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方案是路綫由金鐘出發後,直接通往南區海洋公園站,不於灣仔及跑馬地設站。 此金鐘站於原有車站東面之夏慤花園地底另闢大堂及月台,與沙田至中環綫共用。 而配合整體鐵路規劃,工程項目亦改稱為「南港島綫(東段)」,於2011年7月8日正式動工[17]。 工程期間,設於樂禮街之E1及E2出口在2011年7月10日起封閉,拆卸作車站擴建工地[18]。
於金鐘站試驗成功後擴展至各站,打破通車以來站內只有恒生銀行地鐵站辦事處、地利店(前稱香港電視服務站,現已併入七.十一便利店)及美心西餅等少量店舖之局面。 大堂亦設數碼服務站,供MTR Mobile用戶列印禮品換領券;已入閘區中央設iCentre互聯網中心,提供免費上網服務;非付費區設郵箱,供乘客投寄信件。 目前金鐘站只有一部連接車站擴建大堂東部和地面及夏慤花園平台的站外升降機;港鐵解釋,礙於地理環境所限,金鐘站只可裝設一部站外升降機。 經歷南港島綫及沙中綫擴建工程後,此站乃港鐵網絡中第三深(深43米)、海拔最低(-39米)及月台最多之車站。
金鐘站平面圖: 車站歷史
金鐘站舊有部分主要以藍色為車站套色,大堂兩旁及荃灣綫下行月台亦有黃色搪瓷板,南港島綫與東鐵綫擴建部分則以白色為主。 2016年起,大堂及月台原鋪藍色紙皮石面的中央柱身陸續更換為白色雲石,月台最外面的柱身及牆身則更換為藍色玻璃面板,以配合年底南港島綫通車及車站擴建部分啟用。 金鐘站平面圖 實際營運路綫復稱為南港島綫,於2016年12月28日通車;金鐘站擴建部分同時局部啟用,其餘部分則繼續作沙中綫工地;於E1、E2出口原址新建之E出口僅作局部開放,只以升降機連接大堂。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夏慤道「政府總部」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金鐘站平面圖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本站設有2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金鐘站平面圖: 地鐵列車縱火案
L2及L3層月台均可供搭客跨月台轉乘,往返港島綫(灣仔至柴灣)及荃灣綫(尖沙咀至荃灣)的乘客只須走過對面月台,便可轉乘另一綫列車。 兩綫路軌並非平行,荃灣綫路軌位於夏慤道及海富中心下(北面),港島綫路軌則位於德立街下(南面)。 四個月台都向外彎曲(車卡中央部分空隙最闊),令月台不同位置寬度不一,在港鐵沿綫各站島式月台之中較罕見。 由於月台彎曲引致月台與列車之間空隙較闊,列車到站時會播出「請小心月台空隙」的廣播,月台地面邊緣更貼上曾為此站獨有之大型「請小心月台空隙」標貼。 後來有其他車站呈彎曲的月台也於地面貼上類似標貼,近年更於月台幕門或月台閘門貼上,以加強提示乘客。
列車抵達金鐘終點站到8號月台清客後,將會駛入該側綫調度,之後駛入7號月台上客前往九龍及新界。 金鐘站現時共有八個月台,分別以三組島式月台和一組同層分離式島式月台排列。 金鐘站平面圖 L2、L3兩層舊有月台每層設荃灣綫及港島綫月台各一,L5層兩個月台則為東鐵綫使用,L6底層兩個月台則為南港島綫所用。 金鐘站平面圖202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選址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該等設施現已入伙,亦令金鐘站人流進一步提升。
金鐘站平面圖: 金鐘站
建於擴建部分之升降機門外,港鐵以全幅紅色牆身及特大字型提醒搭客讓有需要人士優先使用,在近年優先座「批鬥」文化盛行下,被部分網民及傳媒譏為「關愛𨋢」[4]。 縱使如此,港鐵已陸續於其他車站的升降機增設大型紅色「優先使用」標貼。 其港島綫月台牆身的搪瓷板與其他同綫車站一樣,印有由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
琳瑯滿目的港鐵精品、港鐵紀念車票、主題公園門票等均在「旅客服務」公開發售,亦會向乘客提供港鐵服務及港澳觀光遊資訊。 金鐘站平面圖2023 「失物及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則接受有關「學生身份」或「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卡的查詢、領取「學生身份」或「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新卡、以及接受乘客對於港鐵範圍遺失物品的查詢,並協助失主辦理認領手續。 1980年政府通過興建港島綫,並於兩個側式月台旁邊興建港島綫月台,成為了島式月台。 為配合過海人流,當時西行綫月台被設計成位於往荃灣月台側,而東行綫月台則位於往中環月台側,成為跨月台轉綫站。 南港島綫工程期間,毗鄰金鐘站現址以東地底增建了四個月台,兩個為南港島綫使用,另外兩個則由沙中綫工程下延伸至金鐘的東鐵綫使用。
金鐘站平面圖: 車站位置
由於在建設金鐘站時已經預計該站成為港島綫的轉車站,所以初期的金鐘站已經設立上下層兩個側式月台。 2011年7月10日起,E1及E2出口封閉,以便擴建車站配合興建南港島綫(東段),港鐵建議乘客可用D出口前往E出口附近目的地[7]。 E1及E2出口現已拆卸回填作車站擴建工地之用,原址新建之E出口將於南港島綫通車時局部啟用,並續作沙田至中環綫工地,該綫通車後全面啟用[8]。 金鐘站平面圖 車站設一間客務中心,位於大堂北面入閘口旁,提供客務及票務等服務。 大堂連接B出口通道設有失物及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及旅客服務(前稱「港鐵旅遊」)。
- 縱使如此,港鐵已陸續於其他車站的升降機增設大型紅色「優先使用」標貼。
- 2019年12月29日,兩條由L5層往L2層的扶手電梯啟用,乘客可從擴建部分直接抵達L2層的3、4號月台(港島綫往柴灣及荃灣綫往中環)。
- 港島綫通車初期,列車未能服務興建中之上環、中環(港島綫月台)兩站,當時由柴灣或太古駛至之列車離開此站2號月台後,便在該側綫掉頭,然後駛往3號月台上客返回東區。
- 金鐘站(Admiralty Station)是港鐵一個位於中心商業區之大型轉綫站,建於港島中西區金鐘夏慤道18號海富中心地底,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
- 現金鐘道(前為皇后大道東一部分)以北在1878年起便用作海軍船塢(當時港人稱之為「鐸也」,即Dockyard音譯),而金鐘道以南一帶為威靈頓軍營、維多利亞軍營[10],兩邊均為軍事用地,故良久以來來往中區及灣仔的交通十分不便。
區傑棠稱其將「金鐘」二字寫得較為鬆散,用意在於象徵鐘聲迴蕩。 [2]南港島綫通車前後,港島綫與荃灣綫月台牆身新添之藍色玻璃面板亦印有站名書法大字,令書法字同時擴展至荃灣綫月台及原有搪瓷板以外的位置,使荃灣綫首現月台書法字。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於2007年7月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19]建議興建的沙田至中環綫合併方案,原計劃的九廣鐵路金鐘東站(Admiralty East Station)改稱金鐘站,並與現有金鐘站發展成為綜合轉車站。
金鐘站平面圖: 車站啟用
後來東鐵綫過海段通車,L5轉車層旁邊的兩個月台也同時啟用;並於主大堂東面、E出口下設一出入閘處,與主大堂以非付費區通道相連。 而L5層轉車通道和L6層月台建於太古廣場下方岩石地層開挖的大型岩洞內,其建造方式與太古站類同,[3]乘客從轉車通道可清楚到觀察到其拱頂設計。 1980年2月12日,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中環至尖沙咀段通車,金鐘站隨即開放,與中環站成為當時地下鐵路唯獨兩個設在香港島的車站。
2018年,港鐵宣佈過海段沿用舊有名稱東鐵綫;2022年初,東鐵綫新月台局部開放作為緊急通道使用。 現金鐘道(前為皇后大道東一部分)以北在1878年起便用作海軍船塢(當時港人稱之為「鐸也」,即Dockyard音譯),而金鐘道以南一帶為威靈頓軍營、維多利亞軍營[10],兩邊均為軍事用地,故良久以來來往中區及灣仔的交通十分不便。 2004年1月5日早上:一名老翁因不滿特區政府施政,於一列開往中環的荃灣綫列車首卡以打火機燃點一個盛載天拿水的膠瓶,火勢順易燃液體迅速蔓延,產生大量濃煙。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Hong Kong Mass Transport Study,MTS-1967),提出此站是港島綫的中途站及荃灣綫的總站。 至於英文站名「Admiralty」即海軍總司令部之意,但金鐘站一帶從未作為海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 「Admiralty」一名應來自前駐香港英國皇家海軍總部添馬艦。
金鐘站平面圖: 使用情況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L6層乃南港島綫北端路軌盡頭,月台亦採用島式月台設計,兩個月台處於同一月台島上,往金鐘列車駛入月台開門後,便會改為相反方向。 每晚8時前,列車通常使用5號月台,而6號月台通常只於每晚8時後使用。 沙中綫須由金鐘站沙中綫月台向南延伸一條約900米的越位隧道,以供日後列車作調度之用。 當中位於金鐘站以南至香港公園長約200米的一段越位隧道的挖掘工程,已透過南港島綫工程項目於2015年完成[20]。 至於餘下長約700米的越位隧道,鑽爆及隧道壁工程已先後於2017年6月及2018年3月中完成,隧道內部結構工程已於2018年6月完成。
來往全部三層之升降機於2008年3月8日啟用,位於大堂西面,有專用已入閘區,與中央閘區分開。 由於1983年3月動工的上環站至中環站隧道工程需要遷移受影響的消防處大樓(即恒生銀行總行現址)及上環街市(現稱西港城),故工程有所延誤。 1985年5月31日通車的港島綫只能開放金鐘至柴灣一段,當時柴灣開往金鐘的列車在金鐘2號月台落客後會於金鐘側綫掉頭,然後駛進3號月台上客開回柴灣,而乘搭港島綫前往中環的乘客必須在金鐘轉乘荃灣綫,反之亦然。 金鐘側綫亦供列車來往荃灣綫及港島綫之間[6],列車從任何一個月台離開後,可經由側綫調頭前往各個月台。 港島綫通車初期,列車未能服務興建中之上環、中環(港島綫月台)兩站,當時由柴灣或太古駛至之列車離開此站2號月台後,便在該側綫掉頭,然後駛往3號月台上客返回東區。 2011年8月上環站停運54小時期間,港島綫再度改以金鐘為終點站,亦採用上述掉頭安排。
金鐘站平面圖: 轉乘優惠
施工期間,F出入口行人隧道範圍由原來的太古廣場的行人隧道大幅縮減至行人隧道連接車站大堂的出入閘口。 金鐘站大堂位於L1層,已入閘區設於中央,四面為MTR Shops及出口通道包圍;出入閘機分別設於閘區南北兩邊,以便乘客進出,屬罕有港鐵車站設計。 車站大堂設多組扶手電梯及樓梯,當中大部分扶手電梯直接連貫月台及大堂,只有一條來往兩層月台之間,屬典型修正早期系統轉綫站。
車站東面擴建部分位於太古廣場及夏慤花園地底,設施集中於L5與L6層。 列車抵達本站終點站時,先進入8號月台清客,然後會駛入本站以南越位隧道調頭,之後才駛入7號月台上客前往九龍新界及邊境禁區。 金鐘站平面圖 金鐘站平面圖 在沙田至中環綫過海段通車前,僅開放予公眾範圍僅兩邊月台中間之轉綫位置,轉乘通道設有兩部升降機連接L6層,樓層南端設客用洗手間。 金鐘站興建於當年仍屬海軍船塢遷拆後遺留下來的空地,不少發展商乘地下鐵路之便於地皮上興建了寫字樓、商場等,屬新商業中心區,不少跨國企業、公司總部、外國領事館甚至政府部門、高等法院等均設於金鐘站周邊,故每日上下班時間通勤人流甚多。 加上政府與私人發展商分別在金鐘發展了金鐘廊及太古廣場,故每日很多乘客乘搭港鐵到該站下車購物,而太古廣場包括了數間酒店,且B出口曾經設有城巴海洋公園專綫629,故旅客人流亦甚多。
金鐘站平面圖: 月台漏水
2019年12月29日,兩條由L5層往L2層的扶手電梯啟用,乘客可從擴建部分直接抵達L2層的3、4號月台(港島綫往柴灣及荃灣綫往中環)。 原跟隨南港島綫啟用的一條由L3層往L2層的扶手電梯將被拆卸。 2002年,特區政府邀請地鐵公司重新研究規劃南港島綫,但當時並不計劃於金鐘設站。 2003年11月,地鐵大幅修改南港島綫走綫規劃,為此提出三個初步方案,其中兩個方案建議金鐘作北端總站;另一以灣仔為總站,但亦可延伸至金鐘。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 金鐘側綫亦供列車來往荃灣綫及港島綫之間[6],列車從任何一個月台離開後,可經由側綫調頭前往各個月台。
- 此金鐘站於原有車站東面之夏慤花園地底另闢大堂及月台,與沙田至中環綫共用。
- 而L5層轉車通道和L6層月台建於太古廣場下方岩石地層開挖的大型岩洞內,其建造方式與太古站類同,[3]乘客從轉車通道可清楚到觀察到其拱頂設計。
- 大堂亦設數碼服務站,供MTR Mobile用戶列印禮品換領券;已入閘區中央設iCentre互聯網中心,提供免費上網服務;非付費區設郵箱,供乘客投寄信件。
- 車站設一間客務中心,位於大堂北面入閘口旁,提供客務及票務等服務。
大堂設四條電梯連接L2層月台及兩條電梯連接L3層月台,L2及L3層之間則以一條電梯連接。 主大堂、L2及L3層以一部升降機連接,大堂西面有一對闊閘機,專供升降機乘客使用,且不能於大堂層通往中央閘區。 金鐘站是荃灣綫與港島綫中途站,亦是東鐵綫及南港島綫下行總站;金鐘站是全港首個四綫交匯轉車站,港鐵在金鐘站改建工程期間稱為「樞紐車站」工程。 金鐘站原稱「海軍船塢站」(Admiralty,亦有人譯為「港軍船塢」,由於MTS沒有中文官方版本,中文站名一直受爭議),而金鐘一名則來自維多利亞軍營(今太古廣場、香港公園)內的金色大鐘,後來這金色大鐘成為了維多利亞軍營的代稱[13]。 由於大堂東面擴建部分屬九鐵擁有,而港鐵需要按協議向九鐵繳付租金,故即使車程不涉及東鐵綫,如在該處出入閘亦會視為使用原九鐵路綫,使港鐵在原地鐵路綫之收益比率下降。 東面擴建部分大堂閘區至L5各層之間有一對升降機貫通,並不停L4層。
金鐘站平面圖: 車站藝術
金鐘站(Admiralty Station)是港鐵一個位於中心商業區之大型轉綫站,建於港島中西區金鐘夏慤道18號海富中心地底,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布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台幕門。 金鐘站東鐵綫月台向南亦設有有一條延伸約900米至半山寳雲道下方的越位隧道,可供停放兩列九卡車,以及可供列車調頭或停泊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