民網8月3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原來香港遠古時代位處火山帶,在東南部有一座「超級火山」。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西貢對開海域,果洲羣島一帶發現一座名爲「糧船灣超級火山」,是香港以至中國東南部首次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香港「超級火山」1.4億年前爆發

它的上部分是火山岩,由糧船灣伸展至果洲群島,覆蓋西貢東部的大片土地,位于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西貢園區內。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鄧麗君指出,「糧船灣超級火山」山體向東傾約30°,原本直徑約18公里,火山爆發導致一層厚厚的火山灰在破火山口盆地內沉積,其後逐漸冷卻收縮,形成六角柱狀「凝灰岩」。 該署官員稱,糧船灣超級火山何時形式已無從稽考,但它最後一次爆發約於一億四千萬年前,當時該火山噴出逾一萬三千億立方米熾熱火山灰,量厚且質量均衡,火山灰冷卻形成了規則的巨大六角柱石地貌表徵。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該超級火山爆發後出現傾斜,部分浸於海水中,加上逾萬年的風化及侵蝕,現已無法看到一座完整的火山形狀。

  • 超級火山的成分多爲矽,火山噴發比普通火山猛烈,同時又因其巨大的噴發量而有別於其他普通火山。
  • 它的上部分是火山岩,由糧船灣伸展至果洲羣島,覆蓋西貢東部的大片土地,位於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西貢園區內。
  • 不斷加熱過程中,破碎的蓋子失去了支持,並沉落大鍋里,而噴溢出來的物質(即火山灰)回落到崩塌的蓋子上。
  • 她稱該發現對認識香港地質歷史很有幫助,亦是詳細地質調查工作副產品,「當中涉及仔細的岩石放射性測齡、地球化學及地球物理分析、地質填圖等工作」。
  •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糧船灣超級火山完全符合申報世界遺產資格,惟需要將世界地質公園範圍由陸地擴展一倍至海面,以保護整座火山遺址。 火山口(又稱火山臼、陷落火山口)通常是由於火山錐頂部(或一群火山錐)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撐崩塌形成,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火山口。 如坦博拉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直径12公里的破火山口,并且海拔高度也随之降低了1400米。 其英文名「Caldera」的語源來自西班牙文,意指「罐子」或「大鍋子」。.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香港有座超級火山

每個錨形石重25噸,縱橫交錯,猶如一道長城,抵擋著來自南中國海及太平洋海浪的侵蝕。 除了六角形岩柱,萬宜水庫東壩還有另一奇特景觀,即是以7,000多個混凝土錨形石堆砌而成,用以阻擋海浪對水壩的衝擊的防波堤。 發現華南手斧人羣曾親歷大規模地質災害通過系統梳理發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80萬年)的澳亞隕石降落事件和印尼多巴火山噴發事件,研究人員探討了這兩次災害事件對廣西百色盆地先民的潛在影響並提出相關假說。 發生在舊石器時代的短期地質災害事件,爲研究早期人類與環境的耦合關係提供了重要信息。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火山爆發

地區行政上屬於西貢區;位於萬宜水庫西南面,糧船灣海以東,大頭洲、雞洲、老虎吊排、滘西洲、吊鐘洲以東,匙洲、南風洲、伙頭墳洲、小破邊洲、黃泥洲、光頭排、橫洲以北,破邊洲、飯甑洲以西。 糧船灣北面有一條西貢萬宜路連接島的東西部,是遠足者暢遊萬宜水庫南岸的必經之處。 港府昨日特別開船安排傳媒出海考察這座古代超級火山,有多達三十多家中外傳媒申請採訪,連署方人員也驚訝,「沒有想到這麼靜的話題大家這麼有興趣」,足以證明人們對史前文化的好奇。 雖然沒有獲准上島實地考察,但圍島一周,在船上近距離觀看古代超級火山,已經令不少傳媒記者雀躍不已。 除了六角形岩柱,萬宜水庫東壩還有另一奇特景觀,即是以7000多個混凝土錨形石堆砌而成,用以阻擋海浪對水壩的衝擊的防波堤。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西貢東郊野公園

超級火山在經過一連串的猛烈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和熔岩之後,火山頂部因失去底下熔岩的支撐而崩塌,形成了破火山口,橋咀洲就位於破火山口的邊緣。 約 1億4,000萬年前(早白堊紀),中國東部地區火山活動頻繁,在香港地區形成了幾座大型火山,其中一座坐落於現今西貢,即糧船灣超級火山。 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的親歷者講述發現之旅8月30日,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公布,在香港東南部發現一座古代「超級火山」,這是首次在中國華南東部發現這類火山。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的親歷者鄧麗君講述發現之旅

萬宜水庫未興建之前,是為官門水道,水道兩旁有幾條古舊鄉村,如爛泥灣村、萬宜村等,現在都已浸沒於水中。 香港電台曾經製作過《獅子山下》系列,紀錄幾條已經消失了的古村。 他又說,超級火山形成蔚為奇觀石柱,不少遊人慕名到果洲群島觀賞,但岩石因長期受侵蝕風化而變得脆弱,市民登島上岸具一定危險性,建議坐船遠觀。 破火山 圓形或略呈圓形的火山凹地,是火山口受到破壞形成的鍋形窪地。 通常是由於火山錐...香港的糧船灣超級火山 大洋洲 紐西蘭的陶波湖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

糧船灣超級火山的獨特地貌特性,有助科學家解決現時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移動過程中的一些疑題,整個超級火山遺址有資格申請做世界自然遺產,其極高的科研價值有助科學家瞭解地球演變過程。 這座超級火山與近代的破火山口,如菲律賓塔阿爾火山和印尼的塔博羅火山、喀拉喀託火山,屬同一類別,但香港發現的火山口規模更大。 郊野公園內的地貌和植被最為豐富多樣,其中大部份地方仍未受發展影響,風景優美,景點多不勝數,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表示,海上風力發電場會破壞超級火山遺址自然風貌,令遺址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機會變得微乎其微,促請中電和政府擱置計畫,保育火山遺址的自然風貌。 2009年,土木工程拓展署進行地質考察時,發現糧船灣海底有古代超級火山,可能成為最高保護級別的世界自然遺產。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糧船灣超級火山 - 古代超級死火山

至於西貢海岸一些呈S形的柱石更被視為奇觀,那是經過地震再次受壓後,令柱石間的石質受力破損而成的。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稱,本港○九年獲批准國家地質公園時已發現該處有超級火山,但未獲國際確認,今次不但進一步驗證國家地質公園的價值,亦有助本港向聯合國申報獲最高保護級別的世界自然遺產。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2023 不過,中電早前計劃在西貢海面一帶興建風力發電場,位置正處於火山口上,他希望政府能叫停計劃,否則會破壞該處地貌。

2009年,香港地質公園正式成立,自此「地質」成為了本地生態遊的重要一環,及後更成為其中一個世界地質公園,躍登世界舞台。 2012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地質調查期間,於香港東南部果洲群島附近,發現了遠古時期的超級火山,那就是「糧船灣超級火山」。 所謂「超級火山」,官方定義是曾爆發逾1萬億立方米火山灰的火山,現時全世界發現了約50座超級火山,糧船灣超級火山正是其中之一。 地貌奇特 港超級火山或有助揭開恐龍滅絕之謎(圖)火山發現者、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地質師鄧麗君告訴記者,整個華南東部及香港在一億多年前屬於火山帶。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義大利「超級火山」出現噴發徵兆

山體向東傾斜30度,上部分為火山岩,由糧船灣伸展至果洲群島,覆蓋西貢東部大片地方,即位于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西貢園區內。 而火山口在香港東南部果洲群島對開海面一帶,雖藏于海底,現場仍可看見岩漿爆發後形成的島嶼。 糧船灣超級火山口 火山在遠古之前爆發時,數以百計立方公裏的高矽質岩漿自地殼淺層岩漿庫涌出,同時造成地殼下陷,形成破火山口。

這次是在華南東部首次發現古代超級火山,而華南東部沿岸地區,可能還有眾多類似但未被發現的超級火山,它們活躍於1億8,000萬至8,000萬年前,而香港糧船灣破火山口只是其中之一。 該署的土力工程師(近海岩土工程)鄧麗君說,超級火山噴出的火山灰逾1.3萬億立方米,足以將香港每一吋土地鋪上1.3公里厚的火山灰。 一旦超級火山發生爆發,那麼無論是對環境還是人類文明都是嚴重的打擊。 《發現深港》將連續兩期走訪深港火山遺蹟,揭開遠古地球的神祕記憶。 遊人陶醉於海天一色的壯闊景觀,殊不知腳下這片土地多年前卻是烈焰滔天的超級火山。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