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特色的 ANC 主動降噪功能和 Aura RGB 自訂燈效皆再次回歸,一鍵切換的環境音模式,則可讓使用者不必反覆取下耳機,也能聽到四周的聲音。 內建 Aura 燈效則具備靜態、呼吸、閃爍與色彩循環等模式,並提供1680種顏色選擇。 此外,ROG Cetra II 也將麥克風從原先的線控位置移到耳機,讓收音更為準確,藉此提高語音的清晰度。 而透過官方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可進一步對音效進行微調,包括啟用7.1虛擬聲道、EQ調整,或針對不同遊戲套用設定檔等等。 聲音方面則採用的12mm的大尺寸複合振膜單體,但由於採半入耳式結構,因此隔音相較於耳道式的產品略有不足,但並不妨礙配戴的舒適性,IPX5的防水等級亦符合日常之所需,搭配充電盒之後續航力可達到40小時,足以滿足重度的遊戲玩家。
這款電競耳機最大的特色就是安全音量限制,讓玩家聽到的聲音音量最大不會超過85分貝,達到保護聽力的目的。 不過,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其低音較弱,喜歡藉由重低音帶來刺激感的人可能會比較不習慣。 許多人在玩遊戲的時候,尤其是兒童或是成長中的青少年,為了追求刺激,會不自覺音量越開越大,長久下來就容易聽力受損,所以PuroGamer就能為大家把關,算是長期玩電玩又要兼顧聽力的不錯選擇,因此入選我們的推薦名單。 這種封閉式設計中的立體聲音效比通常的低音效果更強,但額外的低音並不會影響整體清晰度 —— 坦率地說,在遊戲和音樂環境中,聽起來非常不錯。 每個50毫米驅動器的雙音腔設計旨在讓低、中、高頻率產生共振,而不會相互干擾,呈現的聲音似乎就在你周圍的空間中。 每個人的耳型與對音樂的感受度不同,因此建議一定要實際體驗配戴,以30分鐘的配戴時間來感受一下電競耳機是否適合自己,像是耳朵比較大的人可以挑尺寸大一點的耳罩式耳機才不會造成配戴不舒適的部分。
電競耳機推薦: 第 13 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 - 32 GB - 電競筆記簿型電腦
性價比絕對是ROCCAT這款Syn Buds Core的最大賣點,銀色鏡面的ROCCAT LOGO點綴在全黑的耳機腔體外側,方形設計不同於普遍耳機的圓滑設計,多了一點科技的質感。 若能將內建麥克風放置於收音較好的位置,Syn Buds Core的通話能力超乎幫主的預期,在面對有些微噪音的環境也相當不錯。 推薦給需要輕便好攜帶,時常在SWITCH或手機裝置上進行遊玩的朋友,Syn Buds Core可以提供你中上的音質、聽音能力,與隊友溝通也不至於含糊不清,790元的價格算是相當值得。
A:想要隔音效果好,請選擇具有全罩式、覆耳式、封閉式、入耳式的這類功能的耳機,只要耳機能和耳朵形成良好的密封,相對的隔音越好,但也會容易造成耳朵悶熱的問題。 另需注意的是,有配戴眼鏡的朋友在耳罩壓住眼鏡柄時,可能使耳朵感覺到壓力而不適。 如有這類困擾,可以選擇有 ANC主動降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機,一樣可以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A:電競耳機無線優點在於方便攜帶與自由使用,不用擔心線材距離限制與線材的干擾,通常較為適合與遊戲主機搭配使用,不會干擾到他人在電視前行走,離開座位活動時也不用拿下耳機。 至於缺點則是耳機內部必須搭載電池而整體偏重,在音質上也因為電量驅動問題有所犧牲,目前市售電競耳機無線款連續使用時間僅為14〜18小時,免不了頻繁連線充電。
電競耳機推薦: 藍牙耳機可在搭飛機時使用嗎?機上娛樂有支援藍牙連線的航空有哪些?
如果想追求更好的表現,在遊戲表現上力求突破,也許這款耳機會是你的最佳利器。 一般來說與PC和PS4兼容的無線耳機,與Xbox One不兼容,反之具有3.5毫米連接能力的耳機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所幫助。 QuantumSPHERE 360涉及更多,它實際上考慮了頭部的位置,因此你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轉動頭部,周圍的所有聲音都會轉移以保持它們的相對位置。 由於具有Hi-Res認證的50mm驅動器,可提供出色的聲音和20Hz-40kHz的頻率響應範圍,因此它不僅是精美的環繞聲,而且是精確的。 至於音效方面 Thresher 搭載了適用於 PS4的 Dolby Headphone 技術,其超擬真與極致的清晰度,更能幫助玩家掌握各式各樣的戰局。
GameDAC本身是數模轉換器的組合,可以消除CPU、前置放大器和控制中心的壓力。 通過耳機上的操作控件,你可以啟用或禁用DTS Headphone-X環繞聲、聊天/遊戲混合微調,以及完善的EQ設置。 这两款耳机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广泛特征上。 Arctis Pro+ GameDAC拥有高解析度的声音和色彩灯光,但HyperX Cloud Alpha可以提供准确的音质响应、可靠的设计结构,以及舒适的佩戴体验,它完美地实现了一些基本原理,这才是最重要的。 BlackShark 2的舒適性,這要歸功於Razer的Flowknit Memory Foam耳墊和柔軟的軟墊可調節頭帶。 頭戴式耳機輕巧的262克設計無疑有助於這種舒適感,可輕鬆用在電子競技比賽中。
電競耳機推薦: #3 【CORSAIR 海盜船】VIRTUOSO RGB 無線電競耳麥
該耳機除了冷卻凝膠設計以外,還有隱藏式內縮鏡架溝槽及額外加厚的頭襯墊等貼心巧思,讓玩家不管是戴著眼鏡或是躺在沙發上等動作,都絲毫不影響遊玩體驗。 由於還適用於 PC 及 Nintendo Switch,稱它為萬用機種似乎也毫不為過。 專門為了 PS4、XBOX ONE 電競耳機推薦2023 等打造的 Kraken For Console ,讓家用主機擁有無與倫比的音效體驗,無論是用於競技比賽或是一般遊玩都非常推薦選用。
目前耳罩式電競耳機的重量大約為 電競耳機推薦 220 – 400 公克,平均大約落在 290公克左右,這個重量是我們覺得可以接受的重量,如果超過,往上增加到 300 公克以上的耳機,建議要了解一下頭戴的寬度,如果頸部的肌肉不是那麼發達的話,我們會建議先到試聽門市試戴看看。 如果可以,實際玩一場遊戲,看看頭部或頸部會不會有疲倦感。 若已經確定規格和自己的需求,但不確定各個品牌的優缺點及評價,建議可以去 PTT、Mobile01、Dcard 等各大論壇搜尋是否有網友提供實際使用經驗,通常都會找到非常有價值的討論和分享。
電競耳機推薦: 藍牙耳機一邊沒聲音、斷斷續續怎麼辦?5步驟解決耳機斷訊
內聯控制器是唯一的例外:與電纜、麥克風和耳機本身相比,它看起來比較脆弱。 另一項你無法獲得的功能是聊天/遊戲混合控制,但對於Cloud Alpha的價格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交易。 市面上有這麼多的選擇,在功能和特性方面可能會有很大差異,我們整理了一些精選的產品、如何選擇購買,及使用和保養、遊戲耳機的詳細介紹,幫助你快速找到最適合你的需求遊戲耳機。
Logitech 是來自瑞士的品牌,大家對它而熟能詳的就是鍵盤滑鼠,如果你有桌上型電腦,很有可能就是用它們家的鍵盤滑鼠。 近年來,羅技大幅增加產品線範圍,進入許多電腦週邊的領域,像是耳機、喇叭、監視器、電玩搖桿…等,其都有不錯的發展。 綜上所述,西方人用的耳罩式耳機,頭戴的寬度要比東方人來小,而女生使用的耳機頭戴寬度也比男性小。 因此,在選購耳罩耳機時,耳機頭帶的內徑大約落在 13 – 15 cm 左右,加上頭戴的彈力及伸縮,才能夠有好的配戴舒適感。
電競耳機推薦: OMEN Transcend 16吋 電競筆記簿型電腦16-u0018TX
由於Tidal等公司的無損流媒體和德軍總部2:新巨人(Wolfenstein II:New Colossus)等遊戲提供全面支持,所以高解析音頻正處於上升態勢。 憑藉40~40KHz的頻響範圍,Arctis Pro GameDAC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金士頓HyperX Cloud的各種迭代設計在耳機市場上佔據著最佳性價比的位置,並且借助於Cloud Alpha的雙音腔驅動技術,它再次提供了同類中最好的音頻,所以很容易贏得最好的電競耳機榮譽。 如果你想製作遊戲配音,或者只是想在與隊友交談時發出清晰的聲音,則可能要考慮使用我們最好的遊戲麥克風之一。
- 如果您想專注在遊戲中不被打擾,但是如果預算又不夠,那至少有良好的被動隔音,不過建議還是盡量選擇同時有良好被動隔音跟有效主動降噪的電競遊戲耳機。
- 不過,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其低音較弱,喜歡藉由重低音帶來刺激感的人可能會比較不習慣。
- 非凡的續航時間允許你連續使用超過20個小時,即使在經過了一年的大量使用之後,這個數字也幾乎不會下降。
- 這款是專為不喜歡頭髮被耳機給壓垮,又或是不習慣戴全罩耳機的玩家們所設計。
- 搭載先進的進階 Neo 量子 AI 高效處理器,對 OLED 面板上的每一幀立即進行分析和優化,以呈現最佳畫質。
JLab 在耳機界裡面,向來以功能豐富,價格合理實在主打,這款Play Pro系列無線電競耳機也是如此,有藍牙5.0連線規格,加上最新的無線低延遲模式,讓無線的體驗感受,幾乎相當接近有線耳機了,相信未來也會有這樣的一天。 其他的功能,像是伸縮麥克風,音質表現中上水平,整這款耳機綜合表現不錯,搭配外型是生活造型的設計感,也便於生活中使用,整體評估下來,是一款CP值高、功能性強的電競耳機,值得推薦給您。 G435是羅技於2021年9月推出的平價電競無線藍牙耳機,首先是價格讓人驚艷,配色多元,跳脫常見的電競經典紅綠色系,支援行動裝置、PS4、PS5,可以適用於不同的使用情境,搭配無線耳機的設計,配戴起來相當輕盈方便。 不過嚴格來講,羅技的G435音效普通,麥克風收音的效果中等,較不適合重度的電競玩家。
電競耳機推薦: 推薦輔聽耳機給聽力退化的你!不需要助聽器也能拯救聽力
此款於頭帶襯墊與耳墊進行改良,讓耳機本體的重量僅僅只有240g重。 至於音質方面則使用了全新的專利設計 TRIFORCE 50mm驅動單體,將多個驅動單體合而唯一,帶來了清楚明亮的低中高音;再配上進階降噪機能,便可享有清晰無雜訊的亮眼表現。 最吸引人的是專屬 USB Type-C 無線接收器不但可支援 Windows 系統,就連智慧型手機以及 電競耳機推薦 PS5 等家用主機也完全沒有問題,同時還附贈一條轉接線,提供給沒有 Type-C 連接埠的舊電腦使用;除此之外也能透過3.5mm 傳輸線進行連接,可說是運用彈性極大的款式。 如果覺得用立體聲玩 PS4就足夠的話,那麼幾乎所有採 USB 或耳機線的機種皆可使用;但若想要以虛擬環繞音效享受 PS4,則可挑選能對應的「Thresher」系列。 另外,雖然「Thresher」系列是使用光纖音源線進行連接,但 PS4Slim 並沒有支持光纖音源線,因此當用在 PS4Slim 時只能選擇立體聲,或透過轉接器連接光纖音源線才能體驗道虛擬環繞音效。
Inzone H9是Sony首次非PlayStation製造的旗艦款遊戲耳機,利用了PS5的Tempest 3D音訊技術產生身臨其境的聲音。 電競耳機推薦 其也適用於桌上型電腦,帶有Inzone桌面應用程式,可讓建立和調整聲音配置。 桌電用戶還可以藉由Inzone H9 電競耳機推薦2023 的空間聲音技術,體驗3D音效。 不論是日常聽音樂的耳機,還是打遊戲用的電競遊戲耳機,舒適度的好壞決定於耳機的重量、頭箍大小與外觀設計。 如果常使用Discord進行語音聊天,請尋找經過Discord認證的遊戲耳機,例如JBL Quantum 200等型號提供高級Discord功能,例如迴音消除、降噪和自動增益控制,可進一步提高語音聊天質量。
電競耳機推薦: Logitech羅技 ASTRO A10 V2 電競耳機麥克風 黑
一般性的耳機,除了專業通話的耳機外,其實在麥克風的部分,大多屬於附加功能,可以通話即可。 電競耳機推薦 如果需要專業麥克風,可以參考廣播電台、直播主在使用的麥克風,像是 Blue Yeti、JLab Talk Go 系列專業電容式麥克風。 一般耳機測試音場定位會使用樂團演唱會情境來測試,一首歌撥下來的時候,主唱、吉他手、鼓手、貝斯手這些人的相對位置,可以清楚地呈現。
如果您真的想錄製高質量的音頻,那麼分離的麥克風可能會更好地滿足您的需求。 但是,如果只需要遊戲耳機,Corsair Virtuoso Wireless SE可以提供您所需的原始麥克風質量,而Logitech G Pro X(及其無線選件)則可以為您提供最佳的軟件改進。 即使耳機產生的聲音不佳,你仍然可以聽到遊戲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電競耳機推薦: 電競耳機評價及選擇方式
就人類的感知神經來看,超過低於20ms 就無法辨別,目前真無線藍牙耳機延遲大約是 100 – 200 ms,這都還是在可以感知出來延遲。 但是有線耳機延遲,約都低於 60 ms 的時間差,所以如果是射擊遊戲,在延遲的表現上,建議選擇有線電競耳機,才能夠有較好的表現。 這款耳機也是多才多藝的,在模擬設計上,它與任何筆記本或其他設備都沒有兼容性問題。 最重要的是,麥克風是可拆卸的,這讓它成為了一款可靠的旅行伴侶。 在一個痴迷於RGB的世界中,擁有一款與遊戲一樣好的電競耳機是一個巨大的好處,我們絕對不應該忽視。
這款被暱稱為「北海巨妖」的耳機不僅止於以價致勝,在各方面依然有不俗的表現。 首先耳機框架頂部採用泡綿設計,讓玩家在使用時頭頂不會感到壓迫,線材與線頭也分別用編織線及鍍金製成,質感相當不錯。 近期最先端的電競耳機多大舉提升了服貼度,但長時間使用下便容易令人感到悶濕,此時若加上冷卻用的凝膠便能改善這項缺點。 如果各位正在尋找能長時間舒適配戴的耳罩式耳機,不妨把雷蛇旗下少部分搭載冷凝膠墊的商品也納入考量吧。 同樣具備眼鏡緩壓系統,以及記憶海綿襯墊,增加配戴舒適度,收折即靜音的麥克風設計,很適合預算有限的電競玩家。 隨著遊戲越來越注重聲光效果,玩家們對於聲音的表現也就更加講究,只是一套多聲道的環繞音響設備所費不貲,對於擺放空間也有一定的要求,若想以最低成本獲取最佳的效益,則非耳機莫屬了。
電競耳機推薦: 音質與音效
一款好的耳機,其音場不只是左右,前後位置的距離也可精準呈現。 雖然耳機只有雙聲道的配置,但是利用聲音傳遞的速度差異、耳機內的單體,還是可以定位出前後的效果,以下就一個可以用來測試耳機音場前後定位的音效影片。 電競耳機推薦 目前電競耳機市場已經有相當不錯的幾個品牌,例如:HyperX、羅技、華碩、Sennheiser、JLab、Astro、Razer 雷蛇、MSI 微星。 由於我們希望可以將最好的電競耳機推薦給你,因此我們蒐集了ptt、Dcard、巴哈姆特等各大網路平台的資料,將其統整,讓你能更快速地找到合適自己的耳機款式。
HyperX這款無線電競在規格及功能上可以說是前段班,特別是2.4GHz無線連線的部分,提供比藍牙更快速、更低延遲的連線,加上這次的電力提升為300小時,讓電競耳麥的方便性大幅提升。 電競耳機以頭戴式耳機最常見,頭戴式耳機分為覆耳式(over-ear)和貼耳式(on-ear)兩種,前者能夠完整包覆整個耳朵,對於長時間打遊戲的玩家來說,比較不容易感到疼痛;而後者因為是貼在耳朵上,比較不會有耳朵被悶住的感覺,但也因為直接貼在耳朵上,所以容易產生壓迫感,不建議使用超過一小時。 Arctis系列的獨特頭帶設計可以有效將耳機重量保持在遠離頭部的位置,所以很適合長時間佩戴。 在經過一年的日常使用之後,頭帶可能會變得鬆弛,但它是可以更換的;耳墊的情況也是如此,長期使用可能會失去一些彈性,你可以花費較低的成本來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