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界推展新發展區項目是政府中長期土地供應策略的重要一環,亦是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 北部都會區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相鄰鄉郊地區,以及六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分別為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據特區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新界北初步研究》為整個新界北發展項目制定了概括的土地用途概念。
2007年: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施政報告》中表示,會恢復進行洪水橋新市鎮,以及古洞北新市鎮、坪輋/打鼓嶺新市鎮以及粉嶺北新市鎮的規劃及工程研究。 粉嶺北新發展區制定規劃及發展架構,以應付長遠的房屋、社會、經濟及環境需要,並訂立發展時間表讓首批居民於二零二三年遷入新發展區。 本研究將以建設新發展區成為一個可持續、環保、具高能源效益、以人為本及無障礙的社區為目標。 古洞發展藍圖2023 粉嶺/上水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虎地坳及沙嶺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恐龍坑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及馬草壟及蠔殼圍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修訂項目主要包括剔出各個分區計劃大綱圖的部分土地,劃入古洞北及粉嶺北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內。 古洞北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原圖編號S/NE-KTN/8已由涵蓋新市鎮並已重編為S/KTN/1的新古洞北分區計劃大綱圖取代。
古洞發展藍圖: 新界北發展建造工程料2025年展開 首批居民及企業2032年遷入
當中,在該段期間,政府已售/將售115幅住宅用地,可供興建約51 100個單位;另外15個已招標的鐵路物業發展項目,估計可提供約23 900個單位。 餘下已作實推展而尚待招標的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可於短至中期提供約14 000個單位。 政府在二零一四年《施政報告》公布,除了人口比較稠密的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外,位於主要市區和新市鎮的其他「發展密度分區」內房屋用地的准許最高住用地積比率,可整體地適度提高約兩成。 截至二零一六年年底,城規會已批准涉及44幅房屋用地的增加發展密度申請,令單位供應量額外增加約8 640個(包括啓德發展區內增建的約4 920個單位)。 我們建議推行一個改善碼頭計劃,會分階段提升多個位於偏遠郊外地方的現有碼頭的結構和設施標準,以回應公眾人士的訴求和改善一些偏遠的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的暢達性,包括著名的地質公園、海岸公園、歷史建築物等。
香港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指出,過去十年,香港政府經濟發展策略的核心部分就是推動兩地經濟整合,批評梁振英「被人鬧兩鬧而反對深港融合」,改稱不是推動深港合作,令到原來支持梁的「愛國陣營」卻步。 為了重新啟動新發展區的發展計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於二零零八年六月展開《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簡稱「新發展區研究」),此研究於二零一三年已大致上完成。 考慮到落馬洲河套區用作發展創科的用地只有0.88平方公里,用於發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面積不足,故打算於本港香園圍口岸附近覓地,用以發展創科及商業用地。
古洞發展藍圖: 新市鎮發展
上述項目位於古洞南坑頭,鄰近雙魚河,周邊較大型的屋苑為天巒、嘉麗山莊。 古洞發展藍圖 該幅地皮現時屬住宅(丁類)地帶,佔地約13萬平方呎,擬以地積比率0.48倍發展42幢樓高2至3層的獨立屋,總樓面面積約62,518平方呎,平均每幢獨立屋面積約1,489平方呎,料可容納294個住戶。 有財團就上水古洞南坑頭大布一幅佔地逾13萬平方呎的住宅地皮,向城規會申建42幢獨立屋。 北環線預計全長10.7公里,會分兩階段興建,第一期於東鐵落馬洲支線建古洞站,料於2023年動工,2027年完成;第二期則興建北環線接駁西鐵錦上路站至古洞站,預計2025年動工,2034年完成。
- 曹偉雄說,由2020年第三季至2021年第一季,地政總署陸續把收回土地交予土拓署進行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
- 二零一零年一月,規劃署正式公佈古洞北發展規劃,原居民與非原居民的差別對待及菜園村的前車可鑑,令各界質疑古洞北會否成為第二條菜園村。
- 我們將會為這些地區制訂一套地下空間總綱圖,並就具發展地下空間潛力的地點,包括九龍公園、維多利亞公園及修頓球場,進行公眾諮詢,以籌備下一階段的初步規劃及技術評估工作。
- 政府在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公布《市區重建策略》(二零一一年《市區重建策略》)。
- 而在2018年完成的《新界北初步研究》,當局建議以全面規劃的方式發展新界北,並以更有效的方式運用新界的荒廢農地和棕地,令新界北發展計劃成為重要的土地供應來源,以建設新社區,發展現代化產業和需要在過境口岸附近營運的行業,同時改善現有地區的居住環境。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周達明表示,香港政府就新界東北發展的建議已經完成諮詢,但是仍然會小心聆聽及考慮意見,在技術容許下調整發展方向。 同日,近百名新界東北居民由添馬艦政府總部遊行至中環恆基兆業地產總部,要求撤回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當局在2007年發表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下稱《香港2030》)建議進行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以及洪水橋新發展區發展計劃和開拓洪水橋新發展區,以應付本港長遠的房屋需求,並提供就業機會。
古洞發展藍圖: 新界東北發展進行時 村民憶述昔日上水古洞村文化
目前,規劃署對新田及落馬洲發展樞紐可行性研究已大致完成。 此地帶的規劃意向,主要是作低層、低密度的住宅發展,以顧及旁邊的上水華山低矮村屋,並與這些村屋融合。 古洞發展藍圖 約14.87公頃的土地劃為「住宅(甲類)」地帶,作高密度住宅發展,包括居屋、公屋及私人房屋發展項目。 此地帶的規劃意向,主要是作為發展區的界限、保留現有天然地理環境,以及為當地居民及遊客提供土地作靜態康樂場地。
政府將繼續與港鐵公司探討現有及未來鐵路沿線車站及鐵路相關用地的發展潛力,以善用有關土地。 建基於《香港2030》,《香港2030+》旨在為香港跨越二零三零年的整體空間規劃、土地和基建發展,以至為建設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塑造探討策略和可行方案。 我們需要致力鞏固香港作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 古洞發展藍圖2023 就此,《香港2030+》提出三大元素以推動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以及一套概念性空間框架,將上述的元素轉化到空間規劃層面。 為應付預計至少1 200公頃涉及不同用途的土地短缺情況,同時為新措施和未能預見的情況預留空間,《香港2030+》建議發展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兩個策略增長區,以創造空間改善宜居度、平衡居所與就業分布,以及為把握機遇和迎接挑戰創造緩衝空間。
古洞發展藍圖: 項目顧問:
上述地點在過去亦曾申請發展,並在2019年獲城規會批准,而是次發展商方案與舊方案接近。 申請人又指,建築方案的高度和體積與鄰近的建築物配合,料不會對區內帶來不良影響。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古洞發展藍圖 古洞發展藍圖 早前市場預計,該地皮每呎樓地價介乎6,500元至8,000元,估值約32億至39.4億元。 大量從大陸來港的新移民來到古洞一帶後搭建寮屋,在古洞大馬路旁形成一個繁華的市集,道路兩旁的攤檔多為前舖後居,形成一個十分完善的商圈。
現時,土拓署正為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餘下階段發展進行詳細設計,目標是在2031年完成其土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我們將探索各種可行措施以加快落實項目,例如在情況允許下盡可能縮短技術研究所需的時間、加快進行法定程序,以及同步進行部分程序等。 土拓署會繼續努力統籌設計和進行新發展區内的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為增加土地供應全速前進,急市民所急。 , 設 計 容 量 為 十 萬 人 ,實質發展土地達到 公頃。 古洞發展藍圖 新發展區於建成後, 政 府 計 古洞發展藍圖2023 劃 將 古 洞 粉 嶺 公 路 的 北 面 發 展 為 邊 界 市 鎮 。
古洞發展藍圖: 上水天巒銀主盤 單號屋4050萬元獲承接
我們會先增聘一名非公務員合約的建築師,日後亦會視乎需要增聘適當人手。 與此同時,政府會繼續留意市民對優化海濱的意見,以進一步考慮促進優化海濱工作的機制。 1998年,項目被納入香港政府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惟後來經歷香港經濟衰退,計劃一度被擱置。 古洞發展藍圖 直至曾蔭權於2007年連任香港行政長官後,規劃署公布《香港2030》,以過去已經作出的研究諮詢、交通網絡及能夠連接現有新市鎮三個因素為理由,重新建議發展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三個區域。 國家就粵港大灣區及深化前海深港合作區提出新計劃,港府亦擬在邊境發展上動「大手術」,除考慮改變十餘年前規劃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大綱外,還會在新界西北及新界北大興土木,猶如「港版開發大西北」,令新界巨變。 曹偉雄説,該區土地平整涉及清拆構築物、移除園林廢物、進行填土工程等。
2014年6月6日,立法會審議新界東北發展區的前期撥款申請期間,上百名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示威者衝入立法會,並且發生佔領立法會事件。 8月11日:立法會選舉在即,粉嶺北農村及居民聯席舉行「新界東北為誰發展?立法會新界東選舉論壇」。 透過論壇平台,讓民間質詢及了解各候選人就該發展規劃的意見及立場,並表達意見。
古洞發展藍圖: 土地爭議
北區的古洞@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3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7,931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天巒,翡翠園,GOODWOOD PARK,ST.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490,年齡中位數為 43.0歲。 是次批出的古洞第24區住宅用地,為古洞新發展區的第二幅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