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圓清方濁6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圓清方濁

他是 Concretology 主理人,把香港井蓋撿起,放在桌上,帶進日常——利用珪藻水泥手工倒模製作,成為小巧,親切而實用的井蓋杯墊。 包裝配合水泥材質以灰色為主調,透過灰版紙原料配合絲網印刷,採用切割線外露的方式直接塑型,簡約之餘不失格調。 全紙製的包裝下,內盒同樣採用灰版紙堆疊而成,我們更棄用膠水,直接以橡筋捆扎內盒,方便大家拆開回收。 平淡的日常,一樣的街道上,兩種基建系統,四款截然不同的公物,化作一個個水泥杯墊藏品。 包裝以資料夾為主視覺,將平淡不平凡的香港街道故事一一存檔。 另外,全港首個渠蓋設計比賽剛於昨日(15日)截止,渠務署指共收到超過1,400份設計作品。

圓清方濁

渠務署回應,沙井的設計因應不同的環境及路面情況而定,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圓清方濁2023 1894年後,渠道實行「雨污分流」(即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條管道的輸送形式處理),只要根據「圓清方濁」的原則,在外觀上便能分辦雨水渠和污水渠──圓圈花紋代表是清水井蓋,正方形圖案則屬於污水井蓋。 香港街道設有沙井渠蓋,沙井渠分為「雨水渠」及「污水渠」,雨水渠亦即清水渠,渠蓋呈圓圈放射式花紋,而污水渠則呈小方格紋,坊間簡稱「圓清方濁」。

圓清方濁: 「圓清方濁」的渠蓋設計

原來一般渠蓋有兩個像眼睛的夾縫,是方便渠務人員以特別的工具拉起渠蓋,而蓋掩的作用是避免女士的高跟鞋卡於夾縫內,或因積水而引致蚊患。 而渠蓋會以英文字母標示其承受重量的級別,當中共有3個級別。 不過,在1894年本港爆發鼠疫,政府加速實施排污的改革,包括將雨水和污水分流,並覆蓋溝渠,從此排污管道轉到地下,更以堅固的生鐵取代石和粗陶,建造更耐用的管道和井蓋。 圓清方濁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疫症造成逾2,000人身亡。

不過,有些舊式設計井蓋因太重已停用,令部分井蓋已成為歷史。 近年,井蓋由生鐵鑄造改為以不鏽鋼製造,本土生鐵鑄工業亦因而逐步消失。 無論身處何地,一直觀察與記錄,關於建築,小店,空間以及人。 文字及照片散見於《號外》及 圓清方濁 PMQ 元創方,同時經營古董設計選物空間「knowhere」,努力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包裝靈感來自 CD 盒,不用膠水黏合,直接用橡筋紮實內盒,方便拆開回收,並聰明地可以雙面兩用(這點子其實非常香港),節省資源,亦令整件產品的故事更為完整,摘下 2020 年金點設計獎。

圓清方濁: 生活有時就是一場災難,荒誕卻充滿寓意的厭世超現實插畫

黃偉綸在網誌中邀請了渠務署的「渠蓋專家」、工作超過20年的前總工程監督(現職渠務署熱線總監)黎超良介紹本港的渠蓋。 黎超良表示,渠蓋的誕生與本港的發展歷史緊密相連,因在開埠初期,維多利亞城(即現時西環、中上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等)內的渠道單一,只是依靠雨水沖走污物,而溝渠亦沒有被覆蓋,容易滋生及散播細菌。 而俗稱「大肚臍」、以生鐵鑄造的方形井蓋,原來在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

政府事後才開始為渠務作出全面改革,由舊有的「雨污合流」改為「雨污分流」,而供水及排污管道亦逐步從地上轉移到地底。 從此,溝渠有了井蓋覆蓋,亦成為各管道不可劃缺的連接點。 期望能夠從生活和城市出發,創作具人文價值的生活產品,透過設計去傳承本地文化。

圓清方濁: 坑渠蓋冷知識 圓清方濁你識唔識

首件產品為以傳統農民曆為基礎創作的《日紙 圓清方濁2023 Daper》,其後開始研發水泥產品,設計了文具系列 Hex,以及熱賣作井蓋杯墊。 但,未必所有人留意得到,設計背後藏著某種意境——杯子放在井蓋上,倒水一刻,正正跟昔日平民把水倒進溝渠無異,兩個世界兩種年代,透過一件生活道具,可以接通。 至於在展覽中展出的不同款式的井蓋,有不少便是由劉祥利鑄造廠借出。

圓清方濁

而渠蓋上兩個像眼睛的夾縫,是方便渠務人員以特別的工具拉起渠蓋,而蓋掩的作用是避免女士的高跟鞋卡於夾縫內,或因積水而引致蚊患。 原來這些文字就如渠蓋隨身帶備的出世紙一樣,用以說明渠蓋的負重能力、所屬工程項目等重要資訊。 現今世代,生仔要贏在射精前,當井蓋也要講身份,「EN124」正是歐盟標準(European Standards)的認證。 EN124是規範路面渠蓋的品質、類型、通過的測試等要求的標準,共分六級,E600屬於第五級,可以承受600kN(即60噸力)負荷的類型。 透過仔細觀察,渠蓋面上一串串意義不明的文字,如「EN124」、「D600」等,原來正正記載著渠蓋可以負重的能力、通過的測試,以及所屬工程項目等重要資訊。 合豐鐵工廠第三代負責人陳滙璋指出,「EN124」是歐盟標準(European 圓清方濁2023 Standards)的其中一種認證,用以規範路面渠蓋的品質、類型、通過的測試等要求的標準。

圓清方濁: 香港杯墊 圓清 方濁

印有「小方格」的是污水渠,「圓圈放射式花紋」則是雨水渠。 由於污水渠下可能有沼氣,設計分明就可以讓渠務人員警惕,避免發生意外。 圓清方濁 圓清方濁2023 初時香港島的渠道就只有「雨水渠」一種渠道,而且溝渠並無被覆蓋。 由於沒有分類污水,容易滋生細菌,衛生情況每況愈下,後來更發生鼠疫等嚴重問題。 為了解決疫症衍生的社會問題,政府決定實施供水及排污的改革,令香港的渠道發展日趨完善。

圓清方濁

圓圈、放射式花紋是清水渠蓋,小正方形格子則為污水渠蓋,故坊間簡稱「圓清方濁」。 早年鑄造的渠蓋大部分是圓形,其後則改為由兩個三角形拼合而成的方形設計,渠務人員可較易用鐵撬打開渠蓋,而拼合式設計亦較易於操作。 至於渠蓋上的凹凸花紋,除了增加防滑度,主要是給渠務人員識別污水和清水(雨水)兩種不同的渠道。 除了花紋圖案外,渠蓋面上常見一組組英文字母及數字,這些密碼背後有甚麼意思?

圓清方濁: 香港文匯網

他說,早期鑄造的渠蓋大部分是圓形的,其後改為由兩個三角形拼合而成的方形設計,渠務人員可較易用鐵撬打開渠蓋,而拼合式設計亦較易於操作。 至於渠蓋上的凹凸花紋,除了增加防滑度,主要是給渠務人員識別兩種不同的渠道─污水和清水(雨水)。 圓圈、放射式花紋是清水渠蓋,小正方形格子則為污水渠蓋,故坊間簡稱「圓清方濁」(見圖)。 至於渠蓋上的凹凸花紋,除了增加防滑度,主要是給渠務人員識別兩種不同的渠道---污水和清水(雨水)。

圓清方濁

在開埠初期,維多利亞城內(即今日西環、中上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等)的渠道單一,只依靠雨水沖走污物,而溝渠亦沒有被覆蓋,容易滋生及散播細菌。 1894年,香港發生鼠疫,促使政府加速實施排污改革,包括將雨水和污水分流,並覆蓋溝渠,從此排污管道就轉到地下。 黃偉綸稱,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政府加速改革排污,將雨水和污水分流,並覆蓋溝渠,從此排污管道轉到地下,渠蓋因此誕生。

圓清方濁: 「圓清方濁」 沙井渠蓋要分清

處於街道兩側和靠近馬路燈位的地舖,門前會有較多行人停留,客人不是怱怱而過,有更多時間作出消費考慮。 圓清方濁 舊樓文件文字或含糊不清,互有抵觸,最好上律師樓處理。 另一系列是「岳」,是飾物盒也是擴香石,附設一顆小燈,亮起就是月光,映照山巒,異常浪漫。 既有日本富士山,可能還不及香港山嶺來得額外細膩:大帽山與鳳凰山,參照真實形態製作,所有稜角,每個弧度,都似在靜靜提醒:香港好美,莫失莫忘。

較常見的為「H」,即重級(Heavy duty),可以承受重型車輛在上面行駛;「M」即中級(Medium duty),一般見於行人路;而「L」即輕型(Light duty),則多出現於花槽。 原來一般渠蓋有兩個像眼睛的夾縫(見圖),是方便渠務人員以特別的工具拉起渠蓋,而蓋掩的作用是避免女士的高跟鞋卡於夾縫內,或因積水而引致蚊患。 另外,渠蓋會以英文字母標示其承受重量的級別,共有三級。

圓清方濁: 香港井蓋史大揭秘 鼠疫後誕生 「圓清方濁」圖案可辨雨水污水渠

走過大街小巷,大家未必會留意腳下不甚起眼的渠蓋,原來蓋面上不同的圖案和密碼,背後都有不同的意思。 圓清方濁 渠蓋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設施,它就像一道門,讓渠務人員在有需要時打開,檢查及清理沙井和渠道內的阻塞物。 適逢渠務署明年成立30周年,早前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渠蓋設計比賽。 今次我邀請了渠務署一位「渠蓋專家」,介紹渠蓋的種類和設計特色,與大家探索蓋面上的符號,究竟代表甚麼。 坑渠蓋在大街小巷十分常見,只是低頭時,你又有否發現渠蓋上隱藏著一堆神秘密碼? 原來,香港常見的渠蓋花紋主要分兩種,圓圈、放射式花紋是清水渠蓋,小正方形格子則為污水渠蓋。

  • [方解]:本證為胃有積熱,熱循足陽明經脈上攻所致。
  • 原來一般渠蓋有兩個像眼睛的夾縫,是方便渠務人員以特別的工具拉起渠蓋,而蓋掩的作用是避免女士的高跟鞋卡於夾縫內,或因積水而引致蚊患。
  • 既有日本富士山,可能還不及香港山嶺來得額外細膩:大帽山與鳳凰山,參照真實形態製作,所有稜角,每個弧度,都似在靜靜提醒:香港好美,莫失莫忘。
  • 明年是渠務署成立30周年,署方會舉辦多項活動,讓市民了解渠務署的工作及多年來的工作成果,其中全港首個渠蓋設計比賽剛於昨日截止報名,共收到超過1,400份設計作品。
  • 首件產品為以傳統農民曆為基礎創作的《日紙 Daper》,其後開始研發水泥產品,設計了文具系列 Hex,以及熱賣作井蓋杯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