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觀塘工業區的填海工程,使牛頭角碼頭(現址為香港綠景NEO,前九倉電訊廣場)需要拆卸。 位於海濱道旁的觀塘碼頭約於1963年落成,最初僅設有觀塘公眾碼頭,當時巴士總站位於今日汽車渡輪碼頭、基業街及駕駛學校一帶。 觀塘碼頭(Kwun Tong Ferry,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KTF)巴士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商貿區(前稱觀塘工業區)觀塘渡輪碼頭側,旁邊設有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毗鄰觀塘碼頭熟食市場、觀塘公眾碼頭、觀塘海濱花園等。 當局把上述設施的覆蓋範圍統稱為「觀塘行動區」,佔地約4.2公頃,初步擬定兩個發展方案,分別取名「綠悠海濱」及「互聯空間」。 觀塘海濱道163號 兩個方案均會設公共運輸交匯處於商廈地下,提供巴士總站及小巴站等,而碼頭渡輪服務將維持現狀。
當局亦提出將現時偉業街與開源道交界的迴旋處改為交通燈控制十字路口,提升該路口容車量。 「綠悠海濱」方案擬利用觀塘駕駛學院遷往麗港城附近有信街地皮的契機,打通現時被阻隔的海濱長廊,讓海濱長廊可沿觀塘海濱花園延伸至觀塘行動區以至未來茶果嶺海濱一帶。 現有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及觀塘碼頭廣場用地將興建三幢分別8層、15層及19層的商業大樓,觀塘碼頭熟食市場獲原址保留,並改建現有接駁宏利金融中心至觀塘渡輪碼頭的行人天橋,使其直接連接三座商廈的景觀平台。 全新觀塘渡輪碼頭於1972年啟用,可停泊36輛巴士的觀塘碼頭巴士總站亦於同年7月1日落成[1][註 2]。 當時正值香港工業起飛時期,觀塘工業區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觀塘海濱道163號: 香港樓宇目錄
觀塘公眾碼頭每天仍有固定航班到西灣河,由珊瑚海船務營辦。 至於危險品汽車渡輪碼頭,前身是觀塘汽車渡輪碼頭,已於2006年關閉;待至2008年,碼頭改為危險品車輛專用,設有一條航線往返北角。 此總站於1972年落成,正值香港工業起飛,總站所處的觀塘工業區一片繁榮,帶動總站繁忙;不過隨著工業式微,加上地鐵及東區海底隧道相繼通車,引致渡輪客量大幅下跌,此站人流亦大不如前。 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設有12條車坑供專營巴士使用,是目前觀塘區規模最大及車坑數目最多的露天巴士總站,入口位於偉業街,而出口則位於開源道與偉業街交界的迴旋處,而此站作為起訖點的路線多達30條,乃九龍市區巴士總站之冠。
至於「互聯空間」方案,建議興建兩幢分別13層及18層商業大樓,休憩用地面積較方案一少。 觀塘碼頭熟食市場則會改建為特色創意文化設施,並將熟食市場用途融入商業樓面中。 新巴及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觀塘碼頭、開源道」(Kwun 觀塘海濱道163號 Tong Ferry, 觀塘海濱道163號 Hoi Yuen Road)。
觀塘海濱道163號: 大廈資料:航天科技中心
由於總站遠離市中心,九巴設立茶水站供職員使用,以及維修站方便巴士作簡單維修。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觀塘海濱道163號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觀塘海濱道163號 觀塘海濱道163號2023 遊人在步道上不但可以近距離欣賞東九龍新地標 ── 啟德郵輪碼頭和跑道公園,更可遠眺港島東的璀璨夜景,飽覽維多利亞港和鯉魚門的風光。
- 現有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及觀塘碼頭廣場用地將興建三幢分別8層、15層及19層的商業大樓,觀塘碼頭熟食市場獲原址保留,並改建現有接駁宏利金融中心至觀塘渡輪碼頭的行人天橋,使其直接連接三座商廈的景觀平台。
-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 受惠於區內勞動人口增長所帶動的交通需求,油蔴地小輪開辦多條航線,往返觀塘與中環、北角、西灣河及柴灣等地,加上當年地下鐵路尚未通車,造就渡海小輪的黃金年代。
- 東涌海濱路(英語:Tung Chung Waterfront Road)是香港離島區大嶼山北部沿海的一條街道,主要是行車道,前身是新填海區。
- 失去接駁渡輪與巴士中轉站之優勢後,現時觀塘碼頭總站從早到晚皆人跡罕至,只於下午繁忙時間有較多乘客,昔日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不再復見。
海濱道163號 (163 Hoi Bun Road) 座落於觀塘區海濱道 (Hoi Bun Road)163號。 大廈的主要用途為工貿寫字樓用途,提供多元組合的工貿寫字樓空間基本樓層的樓面面積大概為10000英呎 (約929 平方米)。 如選擇搭乘地鐵前往海濱道163號,可以從觀塘 (Kwun Tong) 地鐵站下車前往目的地。 至於空調系統方面,大廈主要以獨立冷氣冷氣機系統調節室內空氣,用戶能靈活地依據環境需要或個人喜好,隨時調整室內的空氣溫度和風力輸出。
觀塘海濱道163號: 大廈資料:SML大廈
受惠於區內勞動人口增長所帶動的交通需求,油蔴地小輪開辦多條航線,往返觀塘與中環、北角、西灣河及柴灣等地,加上當年地下鐵路尚未通車,造就渡海小輪的黃金年代。 觀塘海濱道163號2023 觀塘碼頭廣場遂成為區內交通樞紐,人流絡繹不絕;巴士公司更乘勢開辦多條路線,接駁觀塘碼頭與區內公共屋邨及住宅區。 1979年地下鐵路通車,終點站設於觀塘,地鐵站一帶的觀塘市中心逐漸取代觀塘碼頭作為區內交通轉接站之地位,此總站人流開始有所下滑。 事實上,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少廠家開始將廠房遷往內地,使本港製造業日落西山,觀塘工業區首當其衝,廠房十室九空,人流急劇下跌。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觀塘海濱道163號 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在這二十年間可謂歷盡滄桑,見證著渡輪服務的興衰。 失去接駁渡輪與巴士中轉站之優勢後,現時觀塘碼頭總站從早到晚皆人跡罕至,只於下午繁忙時間有較多乘客,昔日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不再復見。 由於觀塘市中心缺乏用地,區內各巴士總站早已飽和,因此多條路線仍然維持以觀塘碼頭為總站。
觀塘海濱道163號: 海濱道163號 No 163 Hoi Bun Road
觀塘海濱花園前身為觀塘公眾貨物裝卸區,位於觀塘繞道旁,屬啟德發展計劃一部分。 觀塘海濱花園(第二期)於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啟用後,觀塘海濱花園的整體面積增加至4.13公頃。 東涌海濱路(英語:Tung Chung Waterfront Road)是香港離島區大嶼山北部沿海的一條街道,主要是行車道,前身是新填海區。 東涌海濱路之中途,經過北大嶼山快速公路行車天橋、東涌新發展碼頭、渡輪碼頭旁之的士站、巴士站、新建成的東涌海濱長廊、海堤灣畔第三期、惠東路及行人天橋及怡東路止。 觀塘碼頭一帶,還有另外兩個碼頭,一是基業街觀塘公眾碼頭,另一是危險品汽車渡輪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