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中心位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中央區域,這棟建築在作品的推進階段中經歷了不少次重要的調整與改動。 最初在競圖階段,建築師將其設計為一個大型的綠色可上人屋頂,下方容納的是台灣的典型夜市,以營造生活娛樂氣息,尤其是在音樂中心內未舉辦活動之時。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建築靈感來自於古羅馬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利用環型空間將藝術、商業、市集、演出活動結合,希望能打造一座24小時皆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是目前台灣唯一以流行音樂出發的多功能複合型園區,表演廳於2020年9月5日正式開館營運,至於文化區、產業區預計將於2021年陸續開幕。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可以依據市民大道劃分為南基地與北基地,南北基地透過造型天橋串聯,並且3棟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
建築師還命名了每棟建築,例如鯨魚、海豚等,對高雄的市民而言,有一種超越傳統的與海洋連結的感受,對建築師而言,看到市民們以相同的暱稱去認識每棟建築的過程也是激動且溫暖。 屋頂在靠近入口處,貼近地面,其自由高度恰好超過四公尺;隨著空間不斷靠近毗鄰的大海,屋頂不斷升高,最高處可達十四公尺。 由混凝土製成並帶有紅色屋頂的垂直交通核心也被用於容納基礎設施,並在結構上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尤其是在地震發生時,可給建築物提供必需的穩定性支持。 夜間,塔樓彷彿一種海洋生物,能發出有節奏的、覆蓋粉紅色到藍色之間的光源。 自行開車可以走國道一號或國道三號,至南港路二段後再轉彎進入地下停車場。
耀華街百樂中心: 開車走國道一號或三號 地下停車場尚未開放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Taipei Music Center)位於南港車站與台北捷運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計,分為表演廳、流行音樂文化館、產業區3大場館,再加上戶外廣場區共4個部分。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表演廳將於2020年9月5日正式開幕,其他流行音樂文化館和產業區預計將於2020年底完工、2021年啟用,期望未來能夠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 本篇整理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交通位置、停車場與停車費資訊,至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的開幕演唱會資訊,可以至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官方網站查詢。
塔樓的六邊形表皮使得禮堂屋頂和塔樓的立面外貌間保持了完美地延續性,使其成為了一座沒有明顯規模的塔樓建築。 裸眼是難以預估塔樓的規模尺度的,但若將其與附近的建築進行比照,其就變得直觀清晰。 位於本中心1F戶外,入口位於南港路二段與興南街交叉口處,即可看到機車停車場入口(位於臺灣銀行南港分行旁),設有 583格機車停車位(含 12 格無障礙車位)。 位於耀華街百樂中心27樓的高級酒吧 BAR Executive Bar,稍為遠離繁囂的時代廣場。 酒吧提供各式各樣來自蘇格蘭,愛爾蘭,日本和美國等地的威士忌,以及多款創新的雞尾酒。 位於本中心B1F-B3F,設有293格汽車停車位 (含 6 格無障礙車位、 6格婦幼車位),車輛限高 2.0 公尺。
耀華街百樂中心: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停車
・至本中心停車前,可先利用臺北市即時交通資訊網或手機下載北市好停車APP查詢停車場剩餘車位數,若本中心滿車,可停放至鄰近停車場。 ▲表演廳屋頂外牆由隔音層、隔熱層、鋁版、方鋼管等構件組成,並且將避震納入建築考量中。 耀華街百樂中心2023 耀華街百樂中心 根據測試報導,當場內平均音壓105分貝時,室外環境噪音僅為70分貝。 耀華街百樂中心 持身心障礙手冊、行車執照、駕駛執照、專用識別證,停車當日前4小時免費停放,第5小時開始以當日費率半價計算。
▲流行音樂文化館為立方體設計,側邊的造型樓梯象徵進入台灣流行音樂的時空中盤旋上下。 至於產業區建築外觀造型像水晶,當陽光照射時就會成為發光的水晶體。 至於產業區則規劃為育成空間,建造包括音樂展演空間(Live House)、音樂教室、練團室、錄音室等音樂工作產業相關辦公室,期望能夠成為培養流行音樂人才的產業搖籃。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產業區外觀造型為發光水晶體,表面為玻璃馬賽克,蛋型設計也與場館建設目標呼應。 耀華街百樂中心2023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表演廳是北台灣唯一針對流行音樂建造的中型場館,最多可以容納5000人以上,並且配有全台最大的專業場館隔音門、母桁架(Mother 耀華街百樂中心 truss)設計、電動升降舞台、以及法國L-Acoustics K2音響系統。
耀華街百樂中心: 文化館、產業區將以展覽和產業空間為主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目前只有表演廳正式開幕,表演廳為地上5層、地下3層的建築,外觀為不規則殼狀造型,是模擬台灣山岳層巒疊嶂的特色設計而成,象徵台灣流行音樂屢創高峰。 耀華街百樂中心2023 表演廳外觀造型上特別強調山的形象,希望參觀時能注意到周遭的自然景觀,另外設計師也曾表示將表演廳設計為一艘降落在台北山丘間的外星母艦,因此表演廳也被暱稱為「太空船」或「外星母艦」。 以市民大道作為切割線,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也可以劃分為北基地(表演廳)、南基地(其他場館與戶外廣場)。 兩座塔樓是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最代表性的元素,服務於流行音樂工業所需,包含排練室、辦公室、展覽空間等。 耀華街百樂中心 較高的一座塔樓在音樂廳之上延展「波浪」,而較低的一座則成為了禮堂的背景。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共有表演廳、流行音樂文化館、產業區3大場館,目前僅有表演廳正式啟用。 對於全新公共空間的建造,不論其是否存在音樂廳的機能建築,是建築師從競圖階段到建築體施工計畫及管理持續關注的重點,因為公共空間是市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關鍵部分。 建築師將現場音樂展演空間(「鯨魚堤岸」)的甲板設計成綠色的山丘,使市民可以望見港口和大海。 建築師希望打造一個異質建築共存的設計景觀,其中的每棟建築都對其特定的機能屬性和都市語境有所回應。
耀華街百樂中心: 逢甲大學102年度下學期 建築系二年級建築設計 寒假作業 – 大師住宅VILLA案例研究與改造
流行音樂文化館為地上6層的立方體建築,是國內第一座以流行音樂為主題的展覽館,館內將會舉辦如流行音樂歷史、靜態文物、多媒體互動裝置等各種展示,紀錄台灣流行音樂文化的歷史。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位於台北捷運昆陽站、南港車站之間,因此民眾可以選擇搭乘台北捷運、高鐵或台鐵前往。 如果是從捷運昆陽站出口,捷運站距離場館約為600公尺,步行約8分鐘,而若是從南港車站、南港捷運站下車,則車站距離場館約900公尺,沿市民大道步行約11分鐘可以抵達。 在作品的競圖投標階段,兩棟塔樓被設計成獨立分開的狀態,外部的禮堂位於兩者之間。 耀華街百樂中心2023 而在作品的細化推進階段,建築師對禮堂的位置進行了重新的思考,目的在於使戶外音樂會演出時,周邊的住宅區能更好地免受「噪音」的影響。
除此之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也是全台首座運用5G的表演場館,希望未來能應用在網路直播、VR方面,也能透過最新技術增加舞台上下的互動可能。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地下停車場預計可以提供293個汽車停車位、583格機車停車位,汽車平日停車場每小時收費30元、活動期間每小時60元,而機車停車則平日每次30元,活動期間每次60元。 向德國結構技師Frei Otto學習,設計了一個滿足極少支撐的大跨度支柱系統。 同時,得益於六邊形模組的靈活性,該展覽中心呈現出非常通用的空間狀態,可適應過程中出現的所有空間機能組織形式、表面狀態和輪廓條件。 因此,盡管作品歷經多次的調整改動,其依舊保留了最初的設計本質與基礎。 而作品所蘊含的適應性與靈活度對未來其所容納的不同活動與空間機能也是尤為重要的。
耀華街百樂中心: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塔樓
不過目前因地下停車場尚未開放,因此民眾可以選擇周遭的捷運昆陽站停車場、南港車站停車場代替。 展廳內部是一個大型的雙層挑高空間,在二層高度是可向外望的透光「天井」。 建築的結構樹在室內直觀可見,展廳具體的室內設計將由租借公司自行開展,因此,本作品的最終完工階段還是一個相對粗野的狀態,就像圖片中呈現的那樣。 其中兩個將用作小型商業空間,另一個則是較大的雙層高展廳。 二層配有多個不同的展廳空間,以及一個面向大海的室外露台。 塔樓還是城市天際線的一部分,遠遠地可被來訪者所發現辨別,就像燈塔,領著來訪者來到港口。
最終,作品被調整為背靠背的兩棟塔樓,之間的裂縫自然也就成為了禮堂的所在地,且從兩座塔樓都可進入。 展覽中心則是在六角形屋頂下所容納的一個大型開放區域,滿足了各類活動的開展需求,例如集市、舞蹈表演、劇院演出等,都可以在遮擋之下自發產生。 建築師還在高雄愛河的河口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市民公園,種植了上千棵樹木,希望其在台灣潮濕的熱帶氣候下,於幾年之內成長為茂密蔥郁的雨林。 此外,一系列的市民公園與走道則將這些機能空間與建築物串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