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堅尼地城打卡8大優點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每逢日落時分都會吸引了很多情侶到山丘的一個小角落捕捉美景。 「堅 ‧ 農圃」係全港首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及有機耕種的都市農場,提供導賞團、課程及農耕體驗活動等,比大家認識各種耕種系統的知識和科技。 2,0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有水耕園、有機耕地、戶外課室、多用途空間等設施,當中單單係有機耕地都有五個,總面積共350平方米,包括有機迷宮、垂直有機園,環境優美很好打卡。 另大家亦可參加逢周日舉行的農耕樂,比大家係堅尼地城海濱體驗有機耕種的樂趣,費用全免,記得網上預先登記。

堅尼地城打卡

原來春嬌與志明當年也在這裡取景拍攝,難怪這條偏僻斜巷也吸引到區外的年輕情侶來打卡。 除了一般的咖啡外,店內也供應三文治、意粉等輕食及手製甜品,咖啡達人老闆也會推介日日不同的自家製咖啡,小編上次試過Espresso Tonic,清涼透沁,別有風味。 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比起前面兩個地方,多了竹棚、貨櫃、燈柱等素材,不會只得海做背景,有更大的拍照空間。 而且這裡比較容易到達,港鐵一出站行兩步就到,比較適合即興去。 西環Cafe「Chill and Grill」佔地逾7000呎,是香港比較罕見的大型Cafe。 裡面的座位寬大,有沙發卡座,讓客人坐得舒服之餘,可以享受到休閒寧靜的時光。

堅尼地城打卡: 【FLY! 日本】東京慢跑!市內 5 大旅跑路線推介

場內有很多流動塑膠卡板,大家可以發揮創意,自由拼砌成休息的小空間。 海濱主要景緻為西九龍一帶,亦可以觀賞維港兩岸的景色。 場內最矚目的是兩層高的透明水耕溫室,有13個多層式垂直種植架,配有LED燈。 在傍晚時分,水耕園的種植架更會亮起漂亮燈光,可作海濱裏的一個打卡點。 「堅農圃」是全港第一個,亦是唯一一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及有機耕種的都市農場。 市民可在假日與家人朋友參與農耕體驗活動,認識各種耕種系統知識和科技,享受有機耕種的樂趣。

堅尼地城打卡

新地代理副總經理唐錦江表示,提供341 伙,其中3成為開放式、6成為1房,其餘1成為2房及3房的特色戶。 堅尼地城打卡2023 元朗下白泥村對開的泥灘,是新界其中一個為港人熟悉的看日落景點。 每逢夏日的晴朗天,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到此捕捉日落最美一刻。 要留意的是,濕漉漉的泥灘容易弄髒衣物及拍攝器材,要慎選衣著啊。 沿著山頂盧吉道的郊遊徑走到夏力道交界的休憩處,旁邊小路往上走大約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西高山觀景台。

堅尼地城打卡: 港島影相好去處第一個打卡點:上環摩羅上街

係堅尼地城海旁飲完咖啡休息完,就可以出發去下一站,繼續探索西環! 呢個係Instagram上面走紅的西環鐘聲泳棚,一定係文青必去的西環地點! 遼闊海景配上礁岩、浪花、藍天與夕陽,成為絕美文青打卡點。

堅尼地城打卡

親子活動唔一定係要去遊樂場玩,都可以係帶小朋友參觀大學,感受書香氣氛。 香港大約位於西環,學校入面都有唔少展館開放比公眾,大家可以趁住假日帶住小朋友一齊去。 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自上年10月開放以來,一直深受歡迎,全因可以飽覽180度維港海景,更可遠眺西九、昂船洲大橋和青馬大橋的景色,壯麗景緻一覽無遺。 早前前無綫電視新聞主播鄭萃雯於facebook發文分享,發現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有超靚太陽花盛開,在11月近秋冬的時間仍有太陽花盛開,十分難得,而且花海位於市區,假日來賞花也算方便。 這幾年,西環海傍變化很大,還記得一度流行在西環公眾貨物裝卸區的「天空之鏡」打卡,可惜不久後「天空之鏡」便成為禁區,當時政府致力改善中西區的海傍環境,優化中西區海濱長廊,並期望將海濱區步道伸延,接通上環中山公園一帶。

堅尼地城打卡: 沙灣泳棚 情侶打卡必到景點

今次這條路線多樓梯,尤其閃摩星嶺落域多利道,落泳棚和日落觀瀾亭都多樓梯。 概念咖啡店「Creo by Brentwood」以五行元素為概念,與本地供應商及藝術單位合作,打造不同主題的Cafe。 今年年初已於九龍灣開設以「木」為主題的Cafe,特別以本地倒塌的樹木製成實木咖啡桌。 ❷ 行到士美菲路,可於7-11、惠康旁邊Lift直上觀龍樓,然後穿過觀龍樓,步行到龍華街,沿樓梯直上,即可到達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

堅尼地城打卡

長廊空間大,有足夠位置可以溜狗、玩滑板等,又有避雨地方,而且有著不同的遊樂設施,包括有車軚圈、小型攀爬牆等,以不同顏色組成,十分搶眼。 逛完古董街又拍完懷舊鐵閘想找個地方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咖啡店充斥著一種超強的懷舊感,好像褪色的長木椅、老式坐枱收音機,和銀行燈等。 「捐山窿公園」落成後,前來打卡的不分男女老少,有人在攀爬,也有人懶洋洋地躲在水管內,更有利用水管玩「瀡滑梯」的。 在公園旁邊,還有數個呈不同顏色的貨櫃,主要是作為藝術展覽與親子工作坊等用途,現正由「兒童創意藝術館」主理,有興趣知悉活動內容,不妨瀏覽下述的臉書專頁了解。

堅尼地城打卡: 堅尼地城打卡:【大口環無敵大海景!日落欣賞勝地】

下來之後再過番對面馬路,前行十多米,便會看到日落觀瀾亭的指示牌。 而內部則搭配木製傢俬,最特別是2樓用餐位置設有榻榻米,襯起來有種日本禪風感覺,慢活靜謐,很是和諧。 前往方法:由西營盤港鐵站B3或香港大學港鐵站B1出,往水街方向走向海邊,由豐物道右轉,即到達「捐山窿」公園,沿路會有路牌指示。

大家可曾對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葵涌石籬邨出現的渠管遊樂設施有點印象? 昔日的香港,各區都建有遊樂場,當中許多設施雖然設計簡單,卻令人回味。 近年,西營盤海傍重建後便設置了「捐山窿公園」,讓大家可帶着一顆童心來重拾童趣。

堅尼地城打卡: 香港壁畫街「藝里坊 ARTLANE」

而中庭更有個開放式大廚房,客人不時會聞到陣陣新鮮出爐食物的香氣。 堅尼地城打卡2023 疫情關係,店內星期一至五及星期六日所準備的餐牌有所不同,週末菜色選擇會較多,牛扒更是主打之一。 堅尼地城打卡 而於平日裡,即叫即整的燒法國黃油雞和泰式原條無骨盲鰽魚配紅咖喱醬更是相當受歡迎。 位於西環加多近街的Chill and Grill佔地逾7000呎,設有巨型鞦韆打卡位,中庭更有個開放式大廚房,極高樓底,打卡之餘,可以無限時任坐,好好享受二人時光。 菜式以多國菜為主,份量十足,好似即叫即燒的法國黃油雞、泰式原條無骨盲鰽魚配紅咖喱醬、燒排骨等,唔好眼闊肚窄呀。 Cafe更設食品雜貨專區,出售水耕菜、凍肉、海鮮﹑醬料和麵包等食材,可以買返屋企煮飯仔。

西環鐘聲泳棚是以前西環市民游水的地方,設施非常簡單,一條木橋、竹棚、加上一個更衣室,便可以游水了! 時至今日,每天仍然有不少長輩到此游泳,極有歷史價值。 堅尼地城打卡 由於這個地方非常特別,既是市民日常的地方,面朝西方、加上長橋日落,也是攝影發燒友常去的好地方。 大口環係港島西一個小海灣,有個充滿風味舊碼頭,由於面對正西邊,天氣晴朗既日子會遇見更美既日落,平日則擁有海天一色無敵大海景。 除左碼頭之外,散步徑既石壆亦係令人狂打卡既原因,你可以選擇行走係石壆上,配合藍天碧海既構圖,仲有可以坐係上面,傾聽優美既海濤聲。 有5大特色燈籠主題區,燈籠款式包括最傳統嘅紙燈籠同楊桃燈籠,仲有新式綢緞布料印花燈籠。

堅尼地城打卡: 《堅尼地城總覽》西環泳棚,打卡cafe,超多美食,百年石牆樹和古廟的老社區

走出摩星嶺道,又或折返堅尼地城小巴總站方向轉乘巴士或小巴路線,於摩星嶺道可轉上摩星嶺徑,一邊可去擁有超大草地兼遼闊景觀嘅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另一邊可直上摩星嶺炮台。 炮台本身有濃厚歷史氣息,為英軍防守港島西面要塞,炮台曾於二戰守衛港島,現場所見半圓炮台可認識歷史之餘,亦有廢墟感覺,再向海岸方向走,可到芝加哥大學觀賞日落,非常方便。 這間小店重視環保概念,咖啡的牛奶採用植物奶,亦鼓勵大家自攜飲品杯,外賣餐具全部都是可自行分解的物質,減少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為了支持本地企業,這裡的咖啡豆都是由本地炒豆師所處理,減碳之餘亦支持到本港小店企業。 值得一提是在用餐後,大家更不妨來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或是索性走到西環泳棚拍照及欣賞日落,為一天旅程寫下圓滿句號。 沿草地石屎路直行,可到逹約廿多座戰時古蹟,不過裏面都空空如也,但打卡呃like,認識歷史,探究古蹟,這裏是一個好去處。

只要站在水池前方面向吐露港,自己的身影亦會變成水中倒影,形成「天人合一」之景。

堅尼地城打卡: 無人之境? 香港仔鬧市神秘瀑布 黃竹坑道藝術木牆打卡

城規會接獲638份意見,當中民建聯建議將位置近海的臨時遊樂場地盤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與海旁有關的商業、文化及休憩用途」;西區被逼遷租客大會及社區大使隊城市規劃行動組要求保留臨時遊樂場。 堅尼地城打卡2023 )位於香港中西區堅尼地城西寧街,前身是「金銀貿易場游泳棚」和「鐘聲游泳棚」,於填海後用作「沙倉」存放建築用的海沙,於沉降完成後在1976年闢作堅彌地城臨時遊樂場至今,所以亦常稱為「沙倉球場」。 當年港鐵站興建時也為了這組樹牆而繞路,令此西環打卡點得以保存。 科士街樹牆是香港眾多樹牆中規模最大的一堵,長過百米。 這幅樹牆見證了香港過百年的變遷,牆上長滿近20棵細葉榕,是鬧市中的清泉,除了文青到來打卡拍照外,也不時有人專程到來拍廣告拍婚照。

  • 11 Westside 供應出色的鱷梨醬與墨西哥捲餅,搭配以龍舌蘭為基酒的各式雞尾酒,簡直是天作之合。
  • 除了一般的咖啡外,店內也供應三文治、意粉等輕食及手製甜品,咖啡達人老闆也會推介日日不同的自家製咖啡,小編上次試過Espresso Tonic,清涼透沁,別有風味。
  • 海濱主要景緻為西九龍一帶,亦可以觀賞維港兩岸的景色。
  • 而且這裡比較容易到達,港鐵一出站行兩步就到,比較適合即興去。
  • 徐對政府修例感到出奇,他指協會一直支持和配合政府計畫,未有反對過,以當局擬於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海旁興建碼頭為例,協會亦未有反對項目,唯一建議是加建石級,方便小船停泊。
  • 方法1:想直接到炮台的話,可於中環至堅尼地城一帶坐的士,大概$70,就可直接上到青年旅舍。

穿梭摩羅街之際,你會發現街道兩旁以至附近橫街都充斥著不同的懷舊鐵閘。 這些懷舊趟式鐵閘拍出來其實超級美,鐵鏽色的閘配上通花圖案,有些還掛有舊式信箱,在香港應該已經買少見少。 遊完西環泳棚,下站去銀禧炮台以及日落觀瀾亭(2個景點都在同一路線上)。 路線很簡單,只要回到去地面沿域多利道數碼港方向走約15分鐘即可抵達。

堅尼地城打卡: 港島影相好去處第七個打卡點:大館

全長172米的海濱長廊擁有多個打卡位,設有木系地板、椅子、遊玩設施外,在長廊的廁所附近有個小水池,只要調教好適當的相機角度,便可以宛如拍攝到天空之鏡的效果,加上長廊正向西方,面向一望無際的海邊,絕對是拍攝日落的好地方。 不過記者當日到訪便發現水池正在關閉維修,沒有水池可以拍攝天空之鏡,據顯示相關水池由上月開始便關閉維修,園方並沒有公佈重新開放時間。 西環泳棚就是代表,這個香港現時唯一對公眾開放的泳棚建於六七十年代,有其歷史意義。 當時公眾泳池並不普及,於是海灘陸續出現竹棚,以用作泳客更衣、貯物之用。 雖說泳棚今天已經式微,但仍有很多長情長者晨早到泳棚游泳,無非因為這裏凝聚了一班相識數十年的街坊好友。 泳棚座落港島西端的摩星嶺一帶,連番上山爬樓梯才可到達,地點並不便利。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