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大鼻咽癌測試2023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早期鼻咽癌(第1期至第2期)的治癒率可高達90%,第3期治癒率約為至70%,如發現於第4期(包括已擴散的晚期個案),治癒率則會下降至50%至60%。 因此若持續發現懷疑病徵,便應及早求醫接受鼻咽癌檢查,及早揪出癌症和接受治療。 不過 EBV-DNA 血液測試誤差率高,因此並不是常規的鼻咽癌檢查程序。 在所有驗出屬「高癌症指數」的人群之中,只有約10%最終患上鼻咽癌。

徐先生7年來接受了多次化療,並多次參與中大標靶藥和免疫治療的臨床實驗,又為上述的研究提供細胞樣本,現時病情受控。 羅國煒又指,基於有關結果,中大正夥拍一間英國大學,研究針對「NF-κB」訊號通道不正常地啟動的藥物,重啟原有的調節功能對抗癌細胞,預料1、2年完成動物實驗,如順利可以開展臨床的實驗,發展個人化的治療增加治癒機會。 該團隊正研發新一代的游離核酸分析技術,發展出包括妊娠毒血症等的無創診斷方法。 另外,中大的神經肌肉骨骼再生醫學中心結合生物醫學及工程學的技術,為患者修復創傷、病變或退化而受損的神經肌肉骨骼組織,恢復活動能力。 我2014年尾參加中大鼻咽癌基因測試結果陰性,果時話結果有效期五年。 但呢段時間常無端單邊流小小鼻血(冇流出來,血係鼻孔內)痰有血,同鼻咽癌好似。

中大鼻咽癌測試: 中大推新抽血測試 及早發現早期鼻咽癌

幸運源於一個簡單的抽血檢查,正因為鼻咽癌細胞會釋放EB病毒進入血液,中大就以EB病毒DNA作為篩查鼻咽癌的標記。 大學在2013至2016年招募超過二萬名40至62歲、沒有病徵的本地男性進行有關測試,309人在首檢及複檢中均呈現陽性結果,最後34人進一步確診鼻咽癌,準確度大約11%。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系主任杜家輝指,今次公布的研究是全球首個有系統地進行鼻咽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的研究。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羅國煒教授又指,研究能解釋為何免疫治療或標靶治療在不同病人身上會有相異的臨床反應,日後病人接受治療前可以先做基因測序,迅速找到具針對性的藥物。 羅續指,若病人身上的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出現變異,相信免疫治療就會起不了太大作用,下一步研究新藥物方向可以是如何令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到癌細胞而進行攻擊;相反,另外的70%病人可嘗試用免疫治療。 醫生:其實鼻咽癌在香港或廣東南中國地區都比較常見,大家可能都聽過鼻咽癌又曰「廣東瘤」,而患病原因與基因有關,故鼻咽癌具家族遺傳因子,故此鼻咽癌香港或南中國地方會特別普遍。

中大鼻咽癌測試

相反,通過大規模臨床驗證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對研究報告的評審,是產品在推出市場前應當達到的國際適用標準。 鼻涕倒流:可以是鼻敏感導致,同時也是鼻咽癌的常見病徵,市民可留意鼻涕分泌物的顏色以進行初步判斷:鼻敏感所致的鼻涕一般以白色及透明狀為主,可能帶有少量血絲,而鼻咽癌的分泌物則有機會是淡黃色,更可能只有鼻血而無鼻涕。 中大研究人員將所有樣本在顯微鏡下進行癌細胞分離(microdissection),並提取脫氧核糖核酸以進行「全外顯子組測序」。 由於外顯子組僅佔整個基因組圖譜大約1%,為掌握更多有關鼻咽癌的基因數據,研究人員再將部分個案的樣本進一步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咽癌是本港以至華南地區常見的癌症,亦是其中一種最具侵略性的頭頸癌,癌細胞經常轉移至淋巴結及其他器官。 在鼻咽癌較常見的地區,每10萬名中年男性每年便有35人確診罹患此症。

中大鼻咽癌測試: 鼻咽癌自我檢測

早期鼻咽癌的標準治療以7星期電療為主,再輔以2個月化療,便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經治療後的局部復發率僅約為10%。 由於鼻咽附近是耳鼻相通的管道,因此鼻咽癌患者可能會感到耳鳴、耳痛,尤其只集中於左右其中一邊。 春夏交替是繁花盛開的季節,也容易引起俗稱「鼻敏感」的過敏性鼻炎發作,打乞嗤、流鼻水、鼻塞等症狀均是十分常見。

惟參與研究的被確診患者中,逾70.5%為鼻咽癌早期,該批病人三年內無惡化存活期高達97%,較本港鼻咽癌患者的相關數據高27個百分點。 對於有309人在首次測試呈陽性反應,但最終只有35人確診患上鼻咽癌,盧指測試的陽性預測值達11%,已較一般癌症檢測約3%的高。 他續指,部分人體內帶有EB病毒DNA,當患病令免疫力減低時會被激發,因而影響檢查結果。 他稱,未來將會進一步研究血漿帶有EB病毒DNA而未有患癌的參加者,將來患癌的機會率。 中大鼻咽癌測試2023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吳港生教授指,鼻咽癌患者若於早期發現,5年內存活率達9成,但據香港癌症資料中心,逾七成患者於晚期才確診患癌。 現階段,我們如果想更早知道求診者有否患鼻咽癌,我們會直接在鼻咽抽取組織,看看有沒有 EBV 病毒的 DNA 在鼻咽裏。

中大鼻咽癌測試: 最新文章

惟過去只有約2成患者能於早期發現鼻咽癌,其餘患者有43%於第三期及 28%於第四期發現,5年內的存活率低於7成。 註二:本文僅屬基本的健康信息,並非用於診斷目的,也無法為任何特定的個人提供診斷。 中大鼻咽癌測試 如果你對自身醫療健康狀況、治療、護理或診斷存在任何特定的醫學問題,應當諮詢專業的醫護專業人士。

中大鼻咽癌測試

對於檢驗呈陽性的309人中只有34人確診,盧解釋,測試的陽性預測值達11%,已較一般癌症檢測的約3%高,未來將進一步研究檢驗呈陽性但未患癌的原因,及日後患癌的風險。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陳君賜解釋,大部分人體內均有EB病毒潛伏,或因而造成假陽性。 (胡家豪攝)政府早前斥資100億港元於科學園成立2個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共有28個由世界級科研團隊組成的研發實驗室獲選進駐,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共6個實驗室。 中大今日(13日)介紹其中3個實驗室,包括創新診斷科技中心、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及神經肌肉骨骼再生醫學中心,其中創新診斷科技中心提供無創產前診斷及癌症相關診斷,而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則進行人體腸道等微生物實驗。 中國和東南亞這個龐大的地區有逾二十億的總人口,其鼻咽癌病患數目位居世界前列;而由於多數病患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令鼻咽癌成為難治重症。 得易健康 Take2 Health 的使命之一是透過早期疾病檢測,推動早期鼻咽癌測試的普及化,將此技術惠及更多需要的人,賦予用戶一個機會去管理自己的健康。

中大鼻咽癌測試: 相關文章:

中文大學研究團將於本月14日起,展開大規模「鼻咽癌基因血液測試研究計劃」, 中大鼻咽癌測試 中大首創的鼻咽癌基因測試透過檢驗血液內是否有鼻咽癌基因而將患者及早分辨出來,準確度高達95%,是現時最準確的癌症血液測試之一。 中大化學病理學系教授陳君賜表示,這次大規模普查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效查出無病徵的早期患者,讓更多鼻咽癌患者得到早期確診。 中大將會在3年內分批招募約共2萬名年齡介乎40至60歲,無鼻咽癌病徵的華裔男性接受測試,以收集更多數據作分析用途。

  • 此計劃希望能為早期但沒有病徵的鼻咽癌患者及早作出診斷,從而提高痊癒的機會及減少治療相關的併發症。
  • 【Now新聞台】中大研究發現可以透過抽血化驗,確診早期鼻咽癌,提高存活率。
  • 透過磁場和無線電波創造身體部位的薄層影像,亦可按需要進行特定部位的額外磁力檢查。
  • 不煙不酒的吳先生於5年前的研究中被檢測出患早期鼻咽癌,他說起初難以接受,幸發現時屬病發早期,接受電療及化療後已完全康復。
  • 儘管過去數十年治療鼻咽癌的放射治療技術已大有改善,而綜合化療亦有助提升治療的成功率,然而及早偵測及診斷仍是提高治療成效的最關鍵因素。

現年57歲的盧先生2015年8月因朋友介紹接受鼻咽癌篩查,兩個月內完成各種檢查並於10月中確診鼻咽癌初期,11月開始電療。 盧先生接受了7個星期共35次的電療,期間臉上和頸部出現潰爛及脫皮等副作用,但現時已康復。 但他因病切除了口水腺,現時要進食較濕的食物,才知道日常欠缺口水原來很麻煩。 很多時病人如果因耳嗚求診,普通科醫生可能只當中耳炎診治,而我們見到中耳炎的病人求診,都不會認為是耳朵的問題,反而往往首先想到鼻咽出現問題。

中大鼻咽癌測試: 血漿DNA篩查EB病毒 推前鼻咽癌發現期數

【星島日報報道】鼻咽癌是本港常見的癌症,但患者確診時大多已屆末期。 香港中文大學完成一項涉及二萬人的研究,透過分析血漿內EB病毒DNA,成功篩出三十多名無病徵的鼻咽癌患者,當中七成屬早期鼻咽癌。 結果證實透過抽血測試可在患者尚未有病徵前及早診斷出鼻咽癌,準確度達一成一,較一般癌症篩查高。 研究團隊期望能在三年內將測試推出市場,「長遠希望死於鼻咽癌在港會變成罕見的事」,亦會研究應用於肝癌或乳腺癌篩查上。 鼻咽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若能愈早接受診斷治療,存活率愈高。

中大鼻咽癌測試

鼻咽癌是香港與南中國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病發高峰年齡為40至60歲,其致病成因與EB病毒感染有密切關係。 中大鼻咽癌測試 患有早期鼻咽癌(第一及第二期)的病人,只需接受局部放射治療,其五年存活率已可達百分之八十五。 但患有晚期鼻咽癌的病人,除放射治療外,還需接受包括化療的系統性治療,而其存活率亦明顯較低,例如第四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只有約五成。 鼻咽內視鏡檢查是目前診斷鼻咽癌的標準方法,但由於屬創傷性檢查方法,且須由耳鼻喉專科醫生操作,輪候檢查時間較長,因此並不適用於全民鼻咽癌篩查。 【星島日報報道】鼻咽癌是本港以至華南地區常見的癌症,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發現四成患者細胞內負責調節發炎機制的「NF-κB通道」,出現多種蛋白基因突變,被啟動後令癌細胞持續生長。

中大鼻咽癌測試: 【惠及大眾】中大研「血漿DNA」檢測法診鼻咽癌,大幅提前發現時間及準確度

另外,亦發現有三成病人的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變異,令癌細胞成功逃避患者自身免疫反應,使病人存活率相對較差。 中大將在右列日期的下午一時,在沙田區舉行招募會,以及舉辦有關鼻咽癌血液測試的健康講座。 講座完畢後將即場抽簽選出一百名合資格人士參與研究,並於同日下午安排抽血。 中大鼻咽癌測試2023 56歲徐先生於2007年確診第4期的鼻咽癌,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後病情一度受控,但於2010年復發更擴散至雙肺。

除癌症篩查外,我們亦會為參加者提供身體檢查,當中包括:檢驗血糖、血脂,量度血壓、身高、體重及腰圍等。 同時肥胖(身高體重指標 ≥ 25)參加者會被邀請參加健康運動及健康飲食班,以協助其控制體重。 陳鍵明醫生,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專科業務為睡眠呼吸管理、睡眠窒息症及打鼾過度、鼻竇炎微創手術。 在此之前,陳醫生曾是瑪麗醫院的副顧問醫生及香港大學醫院的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擁有有超過十年的耳鼻喉科專科經驗。

中大鼻咽癌測試: 藥物資訊專區

乳癌於本港的病發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根據醫院管理局的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所發表的報告,乳癌每年的病發率由2009年的2,962宗上升至2015年的3,920宗。 報告中更指出,於2015年,乳癌在香港的整體病發率排名第三,而整體死亡率則排名第六(637宗)。 在香港女性常見的癌症中,乳癌的病發率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三。 中大鼻咽癌測試2023 醫院管理局的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於2017年發表的2015年十大癌症報告中指出,前列腺癌在香港的整體病發率排名第四,每年有1,831宗新症;而整體死亡率則排名第七,每年有404宗。 但在香港男性常見的癌症中,前列腺癌的病發率則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五。 前列腺癌︰先作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血液測試,如有異常便會安排前列腺健康指數血液測試或經直腸超聲波掃描及活組織檢驗,進一步檢查。

不過,若然這些症狀持續數月甚至惡化,便有需要正視患上其他嚴重疾症的風險,例如慢性鼻竇炎,甚至鼻咽癌。 核子醫學掃描檢查方法之一,檢查時會以正電子掃描儀器進行全身或局部檢查,是現時最有效的評估腫瘤檢查方法。 透過磁場和無線電波創造身體部位的薄層影像,亦可按需要進行特定部位的額外磁力檢查。 中大鼻咽癌測試 進行檢查時,醫生會放入一條幼長的軟式或硬式內窺鏡,透過內窺鏡附有的燈光及鏡頭取得清晰的影像,以檢查鼻腔、鼻竇、咽喉和周邊組織的健康狀況。 留意頸部,是否摸到不會有痛楚、觸覺硬、不會移動或超過兩星期都沒有變小的腫塊?

中大鼻咽癌測試: 最新消息

此技術每次檢測的成本價約240元,但未計劃人手等費用,盧煜明說,未能預測價錢。 盧續說,他在香港的生物技術初創公司已於5月底和美國公司合併,希望助技術普及化。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羅國煒表示,是次研究證實,鼻咽癌患者的存活率與基因突變數目和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變異有顯著關係,醫生未來可透過相關基因數據,評估病人情況並進行特定治療,對治療鼻咽癌有很大幫助。 他透露,學院正跟英國的大學研發針對「NF-κB通道」的相關抑制性藥物,希望一至兩年內完成動物實驗,再進行臨牀測試,相信可為病人帶來治療新希望。 負責研究的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暨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教授表示,通過EB病毒測試的陽性預測值達11%,般癌症檢測約3%的高。

中大鼻咽癌測試: 最新要聞

研究發現,約30%腫瘤樣本的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出現變異,令細胞免受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而不斷生長。 研究亦發現,約40%腫瘤樣本中因EB病毒蛋白刺激,引至「NF-κB」訊號通道不正常地啟動,失去原有的調節功能,令癌細胞能不斷複製和持續生存。 相關研究結果已刊載於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 鼻咽內視鏡檢查是目前診斷鼻咽癌的標準方法,但由於屬創傷性,且須由耳鼻喉專科醫生操作,輪候檢查時間長,因此並不適用於全民鼻咽癌篩查。 DNA測試通過檢測血液、體液或細胞中的DNA分子,從而獲得基因資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