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楊雅斐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長安醫院腎臟科醫師楊雅斐說,這是一個令人難過卻並不罕見的例子,因為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常常受到很嚴重的傷害但症狀都不明顯。 對於腎臟保健,定期抽血驗尿是必要的,還有一個十分重要卻容易被輕忽的點,就是血壓的控制。 楊雅斐醫師說,腎病患者水分和電解質的自我調整能力較一般人不足,天氣冷較少流汗,在大啖美食之後常常造成水分、鹽分及鉀離子的累積,造成腎臟負擔而需要就醫。 一名年約40歲、在竹科擔任高階經理的林姓男子,近2年的健康檢查都出現紅字例如血壓太高、蛋白尿,但卻因工作太忙而不以為意。 楊雅斐2023 日前他開始出現全身無力、走路會喘等症狀,不得不就醫,這才發現他的腎臟已經萎縮,需要終身洗腎,也讓他悔不當初。

  • 肝硬化患者通常會合併白蛋白低下,水分容易堆積在下肢以及腹部,因此病人除了腳水腫外,肚子也會腫脹,伴隨著黃疸、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
  • 醫師問診得知,林先生在這1、2年的健檢就發現血壓超標,腎絲球過濾率逐漸降低,還有蛋白尿,卻因工作太忙而疏忽。
  • 楊雅斐說,慢性腎病是長期的問題,照護的一環很重要的是患者「必須」參與治療,不是醫師開開藥,什麼都不用管就可以;所以她都會跟患者衛教,像是他要求郭姓工程師每天限制飲水1000c.c.,不要大口喝水,吃藥也只搭配50cc到100cc的水。
  • 腎臟科醫師楊雅斐表示,痛風是由於血液中尿酸升高,過多的尿酸累積在關節處引起發炎所致。
  • 起初患者拒絕透析,因此先採藥物治療,但改善有限,在與葉小姐討論後,考量她的工作及生活型態,最終選擇腹膜透析治療。
  • 楊雅斐表示,糖尿病的病人中有六大族群需特別注意,因為他們發生糖尿病腎病變的幾率相對較高,分別是血糖控制不良的病友、高血壓的病友、抽菸者、高血脂、肥胖者和家族病史有糖尿病與腎病變者。
  • 60歲陳姓婦人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也知道自已有尿蛋白、腎功能不太好,日前被家人緊急送至長安醫院急診室就醫,經診斷後發現是因糖尿病腎病變引起的尿毒症、肺水腫,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後已返家休養。

子宮頸癌曾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在國內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之下,發生率和死亡率皆降低7成,退居台灣女性癌症第十位。 國民健康署提醒,安全性行為、接種HPV疫苗、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是遠離子宮頸癌的3道重要防線,缺一不可。 楊雅斐2023 1名37歲的呂先生一到冬天皮膚就易乾燥龜裂,加上農曆春節時又逢寒流來襲,導致他手指節裂痕處增加,疼痛到無法用筆、敲鍵盤,如廁後也不敢洗手,相當煩惱! 台中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林佳佳強調,部分人士本身皮膚容易過敏,因此提醒皮膚乾燥者,平常一定要勤加保養皮膚,避免「傷痕累累」。

楊雅斐: 身體鬧水災 水腫原因是身體在呼救

收治林男的長安醫院腎臟科楊雅斐醫師表示,林男就診時主訴全身無力、走路會喘、吃不下飯,而且體重也驟減,藉由問診發現他近2年的健檢不僅血壓高出標準,還有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逐漸降低等現象;不過林男因為工作太忙,即便知道這些數字有問題,也沒有加以治療與努力改善。 痛風患者往往透過止痛針、止痛藥物緩解不適,疼痛一過又開始疏忽,未能確實追蹤治療。 長安醫院腎臟科醫師楊雅斐指出,臨床上常見到患者明明已經發現腎功能異常,或健檢已出現紅字,卻仍輕忽;對於腎臟保健,定期抽血驗尿很重要,但血壓的控制也是重要指標。 林先生是一名「40出頭」的科技業高階經理,最近因全身無力、走路會喘、食不下嚥、體重驟減來到門診就醫。

楊雅斐指出,水腫是在組織內或漿膜腔內出現異常的液體堆積,不一定就是腎臟病引起的,而腎臟病也不一定會有水腫;舉凡心臟病、肝臟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營養不良、下肢循環不佳都有可能造成水腫;常用的高血壓及糖尿病藥物有些也有水腫的副作用。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楊雅斐透過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花了一個月讓患者體重掉了20公斤,找回發病前的健康。 腎臟是很精緻的血管叢構造,每天處裡大量血液,對血壓的變化十分敏感,若承受過高的血流壓力,會導致蛋白尿增加,腎臟小血管收縮,腎絲球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傷;血壓不足時,腎臟也可能缺氧壞死。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新冠肺炎重症高危險共病,經過疫情肆虐,國人愈來愈意識到其嚴重性,可怕的是,慢性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楊雅斐2023 中部一名年輕科技業經理近年發現自己高血壓,卻因工作忙碌輕忽血壓控制,直到腎臟萎縮,不得不開始洗腎。

楊雅斐: 健康網》腎病早期4個徵兆 醫:持續出現應就醫檢查

【NOW健康 游庭語/台中報導】48歲許先生多年來飽受痛風之苦,痛風發作時,總至診所打針、拿止痛藥。 緊急就醫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不到正常值的一半,尿酸指數超標,停用止痛藥後,病情逐漸好轉。 50歲的陳先生腳水腫好幾週,最後嚴重到連走路都快走不動,到腎臟科就診發現,有嚴重尿蛋白、腎病症候群症狀,一開始給予利尿劑、限鹽治療,同時也安排切片檢查,後續再搭配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治療,目前定期回診追蹤。 此類藥物是臨床上很好用的藥,有良好的止痛及退燒效果,因此被廣泛用於發燒、肌肉、骨骼痠痛、痛風、牙痛、痛經、頭痛等。 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短期使用大多數沒問題,但是它不被腎臟科醫師愛用,甚至列為禁止使用。

  • 因心臟衰竭,無法打出足夠的血量供身體所需,因此造成水腫,除了腫以外,還常併有爬樓梯會喘、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嚴重時也會有肺水腫。
  • 楊醫師進一步說明,血液透析就是人們常說的「洗腎」,利用透析液過濾血液中的毒素,需在手臂或前胸建立長期透析導管,通常需到醫院一週3次、每次4小時。
  • 48歲許先生痛風好幾年,每次發作都前往診所打針、拿止痛藥,緊急處理完又恢復為一條活龍。
  • 簡單的水腫自我檢測為用手按壓小腿脛骨部位3秒後放開,如果凹陷超過0.2公分,並且超過10秒鐘以上沒有回復,就可能是水腫,建議盡快就醫。

樂天桃猿專屬啦啦隊「樂天女孩」成員林襄,自出道以來就因為天使般的外貌、魔鬼般的身材,在網路上擁有超高人氣,每次亮相更是「流量密碼」,就連日本也有大批粉絲難敵她的女神魅力。 不過,近日就有網友翻出一張林襄上節目時的側拍照,竟無法在第一時間認出她,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今(19)日苗栗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進香之旅已邁入第8天,粉紅超跑全力衝刺,33小時急行進入苗栗縣,所到之處總是湧入眾多信眾膜拜。 藥物有一定的療效和副作用,建議吃藥前,一定要知道藥物的來源是否可靠,知道藥物的療效及副作用,不要亂吃藥,才是保腎最明智之道。 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昨天召開工作會報,指出南台灣全年降雨量創卅年來最少,從氣象上來說,... 由於颱風與東北季風影響,宜蘭今天凌晨下起超大豪雨,造成蘭陽溪水暴漲,蘭陽溪水流向員山鄉七賢村的防水閘門因為半夜忘了關,造...

楊雅斐: 血壓、尿蛋白超標2年不理, 40多歲科技業菁英洗腎,這數值是關鍵!

▲長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楊雅斐表示,不管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都有健保給付,病患可以依據生活型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治療。 針對葉小姐的病況,長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楊雅斐透露,病患因糖尿病多年未規則追蹤,儘管半年前就知道快洗腎了,但她不想面對,後續因身體狀況不佳才來就醫,抽血發現尿素氮高達199mg/dl、肌酸酐12.3mg/dl、血紅素4.7g/dl,安排住院治療。 起初患者拒絕透析,因此先採藥物治療,但改善有限,在與葉小姐討論後,考量她的工作及生活型態,最終選擇腹膜透析治療。

楊雅斐說,大多數水腫通常會自然痊癒,但若是身體器官出問題像是腎臟病,心衰竭,肝硬化所造成的,多為全身、對稱性水腫,則不可不慎。 另外,也提醒40歲以上民眾,每3年一次有免費健康檢查,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免費健康檢查,透過血液肌酸酐和尿蛋白的檢測,才能早期發現及治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統計,2018年醫療支出前10大疾病,慢性腎病排名第一,年花健保約新台幣513億元,國內洗腎人數突破9萬人大關,造成腎病主因之一,是隨著年齡增長,器官功能衰退。 許多飲食中含有普林成分,攝取之後,合併體內老舊細胞的汰換,經過肝臟處理,就成尿酸,經由腎臟過濾,從尿液排出體外,一旦尿酸濃度過高時,就會累積在關節(如手指、腳趾),引起痛風。 67歲的好萊塢男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去年春天宣布因罹患失語症而息影,他的家人日前進一步發布聲明,證實布魯斯威利被確診為終生無法治癒的「額顳葉失智」,此病一般發病比阿茲海默症早,多在70歲以前,就可能會出現情緒異常、漸進語言退化、個性改變等失智症狀。

楊雅斐: 痛風打止痛針就沒事?醫:長期輕忽當心「腎衰竭」

楊雅斐說明,簡單的水腫自我檢測為用手按壓小腿脛骨部位3秒後放開,如果凹陷超過0.2厘米、並且超過10秒鐘以上沒有回復,就可能有水腫了,建議盡快就醫,醫師會做些檢查,像抽血、驗尿,需要時加做超音波檢查來查明原因。 台灣長安醫院腎臟科楊雅斐醫生說,水腫常常是病人到腎臟科就診的原因之一,引發水腫的原因很多,應就醫治療對症下藥,切忌自行濫用利尿劑,不但未能確實消腫,而反傷身體。 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去醫院進一步檢查,醫師會安排抽血、驗尿與腎臟超音波的檢查,透過抽血可得知肌酸酐、尿素氮與腎絲球過濾率,評估腎臟功能,驗尿可評估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的情形,超音波則可評估腎臟是否有結構異常、變形或有結石等病變。 楊雅斐表示,糖尿病的病人中有六大族群需特別注意,因為他們發生糖尿病腎病變的幾率相對較高,分別是血糖控制不良的病友、高血壓的病友、抽菸者、高血脂、肥胖者和家族病史有糖尿病與腎病變者。 坊間常流傳類固醇傷腎的傳言,其實腎病常使用類固醇來治療,會傷腎的反而是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其常見的副作用有水腫、急慢性腎衰竭及腸胃道不適。

楊雅斐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巴菲特以往買進中國石油持股8年,換入比亞迪,持有14年,這次買進台積電只持股一季,動作不太尋常,市場解讀是旗下操盤手的短線操作。 MLB大聯盟為了加快比賽節奏,新賽季修改許多新規則,其中一項是設置「投球計時器」,投手被迫得加快自己的投球節奏,引起不少人抨擊,休士頓太空人終結者普萊斯利(Ryan 楊雅斐 Pressly)就怒轟該作法可能導致投手受傷。 昨(18日)南投鹿谷發生規模5.0地震,嚇壞不少中部民眾,由於這次地震距離23年前的921震央距離非常近,讓當地人紛紛回想起當時情況,更有網友表示,當年土耳其先發生大地震,一個月後就發生921,擔憂超大地震可能快出現了。

楊雅斐: 台灣旅行趣

在飲食方面,腎病患者禁吃楊桃,因楊桃含有神經毒素,慢性腎臟病患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打嗝、嘔吐,甚至意識不輕而昏迷。 應盡量少鹽、少油、少調味,選擇富含纖維質的食物,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楊雅斐說,腎臟是很精緻的血管叢構造,每天要處裡很大量的血液,對血壓的變化十分敏感,若承受過高的血流壓力,會讓蛋白尿增加,讓腎臟的小血管收縮、腎絲球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傷。

楊雅斐

腎臟是很精緻的血管叢構造,每天要處裡很大量的血液,對血壓的變化十分敏感。 楊雅斐醫師表示,腎臟若承受過高的血流壓力,會讓蛋白尿增加、小血管收縮、腎絲球硬化,進而造成腎功能損傷。 但是,血壓不足時,腎臟會缺氧壞死,所以控制好血壓是保護腎臟最重要的處置之一。 痛風也是腎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痛風發作對腎臟有雙重傷害,一是尿酸造成的腎傷害,二是用來止痛的止痛藥也會傷腎,所以不應等閒視之。 楊雅斐指出,控制高血壓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生活習慣的調整,包括減重、飲食習慣調整(低鈉、低糖油、少喝酒)以及增加運動量,如果這些改變仍無法達到血壓控制的目標,則可考慮藥物治療。

楊雅斐: 醫師介紹

但是血壓不足時,腎臟會缺氧壞死,所以控制好血壓是保護腎臟最重要的處置之一。 她說,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患者可以依生活型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治療方式,該院也擴增透析室,為民眾提供良好的照護。 楊雅斐醫師提醒,如水腫情況持續發生,或有以上明顯症狀者,應及早檢查治療,切忌不知原因即自行濫用利尿劑,不但未能確實消腫,而反傷身體。 秒鐘以上沒有回復,就可有水腫了,建議盡快就醫,醫師會做些檢查,像抽血、驗尿,需要時加做超音波檢查來查明原因。 不過,營養師沈宛徵卻駁斥了這項說法,直指不論飲食吃進多少的膽固醇,其實都不會影響到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而是應該要減少攝取含有飽和脂肪的食物,例如肉類、酥皮以及蛋糕。

楊雅斐

尿酸的來源是飲食中含有普林的食物及體內老舊細胞的汰換,之後在肝臟被處理成尿酸,經由腎臟過濾,從尿液排出體外。 尿酸濃度高時,除了累積在關節引起痛風,也可能會沉積在腎臟,有的形成尿酸結石,導致輸尿管阻塞 ;有的沉積在腎間質,造成腎實質萎縮,腎功能受損,我們稱為尿酸腎病變。 長安醫院腎臟科醫師楊雅斐說,患者因糖尿病多年未規則追蹤,半年前就知道快洗腎了,但是不想面對,因身體狀況不佳才來就醫,並安排住院治療。 患者原先拒絕透析,藥物治療改善也有限,經討論後考量工作及生活型態,選擇腹膜透析。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109年糖尿病人數已高達242萬人,每3位糖友就有1位將衍生慢性腎臟病問題,部分嚴重病患可能導致長期洗腎,然而糖尿病腎病變症狀不明顯,調查發現竟有高達半數糖友不知道自己有潛在腎病變風險。 醫師提醒,糖尿病患應記得「泡水高貧倦」5大早期腎病警訊,於糖尿病腎病變發生初期便介入,配合調整生活型態,積極藥物治療,有機會延緩腎病變進程。

楊雅斐: 網站使用協定

是次展覽目的是通過展示中小學生的視覺藝術作品,表揚他們視覺藝術上的成就,並為學生及教師提供互相學習的機會。

楊雅斐

慢性腎病患者發燒疼痛應避免使用NSAID,可使用其他類的止痛藥,像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類藥物,例如普拿疼、普除痛等)、嗎啡類止痛藥,或使用其他方法(如復健、熱敷、針灸)改善疼痛,以免需要跟腎臟科醫師做朋友。 楊雅斐說,在治療尿酸過高的患者,除了建議少吃高普林食物、多喝水以外,使用降尿酸藥物可預防痛風發作,並降低尿酸對腎臟的傷害 ; 若痛風頻繁發作的患者,可加上秋水仙素來降低發炎 。 1名40多歲科技業高階經理,最近因為全身無力、走路會喘,飯也吃不下,體重驟減就醫。 醫師問診得知,他這1、2年的血壓高出標準、腎絲球過濾率逐漸降低,且有蛋白尿,但因工作忙不以為意,經超音波檢查,他的腎臟已萎縮,肌酸酐超高,且嚴重貧血,不得不開始洗腎。 台灣長安醫院腎臟科醫生楊雅斐說,患者到院時腎絲球過濾率只剩30幾、尿酸指數超標,因此趕緊停掉止痛藥,並使用利尿劑消腫,治療兩周後腎絲球過濾率恢復至70幾,水腫才消失。 王先生在與醫院腎臟科團隊配合控制三個月以後,血壓控制良好,水腫、蛋白尿都改善了,腎絲球過濾率也進步到40幾,更重要的是知道並學會了如何好好照顧身體。

楊雅斐: 追蹤我們

最後,楊雅斐醫師也呼籲糖尿病患和高血壓病患,應定期做尿蛋白篩檢和腎功能檢查,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減少糖尿病腎病變發生的機會。 楊雅斐醫師強調,控制高血壓腎病變的第一個步驟即為生活習慣的調整,包括:減重;調整飲食習慣,低鈉、低糖油、少喝酒;增加運動量等,如果這些改變仍無法達到血壓控制的目標,則要考慮藥物治療。 楊雅斐說,治療尿酸過高的患者,除了建議少吃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以外,使用降尿酸藥物可預防痛風發作,並降低尿酸對腎臟的傷害;若痛風頻繁發作的患者,可加上秋水仙素來降低發炎;若是已有慢性腎病的痛風患者,可使用類固醇來取代非類固醇類止痛藥。 一名48歲男性罹有痛風數年,每次發作都是去診所打針、拿止痛藥,處理完又恢復生活常態,但最近打完止痛針、吃止痛藥後還是痛,且發現尿量減少、腳腫起來,才感覺事態嚴重。 醫生說,患者常因為打個針、吃個止痛藥,以為疾病就過去了,忽略了平常應有的治療及控制,最後可能演變成腎衰竭。 楊醫師指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化,病患可以依據生活型態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透析治療,長安醫院目前對於慢性腎病照護、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都有經驗豐富的團隊,二月也擴增透析室,為民眾提供良好的照護。

楊雅斐: 腎臟科 楊雅斐 主治醫師

腎臟科楊雅斐醫師表示,痛風是由於血液中尿酸升高,過多的尿酸累積在關節處引起發炎所致。 現代人大魚大肉司空見慣,加上愛喝飲料、吃甜食,使得痛風盛行率越來越高,但因為打個針、吃個止痛藥就過去了,往往也不太在意,忽略了應有的治療及控制。 而痛風也是腎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痛風發作其實對腎臟有二重傷害,一是尿酸造成的腎傷害,二是用來止痛的止痛藥也會傷腎,所以不該等閒視之。 高血壓是造成末期腎病變常見的原因,血壓的控制影響腎功能惡化的速度,所以不管有沒有腎病都要注意血壓控制。 楊雅斐醫師表示,目前最新的高血壓指引由現行140/90下修標準為130/80,且更重視居家血壓,可遵行「722」原則量測:連續7天(天天量),每天2回(早晚量),每回2次(隔1分鐘),讓醫師可作為準確治療的評估參考。 控制高血壓的第一個步驟即為生活習慣的調整,楊雅斐醫師表示除了減重,也需要改善飲食習慣,像是低鈉、低糖油、少喝酒,同時還要增加運動量。

楊雅斐: 新聞自律規範

因心臟衰竭,無法打出足夠的血量供身體所需,因此造成水腫,除了腫以外,還常併有爬樓梯會喘、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嚴重時也會有肺水腫。 她說,痛風是因為血液中的尿酸升高,並因過多尿酸累積在關節處引起發炎所致。 在藥物方面,因長輩常合併多種慢性疾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就醫時可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服用的藥物,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 楊雅斐也建議家人可製作健康手冊,紀錄就醫狀況,以免長輩記性不好,容易忘記醫囑。 楊雅斐 楊雅斐表示,目前最新的高血壓指引由現行140/90下修標準為130/80,且更重視居家血壓,可遵行「722」原則量測:連續7天(天天量),每天2回(早晚量),每回2次(隔1分鐘),讓醫師可作為準確治療的評估參考。 楊雅斐說,血液透析就是所謂「洗腎」,利用透析液過濾血液中毒素,需在手臂或前胸建立長期透析導管,通常需一週到院3次。

楊雅斐強調,痛風發作,對腎臟造成雙重傷害,一為尿酸造成的腎傷害,二是用來舒緩疼痛的止痛藥也可能傷腎。 臨床顯示,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容易出現水腫、急慢性腎衰竭及腸胃道不適等副作用。 建議慢性腎病的痛風患者應該使用類固醇止痛藥,避免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 在日常飲食上,應該盡量減少食用內臟、火鍋湯底等高普林食物,只要尿酸指數正常,就能降低發病機率。 陳玠宇醫師指出,蛋白尿是腎臟早期受損的警訊,但除了尿液中的尿蛋白,還要抽血檢查肌酸酐,並換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才能更精準判斷腎臟功能狀況,其中eGFR尤具指標,臨床上有些患者肌酸酐正常,換算eGFR卻異常,不到60,必需特別注意。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