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信仰百川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信仰百川

過去數個月更令全球網民明白到,最多人使用的Youtube和Facebook都存在著嚴重的內容審查、缺乏上訴機制之餘,貪財之相亦盡現人前,早期內容提供者與他們的互利共生關係已面目全非。 在極權和資訊管制來臨之際,如何保障作者們、他們所生產的知識並讀者閱讀的自由變得尤為重要,而《信仰百川》在有意無意間成為了本於基督教信仰之唯一獨立、免費之平台。 「信仰百川」乃基督教新媒體,以香港背景為主,由數十位作者、牧者、神學院教授、學者、各行業信徒等供稿,內容包括學術、評論、靈修、幽默小品等,透過文字和影像等多媒體,作為多元化的信仰表達平台。 本報就事件聯絡Facebook查詢《信仰百川》專頁觸及率下降及被限制的原因和是否張貼與港人抗爭消息相關,以及對《信仰百川》指控手法獨裁的回應。 Facebook發言人九月十七日中午回應本報查詢時沒有直接提及專頁帖文被限制的原因,但表示他們的社群守則已清楚列明在Facebook上允許或禁止的行為。

信仰百川

截至十二月卅一日下午七時,FB頁面只留下二〇一六年轉載的國際基督教消息,至於Medium上的文章連結均無法閱覽。 結果耶穌對頭人找不到話柄,又無法說甚麼來反擊,一干人等鎩羽而歸。 基督教網媒「信仰百川」宣佈9月11日收到臉書告示,被指其在臉書上進行的活動不符合用戶政策並將其文章下架,其臉書頁面會暫時被封直到9月17日為止。

信仰百川: 文章及講稿

作者先寫百回本,又修改成八十回本,變動頗大。 李百川一生坎坷落拓,輾轉奔走,自稱寫這部小說「總緣蓬行異域,無可遣愁,乃作此嘔吐生活耳」。 信仰百川 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不詳,早期研究中學界對於其籍貫眾說紛紜。

Snow 施諾 — 多馬多疑(近視眼能夠見「鬼」嗎?) 城滙網台 Urban Voice — 性在有祢 [EP4 教牧缺失帶來對教會的傷痛] 城滙網台 Urban Voice — 性在有祢 [EP3 尋找救贖的恩典] 梁國全 — 寒風中思索怎樣前行!? 梁國全 — 再思「教會、使命與社會服務」(下) 馬斯特 — 《在教會單身沒有女》系列三十七 之 男人愛高達,女人唔明白 Lectio Cultura Institute — 默觀就是「甚麼都不做」 Reorder Church — 福音派基督教輔導竟然令人撞鬼!? 國際基督教消息 箴言三十一章裡的才德的婦人是否過於完美,信徒不須效法?

信仰百川: 《信仰百川》鄺偉志牧師不點名批流堂「黎明金句咭」 遭奚落「扮上帝審判人」

Reorder Church近月發表關於靈修、觸靈等題材影片,在社交平台引起爭論,近期經常在《百川》發表影片的海外牧者Richie Kwong(鄺牧),曾對靈修、默想觸靈之說法提出不同看法。 信仰百川2023 2019年10月,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錄製短片,形容抗爭港人是「撒旦製造傷害嘅骨牌效應…….你人多勢眾…….可以欺凌別人」,又把政權和警暴對港人造成的傷害,形容「好像夫妻吵架般,丈夫說話傷害到太太」。 2017年10月1日,多個建制派基督教團體舉辦「十月一香港祈禱日」,假借宗教來讚美政權,劉達芳亦是顧問團成員之一。

心水清的讀者們其實不難明白,較親建制和政府的信徒日常其實沒有多少具質素的文字產量,變相註定了他們只能透過他們自己的網絡,在預定的時間發表愛國愛港的資訊。 這星期信仰百川有不同課題的文章,《小丑》電影、靈修傳統、志雲拆局裡的信徒表現、如何面對假新聞、會友大會何以成為橡皮圖章等等。 時代的變化逼使信徒檢視自己的信仰思想資源可以怎樣回應和思考。 究竟我們會以保險為理由規勸教牧不要走到抗爭街頭,抑或因著信獻上最好,走進鄰舍之中?

信仰百川: 信仰百川每週精選20210624

Gordon Wong — 打 COVID-19 疫苗會保護其他人嗎? 城滙網台 Urban Voice — 性在有祢 [EP6 從傷痛中學習成長 (下):教會事奉篇] 樟木盒 — 《50個信徒從堂會出走的理由》(二十二):當你順從人不順從神,你怎還能叫我相信你所講的神是真實? Reorder Church — 福音派基督教輔導竟然令人撞鬼!?

最近在紅館開演唱會的「金句王」黎明,成為潮流話題。 本篇在Matters上刊出之後,有主內弟兄回應指他希望福音機構也能受惠於LikeCoin的生態,奈何轉型困難。 從二零一九年抗爭運動到二零二零年武漢肺炎疫情,有調查指八成回覆機構認為事工前景負面,近半數選擇或考慮以減少事工開支、暫緩事工發展,及特別籌措經費來應對狀況。 若然能為堂會、機構開拓一種甚或更多收取奉獻的渠道實屬一件美事,但當然她們的營收和營運成本控制等等複雜的情況,不會就此輕易被解決。

信仰百川: 基督教新媒體「信仰百川」遭臉書封鎖

侯營人士表示,這個各縣市的顧問團,可以說是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的延伸,邀請的成員與傳統的各縣市競選總部、後援會不同,會以各縣市現任、前任立委,前國大代表,以及現任、前任縣市議員等人為主。

曾試過有人提點我要客觀,不要輕易煽動大家,但我相信大家有判斷力,我只提出自己理據,無意強迫大家接受,當學校要人各打五十大板看事情,最難不是所謂客觀分析,而是一份真關心,希望至少給大家示範一點見證。 翻查《百川》網站,已經刪除Reorder Church所有影片,只保留2019年5月12日、7月8日、本月4日三條影片;而臉書專頁最後一條Reorder Church影片,是在上月20日。 Holly數月前離港赴英,表示基於考慮現時香港政治環境及風險,是自「港區國安法」後,繼王少勇牧師、楊建強牧師、梁永善牧師後,第四位公開承認因政治壓力而離港的教牧同工。 張國棟表示,相關限制的內容是專頁的內容比以前較少在人們的動態消息裡出現,他們可以繼續發帖,卻只有極少數讀者會在其動態消息裡看到。 另外,Facebook對他們的限制期限為一星期,即至本星期三(九月十八日)。 因應Facebook對他們的限制,他們現在已嘗試在Medium上發佈文章和消息。

信仰百川: 信仰百川

編輯部表示,「信仰百川」自2013年至今未曾收到投訴,疑因近月貼出有關逃犯修例抗議活動消息被投訴,編輯部曾於八月底至九月初兩次向臉書查詢,惟未得臉書正面回覆, 對此營運手法感到不滿,擔憂即使被解封,其擊點率亦嚴重受影響。 各位讀者,信仰百川在大約八年前本是一個小嘗試,在輕視網絡、發表空間缺乏多元性的香港教會生態裡幸運地以創意闖出一片天地。 然而,到 信仰百川 2021 年底,我們已無力前行,負責人也無法再投放時間維持運作。

  • Jim Wallis 獲委任為 Georgetown 大學的信仰與公義講座教授。
  • 作者先寫百回本,又修改成八十回本,變動頗大。
  • 梁國全 — 再思「教會、使命與社會服務」(下) 馬斯特 — 《在教會單身沒有女》系列三十七 之 男人愛高達,女人唔明白 Lectio Cultura Institute — 默觀就是「甚麼都不做」 Reorder Church — 福音派基督教輔導竟然令人撞鬼!?
  • 【時代論壇訊】基督教網上平台《信仰百川》的Facebook專頁近日遭到Facebook限制貼文一星期,帖文自八月下旬起亦失去逾八成的帖文觸及率。
  • 醜聞直接拖累香港教會對外形象,反映每周香港教會形象走勢的「門徒香港教會指數」,本周收報8,943.8點,跌0.25%,創下指數成立以來低位。
  • 「信仰百川」編輯部於網站公告消息,將臉書通知告文截圖貼於網上供讀者了解。

該年冬天前去揚州就醫,旅邸蕭瑟,頗愁長夜,百無聊賴之際開始草創《綠野仙蹤》三十回。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同祖弟李說嚴在直隸太原府任遼州牧,李百川前往投靠,住了九個月,又續寫二十一回。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河南完成全書。 《綠野仙蹤》今存一百回抄本和八十回刻本兩種版本。

信仰百川: 信仰百川每週精選20210612

Jim Wallis 獲委任為 信仰百川 Georgetown 大學的信仰與公義講座教授。 《信仰百川》這種擬似去中心化的操作當然是有利有弊,最常見的情況是因為個別健筆作者產量較高,使讀者以為平台立場有所傾側,特別是一些非主流立場的文章(例如支持同性戀者)刊出之後,便會出現「有心人」將整個平台連一眾作者抹黑的情況。 在香港抗爭的時期(如雨傘運動),作者們撰寫大量回應時事的文章和相關運動的資訊,使網站瀏覽量大增之餘,也給讀者們和外界以為這個平台是有政治取態。

信仰百川

另外,回應時代也需要認識基督教以外的知識,例如法律如何看暴力與武力的分別。 但願這些文章能夠幫助信徒讀者背起時代的十字架。 《信仰百川》創辦人、身在美國的張國棟博士十七日中午就Facebook的回應回覆本報表示,他們看過相關的社群守則,但由於守則很長,他們無法得知Facebook認為他們犯了甚麼條款,「表面看來是全部都沒有違反過」。 【時代論壇訊】基督教網上平台《信仰百川》的Facebook專頁近日遭到Facebook限制貼文一星期,帖文自八月下旬起亦失去逾八成的帖文觸及率。 Facebook發言人回應指,如果專頁未遵守社群守則或Facebook專頁使用政策,他們有時會將其取消發佈或限制其功能。

信仰百川: 信仰百川每週精選20210529

一直以進步派和黃絲信徒為對象的《信仰百川》,前日早上,轉載親建制的禧福協會之禱文,題目「心靈的禱告:在等候中遇見主」,翻查紀錄,這是《信仰百川》首次轉載禧福協會帖文。 他續指,信徒需要什麼,教牧是有責任培育,如果信徒被培育成為,喜歡看這些無內容、好空泛的潮流嘢,不是一個好方向」。 八十後妄想退休生活,不辱召命又可活出自己,悠然看蒼生。 人生似乎無法擺脫「萬有理論」,糾纏於自然科學、基督教信仰、思潮文化、甚至神秘學,深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信仰百川

我在這堂會工作幾年,曾被標籤為喜愛社運的熱血份子,其實不過想盡公民本分,也沒有參與多少前線行動。 對我來說,如果信仰影響生活,政治又是生活一部分,那麼我們關心政治也很正常。 要奇怪反而是,很多教會群體一直對周遭抱著事不關己心態。 幾年來,很多人找我分享信仰與社會關係,在青少年群體我較少開宗明義談這題目,但我會在講道時社會事件做例證。

信仰百川: Written by 信仰百川

認為李百川是南方人的說法中,吳晗在《綠野仙蹤的作者》一文中因作者友人陶家鶴是紹興人、侯定超是洞庭人、周竹蹊是南京人,李百川自序「運貨揚州」,四地同屬江南,而考證李百川為江南人[2],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3]、侯忠義[4]等也採用該說法。 認為李百川是北方人的說法中,陳新認為批註的虞大人和李百川是同一個人,並且「虞大人」的「虞」代表山西,而且小說開始即寫山西事而認為李百川是山西人[5]。 鄭振鐸的《談金瓶梅詞話》認為為山東人所作。 信仰百川 過去多年都曾有人揭竿反抗,結果皆全軍覆沒。 所以,當耶穌的對頭人一副禮貌模樣請教應否交稅,那問題其實是個兩難陷阱:如果回答應該交稅,等於在同胞傷口上灑鹽;回答不應該,即等於宣佈作反,怎樣答都不行,如果迴避問題就更加威望盡失。 《百川》由長期居住美國的張國棟博士創辦,高峰時期,有近百作者定期發表作品,2018年後每況愈下,現時只剩下十餘作者仍固定供稿。

惟到二〇二一年底已無法前行,負責人亦無法投放時間,因而停運。 事實上無論是為了營收或是資訊的傳播,不少較活躍的作者已經變得跨平台化。 就筆者有限的觀察,他們在Matters 信仰百川 / Medium / 立場新聞上寫作,如今加上《信仰百川》都對應了LikeCoin。 相信除了Patreon以外,LikeCoin會更廣被認識和成為作者們收入的其中一個重要途徑。 上星期《信仰百川》網站停機進行大更新,換域名、伺服器,編輯們也給Wordpress來一個大翻新。 筆者見機不可失,提議不如試試加入LikeCoin的plugin?

信仰百川: 信仰百川每週精選20201130

它本身的特色就是作者文責自負、能自行刊載文章,編輯們不會預先或事後審查作者們的文章,原意是確保來自不同背景的作者們之聲音得到充份的尊重。 相應的情況是作者是受邀請才能加入,除了舉行徵文活動以外也不接受投稿(本身也不設任何稿費或收入回饋機制),為確保作者的文字具一定的可讀性。 早年因為這「封閉性」而受到評擊,質疑「未納百川,如何有容乃大」(此文章的作者後來也正式加入了《信仰百川》)。 本報就事件向《信仰百川》負責人張國棟博士查詢,惟他婉拒回應。 《信仰百川》作者之一馬保羅牧師對本報表示,對此感到可惜,認為平台對基督教的文字交流和討論發揮很大作用。 他十分欣賞《信仰百川》同工一直以來的努力,會尊重負責人背後的考慮。

我們沒有忘記好些自發行動…好多人盡力貢獻自己,教會也見證這些熱心。 另方面,我們又有各種看法和感受,當中有憤怒、有擔心、有無力感,最苦惱是,還要對身邊家人師長有理說不清。 信仰百川 這樣看,「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最直接意思不是叫信徒不理政治,而是挑戰我們的信仰有多實在。 信仰最基本不是墨守教條自求多福,而是查問我們心目中那位上帝有多偉大? 近期頻頻在《信仰百川》曝光的澳洲播道會靈福堂鄺偉志牧師,翌日發佈短片,題為「可以用黎明金句惡搞聖經金句嗎?」,不點名批評流堂,一開始便貶低黎明金句「唔知up咩」,以黎明金句來cross-over聖經金句,形容「看似有趣,其實空泛」。 FB告別帖文下,有不少網民留言,感謝《信仰百川》多年來的付出,並為平台停運而感到可惜。

信仰百川: 信仰百川每週精選20191027

據記者所見,Facebook的社群守則並沒有提及有關政治消息的處理。 《信仰百川》九月十一日於其網站公佈遭Facebook限制的消息,並懷疑因他們自六月起貼出香港信徒和港人抗爭消息而遭到投訴,他們發現一則轉貼六月九日教牧聯署籌委會祈禱運動的消息被檢舉為垃圾訊息不能顯示,至今仍然被Facebook調查。 他們指,曾在八月廿四日及九月五日向Facebook兩次查詢,但只換來官腔回應說感謝他們報告,之後更遭到進一步限制。 他們對Facebook的做法感到不滿,形容其手法極其獨裁,讓人不能放心開設專頁推廣思想和產品。 他們向教內讀者表示希望有專頁的朋友要小心。 繼信義元朗中學後,號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信仰百川》,上周發生滅聲醜聞!

信仰百川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