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避風塘「是個地名,其實不完全正確,準確說,避風塘是舊香港漁民匯聚的的港灣,不只是某一個特殊的地方,以前香港有好多避風塘,比如灣仔、九龍塘、銅鑼灣等都有這種避風塘,那裡漁船林立,漁民以船為家、以港口為生活圈,形成了特有的避風塘文化。 避風塘炒蟹是香港有名的菜式,以其香,辣,惹味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銅鑼灣避風塘 銅鑼灣避風塘2023 主要材料包括肉蟹、由蒜頭,豆豉,辣椒及香茅混合而成的醬料,當然不同的店鋪有不同的秘訣。
上席時,油色紅艷,蟹肉金黃澄亮,蔥蒜等配料覆蓋蟹面,焦香、蟹肉香、蒜香、椒香……混於一體,香味四溢,讓人食指大動。 就連配製的蒜茸、蔥頭、姜茸也美味香濃,據說有不少食客打包回府用來泡製「公仔麵」。 值得一提的是,炒制的辣蟹,有微辣、小辣、中辣、大辣、巨辣之分,但老闆建議初嘗者先試少辣即可。 1990年代以前,相當龐大的人口在避風塘以水為家,當中不少是漁民或水上人的後裔。
銅鑼灣避風塘: 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
銅鑼灣避風塘(英語:Causeway Bay Typhoon Shelter)位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是維多利亞港內主要的避風塘之一。 主題區將重現三艘昔日的經典船「嘩啦嘩啦」,讓市民穿梭避風塘,體驗箇中的獨有文化。 主題區將設導賞團,讓市民深入了解避風塘的背景和歷史。
在1970年代,在銅鑼灣避風塘內有不少提供飲食及娛樂的船艇,提供具特色的避風塘美食,例如避風塘炒蟹。 不同部分下鍋的時間不同:先鉗後蓋再其它。 變色之後下蒜蓉,再加入獨家秘制醬油和豆鼓(注意是廣東豆鼓,不是豆瓣醬)。 銅鑼灣避風塘2023 1973年,廖喜把這種炸蒜茸的炒法應用到炒蝦和其他海鮮上,同樣大受歡迎,一時避風塘炒蟹的名聲四起,引得大批岸上的食客紛紛登船品蟹,在避風塘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海上餐廳的效應,這就是避風塘美食的由來。 最初起源於供應此項食物的避風塘上的水上食肆,因以得名。 不過隨著避風塘食肆的減少,現在大部分避風塘炒蟹已經改由岸上食店供應。
銅鑼灣避風塘: 銅鑼灣避風塘
他們建立了有別於香港主流文化的水上文化......中式餐館的著名菜式「避風塘炒蟹」,就是源自香港避風塘的水上食肆。 1883年,香港政府於銅鑼灣進行填海工程,由現時的銅鑼灣道填至現時的高士威道。 銅鑼灣避風塘2023 高士威道對出的海灣,被修建成香港第一個避風塘[1]。 銅鑼灣避風塘 1950年,該避風塘被填平,原址興建維多利亞公園,舊堤則變成了現時的維園道,避風塘則遷至維園道對出至今。 繼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第二期)」後,「活力避風塘主題區」亦採用無欄杆的梯級式沿岸設計,提供一條長約90米的「海岸堤階」,令公眾和水體的距離拉近,讓遊人可無阻隔地欣賞避風塘及維港日落景緻。
漁民最常見的食材就是自家捕撈的蝦蟹等海鮮,常規的海鮮、特別是蟹的烹飪方法漁民們都吃得厭倦了。 廖喜想起家鄉增城的炸蒜茸,那種香味足以令人食慾大開。 於是嘗試用炸蒜茸炒螃蟹,為了增進食慾,同時加入辣味。 每當這道炒蟹快要出鍋的時候,整個避風塘就飄蕩著這種濃郁的蟹油蒜香味,令得漁民爭相品嘗,這就是最早的避風塘炒蟹。
銅鑼灣避風塘: 遊子行 — 銅鑼灣避風塘
避風塘香港一些專門讓漁船暫避颱風的場所。 一般設于海灣或港灣,塘中連接大海的通道多被人造防波堤堵住,船隻只靠狹小的通道進出。 二十世紀年代以前,不少漁民或水上人的後裔在避風塘以水為家,建立了有別於香港主流文化的水上文化。 香港目前有香港仔、銅鑼灣、筲箕灣、油麻地、鯉魚門、九龍灣、土瓜灣、船灣、西貢、觀塘等避風塘。 銅鑼灣避風塘2023 其作用基本未變,將來避風塘也是香港不可缺少的。 銅鑼灣避風塘 另一九八八年上海避風塘茶樓有限公司在上海江寧路九十九號開設第一家避風塘茶樓。
避風塘炒蟹炒蟹選用的原料,為越南大肉蟹,出售不問斤求兩,而是分大、中、小計價。 銅鑼灣避風塘2023 東家建議非兩斤重的不用,否則肉味便不夠鮮甜爽口。 炒蟹時是用自製的調味料直接炒入蟹中,連蒜茸和豆豉都要用油浸一天,用時才同肉蟹、姜蔥、雲南野生指天椒一併落鍋,炒制時先將蟹斬件炸香,再加辣椒油回鑊,令蟹肉格外冶味。
銅鑼灣避風塘: 避風塘炒蟹里「避風塘」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避風塘」是一種怎樣的做法?
「活力避風塘主題區」是銅鑼灣避風塘海濱的活化工程。 主題區面積約10 900平方米、長約715米,毗鄰銅鑼灣避風塘,是二○一九年「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建議發展的海濱長廊之一,亦屬65億元優化海濱專項撥款下的其中一項工程。 銅鑼灣避風塘水域面積約18公頃,是遊樂船隻、工作船隻、住家船隻和其他不同類型的船隻提供繫泊和碇泊地方。 1883年,香港政府喺銅鑼灣填海,由銅鑼灣道填到高士威道。 高士威道對出嘅海灣,修建成為香港第一個避風塘。 1950年,個避風塘填平,原址起維多利亞公園,舊堤變成而家嘅維園道,而避風塘就搬到維園道對出。
這道菜的精髓是炸蒜蓉的獨特風味(喜歡好意頭的廣東人把它稱作「金蒜」),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口感甘脆焦香,酥而不膩,蒜香味跟辣味,豆豉味結合,味道平衡,再配上肉蟹的爽脆和那一大坨蟹膏... 剛吃了幾千大卡熱量 Soylent 銅鑼灣避風塘2023 的我,活生生地寫餓了。 簡單地講,這是一道源自於香港漁村的「窮人菜」。 當然現在早已經上岸經營,跟漁村或窮人沒什麼關係了(實際上,香港的舊漁村也拆遷得差不多了)。
銅鑼灣避風塘: 遊子行 — 銅鑼灣避風塘
由於西面的奇力島是香港遊艇會會址所在地,因此避風塘主要供遊艇停泊。 奇力島亦是香港海底隧道的港島入口所在地。 主題區美化了原為「敬記船廠」、約150米的海濱長廊,及保留附近的一棵大榕樹,並提供更多綠化、戶外桌椅和遮陽設施。 大榕樹附近設有特色小食亭及攤位,售賣各種香港懷舊小食。 全日開放的主題區屬寵物友善場地,歡迎市民帶同繫上牽繩的寵物到訪。
市民除了可到已佇立水上近七十載、全港唯一的水上三角天后平安堂內參觀外,亦可參觀水上市集,與住家艇的水上人交流,並可在特定的避風塘範圍投放祈願水燈。 銅鑼灣避風塘(Causeway Bay Typhoon Shelter)喺香港銅鑼灣,係維多利亞港其中一個主要嘅避風塘。 避風塘佔地10.6公頃,作業船隻嘅泊位佔3.2公頃,遊樂船隻嘅泊位佔7.4公頃。 銅鑼灣避風塘堤壩亦是情侶拍拖聖地,每次到訪也遇到許多情侶到此散步欣賞日落,他們手拖手、相擁抱、相對望、相依偎好不浪漫,羨煞傍人,這情景反而令我想起獨身的朋友(有男亦有女),他們現時的日常生活是怎樣過呢? 各有原因,其實生活方式可以多元化,最重要是過得安逸、輕鬆、不作負累,低端的婚姻不如高端的單身。 銅鑼灣避風塘由西面的奇力島至東面興發街對開海面止。
銅鑼灣避風塘: 避風塘炒蟹里「避風塘」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避風塘」是一種怎樣的做法?
於海底隧道傍的銅鑼灣避風塘堤壩上可從水平面的角度觀看維港的灣仔北、尖沙咀、紅磡以及東九龍的臨海風光,這處亦是極佳的拍攝日落地點,每年的四月中至八月中可從這處拍攝太陽從兩岸中降下大嶼山的花瓶頂;避風塘堤壩尾有一個燈塔,可以用來作構圖,或用來點綴畫面。 香港島北面銅鑼灣因臨海關係所以可以用舒適的方式去欣賞世界出名的維多利亞港及其夜色,今次為大家介紹近海底隧道的銅鑼灣避風塘堤壩,堤壩位置的地方原本是一個小島-奇力島(Kellett Island),於1955年建成避風塘堤壩時奇力島便與香港島連成一體。 為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及沙中綫過海段,當局曾在2010年代在銅鑼灣避風塘內分階段進行臨時填海,至今隧道均已完成,而臨時填海區亦已還原。 銅鑼灣避風塘內,有一艘紅色的三角天后廟船,是香港唯一的浮在海上的天后廟漁船,時有廟祝守廟,信眾以漁民為主,遊人可於避風塘碼頭乘舢舨往來,該船的編號「40426S」。
在1990年代以前,香港已有相當龐大的人口在避風塘以水為家,並建立了獨特的水上文化,中式餐館的著名菜式「避風塘炒蟹」,就是源自避風塘的水上食肆。 銅鑼灣避風塘 不過隨著香港的漁業式微,大多數漁民已上岸生活,而避風塘文化亦隨之迅速消失。 但避風塘的作用至今未變,一些以避風塘炒蟹打響名堂的食肆亦已遷岸開業。 避風塘是香港一些專門讓漁船暫避颱風的場所,一般設於海灣或港灣,塘中連接大海的通道多被人造防波堤堵住,船隻只靠狹小的通道進出。
銅鑼灣避風塘: 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
在盛夏天晴的時候,銅鑼灣避風塘沿岸為觀看日落的上佳地點,刺眼的太陽會在中環和尖沙咀之間落下,並在遠方的新界沒入地平線下。 連接維多利亞花園和銅鑼灣海濱花園的行人天橋因為居高臨下的關係,為拍攝夕陽的理想地點,而中環灣仔繞道則途經本避風塘連接上環至炮台山。 這就是香港鼎鼎大名的喜記避風塘炒蟹、香港美食名片、明星食堂,因為喜記避風塘炒蟹的火爆,就引來了一些模仿和跟風的避風塘炒蟹餐廳。 銅鑼灣避風塘 如今70多歲的避風塘炒蟹創始人廖喜老先生,隱居故鄉增城,閑時釣魚為樂,偶爾興起時也親自到增城的喜記廚房操起鍋勺翻炒幾把。 避風塘炒蟹這道菜準確說源於銅鑼灣避風塘。 1965年,廣東增城人士廖喜來到香港,因為讀書少,迫於生計,只好在避風塘以炒菜供應漁民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