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81年,因為鰂魚涌用地規劃更改,原有位置被改為污水處理廠及水務署香港區大樓(1990年3月9日啟用),故車站位置向西移前,並改稱為北角站,北角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車站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車站大堂的承建商為禮頓;而隧道及月台則由保華建業集團負責興建。 直至2002年8月,將軍澳綫全綫通車,故此北角站成為了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轉車站。
下列居民巴士路線進入機場範圍,運作模式類近專營巴士的機場巴士路線,使用設有行李架或行李艙的巴士,且收取高於一般路線的車費(例如以DB02R線與DB01R線作比較),可謂具備機場巴士之特質,故一併在此列出。 由於新大嶼山巴士之路線表令並無「機場巴士路線」之類別,因此被嶼巴宣傳為「機場路線」的A35線,與東涌往返南大嶼山的各條普通路線一樣,屬於「南北大嶼山普通路線」。 然而,該路線與城巴和龍運的A線一樣,並不受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涵蓋。 2018年10月24日,為配合港珠澳大橋通車,部份路線繞經大橋香港口岸,所有NA線改以大橋香港口岸為總站。
北角機場巴士: 巴士轉乘計劃
1976年11月16日投入服務,是第二條來往南區至東區的巴士路線(第一條來往南區至東區的巴士路線為中巴9線,於1951年4月16日起投入服務),也是首條服務香港仔至港島東區的巴士路線。 初時來往北角碼頭至華富(北),經南風道、黃泥涌峽道、大坑道、勵德邨及雲景道。 海洋公園於1977年啟用後,於1977年1月23日起逢假日部份班次繞經海洋公園(1985年11月18日起取消繞經),隨著南區人口增加,同年9月26日起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1979年9月16日起遷往華富(中)巴士總站。 1981年10月26日投入服務,當時由中巴經營,初時來往北角(馬寶道)至置富花園,取道南風道、黃泥涌峽道和司徒拔道,晚間班次更繞經華富邨,1982年3月15日香港仔隧道通車隨即改經,1983年5月2日起遷往北角碼頭。 由於本線相比41線直接得多,改經香港仔隧道後情形更加明顯,因此香港仔居民多採用本線來往東區而捨棄乘搭41,而客量也不斷膨脹,達至飽和的地步。 2022年11月27日起除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外,其餘時間繞經華富邨。
目前,三間專營巴士公司-城巴、龍運巴士及新大嶼山巴士均提供機場巴士路線服務,主要接載來往機場一號客運大樓的旅客及於機場上班的人士,部分路線更設有機場員工優惠收費。 在八十年代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前,北角碼頭設有來往觀塘碼頭的渡輪服務,因此吸引不少九龍東及新界的居民使用渡輪服務到北角碼頭,然後轉乘巴士前往目的地。 於2016年7月16日投入服務,途經炮台山、大坑(只限去程)、天后(只限回程)、銅鑼灣、灣仔、金鐘(只限回程)、中環、上環、西區海底隧道、西九龍公路、昂船洲大橋、青嶼幹線、一號客運大樓及二號客運大樓,只於深宵時段提供服務。 為了舒緩鰂魚涌站大量的轉綫人流出現近乎飽和的情況,並為之後將軍澳綫開通後客流的進一步上升做好準備,當時的地鐵公司決定耗資約31億港元,在現有北角站的南面加建兩個月台,並將觀塘綫由鰂魚涌站暫時延長至北角站。
北角機場巴士: 居民巴士
由於本身都是行走沙田住宅區之間,需求太低以致嚴重虧本,288S於1991年1月29日取消。 2016年7月16日,新增路線NA11[5],行車路線與A11線相同,惟往機場方向加停琴行街分站,方便在機場工作的香港島居民。 由2012年12月19日起,原於A10線及A29線提供的網上版「城巴機場快線抵站時間查詢服務」,擴展至所有城巴機場快線(包括本路線),方便乘客查詢巴士預計到達時間,該服務可兼容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裝置[4]。 乘客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即日往返市區與博覽館站,並在博覽館逗留最少1小時 (以博覽館站出閘至回程入閘時間計算)。 1978年4月3日投入服務,一向以來是來往寶馬山上學學生及寶馬山居民出入的主要路線之一,亦是當時唯一寶馬山來往東區巴士線,直至城巴529線在1997年5月26日投入服務後,才打破寶馬山來往東區巴士線的壟斷局面。
由本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轉乘本路線往港島方向,第二程可獲 $5.00 的折扣優惠。 由本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港島東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東方向轉乘本路線往港島方向,第二程可獲 $5.00 的折扣優惠。 乘搭B5線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在登車後24小時內,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乘搭任何一條往市區方向的城巴機場快線(A線或NA線),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本路線往香港迪士尼樂園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資;由本路線往青嶼幹線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港島方向,第二程可獲 $7.00 的折扣優惠;轉乘本線往機場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北角機場巴士: 開辦背景
由本路線往機場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轉乘以上路線往東涌/赤鱲角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基於上述兩項因素,機場路線的車費較為高昂,與車程相若的E線之收費差距可達雙倍;而NA線更再加上通宵行走的因素,令車費倍增,是全港所有專營巴士路線中最昂貴的一類,當中NA12線更是全港最昂貴的常規巴士路線。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即2元乘車優惠)亦不適用於此類路線。 大部分機場路線均直接來往市區及機場客運大樓,毋須繞經後勤區及東涌[1],以收特快效果,定線較E字頭的北大嶼山對外路線直接[2]。 然而,部分A線於市區之行車路線卻比同區的E線迂迴得多,出現乘搭E線較A線更快抵達機場的情況[3],造成假特快現象。 機場巴士(Airport bus),是一系列直接往返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及香港各大遊客區與住宅區的專營巴士路線;與主要服務東涌新市鎮居民及機場後勤區員工的「大嶼山北部對外路線」(E線)有所不同。
- 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16年5月14日啟用,取代原有位於海港道的北角碼頭巴士總站[3],並繼承其東區三大巴士總站之地位[a]。
- 由於班次疏落及服務時間有限,加上受到專線小巴40號的競爭,客量只是一般,但上下課時間亦有不少學生乘搭本線來往赤柱及大坑道的學校上下課。
- 而在2001年4月2日,本線及A12線作出了大型重組,往機場方向改由告士打道直入夏愨道直往中環,不停金鐘,往港島方向則改行干諾道中而不經德輔道中,以圖搶回機場快線乘客。
- 然而,城巴與龍運巴士一樣,每天也會出現「A車(豪華巴士)行走E線」的情況,但大部份巴士只會行走E線一轉或一個單程,隨後便會返回A線服務。
- 另外由於車站轉乘通道較一般跨月台轉乘站長且畢直,故亦會有乘客當留意到對面月台有列車時均會急步奔跑,因此港鐵為免乘客發生意外而於車站轉乘通道內廣播及貼上告示,呼籲乘客不要在通道上奔跑。
- 本路線投入服務後,以全程票價$52,平了城巴深宵機場快線NA29線的紀錄,一度並列全港收費最高的專營巴士路線,惟此項紀錄已被城巴特別深宵機場快線NA10及NA12線以全程收費$58打破。
因此本路線於2012年12月10日起,提早市區尾車時間至2230。 正因A線收費高昂,而且有頗多E線亦能前往機場(即使只達東涌或機場後勤區,亦可於青嶼幹線轉車站或屯門赤鱲角隧道轉車站轉乘,又或者在東涌轉乘S1線),如果途經地區同時有E線提供服務,就會無法開拓客源,導致經常「吉車遊街」(尤以當E線車程與A線相若,甚至E線車程更快捷),因此巴士公司會為同一系列的A線改道,以吸引乘客乘搭。 九巴在1996年5月1日決定重組通宵巴士線,293S、241S、281S、271S和216S,分別改稱N293、N241、N281、N271和N216;121和122改稱N121和N122。 N字頭是指通宵巴士線,自此所有新開辦的通宵巴士線,編號都是N字頭。 而在九巴重組通宵路線時,便開始計劃在1996年5月1日開辦N260(屯門碼頭↔美孚),但要到1997年7月14日才正式投入服務。
北角機場巴士: 車站結構
到1996年4月22日,城巴開辦另一條通宵線N8X(小西灣↔中環),成為城巴第三條通宵巴士線。 為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工程,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於2019年11月28日晚上2300起關閉,以便進行長達四年的擴建工程。 為配合該項工程,位於翔天路的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巴士站於翌日(2019年11月29日)凌晨起停用,本路線由當日起,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落客後,即直接前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不再途經機場(二號客運大樓)。 在以上四線投入服務後,有機場員工及旅客反映,當時的城巴機場快線A11在港島的頭車及機場的尾車分別為0510及0030,未能配合該等航班數量上升而衍生往來市區至機場的需求,他們需要乘坐通宵巴士路線N11,取道紅磡海底隧道、佐敦、東涌及機場後勤區往返機場,車程相對較長。
北角站位於北角英皇道地底,由於車站鄰近多個私人樓宇以及學校等,因此在一天內的不同時間均有不少乘客使用車站。 而在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後,北角站成為一個轉乘站,當時是港島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使用量因而直綫攀升,是人流最多的轉乘站之一。 在通車初期,北角站只設有1組側疊分離式月台供港島綫列車使用,而車站並曾經因為月台距離地面達38米,故成為全前地鐵系統中最深的車站[註 4]。 另外由於車站轉乘通道較一般跨月台轉乘站長且畢直,故亦會有乘客當留意到對面月台有列車時均會急步奔跑,因此港鐵為免乘客發生意外而於車站轉乘通道內廣播及貼上告示,呼籲乘客不要在通道上奔跑。 北角機場巴士2023 不過並不是所有城巴隧巴線都是有通宵服務的,因為當巴士公司把一條日間路線改為24小時服務時,需要考慮這些路線在深夜的需求。
北角機場巴士: 通宵路線
在開辦N260時,九巴提供了接駁計劃,乘客可以直達票轉乘N241及N260。 後來九巴開辦了N269(天水圍天慈邨↔美孚)及N237(美孚↔葵盛,循環線),也採用同樣的接駁計劃。 九巴也在北區增設N270(上水↔沙田市中心),乘客也可利用直達票轉乘N271直達九龍。 至於N293也縮短至九龍城,乘客需用直達票轉乘N216才能到達旺角及尖沙咀,卻換來將軍澳居民投訴沒有直達車到旺角,所以N293最終重返旺角,但接駁計劃仍然保留。
房屋署原本有意在北角邨地皮發展公私營綜合住宅項目,最後卻在2007年將地皮交還政府。 北角機場巴士 政府隨後決定將西大樓故地(書局街以西)用作興建酒店,其餘地段則劃作商住用地。 上車付費的情況下,請於乘車時,確實將IC卡觸碰車載機的讀取部1秒鐘。 下車付費的情況下,請於下車時,確實將IC卡觸碰車載機的讀取部1秒鐘。
北角機場巴士: 月台
另一方面,有工業傷亡權益會的八名代表帶同橫額及花牌在北角站請願,抗議地鐵隱瞞在擴建北角站期間有四名工人在工業意外中離世的事件,他們批評地鐵草菅人命[12]。 與此同時,於兩個月台樓層亦開闢多條闊度達5.6米的行人通道與原有港島綫月台連接,方便乘客以跨月台轉乘的方式轉乘觀塘綫列車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乘客在北角站毋須上落樓層即可轉乘列車。 所有工程於2001年完成,並於同年9月觀塘綫亦暫時延伸至北角站作為終點站,直至翌年將軍澳綫通車才將過海路段納入將軍澳綫,此站成為將軍澳綫的終點站,觀塘綫的走綫亦有變動,不能直接由藍田過海,北角站作為觀塘綫一員的身分不足一年[註 6]。 北角站(英語:North Point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東區北角英皇道近樂嘉中心的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鐵路轉乘站,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也是將軍澳綫的港島端終點站。 話雖如此,各間巴士公司仍然繼續開辦通宵隧巴線,如在1997年12月22日開辦的N691(來往將軍澳至中環)及1997年6月28日開辦的N680(來往馬鞍山至中環)。 在1989年2月28日,九巴開辦第三條通宵巴士線288S(恆安←→大圍),路線大概像今日馬鞍山綫,途經沙田多個住宅區,如第一城、沙角邨、新翠邨等。
可惜城巴在把隧巴線改為24小時行走時,很多路線在深夜的需求根本不足,很多時都很少乘客,即使日間路線深受歡迎。 運輸署隨後與巴士公司商討後,在得到機場島上公司僱主支持下,及因應暑假深宵抵達香港航班數目較多,建議在2015年7月開辦四條深宵特快機場通宵巴士路線(城巴NA21、NA29線及龍運巴士NA33、NA34線),由機場分別前往交通需求較集中的地區,試辦期三個月。 機管局更特別為通宵巴士快線補貼巴士公司,如實收車費收益低於巴士公司同意承擔的成本,機管局會補貼差額。 機場管理局每兩年會進行一次全面的交通需求調查,調查對象包括機場旅客及在機場島內工作的員工,以優化公共交通服務。
北角機場巴士: 使用狀況
與其他大嶼山北部對外路線不同,E11線沿途站牌上的路線貼紙為綠底白字(與其他西隧路線無異),並獲納入西隧轉乘優惠計劃,而同樣途經西隧的城巴機場快線及E11S線則不包括在內。 2000年1月7日晚上約8時42分,北角七姊妹道地鐵北角站地底隧道內發生三級火災,大量濃煙難以散去,消防處恐防濃煙會攻入已駁通的鰂魚涌站,因而關閉鰂魚涌站近兩小時,地鐵服務亦大受影響:觀塘綫列車不過海,而藍田站亦須關閉,直至當日晚上約10時半後服務才陸續恢復正常。 唯建造期間,工程頻頻發生工業意外,在擴建北角站及將軍澳支線工程中已有4名工人死亡,但地鐵公司從未向外交代意外數字,亦沒有主動向死者家屬提供殮葬及撫恤安排。 地鐵發言人則謂,地鐵工程的意外率較建造業整體意外率低,但仍會督促承建商進一步完善工業安全措施[8]。 新建月台較舊有港島綫月台寬約兩米,月台於啟用時已裝設月台幕門。 現時北角站設有兩層月台,而每層則各設一個港島綫月台及將軍澳綫月台,並採用2組側疊分離式月台排列,上層月台(L2層)為2號月台(港島綫往堅尼地城)及4號月台(將軍澳綫落客月台);而下層月台(L3層)則為1號月台(港島綫往柴灣)及3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寶琳/康城),所有月台均已裝設月台幕門,而每層的兩個月台之間為暗挖式行人通道。
1965年4月11日投入服務,由中巴營辦,1993年10月23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後由新巴接辦。 2002年8月4日,將軍澳綫局部通車,觀塘綫終點站由北角站改為油塘站,而北角站及鰂魚涌站則改屬將軍澳綫。 當時將軍澳綫只來往油塘站、鰂魚涌站及北角站,讓過海的乘客先熟悉新的轉車安排;直至同月18日,將軍澳綫全綫通車,由北角站開出的列車可以直達寶琳站。 北角機場巴士2023 機場快綫是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商業中心區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亦是全球其中一條最優質的機場鐵路。
北角機場巴士: 香港通宵巴士路線
本線另設有來回車票$70(成人)/$35(小童及長者),適用於兩程A10/A11/A12/A17/A26/A26P/A29/A29P來往機場車程,有效期為3個月,車票不適用於NA11線。 乘客可在城巴新巴顧客服務中心、中環新渡輪碼頭或指定旅行社購買預售來回車票[12]。 因此城巴在2001年4月2日重組A11及A12線,本路線由天后地鐵站延長至北角碼頭,填補A12在北角的服務,A12線往機場方向改為直往中環,不停金鐘,往港島方向則改行干諾道中,希望提升乘客量。
因此,城巴和運輸署於2001年4月2日起,將港島區兩條機場路線A11及A12作大型重組,A12線來回程改經北角一段的東區走廊,去程沿海傍直往中環上客再前往機場,回程則取消中環及炮台山一帶巴士站,因此為減少炮台山居民及酒店旅客不便,本路線在重組時路線便由天后站延長至北角碼頭。 同時,往機場方向改由告士打道直入夏愨道直往中環,不停金鐘;往港島方向則改行干諾道中而不經德輔道中,以圖搶回機場快線乘客。 由於本路線途經港島區多間酒店,因此會有很多遊客乘搭往來機場及酒店區。 北角機場巴士2023 隨著不斷有更多航空公司改於二號客運大樓辦理登機手續,為方便旅客,由2007年12月5日起,往機場(地面運輸中心)方向,繞經二號客運大樓(翔天廊)。
北角機場巴士: 行車時間
在2014年的一次調查中,深宵時段(每晚2300至翌日0359時段)抵港航班數目比2013年增加21%(隨後於2015年的深宵交通統計數據,相關航班數量比2014年同一時段增加19%),機場島內工作的員工要求巴士公司開辦特快通宵巴士服務,讓他們可以更快捷地回家作息或上班,而在深宵和清晨抵港的旅客或市民亦可利用該等巴士服務。 為應付機場員工及抵港旅客對深宵公共交通的需求,機場管理局建議運輸署及巴士公司開辦機場深宵特快巴士路線,由機場直接前往員工主要居住地區。 本線最初只來往銅鑼灣(摩頓台)和機場之間,同年12月20日遷往天后地鐵站,但由於中環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一帶經常交通擠塞,令行車時間加長,令乘客改乘昂貴但更快捷的機場快綫前往機場,引致乘客不斷流失。 城巴A11線是香港機場巴士路線,來往北角碼頭及機場[2][3],駛經港島北岸核心商業區包括銅鑼灣、中環。 而在2001年4月2日,本線及A12線作出了大型重組,往機場方向改由告士打道直入夏愨道直往中環,不停金鐘,往港島方向則改行干諾道中而不經德輔道中,以圖搶回機場快線乘客。 由於本線途經港島區多間酒店,因此會有很多遊客乘搭來往機場及酒店區。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北角機場巴士 $5.40 的折扣優惠。 香港機場管理局不時就機場交通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機場旅客及員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情況及需求。 在2015年完成的調查顯示,機場員工約佔A線巴士乘客人次約三分之一,其餘為旅客及本地居民。 由清晨至午夜行駛的機場巴士路線,編號一律以「A」字為首(A指Airport),一般乘客普遍稱之為「A線」或「A車」;只於深夜提供服務的路線則編為NA系列,屬目前唯一一批以兩個英文字母為前綴的常規專營巴士路線。 2007年8月1日起,城巴試驗在此路線引入全港首創之抵站時間短訊查詢服務試驗,乘客可向城巴發出電話短訊(SMS),然後收到短訊回覆下一至兩班巴士預計到達指定車站的時間。 來回車票售價$70.0,購買日起計三個月內有效,適用於此路線、A11、A12、A17、A26、A26P、A29或A29P線任何往市區車程乙次及往機場車程乙次,乘客登車時需將指定方向車票投入錢箱。
北角機場巴士: 路線客量模式
2000年8月,有居民代表前往金鐘法律援助署申請法律援助,控告地鐵向地鐵公司為受工程影響而損失的住戶作出合理賠償,及交出公證行檢查報告。 直到2000年6月,有政黨接獲199宗居民投訴,指因北角站的擴建而進行的爆破工程讓其居所不斷出現裂紋、甚至有混凝土剝落,要求地鐵負上全部維修責任。 而地鐵公司發言人表示,已將有關個案交由其保險公司調查及處理[10]。 西行站位處將軍澳67區地盤旁,橫過馬路可達上述入口;該地盤將會興建四幢新政府大樓,其中兩幢大樓用作入境事務處總部,以重置現時位於灣仔海旁的入境事務大樓,另外兩幢會用作重置灣仔政府大樓及稅務大樓的政府辦公室。 東行站在將軍澳中心外,前往商場及住宅大廈者如不欲穿過停車場,需沿專用行人通道步行至唐賢街交界處才能找到入口;西面為掘頭路,不能通往調景嶺。
為疏導亞洲國際博覽館活動完結後的市民,城巴在指定的活動完結後,會提供由機場博覽館直達市區的A線特別班次。 該等A線班次雖收取豪華巴士的價錢,但由於接載對象並非抵港旅客,大部份班次皆不途經機場(地面運輸中心)[14]及使用抽調自市區路線的普通型號巴士行走。 北角機場巴士2023 運輸署於2004年7月指出,初步計劃以E線形式開辦往返機場的巴士路線,收取E線車資,但不會行經東涌市中心及機場貨運區,乘客須在青嶼幹線收費廣場轉乘其他E線巴士前往東涌及後勤區。 署方會開始草擬路線方案,包括路線、班次及行車時間等,並於10月提交方案予區議會審議,其後邀請巴士公司申請營辦及進行遴選工作[5]。 中巴和九巴於1975年12月17日開辦的2條通宵隧巴線121及122。 其實之前香港巴士服務的時間已經發展到深夜,在六七暴動前,九龍區的主幹路線服務時已經到凌晨一時。
乘客必須在同一服務日內(即頭班車至尾班車的服務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繳付去程及回程車資,方可享有回程半價優惠。 回程優惠適用於任何一條城巴機場快線[13](優惠不適用於NA11線)。 2022年11月27日起改為只於星期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其餘時間改由38線繞經華富邨。
1986年5月18日投入服務,以取代62號線(北角碼頭至舂磡角)的服務,只於假日提供服務。 雖有專線小巴40號的競爭,但都有一定客量,主要客源是來往淺水灣及赤柱遊覽的遊客及市民,在泳季本線客量更供不應求。 最初途經赤柱峽道,後來63號線於1995年9月1日起繞經舂磡角及馬坑後,該帶居民認為只有平日才有巴士來往銅鑼灣及北角,甚為不公平,因此於1997年3月29日起來回程繞經舂磡角及馬坑,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後改由新巴接辦,2000年2月28日起配合佳美道延長段通車,改經馬坑公共交通交匯處,不再經赤柱峽道。
北角機場巴士: 行車路線
初時往機場行經告士打道、金鐘道及皇后大道中,往港島則行經德輔道中及軒尼詩道,但由於中環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一帶經常交通擠塞,令行車時間加長,令到居民及遊客改乘昂貴但更快捷的港鐵機場快線前往機場,導致乘客流失。 1951年8月1日投入服務,取代2號線北角至中環短程班次,當時由中巴營辦,來往北角至水坑口(即今日上環),1956年3月1日起延至西營盤(當時總站為東邊街,1962年3月11日遷往正街),1980年5月1日起配合中巴路線重組而延至堅尼地城。 本線由於貫穿港島心臟地帶,加上收費便宜,一直以來吸引不少沿線居民乘搭,令客量十分龐大,一度是中巴的皇牌市區路線。
北角機場巴士: 機場快綫車站
這6條線在開辦時已經全線空調,多以單層巴士為主力車款,有時更只有豐田Coaster小巴,反映出當時通宵巴士線的需求甚低。 下列各由城巴或龍運巴士路線營運的路線均獲歸類為「機場巴士路線」(Airbus Route)或「通宵機場巴士路線」(Overnight Airbus Route),按照車費等級表收取高於大嶼山北部對外路線或通宵大嶼山北部對外路線的車費。 將軍澳中心商場B1層設過境巴士上客區,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間曾由東九龍快綫使用,現已棄用。 隨着東區人口增加及巴士網絡擴展,已成為東區三大巴士總站之一,設有11條巴士車坑。 根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的北港島綫計劃[18],將軍澳綫將由北角站向西延伸,中途設銅鑼灣北、會展,直到添馬艦設置添馬站,與東涌綫連接。 北角機場巴士2023 港鐵事後完成調查,證實事故屬港鐵可控制範圍之內,港鐵公司需按車費調整機制,撥出港幣300萬元,在2014年6月港鐵加價以作推出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優惠之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