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否屬於香港買家,首次購買還是非首次購買非住宅項目,印花稅也不會出現任何變化,賣出的時候也不會受額外印花稅影響。 這些物業印花稅看似複雜,計算方法與條件又各有不同,難免令首置新手不知如何入手。 其實買樓印花稅的多寡主要被4大因素所影響,只要清楚了解這些因素就能輕易了解自己需要預留多少印花稅開支。 在香港買賣任何不動產時,政府都將徵收一定金額的印花稅 Stamp 首次置業定義2023 Duty,否則相關文件將不具備法律效力,當文件牽涉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首次置業定義2023 如以上表4所做的計算和對比,非首次置業人士需要支出15%印花稅對比首次置業的第二標準稅率,所需要支付的印花稅大幅減少,減輕買家的財務壓力。
首次置業定義: 首次置業的好處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AVD)、額外印花稅 (SSD)與買家印花稅 (BSD),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近年很多投資者轉為投資車位,原因是無論持有幾多個車位,在買賣時都不用繳交額外印花稅AVD或買家印花稅BSD,只需要在購買時繳交4.5%以下的基本從價印花稅AVD(見上表)。 政府為遏制住宅短期炒賣而設立額外印花稅,防止投資者短時間買賣同一住宅單位,所以若買家(不論任何身份)在購入單位後3年內出售該單位,就需要支付10%-20%不等的物業印花稅。 反之,若業主在購入單位3年後才出售單位,則不受額外印花稅的限制。
目前,本港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的稅率劃一為15%,有關稅率適用於個人及公司購買住宅物業之交易,而獲豁免人士則僅需按照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 自從政府宣布提高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俗稱林鄭plan)後,不少年輕人都比以前更易上車做業主,減輕部分首期開支,刺激去年600萬至1000萬的二手物業交投,究竟林鄭plan條件是什麼? 舉例說,以一個月HIBOR為2.22厘,以市場最抵的按揭計劃H+1.23厘計算,原H按為3.45厘。 不過,由於H按息率有機會急速抽升,銀行通常設有「鎖息上限」作「封頂位」,故實際H按息率或只需2.375厘或2.475厘。 首次置業定義2023 而P按則為「P – X厘」,部分銀行提供的P按約2.625厘,申請人可享受超過1厘的息差優惠。 至於打算買入樓花首置客,根據按揭保險舊制,該類人士購入樓價450萬元以下物業,仍可申請8至9成按揭(貸款上限為360萬)。
首次置業定義: 買賣雙方誰應支付買樓印花稅?
只要買家在購入單位後36個月內出售該單位,就要支付最高達棲價20%的額外印花稅,市場亦將這36個月稱為禁售期。 一般住宅買賣須要在簽立交易的首張協議或轉易契後30日內交印花稅,否則要繳交罰款。 如果不遲於1個月,罰款為印花稅款額的2倍,如果遲逾1個月但不遲逾2個月,罰款為印花稅款額的4倍,如果在其他情況下,罰款為印花稅的10倍,所以記得準時繳交印花稅,避免增加額外稅項開支。 只適用於住宅物業,如果打算賣出住宅單位,要注意轉售限期的額外印花稅(SSD)開支。 如果物業在持有期為6個月以內,稅率為20%,持有期在6至12個月,稅率為15%;如果在12至36個月,稅率則為10%。
以往銀行要求按揭申請人必須通過壓測,但正如上面提到,新規例容許壓測未達標的按揭申請人,透過支付額外按揭保費以獲批8成或9成按揭,使壓力測試的難度大減。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按揭證卷公司)全資擁有的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按揭保險公司)亦宣布,按揭保險計劃(按保計劃)將就已落成住宅物業作出修訂,協助有即時置業自用需要的人士。 首次置業定義 政府為了協助香港人上車,減低外國人到港購買物業作炒賣用途,所有非首次置業的人士、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公司客或買樓投資者也要繳付高達15%的從價印花稅,則所謂辣招減低炒樓機會。
首次置業定義: 首次置業身份有甚麼好處?
反之,首次置業買家則可以獲得稅務寬減,只需按照優惠的第二標準稅率繳付印花稅。 在現時金管局按揭指引的規定下,只要首次置業人士沒有其他按揭在身,主要收入來自香港,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有固定收入,而置業目的為自住,就符合首置按揭的要求,能夠做到9成的按揭成數。 部分銀行還是會要求申請人要通過壓力測試才批核最高按揭成數。 金管局指引列明,現時私人住宅的最高按揭成數為6成,如申請人希望向銀行申請承造超過6成的按揭,就需要透過按揭保險公司,購買按揭保險,而按揭保險費用根據貸款額以定。 申請人可以不同的形式支付保費,當中包括一次性支付、每年支付或向銀行承借並計算入貸款額並分期支付。 另外,政府亦委託市建局提供更多首置單位,包括安達臣道用地的第二個「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提供近千個首置上車盤。
當業主在指定期限內賣出原有物業,即可向稅局申請退稅,業主將收到非首次置業印花稅與第二標準的從價印花稅中的差額。 倘若真的打算「先買後賣」,就要留意額外印花稅(SSD),如果在購入物業後6個月轉售該物業需要繳交20%,6個月到1年內為15%,1年到3年為10%。 任何 6 成以上的按揭其實是由香港政府成立的按揭證券公司作為擔保,因此金管局規定,一切按揭借貸 6 首次置業定義2023 成以上的物業單位必須是作自住之用,即是說,首次置業物業不能出租投資。 為了防止業主「偷雞」出租,有部份銀行可能會在物業成交時要求到單位視察,保證業主沒有將單位出租。
首次置業定義: 【法律迷思】「首次置業」的迷思
業主在買入第二個物業時需要先繳交15%非首次置業印花稅,其後成功出售舊物業時,可向稅局申請退稅,退回15%非首次置業印花稅與第二標準的從價印花稅中的差額。 根據最新的按揭保險規例,首次置業人士購買價格1千萬以下的物業,可申請高達九成的樓宇按揭,而且可免通過壓力測試。 在香港,所有銀行受到金管局的監管所以準買家申請按揭都必須通過壓力測試。 2022年3月政府公佈了新按揭保險計劃放寬了對買家的借貸要求,如果準買家是以首置人士的身份提交申請就可以跳過壓力測試的關卡而依然可以藉到最高90%按揭成數的貸款。
- 就住宅單位而言,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 而一些例如底薪連佣金出糧者,就要看看能否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指定要求了。
- 當中300萬或以下的住宅物業只需要交$100從價印花稅,購買一個$300萬的物業可以大幅節省99.78%,也即是$44,900印花稅。
- 王美鳳說,非首置人士本身已經擁有物業,並有按揭在身,銀行不會彈性處理,他們需要通過壓力測試,壓測前後的50%/60%比率不適用於非首置人士,比率會降至40%/50%。
首次置業開支一般包括首期、印花稅、按揭保險、律師費、管理費、公用服務按金等。 首次置業定義2023 首次置業定義2023 當中最大筆開支會是首期及印花稅,其餘開支理應負擔不大,但實際支出則因人而異,例如選擇不同的律師樓,或你是否有固定收入人士都有影響。 定息按揭主要為貸款期首一至三年,其後便會變回浮息按揭,惟一般定息期愈長,其利率也愈高,借貸人需小心計算整體季利息支出;浮息按揭即隨息率改變,每月供款額不同;定額供款即業主可跟銀行商討採取每月定額供款計劃,償還貸款。 符合首次置業定義人士可享印花稅優惠,亦能受惠於首次置業高成數按揭措施,但由於首次置業物業不能出租,在決定入市前應審慎考慮清楚自己的還款能力與可動用資金,切忌衝動投資。
首次置業定義: 印花稅(非首置 或 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因為當利息上升時,銀行可將供款期,由25年延長至30年期,下一步才調整供款額。 曹德明提及,兩類首置買家在購買物業時,均享有三大優勢。 首先,可買物業種類較多,除買私樓外,亦可考慮參與居屋、白居二巿場。 其次,金管局對按揭成數有限制,而首置人士自住物業貸款,最高可申請90%按揭,僅須付一成首期便可上車。 對心急上樓人士來說,按揭成數愈高,首期金額更少,上樓就更快。 首次置業人士在香港有按揭優惠,在現行政策下,800萬的住宅物業可以做到最高9成按揭,而800萬以上至1,000萬的物業,最高亦可敘造8成按揭。
不過如果打算選擇居屋一類資助房屋,房委會等部門對「首置」定義會更會嚴謹。 不過如果打算選擇居屋一類資助房屋,房委會等部門對首置定義會更會嚴謹。 除了定時定候提供最新的樓市、按揭相關資訊之外,作為數碼港成員機構的ROOTS上會致力透過創新科技為香港每一位解決按揭煩惱。 金融科技平台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首次置業定義: 額外印花稅 (SSD)
照字面理解,「首次置業」的意思是指第一次買樓,不過市場對首次置業有兩種定義,分別是「真首置」及「假首置」。 「真首置」意指從未擁有過物業,是首次買樓而物業是作自住用途者。 「假首置」意指曾經有買過樓但現在已經放售,或與其他人士共同擁有物業,最後以近親轉讓或其他方法甩名,而回復首置身分,銀行也當為首置人士。 買家印花稅英文為 Buyer 首次置業定義2023 Stamp Duty, BSD,主要針對境外投資人士(非香港永久居民)及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物業的人士,劃一收取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 工商舖按揭同樣不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AVD或買家印花稅BSD,只需要在購買時繳交4.5%以下的基本從價印花稅AVD。 希望以上有關印花稅的知識與貼士可為你在置業時提供參考,惟置業及賣樓經常出現不同狀況,如對稅項有任何疑問,可諮詢稅務顧問或稅務局,計算自己的實際買樓或賣樓的額外開支。
在香港置業,首次置業(簡稱「首置」)名額非常珍貴,究竟原因何在? 額外印花稅SSD是政府近年為打壓香港樓市炒風而設立的稅項。 如果任何物業在購入之後的三年內轉售,便需要交出樓價10-20%的額外印花稅 SSD。 總結來說,無論您是第一次置業或是已成功甩名恢復首置人士身份的買家,您有沒有發現作為以首置人士身份上車的確有著很不錯的優惠和優勢。
首次置業定義: 首次置業的定義
由於當局把首置客定義為未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買家,定義十分寬鬆,因此不少富豪及投資者也能以首置名義避稅。 投資者可能本身已經持有住宅物業,因此衍生出借子女及家人名義入市的情況。 首次置業定義2023 所謂「首置客」,實質定義是「簽署買賣合約時未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永久居民」。 即使一個資深投資者,在市場中有多次買賣紀錄,在簽約時並無持有香港住宅,仍可用舊的印花稅率交稅。 根據政府發佈的新規條,現時首置人士只要不超過供款和入息比例上額,而供款額不超過月收入的五成,便無需進行壓力測試。 我們用同樣的物業價格來對比雙倍印花稅(非首次置業)和第二標準稅率(首次置業)的花費,請參考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