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香港沒有一個專用的貨櫃碼頭以迎合日益增長的貨櫃船停泊需求,未能有效處理船隻運來的貨物,因而削弱了香港航運業的競爭力。 貿易通電子貿易有限公司亦同樣支持一路通的創立目的,隨後成為一路通的股東。 遠洋輪船抵達前,重要資料如貨櫃編號、重量、體積及種類均透過「電子資料交換系統」和「Customer Plus」傳送至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HIT)。 收到資料後,橋位策劃員會仔細策劃船舶的停泊位置,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船位策劃員負責貨箱起卸次序;堆場策劃員運用先進科技及有效的營運策略,對個別船舶、重量及卸貨港等因素作出分析,以便編排最合適的堆場擺放位置。
開發者表明OnePort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Limited的私隱慣例或包括下列資料的處理。 據港府統計處6月27日公布的最新貿易數字,5月份錄得貿易逆差264億港元,4月時為逆差366億港元。 貿易數據中,5月份出口按年下降15.6%,遜於預期的11.1%,上月同比跌13.0%;入口則按年減16.7%,亦差於預期,連跌11個月,上月同比錄跌幅11.9%。 全港有14個避風塘共423公頃的水域範圍,作為本地及內河船隻在颱風和惡劣天氣情況下,提供避風地方。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葵青貨櫃碼頭
每逢颱風吹襲香港,並且帶來強風或嚴重交通事故,葵青貨櫃碼頭便會逐步停止運作。 當風暴過後,前往交收貨物的貨櫃車往往會將附近道路擠至水洩不通,導致公共運輸癱瘓做成延誤,運輸署、新界西各區議會、香港警務處和交通基建管理有限公司就需要啟動緊急事故應變機制應對。 年,政府開始規劃興建位於青衣南部的九號貨櫃碼頭,但立法局就批出模式有所分歧。 及後,政府曾一度將碼頭批予怡和系公司,但由於中、英過渡期間兩國的爭議,導致此計劃曾一度擱置。 首先,貨物會送到貨運站,經包裝後存入貨櫃,貨櫃上鎖後由拖車運走。
[3]1969年8月,港督會同行政局根據委員會的建議和工務局提供的詳細工程可行性研究,決定將來由私人發展商在葵涌海牀地段發展貨櫃碼頭。 一年後,政府批出葵涌一號、二號及三號地段(一號、二號及三號泊位)的標書。 1973年12月,葵涌四號地段(四號和六號泊位)以換地形式批出;1974年11月,葵涌五號地段(五號泊位)亦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 中央電腦系統安排日常管理計劃,包括規劃貨櫃移動流程,和迅速向控制員提供有關貨櫃去向的實時資訊。 [13]以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研發了一個電腦系統以處理貨櫃流向,並把由甲板至出口閘門,以至控制室和會計部的工作流程簡化。 [14]因此,與貨櫃有關的不同業務,包括航運、船廠管理、貨櫃控制、貨物裝運等,皆能得到妥善管理。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公司簡介
和記港口的全球網絡分佈於亞洲、中東、非洲、歐洲、美洲及澳大拉西亞等地,遍及 25 個國家共 54 個港口。 自由亞洲電台7月3日發表香港有線財經台前台長顏寶剛的文章表示,香港的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一步步弱化,甚至作為昔日重要港口用地亦恐遭剷平。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稱,由於大陸需求反彈較預期弱,香港出口較大占比來自電子零件及產品,在高利率環境下,全球電子產品需求較受影響,令香港進出口受壓,這些因素會延至6月,預期6月出口繼續錄得雙位數跌幅。 翻查香港海運港口局數據,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已經連跌18個月,創有紀錄最大跌幅,吞吐量在去年全年跌11.7%,為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拖車到達貨櫃碼頭後會駛到堆場,根據貨櫃船的目的地由跨式吊車卸貨和堆疊貨櫃。 存放在堆場的貨櫃大多會在七日內處理,直至貨櫃船到達港口。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屆時,跨式吊車會將貨櫃裝卸上碼頭拖車,在到達岸邊後,貨櫃會由高架起重機吊運到貨櫃船上。 香港葵青貨櫃碼頭於1992年至2004年為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 吞吐量自2005年起不斷下跌,如今香港貨櫃吞吐量全球排名已經連續兩年(2021—2022年)均降至第9位,被上海、寧波、深圳、廣州、青島及天津港等其它大陸城市超越。 在今年首五個月,占香港七成貨運量的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並沒有增加,過去兩個月更大跌近兩成,連續每個月均跌穿處理100萬個標準貨櫃箱的水平。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主要道路
文章評論說,現在香港港口功能逐步「送中」,背後反映絕不止是政府發言人說的是因為外圍環境惡化,真正理由是香港已經逐步失去昔日「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現在香港經濟只能單靠內部消費,令陳茂波亦不得不修正前景預測,坦言要全年達到3.5%〜5.5%經濟增幅有困難。 地緣政治、中共對外企的打壓和審查,以及中共政策不透明等多重因素,導致企業正在重新評估對中國的依賴,包括蘋果、台積電和萬事得等行業領袖正在將供應鏈多元化,並逐漸挪出中國。 有評論認為,香港的航運貿易中心一步步弱化,現在香港港口功能逐步「送中」,真正理由是香港已經逐步失去昔日「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25日晚上10時許,警方接獲途人報案,指一名男子懷疑在貨櫃碼頭2號附近一棵樹,以拖把電線上吊。
2013年,貨櫃碼頭工人曾發生工潮,以抗議李嘉誠旗下公司的待遇刻薄[2]。 1970年8月,香港政府在葵涌貨櫃碼頭招標,現代貨箱即投得葵涌一號貨櫃碼頭的發展經營權,二、三號貨櫃碼頭則分別由日本大山船務公司及美國海陸聯運公司(英语:SeaLand)投得。 香港在1974年首次打破貨櫃吞吐量的世界記錄,每日處理達3,561個標準貨櫃,至1982年更增長至4,630個。 1974年和1982年的貨櫃處理量分別達72.6萬和150.7萬個標準貨櫃。 [18]1988年,貨櫃處理量攀升至403.3萬個標準貨櫃,而1989年更高達446.4萬個,令香港成為全世界最繁忙的貨櫃港之一。 這些數字節節上升,顯示香港受惠於國際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而其貨櫃業的競爭力亦不斷提升。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香港航運貿易中心弱化 港口功能漸失昔日輝煌
涉及大量文件的繁複工序以及港口使用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是妨礙港口整體效率的根本原因。 各地看透問題晶結的港口局及港口社群(如英國費利克斯托、荷蘭鹿特丹、荷蘭阿姆斯特丹及新加坡等),早於幾十年前開始開拓相關的港口社群電子系統,旨在捍衛其港口社群的共同利益。 此類電子系統,為各港口使用者提供有效的溝通渠道,大幅減少重複而不必要的工序。 據上述港口的經驗,港口社群電子系統有效地提升港口整體效率。 2013年3月28日至5月9日,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爆發重大工潮,外判工人不滿意自1997年來薪酬有減無增,連續工作24小時只得1,300港元,比較1997年時的1,480港元低13%,而且工作環境及條件惡劣。
累積了多年豐富經驗,和記港口的業務現已擴展至全球其他物流及運輸相關領域,包括郵輪碼頭、配送中心、鐵路服務及船隻維修。 和記港口於 2022 年的貨櫃吞吐量達 8,480 萬個標準貨櫃。 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佔本地生產總值相當的比重,同時製造大量就業機會。 隨著彼鄰港口迅速發展,以及業內客戶對時間的要求不斷提升,香港在云云對手中,正為保持競爭力而努力。 要脫穎而出,單靠業內數大企業的努力是無法達成目標,亦有賴所有港口使用者(包括船公司、貨運代理、碼頭營運商、貨主及運輸公司)通力合作,才能提升本港港口業整體的競爭力。 香港社會曾就是否興建十號貨櫃碼頭引起討論,而綜合包括人力、交通和土地成本等多方因素。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碼頭
在今年首五個月,佔本港七成貨運量的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並沒有增加,過去兩個月更大跌近兩成,連續每個月均跌穿處理100萬個標準貨櫃箱的水平。 港府統計處於五月公布最新貿易數字,本港出口連跌十三個月,是歷來最長的下跌周期。 即使中港全面在今年初全面恢復通關,但佔本港七成貨運量的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已連跌十八個月,並在過去兩個月更大跌近兩成。 為應付需求日增的躉船操作流量,HIT於一九九八年開設躉船營運中心。
[15]出口貨櫃方面,電腦系統可以將船隻大小、設計和貨櫃重量納入計算,更有效率地堆疊船上貨櫃。 觸發點機制的其中一個好處是能夠確保營辦商有一定的投資回報,從而吸引他們作出投資。 事實上在沒有政府資助下興建貨櫃碼頭非常昂貴,營辦商一旦投入初期投資,就要承擔往後無人可料的經濟風險。 例如,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擊敗MTL和其他對手,獲得七號貨櫃碼頭的興建權,造價約為43.9億港元。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位置
修訂主要由於今年首四個月整體出口表現差過預期,但估計下半年將轉趨樂觀。 【大紀元2023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哲香港報導)香港出口連跌13個月,是歷來最長的下跌周期。 即使中港在今年初全面恢復通關,但占香港七成貨運量的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已連跌18個月,並在過去兩個月大跌近兩成。 公眾貨物裝卸區是以短期租約形式分配停泊位和堤岸地方給與營運者從躉船起卸一般貨物、散裝貨物和貨櫃。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2023 全港現時共有六個公眾貨物裝卸區,提供4,828米堤岸,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海事處管理。
- 2008年7月12日,香港政府公佈決定在青衣西南海濱填海180公頃,興建佔地310公頃的十號貨櫃碼頭,將該處的油庫重置在新填海的土地上。
- 2003年,太古全數出售所持股份,其中九龍倉購入12.59%(共持有67.89%),作價港幣20.72億元;而招商局購入5.03%(共持有27.04%),作價港幣8.28億元。
- 而內運車會根據指示貨櫃位置的傳呼訊息,運送貨櫃到達或離開岸邊。
- 政府在處理一號到六號貨櫃碼頭的發展權上,均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但在1988年,七號貨櫃碼頭的營辦商則改為以招標方式決定。
- 觸發點機制的其中一個好處是能夠確保營辦商有一定的投資回報,從而吸引他們作出投資。
- 一路通EDI中心的成立更進一步提升業界整體效率,連接三大葵青碼頭、大部分的船公司以及相當數目的貨運代理。
貨櫃堆場運作主要由路軌式電子龍門吊機及輪胎式龍門吊機負責起卸。 新一代碼頭管理系統及吊機可透過無線電和光纖實時交換貨櫃位置及存貨資料。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外運車依據貨櫃位置便條或流動位置便條,駛往正確的堆場位置,由吊機操作員起卸貨櫃。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香港港口
現時全港共有大約425公頃的土地用作港口後勤用途,約100公頃位於港口範圍,而其餘大多數位於新界區(如元朗、落馬洲等地)。 專綫小巴方面,87A與87M線之目的地皆為葵青貨櫃碼頭,分別以八號及四號貨櫃碼頭為總站,88M線則途經九號貨櫃碼頭。 現時眾多巴士路線駛經葵涌道來往新界西及九龍西,只有個別路線在葵涌交匯處或葵涌道荔景邨設站,方便乘客往返貨櫃碼頭。 乘客可利用貨櫃碼頭南路通往港鐵荔景站的行人天橋,穿過賢麗苑商場,即可到達荔景山路荔景站巴士站選乘其他巴士路線,亦可再步行數分鐘到荔景(北)總站。
按貨櫃吞吐量計算的全球排名,自此10年間持續下跌,分別被新加坡、上海、甚至深圳超越,在2015年及2016年香港只能位列全球第五大繁忙貨櫃港口[4]。 政府於2015年提出一系列善用葵青區港口後勤用地的建議,以提升葵青貨櫃碼頭的貨物處理能力和效率,維持香港港口競爭力[5][6]。 [4]現代貨箱碼頭擁有蛇口集裝箱碼頭20%股權,旁邊赤灣集裝箱碼頭亦間接持有8%股權,均與公司股東招商局港口合營。 此外,藉着使用資訊科技追蹤出入口的貨櫃,營辦商可以於船隻正式靠泊在碼頭前數周,評估裝卸貨物所需的時間。 大型營辦商由於管有多個泊位,極需彈性應付延誤的情況,因此電腦對它們來說尤其重要。 預早規劃讓它們能事先根據船隻大小和所需吊臂數量來決定其泊位,也可以先預留裝卸空間,處理有關的貨物。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資料
同期,入口總額為3,540億港元,從大陸進口佔43.7%,台灣、南韓分別佔11.9%、4.0%。 政府統計處於6月27日公布最新貿易數字,5月份錄得貿易逆差264億港元,4月時為逆差366億港元。 於貿易數據當中,5月份出口按年下降15.6%,遜於預期的11.1%,上月同比跌13.0%;入口則按年減16.7%,亦差於預期,連跌11個月,上月同比錄跌幅11.9%。
2008年7月12日,香港政府公布決定在青衣西南海濱填海180公頃,興建佔地310公頃的十號貨櫃碼頭,將該處的油庫重置在新填海的土地上。 該碼頭將24小時運作,提供8個可以供給不少於長400米的船隻停泊處。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2023 政府亦會興建交匯處,為三號幹線、八號幹線及擬建的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提供通道(而八號幹線亦可以減輕青葵公路的交通擠壓情況)。 香港政府同時指出,填海興建十號貨櫃碼頭將會影響青衣及馬灣一帶水質,以致香港漁業受到損害,加上原有土地上有多座油庫及船塢,土地可能受到重金屬污染,故此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除污工程。 香港政府積極規劃港口,將香港港口轉型為貨櫃港,同時推出多項政策,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政府亦不時檢討貨櫃港的發展政策,以切合快速增長的國際需求。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主要交通總站
1986年完成的研究報告一方面根據當時的貿易狀況預測未來的需求;另一方面亦評估已規劃的港口設施的效率和吞吐量,從而估算出中期至長期的策略性發展機會。 報告指出,現有貨運設施不僅會逐漸飽和;即使八號貨櫃碼頭竣工後,求過於供的情況仍會持續。 故此,報告建議政府仔細規劃在昂船洲一帶填海,以興建貨櫃碼頭和其他港口設施。 自首個貨櫃碼頭於1972年竣工開始,香港貨櫃港的發展模式都是由政府負責斥資提供基建設施,例如道路、排水管、公共設施等,再由私人發展商負責碼頭填海、器械裝配、營運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