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範圍將會擴展至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中年滿75歲或以上,資產不多於144,000元的單身長者,或資產不多於218,000元的長者夫婦。 符合上述資格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毋須另行作出申請,可直接獲得豁免公營醫療服務的標準醫療費用。 社會福利署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是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依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5月29日的演講指出,2022年65歲以上的長者佔整體人口20.8%,這一比例將在2039年上升至31%。 對於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而言,老齡化社會將造成勞動力價格提升、社會負擔與撫養比例提升的問題;對於家庭而言,贍養照顧壓力造成長者生活需求更難得到滿足,在職成人在照看長者、小童和處理個人工作之間更加「分身乏術」。 因此,妥善解決養老問題是緩解長者、照顧者和政府三方壓力、增加個人福祉和推動香港持續發展的關鍵。
我們認為,特區政府的政策必須突破既有思維,深化多空間層次概念並配以傳統文化形成策略,把問題轉化為機遇。 在粵港澳大灣區交流緊密、協同發展與交通設施齊備的背景下,本港長者前往內地灣區城市養老可以成為提升居住質素和分擔養老壓力的新優質選擇。 申請人可透過社會福利署網站提供的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資格驗算在線服務,就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士進行初步驗算,以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公立醫院服務收費將於今個月18日調整,醫管局同時放寬醫療費用減免申請機制;當中包括75歲或以上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將自動可獲公營醫療收費豁免,將於7月中推出預計將有14萬人受惠,涉及2億元。 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政府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每月獲現金高齡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16. 持續進修基金
香港與大灣區各城市同根同源、同聲同氣,絕大部分長者的家鄉都在大灣區範圍。 依據嶺南大學劉智鵬教授2016年的專題講座,本港華人主要包括廣東本地人、客家人、疍家人及福佬人等民系,其家鄉分布都涵蓋在社會福利署的「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範圍內。 此外,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均可申請長者咭,以方便他們享用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及商號為長者提供的優惠票價、折扣和優先服務。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剛剛發表了2023至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措施是為向現時正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額外發放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措施亦涵蓋至綜援補助、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 此外,凡符合申請資格的綜援受助長者,若選擇到廣東或福建省養老,則可申請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繼續領取與綜援同等的現金援助。 為補助本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長者的生活開支,政府在2013年4月1日起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增設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或長津。
為繼續推廣持續進修,鼓勵市民自我增值,政府把「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由每人20,000元增加至25,000元,並撤銷年齡上限。 除了上述提到的「2元乘車優惠津貼」外,利用「易轉服務」將現有的八達通服務記錄轉移至樂悠咭,一卡在手可享用2元乘車優惠+$5000消費券。 很多人或會把長者咭跟樂悠咭混淆,事實上樂悠咭為一張專為6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而設的租用版個人八達通卡。
75歲長者津貼: 長者臨時求職經濟援助|$1000資助理髮/配眼鏡/買衫褲鞋 50歲或以上申請方法懶人包
儘管近年生育率低迷,現有的托兒服務能提供的名額依然與兒童數量相差甚遠。 根據社會福利署提供的數據,在2021至2022年度,全港有557個幼兒中心,共能提供37,088 個托兒名額,而大多數幼兒中心每月收費都在4,000元以上。 事實上,除了名額有限,許多幼兒托管所的服務也無法滿足父母的需要。 前文提到的為管理外傭焦頭爛額的范小姐與丈夫同是大學教授,她指出全天托兒所有很大的弊端,就是接送孩子的時間是固定的,而她和丈夫的工作會不定時加班。
- 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2012年12月。
-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永久居民提供的福利金,自1973年起推行,當時名為老弱津貼,合資格年齡為75歲,於1977年改為高齡津貼,1991年受惠資格降至65歲。
- 無論是聘請外傭還是托兒服務,本質上都是將養育工作進行外判,而外判制度必然會衍生重重問題。
- 報告在分析更多婦女投身工作的原因時,指出外傭人數增加帶來的貢獻,香港的外傭人數在20年間倍增,可以幫助已婚婦女分擔家務,令後者投身勞動市場。
-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 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 2020年10月推行的第三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以「錢跟人走」的模式,讓合資格長者因應個人需要,使用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選擇合適的社區照顧服務,支援他們居家安老。
【津貼2023】香港人口老化問題讓人關注,政府以及各大機構均推出多項長者資助優惠,讓他們獲得更好照顧。 《香港財經時報》整合17個長者及相關津貼,包括樂悠咭、醫療券等。 醫管局繼6月中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後,今日正式公布將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擴展至較年老和較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12. 2元乘車優惠津貼
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香港在長者福利方面領先全球,政府每5元的公帑開支就有1元用在長者。 香港長者社會福利,包括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綜援、廣東計劃、福建計劃,以及長者咭計劃。
- 原本高齡津貼設立的目的,是香港政府每月象徵性發放一些零用錢,以答謝長者多年來對香港社會的貢獻,表達「敬老」之意。
-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 2023年消費券計劃即將於4月16日經本身領取消費券的平台收取第一期3,000元,有效期至10月31日。
- 最重要在人文上,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不能讓長者感到被放逐,鼓勵性措施和孝道教育推廣鼓勵子女盡孝、共同生活等也是應有之舉。
- 譬有的僱主看到外傭外貌靚、穿得少,就會擔心與外傭朝夕相對的丈夫會否移情別戀;有的則是擔心外傭的私生活會否混亂、行為不檢,會不會「不乾淨」甚或意外懷孕。
此計劃在2012年10月諮詢立法會前,不少政黨和立法會議員,如人民力量陳偉業要求取消方案中的資產申報,而社民連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75歲長者津貼 折算港幣與人民幣匯率後,深圳物價明顯低於香港;而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的物價較深圳更低。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於2019年的雙職家庭調查也發現,在逾八成家務項目上,多數男士都說期望做到「男女各半分工」,但事實最終幾乎都由女士主責。 由此可見,雖然時代進步,「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分工觀念看似被「雙職家庭」所取代,然而實際上只是成為了「男主外,女主內與外」。 全港有30多萬個家庭聘用外籍家庭傭工,當中不少家庭養育至少1名12歲或以下兒童,而「為了子女」正是這些家庭決心硬着頭皮聘用外傭的因由。
75歲長者津貼: 申請長生津所須文件
香港政府的長者醫療券計劃自2009年,透過資助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只要年滿65歲的長者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即可享用醫療券服務。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香港男性每周工作時數中位數為45個小時,女性為44個小時。 美國手機保安技術公司KISI發表的《2020年工作與生活平衡城市》報告顯示,香港過勞人口(即每周工作48小時以上的人士)達到29.9%,在「最過度勞累城市」排行中位列全球第一。 75歲長者津貼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在有12歲以下兒童的家庭中,31.9%僱用外傭。
75歲長者津貼: 申請長生津入息及資產限額(合併後)
俄羅斯為了挽救生育率曾經出台過派錢的政策,為生育小孩的家庭提供慷慨的資金津貼和個稅減免;結果生育率不升反跌,由2016年的1.76%跌到2020年的1.5%,因為家長需要的是一套完善的養育支持系統,令育兒成本變得可負擔。 日本奈義町小鎮則有個成功案例,每名育齡女性平均生育1.4名子女增長到2.8名。 奈義町的政策思路很簡單,令家庭照顧回歸本位——根據居民需求增設相應的育兒支援,譬如小學初中教材免費,高中以下學生醫療免費,成立「兒童之家」提供臨時照顧和協助親子交流的服務。 社會福利署沒有明確回答,不過署方再三提醒申請人需要如實填寫婚姻狀況,如申請人的婚姻狀況為「已婚」或「同居」,不論其配偶或同居人士有否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其他津貼,都必須填報其配偶或同居人士的個人、入息及資產資料。 「臨時求職經濟援助」是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鑽出耆職計劃」的一部份,獲滙豐銀行支持,透過香港公益金撥款資助。 鑽出耆職計劃由2021年4月開始,服務對象為50歲或以上,失業或工時不足的長者及中高齡人士,目的是協助他們重投社會,善用他們獨有的豐富工作經驗及知識。
[3]現時領取高齡津貼(包括廣東及福建計劃)的70歲或以上長者即使超出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及資產上限,仍然可以繼續領取每月HK$1,515的高齡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或長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過渡期設立的一項福利金,支援生活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 75歲長者津貼 75歲長者津貼2023 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2012年12月。 政府預料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港元公帑開支。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5. 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
社會福利署於2003年11月起實施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申請人在提出申請專為長者而設的受資助長期護理服務時,會被安排接受統一評估,確定他們的服務需要,並安排切合他們所需的長期護理服務。 安老院舍照顧服務旨在為一些未能在家中獲得適當照顧的長者,提供住宿及起居照顧,協助他們保持身體健康,促進社交生活。 75歲長者津貼2023 75歲長者津貼2023 既然聘請外傭不是解決家務和照顧責任的最優解,平衡家庭與工作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似乎成為了無解題。 網絡上有一個流行的觀點是「生仔要考牌」、「沒有條件就不要生孩子」;不過,育兒真的只是家庭內部的責任嗎?
恆生銀行於2006年刊登的一則廣告有句經典台詞便是:「養大一個BB要400萬元。」到了2022年恆生銀行發布的調查報告中,這一數字對於中產及以上家庭已經增加到600萬元。 75歲長者津貼 雖則不同收入水平有不同養育方法,但無可否認的是育兒的壓力越來越大。 根據香港智經研究中心推出的「育兒成本計算器」,就算是只接受免費教育、吃穿用住都低消費的「窮養」一個小朋友,讀到大學的育兒成本也達到了約180萬元,計及2%通脹的話則需約195萬元。 而且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是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而生果金的受惠人就是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的原意是向香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減輕他們的生活開支負擔。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10. 增加安老院舍
領款期間,受惠人無須每年返港,只要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居住在廣東/福建滿60天,便可領取全年高齡津貼。 為支援體弱長者在照顧上的需要,以中心為本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或單位及以家居為本的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及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提供一系列的照顧及支援服務。 很多男性會說:「我給你請了外傭,你不就不用做家務了嗎?」張家樂強調,現實並非如此,只是女性將節省出來的時間都用於育兒了。 因此,對於疲於工作的夫妻來說,聘請外傭來完成家務和照顧子女,可以幫助他們免除許多後顧之憂。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家樂告訴《香港01》記者,研究發現結婚後不久,或者剛生第一個小孩時就請外傭的家庭,生第二個孩子的概率會大幅度提高。 社會福利署沒有具體說明此情況,不過提醒申請人必須如實申報自己、其配偶或同居人士的入息及資產狀況;如果被發現蓄意隱瞞及漏報,就有機會觸犯法例,申請人需償還有關款項及接受刑責。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技術上,香港與內地藥物資質、規格、療效存在一些差異,對於需長期服藥的長者而言,返港購買藥物成為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的負擔之一;上述病人先導計劃所提供的門診診症服務亦有擴大的迫切性。 75歲長者津貼 概念上,由於大灣區養老仍處於探索推進階段,究竟採用港人「集中居住養老」還是「分散養老」的模式仍待社會討論。 集中養老避免了長者來到內地環境而不適應社區生活的問題;分散養老則降低了長者生活成本,避免了社區物價抬升的問題。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17. 長者牙科服務資助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以一人家庭為例,如入息低於入息中位數一半,資產限額上限由以往3萬元,上調至4.15萬元,就可申請醫療費用減免。 同時除門診及日間服務用量外,亦會考慮申請人經常使用急症室及住院次數,可獲發12個月期限的減免證明書,料有近1000人可受惠。 原本高齡津貼設立的目的,是香港政府每月象徵性發放一些零用錢,以答謝長者多年來對香港社會的貢獻,表達「敬老」之意。 由於時代的變遷,部分窮困長者現在依靠高齡津貼,以支付日常起居生活開支,變為「養老」之用。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永久居民提供的福利金,自1973年起推行,當時名為老弱津貼,合資格年齡為75歲,於1977年改為高齡津貼,1991年受惠資格降至65歲。
在核實申請人是否符合上述(b)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時,如申請人在該段時間內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從事有薪工作及/或因病就醫,而又能提供足夠文件(及理由)予以證明,有關的離港日數可獲酌情考慮豁免計算。 2022年施政報告曾經提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目標在2023年年中推出,轉介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 確診市民將獲安排家庭醫生及專職醫護團隊的治療服務,持續管理慢性病和預防併發症,政府會資助約一半檢查和治療費用。 醫院管理局「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為有較高風險的離院長者提供6至8個星期的支援服務,包括膳食服務、復康運動和家居環境安全評估及改善建議,幫助他們居家康復,降低再度入院的風險。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6.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盡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盡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布表決。 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申請條件與現行在本港領取的高齡津貼大致相同。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75歲長者津貼: 長者/中高齡就業津貼|臨時求職經濟援助
醫院管理局及社會福利署今日(11日)公布,本月十五日起,將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擴展至較年老和較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 75歲長者津貼2023 但凡年滿75歲或以上,資產不多於144,000元的單身長者,或資產不多於218,000元的長者夫婦,都符合上述資格可毋須另行作出申請,直接獲得豁免公營醫療服務的標準醫療費用。 [1][2]長者生活津貼對象為香港65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長者,申領人需要簡單入息及資產申報,申請資格與當時的65歲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相同。
健康長者有康樂旅居需求,因此養老服務不能僅限於「住好啲,食好啲」,還要考慮豐富的文化、旅遊與康樂等活動,如行山、飲茶、粵曲、麻雀等。 自理老人需要適度運動與交流,同時還需要提供必要醫療與體檢服務。 對於半失能與失能長者,需要有職業護工進行全天候照顧,還需要急救設施防止長者出現緊急病情。 在應對不同長者的需求方面,大灣區內地城市名勝古蹟遍布,長者可以返鄉下尋根溯源祭祖,還可以遊覽不同城市的風光;同時,大灣區內地城市在土地、勞動力與專業醫護人員數量比香港更充足,半失能與失能長者可以得到細緻照顧。 其中公共福利金計劃是為年齡在65歲或以上或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
75歲長者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2022|4大申請資格+合併後金額多$995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 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申請人亦可在社會福利署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 及「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填妥申請表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有經濟困難的長者也可申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凡符合申請資格的綜援受助長者,若選擇到廣東或福建省養老,則可申請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繼續領取現金援助。 政府通過各項計劃為長者提供多種社會服務及福利,包括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安老院舍照顧服務,以及長者經濟援助。 現時的高齡津貼為每月1,385元,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截至2022年年底,香港0至14歲的兒童有75.26萬人,其中0至4歲的幼童有超過21萬人。
75歲長者津貼: 長者/中高齡臨時求職經濟援助|資助範疇
受惠人於證明書上顯示的生效日期起,到公立醫院及診所登記求診時,只需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及有關證明書,即可獲豁免相關費用。 豁免費用範圍包括公立醫院的住院服務、急症室服務、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日間醫院、社康服務,以及注射及敷藥服務,並包括於診治期間獲處方的標準藥物費用。 75歲長者津貼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為50歲或以上,面對經濟困難的失業長者及中高齡人士提供就業支援,每人可獲得 $1,000 實報實銷資助以應付求職開支。
75歲長者津貼: 津貼2023|15. 長者裝修津貼
從這一角度來看,傳統家庭制度對已婚女性「母職」和「妻職」的剝削,已經以低廉的價格外判給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女性。 問題是,有了外傭,已婚女性是否可以藉此成功逃脫家庭制度的剝削和性別分工的博弈? 特區政府2015年《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6號報告書》對家務分擔情況進行統計,發現15歲以上人士中,女性承擔家務的比重中位數為50%,顯著高於男性的10%。 並且;若以「邁入婚姻」作為分界線,這一差異更加明顯——未婚男性負責家務比重的中位數為5%,未婚女性為10%,已婚男士承擔的比重僅僅上升到20%,對於已婚女性卻增長至50%。 而對於離婚/分居/喪偶的人士來說,兩性承擔家務比重的中位數都是70%。 根據立法會秘書處2019年出版的研究簡報《香港在職母親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從未結婚的壯齡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平均為91.3%,但這一比率在婚後跌至79.4%,並在她們育有0至14歲子女時進一步顯著下跌至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