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指,有很多分別細微的字,如「特、持」、同一筆劃的字如「石、右」,用《中文字母寫字口訣》就不容易混淆。 例如「特」的第一個中文字母口訣是「撇」,「持」的第一個中文字母口訣是「十」;「石」的中文字母口訣是「橫、撇、口」,「右」的中文字母口訣是「叉、口」。 這樣教兒童寫艱深的字、筆順、筆劃容易混淆的字,就事半功倍了。 另外,陳耀良先生研發出21個中文字母的動作,以「打功夫,學中文」來提高孩子童學習的興趣。 例如「點」是用右手單拳向前打出;「捺」是用左手從左上方伸直撥向右下;「十」是雙手在胸前作十字形態;「圍」則是雙手伸向前方,圍成一個大方框等等。 每個中文字都可變成字母、口訣和動作,孩子運用視覺(動畫flash、右腦)、聽覺(口訣、左腦)、大肌肉記憶(功夫操)和小手肌記憶(書空、抄寫)多種感官來學習寫字,加強對漢字的記憶。
她18歲出嫁,帶來陪嫁婢女,事事不用操勞……寧靜舒適的小樓,偌大的果園中,滿是龍眼、荔枝樹,還有大片的農田耕地……說不盡的前塵往事,如煙逝去。 現實生活的坎坷辛酸,欲說無從,空餘清淚濕青衫,難怪她終日愁眉不展、憂悒寡歡。 我當時只有8、9歲,似懂非懂,隱約感受到她底情緒的鬱悶。 永遠忘不了,爸爸陪着媽媽,手中抱着嬰兒,走進來的那一幕。 我嚷着要抱他,父母當然不允,也許是恐怕我抱不穩,把襁褓中的寶貝兒子掉在地上。 每天聽到母雞咯咯地叫,外婆便喚我立即跑到雞舍那邊,拾起剛誕下來的雞蛋。
韋惠英: 電視劇(無綫電視)
常聽說很多小朋友有讀寫障礙,但我發覺只有少數是真正的讀寫障礙患者,例如我們去年開辦兩個讀寫障礙班,發覺9名學生中,真正因天生障礙(有視覺空間認知、小手肌控制及手眼協調障礙)而有寫字困難的,只有一名5歲的幼童。 韋惠英 中文字是視覺文字,眼部肌肉弱自然讓他們難以認字及寫字。 例如「特」和「持」只差一撇,小朋友容易寫錯,但如果用口訣的話便不會出錯,因為「特」的第一個口訣(筆)是「撇」字,「持」字的第一個口訣(筆)是「拾」,又如「石」字和「右」字,「石」的口訣是「橫撇口」,「右」的口訣是「叉口」。 中文字寫錯第一筆便錯了,但只要用口訣幫助記住筆劃就不會出錯。
倪惠英(1956年—),女,漢族,湖北武漢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粵劇演員,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院長、董事長、藝術總監,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共產黨黨員,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廣東地區代表。 1984至1985年間,曾改藝名為「文雪儀」,後回復使用「文雪兒」。 文雪兒為麗的電視与亞洲電視效力至1986年,息影一段時間,1989年復出轉至無綫電視,但在無綫參演五部電視劇和兩部電視電影,加上外間的兩部電影後,便在1991年息影退出娛樂圈。 那些年,學校功課不多,完全沒有讀書壓力,中午放學後,回家吃過午飯,做完功課,通常就往外跑,跟鄰居的小孩混在一起,在附近的山間、溪邊流連,捉蜻蜓、採野花……直到日落西山,才回家去。 伯伯為人豪爽,不拘小節,有時會帶回賣不完的「蓮花杯」,請我們一嚐雪糕的滋味。 仍記得,有一次,他帶着我們幾個小朋友,沿着馬路旁的行人道,走到龍翔道觀景台去看夜景。
韋惠英: 電視單元劇(香港電台)
全語言故事書的特點就是有重覆句式、圖畫提示和故事有轉折。 重覆的故事情節有助小朋友習得句式,八歲之前兒童是不適宜學習語法。 因為小一、二就用語法來教語文,但如果他們是透過重複句式的故事來習得基本的句式,就能自然地寫句子和故事。 《我自己會讀》、《我會讀》、《魔術盒》三個系列共216本書,作者都是以全語言方式寫成,孩子共認讀了1088個字,2149個詞。
于1970年代中期加入影視圈,早期是邵氏電影公司旗下藝人,當時年齡不足16歲,為邵氏武俠片的首選花旦。 傳火於薪,永無盡時,願兒協初心不變,繼續為未來的發展而努力,讓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長。 2019年,惠英紅在無綫劇集《鐵探》飾演總警司萬晞華(Madam Man),她表示每場對白都幾頁紙長,難度甚高。 2015年,惠英紅憑藉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榮獲提名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同年首度擔任第一女主角的港劇《我阿媽係黑玫瑰》於HKTV網上首播,並憑該劇入圍第一屆高登艾美獎最佳女主角、HKTV Fans Club投票活動最佳女主角(入圍最後六強)等獎項,此為她首次獲得視后的提名獎項。
韋惠英: 電視節目嘉賓
曾三度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及兩度奪得「最佳女配角」,以《血觀音》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殊榮。 全語言閱讀先讓小朋友觀察封面和問問題,這環節很重要,是引導孩子運用已知的知識和經驗來猜測故事的發展。 而且我們可以問孩子關於作者、畫家和出版社的名字,讓他們知道每本書都有作者、畫家和出版社,鼓勵他們日後自己創作(畫或寫)、「出版」故事。
此書作者眾多,既有大學教授、教育工作者、前立法會議員,也有從事文藝創作的文化人,還邀得陳耀南教授、丁新豹博士撰寫序言。 陳序題為〈百人香港說童年〉;而丁序則名曰〈香港百人童年序〉。 韋惠英 兩位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縷述此書之內容特色,並兼論時代背景。 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兒協)成立於早年,其成立背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 1970年代,渲染色情暴力的漫畫不斷湧現,而且吸引不少青少年,沉迷閱讀,衍生的問題,引起了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的關注。
韋惠英: 電影
台灣及內地在小學階段都是沒有公開試的,初中升高中篩選試,教師才教考試技巧,但至少在之前的小學、初中的九年教育裡,學生都在學習正規的閱讀方法,奠定閱讀的基礎。 學習母語是由「聽」出發,嬰兒自出生聽媽媽唱誦兒歌,是語言發展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父母可以透過音樂和小朋友溝通。 我推薦這本由李俞秀瞬(前教育學院音樂教育講師)編寫的《樂樂樂無窮》,此書以so fa mi為主音,家長可以在小朋友睡覺時,或是空閒時播放CD給小朋友聽,作為背景音樂協助小朋友的語言發展。 另一本推薦的是陳淑安著的《手指腳趾搖》,家長可以一邊和小朋友玩,一邊唱兒歌,例如在玩遊戲、換尿片時播放CD。 唱兒歌有助小朋友聽、說的發展,而一首好的兒歌也有很多含意,例如透過《五隻小鳥在樹上》這首歌,小朋友可以學習到方位、數字及品德。
我們希望小朋友從出生到上小學都可以聽這些兒歌,大人學會以後可以唱給他們聽。 漢字的特點是形音脫節,一半字都無法從字形找出讀音,例如「香」字由「禾」及「日」組成,但兩字的讀音不能組成「香」的讀音,無論是聽、寫,要索取相應的字都比拼音文字(如英文)困難。 所以傳統教孩子寫漢字的方法,是透過重複的抄寫、默書,迫使他們牢記字形、筆劃,可是這都讓孩子討厭學習中文。 近年很多中產家庭讓小朋友先從英文開始學習,小朋友喜歡英文故事,而不喜歡看中文故事。 在語言學習方面,起初學習中文比英文困難,到最後卻是中文比英文容易。
韋惠英: 香港小母牛董事局
最终她憑藉《鐵馬尋橋》獲得提名,旋即成為大熱門,並入圍最後五強,惜最終竟敗給陳法拉,赛果被電視觀眾大罵造馬,自此她暫停為TVB拍電視劇長達8年。 美國Vanderbilt University George Peabody College圖書館管理學碩士。 曾任公理書院中學教師、香港小童群益會圖書館程序幹事、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香港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雙語出版董事。 小朋友同樣喜歡繪本,有家長來跟我說,買了很多繪本給小朋友,但發覺小朋友沒能從中學到多少字詞、句子。 原因在於繪本的主要構成是圖畫,作者為了展現豐富的故事而使用了比較複雜的句式,所以繪本的主要功能是作者和畫家透過圖畫講故事,傳遞信息,而不是識字。 韋惠英:我們一向很重視母語教育,母語的發展時間表是聽、講、讀、寫。
經過事業起伏後,事隔28年再奪金像影后,這個獎座彌足珍貴[9]。
韋惠英: 韋惠英:如何在學前為孩子打好讀、寫中文的基礎
家長不用教小朋友筆劃,只要和他們一起看動畫、唸口訣,然後學寫字。 由於小朋友認識的字少,所以透過動畫、口訣讓他們容易學會寫字、透過小組學習,引起他們閱讀和寫作的興趣;由此可以知道一個好的暑期班,可以重建兒童對學習中文的寫字、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除了首篇〈百人老人話當年〉是由袁滿林老先生口述(韋惠英筆錄)外,其餘123篇皆由作者親筆寫成。 他們生於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視角,道出不同的童年故事。 翻閱內容,仿如展開一幅歷史長卷;透過各自的表述,呈現了香港當年的生活面貌,包括衣、食、住、行,還有政治、經濟、醫療、教育……逐篇細讀,則有若觀賞一張張描畫本土世態人情的浮世繪。 韋惠英:閱讀理解青田有開班,主要是和小朋友一起讀《彩虹系列》故事,然後討論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並且要小朋友從中選一些詞語及句子作句。
- 此外,跳飛機、拋手巾、二人三足、123紅綠燈、扯大纜(拔河)……數之不盡,都是當年流行的遊戲。
- 主要因為小朋友三歲以前的語言能力尚未成熟,很多事無法以語言碼來記錄,三歲後他們大多可以用語言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包括開頭、經過、高潮和結果。
- 曾任公理書院中學教師、香港小童群益會圖書館程序幹事、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香港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雙語出版董事。
- 早年成名的惠英紅自言首獲影后之時太年輕,不能了解獎項對演員的意義。
- 1984至1985年間,曾改藝名為「文雪儀」,後回復使用「文雪兒」。
- 我們不要求學生背口訣,在最後一堂會教家長如何用《中文字母寫字口訣》書和動畫,跟小朋友一起學寫生字。
- 漢字的特點是形音脫節,一半字都無法從字形找出讀音,例如「香」字由「禾」及「日」組成,但兩字的讀音不能組成「香」的讀音,無論是聽、寫,要索取相應的字都比拼音文字(如英文)困難。
香港教育局要求小一學生識字508個,如果成人用這個讀故事、認字詞和句式,潛移默化的方法來教導小朋友,孩子在學齡前的識字量和猜測的能力便足夠應付小一程度的閱讀材料了。 黃教授發現,透過中文字母這種以漢字結構為基礎的方法,讓學生朗誦出漢字結構,能使孩子更容易學習和牢記漢字,更能減省他們抄寫次數。 黃教授經20年的研究,把4萬個漢字從字形拆解,歸納為21個中文字母,配上口訣,2012年與陳耀良先生編寫出《中文字母寫字口訣》。 這些中文字母是字的關鍵、最顯著的要點,讓我們認得字是由哪些部分組成,拼湊在一起時的道理就跟英文字由26個字母組成相類似。 韋惠英:不是,小朋友只是在最初的階段需要使用口訣,學會了自然不用口訣。
韋惠英: 香港百人說童年
群策群力以竟事功,在大家努力下,兒協於1981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參與的會員,來自各界專業人士,包括教育、出版、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影視、圖書館及社工等。 幸好得家人及好友的開解和支持,惠英紅終于能夠成功地克服心魔,并于2005年宣布再度復出香港娛樂圈[4][5]。 除參演電影外,她亦加入香港無綫電視(TVB),其後參演過多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
這個小朋友記性很好,一旦遇上不認識的字就會把動畫找出來看和聽口訣,當小朋友寫到字,告訴媽媽他可以寫到句子時,母子二人都很有成功感。 腦科醫生黃震遐教授透過視覺和口訣(即同時使用左右腦)歸納出21個「中文字母寫字口訣」來教小朋友學寫字:以動畫來訓練視覺,以口訣訓練聽覺,以打功夫配合大肌肉記憶,以書空、抄寫訓練小手肌的記憶。 黃教授的21個中文字母寫字口訣第一行是常見的「點橫豎撇提捺」,第二行是「十叉彎角尖」,第三行是「紐轉帽兜廠折」,第四行是「串口日目圍」。
韋惠英: 電視劇(佳藝電視)
2017年11月,惠英紅憑《幸運是我》奪得巴塞隆拿亞洲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為她的演技給了一個國際性的肯定[12]。 韋惠英2023 2017年,惠英紅宣佈電影《Mrs.K》是她告別動作片之作。 韋惠英2023 於電影一同演出的任達華接受訪問時透露,惠英紅對該片非常認真,為了演出該片,事前操練了3個月,練得一身鋼條身形、6塊腹肌[10]。
一直擔任女主角的惠英紅直到40歲開始被派去演配角和次要角色。 新書《香港百人童年》出版後,特撰文推介,並撿出「百家被」中一方小「布碎」,將〈拾掇那段童年歲月〉重新剪裁,鋪寫成上文末兩節,以誌此緣。 這間學校,設備簡陋,校舍主要由幾間平房湊合而成,學生人數不多,入讀的,大抵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孩子。 我念完初小學三年級後,便轉到另一所佛教學校去,升讀高小。 舅舅在石屋外較高的山坡上,築了一個水池,用作儲存雨水,還安裝水喉管道,將水引入屋內使用。 這是我有生而來,第一次跟死亡擦身而過,初嘗險死還生的滋味。
韋惠英: 電視節目
2020年,惠英紅再度重返無綫電視,拍攝時裝懸疑劇《刑偵日記》。 此劇在2021年播出,她在劇中飾演患有精神分裂的楊碧芯(芯姐)。 早年成名的惠英紅自言首獲影后之時太年輕,不能了解獎項對演員的意義。
更於拍攝電影及硬照期間,左腳韌帶和肌肉撕裂,故拍翻筋斗動作時,聽到「啪」一聲即叫停,不敢再拍下去,怕左腳傷患更嚴重。 韋惠英2023 事後,花了不少金錢和時間接受物理治療、針灸等才慢慢康復過來[11]。 同年10月,演出楊雅喆導演作品《血觀音》,並且首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88年,惠英紅為留倩影自資遠赴巴黎拍攝全裸寫真[4],但卻受到很多批評,從此事業陷入低潮。
韋惠英: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
兩歲開始講故事,三歲開始閱讀故事,三歲後開始認字,四歲開始用字卡「寫」故事。 其實無論用什麼方法教孩子學中文,最重要是仔細觀察、了解他們感到困難的原因所在,對症下藥。 如果能用活潑有趣的教學方法,從孩子的興趣著手,可使孩子的學習會更為有效。 黃教授指,幾乎所有漢字都可用字母法拆解,例如「香」字的口訣是「撇十尖日」;「先」字是「撇十橫撇角」。 當孩子認識的字多了,可以簡化,例如看到「香」字可直接說成「禾日」,不用再細分成「撇十尖日」。 在1980年12月,15個文化機構,加上19位文化教育工作者,聯合發表了「關注少年兒童的精神食糧」呼籲書。
1978年,佳藝電視宣告倒閉,文雪兒隨著名監製蕭笙轉至麗的電視。 韋惠英2023 其古裝美女角色形象深入人心,1978年《浣花洗劍錄》一劇,文雪兒与張國榮分別飾演男女主角,成為轟動一時的熒屏情侶組合。 隣居之中,有一位伯伯,是母親的同鄉,我稱他為「三公」。 他本來也是個鄉間富戶,移居香港後,為了生計,當起小販來,每天騎着一輛「雪糕單車」,到處去賣雪糕、雪條。 韋惠英2023 這種單車經過特別的設計,後輪大前輪小,車身與放置雪糕的冷藏箱連成一體,據說在三十年代已開始流行,及五、六十年代,在街頭巷尾、泳灘和公園都可見其蹤影。
例如,他們已經學會「點點提」是「三點水」,那就不用再說「點點提」,而是說「三點水」。 我們不要求學生背口訣,在最後一堂會教家長如何用《中文字母寫字口訣》書和動畫,跟小朋友一起學寫生字。 有一位媽媽心急要孩子及早學英文、普通話和簡體字,把兒子送去英基國際學校,直到一天小朋友不肯上學,因為他聽不懂老師的話。 媽媽只好把他轉讀主流的幼稚園,但是他在離開英基前,只懂寫中文的一二三四五,很難追上課程,只好又把他轉讀Happy School,後來發覺他有輕微的讀寫障礙,來上「中文字母寫字口訣」班,他才學懂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