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興華亦說從父親身上學會做人處事,形容父親一生全心全事積極工作,是個好榜樣,父親也積極參與公職,值得尊重。 蔡伯勵22歲即開始接手家業為《通勝》編纂曆法部分,後來更成為香港風水界殿堂級宗師,據指多名富商都找他看風水。 蔡伯励祖父乃是晚清学海堂天文数学优等生蔡最白,通晓天文历法,曾任职钦天监,1891年在广州市越秀区高第街创立真步堂择日馆,“真步”取自真正按天象一步步推算历法之意[9]。 他六岁到广州念书,曾抗拒堪舆学和认为不可信,但因自己是长子嫡孙,后又适逢日军侵华使其没法继续就学,遂接受父亲蔡廉仿提议,从十六岁开始学艺[10][11],并曾向当时广州有名的数学家张兆驷及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兼天文系主任张云研习术数,二十二岁则承继家业[9],成为蔡真步堂第三代继承人。 另外,蔡伯勵曾協助香港政府及商業機構替多個地標或活動擇吉日進行動工或開幕儀式,包括1985年滙豐總行大廈門前銅獅擺設[17]、1993年大嶼山天壇大佛坐向選址[20]、1997年青馬大橋通車[16]、1998年機場快綫車箱顏色選定[17]與赤臘角機場啟用[19]、2005年昂坪心經簡林豎樁[16]、香港電台每年的新春團拜活動[17]等。 蔡伯勵,GBS(英語:Choi Park Lai,1922年12月28日—2018年7月26日),原名蔡勸勤[註 1],香港堪輿曆學家、慈善家暨蔡真步堂第三代繼承人。
蔡伯勵有11名子女,其中5人從事堪輿相關家族事業,長女蔡興華繼承編纂曆法工作,延續「通勝世家」之稱。 蔡伯勵2015年先後獲中大頒授榮譽院士和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勳章,特區政府形容蔡伯勵為「編纂曆法的權威」,對保存傳統曆法貢獻良多,而傳統曆法已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之內。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大家習慣開始計劃來年、查看運程,或參考運程書,其實曾幾何時家家戶戶定必有一本《通勝》「看門口」,傳統曆法「通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非物質物化遺產辦事處(非遺辦事處)位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的「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的「日常」展覽中,亦設有傳統曆法的展區,以推廣和介紹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勝」除了記載曆法之外,亦有醫卜星相等多功能集結於一書,懂得活用的話,對於民生大小事務都能夠進展得更為順利,常言道「一本通書讀到老」,今回特意請來資深《通勝》編撰者兼堪輿名家——蔡興華為大家解構《通勝》箇中奧秘,同時分享她和非遺辦事處如何合作推廣和傳承中國傳統曆法。
蔡伯勵女兒: 女孩姓「單」竟取這名 醫院叫號全場笑翻
蔡伯励于2006年跟李嘉诚欢聚时曾谈到想开办一个慈善基金会,除得他鼓励外[19][21],还获加多宝集团主席陈鸿道、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梁昆浩、香港报业工会及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李祖泽、时任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香港慈善艺术家王梁洁华合共捐出约三百五十万元赞助计划[22][23]。 蔡伯励曾替不少商贾政要提供玄学意见,当中较著名的如1990年获香港首富李嘉诚邀请,为其亡妻庄月明寻觅墓穴福地[16],也在1995年建议把长江集团中心高度定高于中银大厦以化解纷争[16],因此被媒体称作“富豪御用风水师”[17]。 2005年,他又曾帮助已故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重新拣选下葬墓穴[18];2007年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霍英东逝世,他再获霍震寰、霍震宇礼聘,在香港佛教坟场“玄”段内找寻安厝福地[17][19]。 蔡伯勵女兒 1952年,中共推行“破四旧”社会运动,蔡伯励选择举家移居香港,主要以供稿给永经堂、广经堂等逾十家《通胜》出版商,出版《真步堂历书》来维持生计[9]。 此书每年销量近百万本(香港及东南亚),而其后他亦简化祖父出版的《七政经纬历书》内容[12],2013年更获广东省政府将“真步堂通胜”(《七政经纬历书》+《真步堂通胜历书》)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14][15]。
有關「通勝」及蔡氏堪輿傳承方面,蔡的兒女包括爾椿,爾威,興華及菁華,將繼承父親志業。 堪輿大師蔡伯勵有十一個子女,排行第二嘅蔡爾雅就擅長絹畫創作,早年曾經喺比利時定居,依家就住喺順德推動文化產業,佢近日喺文化中心搞咗個畫展,將畫展賣畫收入捐贈畀東華三院。 尋日畫展開幕,蔡伯勵都有出席支持,難得見到蔡大師,卓妮梗係叫佢贈兩句香港流年運程啦! 與此同時,蔡興華多年來除了在大眾傳媒前與大家分享,亦會舉行講座、參與展覽等,以推廣中國文化。
蔡伯勵女兒: 通勝王蔡伯勵病逝 長女蔡興華:繼承使命將堪輿學發揚光大
他六歲到廣州唸書,曾抗拒堪輿學和認為不可信,但因自己是長子嫡孫,後又適逢日軍侵華使其沒法繼續就學,遂接受父親蔡廉仿提議,從十六歲開始學藝[10][11],並曾向當時廣州有名的數學家張兆駟及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兼天文系主任張雲研習術數,二十二歲則承繼家業[9],成為蔡真步堂第三代繼承人。 傳統曆法專家蔡伯勵今日(26日)早上6時許在港島養和醫院離世,享年96歲。 蔡伯勵被喻為城中富豪御用風水師,他過去接受訪問曾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運氣,風水只是給人一條捷徑,免走彎路,強調風水只是助力,加強成功機會,做人最重要還是堅守仁義道德。 蔡伯勵接受當年對獲頒勳章表示感到意外,指「好開心、好感恩」,但亦坦言堪輿行業很少人「睇得起」,能夠獲授勳感到安慰,會令他更努力和繼續鞭策自己。 蔡伯勵小時候因日軍侵佔華沒上學,父親蔡廉仿建議蔡伯勵跟他學曆法,以備將來可靠此糊口。
蔡興華除了專注擇吉、堪輿等工作,亦會協助編纂每年一度出版的《通勝》。 蔡伯勵女兒 蔡伯勵女兒2023 對於《通勝》的印象,可能年輕一代會感到既熟悉卻又陌生,大概知道《通勝》的用途,卻未必實際應用過。 其實在現今世代,依舊有不少店舖、家庭會收藏一本《通勝》進行擇日,以便留意平日宜忌事項。
蔡伯勵女兒: 慈善公益活動
蔡伯勵是編纂曆法的「真步堂」第三代傳人,每年銷售量逾百萬本的《通勝》中,曆法部分正是由他編纂,近年有關工作已由其女兒蔡興華繼承。 蔡伯勵女兒2023 據蔡家於昨晚發出的聲明,葬禮不對外開放,花牌、帛金可捐贈予蔡成立的基金會,支援弱勢社群,照顧失學兒童及體弱多病的長者。 有關「通勝」及蔡氏勘輿傳承方面,其子女蔡爾椿、蔡爾德、蔡爾威、蔡興華及蔡菁華將繼承父親志業,繼續發揚光大。 1952年,中共推行「破四舊」社會運動,蔡伯勵選擇舉家移居香港,主要以供稿給永經堂、廣經堂等逾十家《通勝》出版商,出版《真步堂曆書》來維持生計[9]。 此書每年銷量近百萬本(香港及東南亞),而其後他亦簡化祖父出版的《七政經緯曆書》內容[12],2013年更獲廣東省政府將「真步堂通勝」(《七政經緯曆書》+《真步堂通勝曆書》)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14][15]。 蔡家晚上透過公關公司表示,蔡伯勵年老體弱,身體機能衰退,已於昨日辭世,離世前非常安詳,妻兒子女陪伴在側,家人心情傷痛,感謝各界關心。
《通勝》源於曆法,曆法乃是科學,所以即使香港現今農業事務已經式微,但曆法一直以來對於平民百姓依然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蔡伯勵曾替不少商賈政要提供玄學意見,當中較著名的如1990年獲香港首富李嘉誠邀請,為其亡妻莊月明尋覓墓穴福地[16],也在1995年建議把長江集團中心高度定高於中銀大廈以化解紛爭[16],因此被媒體稱作「富豪御用風水師」[17]。 蔡伯勵女兒 2005年,他又曾幫助已故麗新集團主席林百欣重新揀選下葬墓穴[18];2007年時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霍英東逝世,他再獲霍震寰、霍震宇禮聘,在香港佛教墳場「玄」段內找尋安厝福地[17][19]。 蔡伯勵祖父乃是晚清學海堂天文數學優等生蔡最白,通曉天文曆法,曾任職欽天監,1891年在廣州市越秀區高第街創立真步堂擇日館,「真步」取自真正按天象一步步推算曆法之意[9]。
蔡伯勵女兒: 玄學家二代 創新風水路
此後蔡興華接任蔡真步堂第四代掌舵人,而相關堪輿事務歸四位兄妹蔡爾椿、蔡爾德、蔡爾威及蔡菁華共同管理[40],順龍仁澤基金會则交由長子蔡爾明全權負責[41]。 蔡伯励晚年以半退休形式赓续编写《通胜》,十一名子女当中只有蔡尔椿、蔡尔德、蔡尔威、蔡兴华及蔡菁华跟他夙承家学,惟没有指定继任人,其余子嗣均对家业不感兴趣,皆专注从商[9][30]。 而他早于1990年代起已逐步将《通胜》历法编纂工作交棒给长女蔡兴华,自己便潜心研究古代天文变化计算仪器浑天仪,2007年成功重铸后更赠予前香港天文台台长林超英[31]。 2015年,他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名衔[32][33],同年7月再获香港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以表扬对保存传统历法方面的贡献[34]。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亦表示哀悼,指蔡伯勵推廣中國文化不遺餘力,感謝他對傳統曆法的貢獻,表示蔡的離世是文化界一大損失。
蔡伯勵是有百多年歷史的「蔡真步堂」第三代傳承人,是中國通勝曆法的權威,多年來差不多雄霸全港通勝市場,李嘉誠、董建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等名人都找他睇風水。 中國風水術數源遠流長,代代名家輩出,香港的明星級玄學家更是收入驚人,月賺過百萬元大有人在。 另外,蔡伯励曾协助香港政府及商业机构替多个地标或活动择吉日进行动工或开幕仪式,包括1985年汇丰总行大厦门前铜狮摆设[17]、1993年大屿山天坛大佛坐向选址[20]、1997年青马大桥通车[16]、1998年机场快线车箱颜色选定[17]与赤腊角机场启用[19]、2005年昂坪心经简林竖桩[16]、香港电台每年的新春团拜活动[17]等。
蔡伯勵女兒: 個人工具
而他早於1990年代起已逐步將《通勝》曆法編纂工作交棒給長女蔡興華,自己便潛心研究古代天文變化計算儀器渾天儀,2007年成功重鑄後更贈予前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31]。 2015年,他獲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院士名銜[32][33],同年7月再獲香港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以表揚對保存傳統曆法方面的貢獻[34]。 蔡興華多年一直以來從事編纂《通勝》、擇日堪輿等工作,是為「真步堂」第四代傳人,由其曾祖父蔡最白先生開始,再到祖父蔡廉仿先生以及父親蔡伯勵先生,蔡氏家族向來是香港的曆學堪輿學家。
他指,了解到這不太普及化,必須要把《通勝》內容改一改,以前《通勝》會寫到吉辰、好日子、凶神、開日等,但發現部分麻煩及不容易認識的。 蔡伯勵女兒2023 蔡伯勵女兒2023 蔡伯勵曾在2015年於香港大學座談會上暢談文化遺產及天文曆法,更指用5分鐘讀懂《通勝》終生受用不盡。 蔡伯勵的長女蔡興華今早(27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多謝各界朋友關心,會秉持父親蔡伯勵生前行事低調作風,喪禮會平靜舉行,不設公眾弔唁,並懇辭花牌帛金,若有意可捐款至蔡伯勵創立的慈善基金。 本刊訪問了蔡伯勵長女、周漢明女兒和司徒法正長子,揭露他們在玄學路上面對的艱辛。
蔡伯勵女兒: 慈善公益活动
例如在2021年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主辦、香港歷史博物館協辦的「發現非遺」系列節目當中,蔡興華擔任「傳統曆法:《通勝》活用」講座演講嘉賓。 另外位於三棟屋博物館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現正展出全新展覽系列「循聲覓道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精選展出約40個香港非遺項目,其中「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中的「日常」展區正展示了「傳統曆法」的制定、春牛圖,以及相關的擇日文化等,當中一些展品乃是由蔡興華家族授權展出的。 我們現今生活,仍然與農曆息息相關,例如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每年在公曆的日子都不同,還有中秋節、清明重陽這些重要節日對我們生活影響深厚。 2018年7月26日,蔡伯勵於早上六時二十七分在香港島養和醫院內因身體機能衰退逝世,享耆壽95歲[35][36],同月30日經香港殯儀館設靈,喪禮依照其生前意願透過佛教儀式進行[37][38],翌日遺體則安葬於柴灣華人永遠墳場[38][39]。 此後蔡興華接任蔡真步堂第四代掌舵人,而相關堪輿事務歸四位兄妹蔡爾椿、蔡爾德、蔡爾威及蔡菁華共同管理[40],順龍仁澤基金會則交由長子蔡爾明全權負責[41]。
蔡伯勵女兒蔡興華說,父親在睡夢中安詳離世,子女均陪伴在側,感謝各界關心。 蔡伯勵女兒 蔡伯勵是廣東真步堂天文曆算第三代傳人,每年編纂的《真步堂通勝》出版逾百萬冊,更於2013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蔡伯勵亦於2015年先後獲中大頒授榮譽院士和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 這位風水大師叫蔡伯勵,廣東真步堂天文曆算第三代傳人,是著名的曆法專家,編輯曆書及提供風水意見長達60餘年。 他編纂的《通勝》(即黃曆)在香港每年能賣出超過一百萬本,2013年獲得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曾獲廣東省佛山市榮譽市民銜等;不過,令人惋惜的,蔡伯勵於2018年7月26日離世,享年96歲。
蔡伯勵女兒: 子女繼承父親堪輿事業
蔡伯励,GBS(英语:Choi Park Lai,1922年12月28日—2018年7月26日),原名蔡劝勤[注 1],香港堪舆历学家、慈善家暨蔡真步堂第三代继承人。 蔡興華出道多年,早已在行內闖出名堂,但入行未幾的新鮮人周亦彤,仍在邊做邊學階段,每當睇風水時遇上棘手問題,都會尋求父親指點迷津。 隨着時代變遷,三人扭盡六壬,包括推出度身訂製個人通勝、透過社交網絡開拓洋人市場、以及在升運法事中免除了刀劈程序等,齊齊以創新手法經營風水術數這個古老行業。 2018年7月26日,蔡伯励于早上六时二十七分在香港岛养和医院内因身体机能衰退逝世,享耆寿95岁[35][36],同月30日经香港殡仪馆设灵,丧礼依照其生前意愿透过佛教仪式进行[37][38],翌日遗体则安葬于柴湾华人永远坟场[38][39]。
蔡伯勵於2006年跟李嘉誠歡聚時曾談到想開辦一個慈善基金會,除得他鼓勵外[19][21],還獲加多寶集團主席陳鴻道、順德建築設計院院長梁昆浩、香港報業工會及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主席李祖澤、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香港慈善藝術家王梁潔華合共捐出約三百五十萬元贊助計劃[22][23]。 蔡伯勵是廣東順德人,每年編纂《真步堂通勝》出版逾百萬冊,不同版本《通勝》中的曆法部分,均由他編纂,在該項中國文化遺產中,蔡伯勵可算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他事後接受訪問曾稱自己編纂《通勝》,遭受過冷嘲熱諷,甚至被指導人迷信,直至《真步堂通勝》列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蔡伯勵不禁掉下眼淚,形容等於把他的數十年「冤獄」平反。 蔡伯勵晚年以半退休形式賡續編寫《通勝》,十一名子女當中只有蔡爾椿、蔡爾德、蔡爾威、蔡興華及蔡菁華跟他夙承家學,惟沒有指定繼任人,其餘子嗣均對家業不感興趣,皆專注從商[9][30]。
蔡伯勵女兒: 個人工具
此后蔡兴华接任蔡真步堂第四代掌舵人,而相关堪舆事务归四位兄妹蔡尔椿、蔡尔德、蔡尔威及蔡菁华共同管理[40],顺龙仁泽基金会则交由长子蔡尔明全权负责[41]。 早前蔡興華曾經批算特首梁振英(CY)十年大運已過,蔡大師尋日就打圓場話,CY生肖屬馬,今年有吉星照耀,冇咩大問題,又話運程嘅嘢仲有好多環境因素影響,即使市民對CY認識不足,但相信以CY嘅能力同個人意志,市民嘅睇法會慢慢改變。 他解釋,《通勝》只是一個俗稱,因廣東人每事都講意頭,「輸輸」聲不好聽就改「勝」,「通」就是因為曆書中很多天文、地理、文學等的學問,看了這本書就通,及後就索性稱為《通勝》。 另外,中文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何志華指出,蔡伯勵懂得天道及地道,熟悉天文曆法,「古有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今則有蔡伯勵」,何形容,蔡伯勵和司馬遷是一脈相承。 蔡伯勵於1992至2012年在故鄉順德收購附近十六間(後增至十九間[26])舊屋,花費逾千萬元建成佔地四萬呎,設有庭台樓閣連荷花池的新式四合院屋群 —— 仁園,大宅保留鑊耳屋特色,一屋採用三間兩走廊設計[28],而園內「仁院」的中央、左右兩邊亦分別設置蔡最白先生紀念館、觀音堂及會客室[29]。
- 此后蔡兴华接任蔡真步堂第四代掌舵人,而相关堪舆事务归四位兄妹蔡尔椿、蔡尔德、蔡尔威及蔡菁华共同管理[40],顺龙仁泽基金会则交由长子蔡尔明全权负责[41]。
- 這位風水大師叫蔡伯勵,廣東真步堂天文曆算第三代傳人,是著名的曆法專家,編輯曆書及提供風水意見長達60餘年。
- 蔡伯勵的長女蔡興華今早(27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多謝各界朋友關心,會秉持父親蔡伯勵生前行事低調作風,喪禮會平靜舉行,不設公眾弔唁,並懇辭花牌帛金,若有意可捐款至蔡伯勵創立的慈善基金。
-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大家習慣開始計劃來年、查看運程,或參考運程書,其實曾幾何時家家戶戶定必有一本《通勝》「看門口」,傳統曆法「通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非物質物化遺產辦事處(非遺辦事處)位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的「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二:日常.非常」的「日常」展覽中,亦設有傳統曆法的展區,以推廣和介紹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 蔡伯勵小時候因日軍侵佔華沒上學,父親蔡廉仿建議蔡伯勵跟他學曆法,以備將來可靠此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