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下半葉,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尚佔據政治哲學的主流地位,但羅爾斯察覺出效益主義的不足之處。 羅旺哲學歷2023 首先,效益主義主張最大限度地追求善或效益,當一個社群合力創造一定限量的效益後,然而效益主義未能進一步交代如何在社群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和公平的分配。 其次,效益主義是一種目的論哲學,它容易以追求群體的總體效益為名而犧牲個體的利益。 羅旺哲學歷2023 後功利主義的最重要代表人物約翰・斯圖亞特・彌爾。
》進一步引發了歷史哲學的敘事轉向(語言轉向),催生了敘事的歷史哲學。 與思辨的及分析的歷史哲學不同的是,敘事的歷史哲學受文學批評理論的影響,將歷史寫作作為研究對象,以求獲得對歷史著作結構與規則的理解。 其極端傾向則視歷史寫作為文學創作,將歷史著作等同於文學作品。 因其與現代歷史哲學的顯著差異及與諸後現代理論的關係,敘事的歷史哲學往往也被歸入後現代主義思潮。 在命題十四,班雅明說:「歷史是一結構的主體,這結構不是坐落於同質、空洞的時間中,而是坐落於由當下(Jetztzeit)所充盈的時間中。」把過去帶到當下,結合當前切身經驗,「過去」才真正具有「歷史意義」。
羅旺哲學歷: #1 中文系在學什麼?
這種「滴漏效應」理論,正正掩蓋了資本主義社會裡,通過剝削來達至經濟發展這一事實;而在剝削性生產關係裡,財富的創造同時亦是財富分配不公的過程。 越要發展,便越要剝削,這正切合「歷史天使」的意象──更多受剝削階層不斷地被拋擲到歷史廢墟。 根據紀載,培根從1277年起因對方濟各會激進派的同情,對一些占星術理論的好鬥立場,而在1277年被判軟禁兩年。
- 從《歲月神偷》的例子,我們可看到勝利者通過建構歷史來掩埋被壓迫者/失敗者的過去;歷史進步論是要讓人只面向未來,漠視當下被壓迫的狀況,甚至否定「當下」具有任何意義,從而讓「當下」消失──既然未來必定更好,又何須重視當下?
- Leo Lo 羅竟祐,畢業於台中市衛道高中,現就讀台灣大學哲學系,雙主修政治系國際關係組。
- 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不僅對當代美國學界,而且對世界各地的政治哲學研究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至今日,受羅爾斯政治哲學影響的人不計其數。
- 在教育方面,罗素主张自由教育,认为学生的言行举止不应受到约束与限制,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更多地发展个人主义。
- 哲學就是門「不斷問問題」的學問,但要能實質地討論問題,討論者絕不能只是各說各話,確認彼此的理解是否相同,便成了哲學人很在意的工作,也因為常常針對細節發問,讓外界對於哲學系出身者有了「很機車」、「愛鑽牛角尖」的印象。
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不僅對當代美國學界,而且對世界各地的政治哲學研究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至今日,受羅爾斯政治哲學影響的人不計其數。 1950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康乃爾大學、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任教。 羅爾斯在1970年發表了《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一書,正式向長期佔據政治哲學主流地位的效益主義(功利主義)發起有力的挑戰。
羅旺哲學歷: 著作
這年的春天,羅素愛上了一名自由黨下議院議員的貴族妻子奧脫蘭夫人,兩人的關係持續到1916年。 完成了《數學原理》之後,羅素的哲學工作開始發生了變化,可能因為耗掉了他大部分精力,他開始寫作他的「廉價小說」,而他在《數學原理》之後出版的第一部「廉價小說」是《哲學問題》。 從《歲月神偷》的例子,我們可看到勝利者通過建構歷史來掩埋被壓迫者/失敗者的過去;歷史進步論是要讓人只面向未來,漠視當下被壓迫的狀況,甚至否定「當下」具有任何意義,從而讓「當下」消失──既然未來必定更好,又何須重視當下? 班雅明〈論綱〉的意義,在於將過去帶到現在,重建當下,救贖當下。 羅旺哲學歷 他在命題三裡寫道:「只有被救贖,人類才能擁有一個完滿的過去──也就是說,只有被救贖,過去的每時每刻才都是可以引證的。過去的每時每刻都將變成『今日法庭上的證詞』。」確切地說,就是讓統治者的歷史列車煞停,甚至出軌,令受壓迫階層得到最後解放。
要理解這問題,得先將「過去」(the past)及「歷史」(history)兩個概念作區分。 過去發生的事件千千萬萬,往往充滿偶然性,「歷史」則是將發生過的不同事件作扣連,即「歷史」是對「過去」的一種論述。 班雅明批評19世紀的歷史主義者以「移情」(empathize)方法扣連過去,由此確立所謂「歷史本來面目」。
羅旺哲學歷: 羅素:結識維根斯坦,是我一生中最令人興奮的智慧探險
1911年,羅素和維根斯坦就這樣結下了亦師亦友的情緣,羅素後來稱這場相識是他一生中「最令人興奮的智慧探險之一」。 在進入英國劍橋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末,維根斯坦時常深夜跑到羅素家,並在他的書房中來回踱步,神態瘋狂,但羅素早已習以為常。 在教育方面,罗素主张自由教育,认为学生的言行举止不应受到约束与限制,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更多地发展个人主义。 在这一思想影响下他和第二任妻子于1927年一起创立一所试验学校。 他相信简单成分的语言(句子,或是更恰当地说,命题)可以指称由简单成分的实在(事实)引起的简单成分的经验(感官作用)。 在知识理论与逻辑学上,罗素都是个极简主义者;他试着化约世界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使其达到最简单的「原子」成分。
班雅明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正正專注於在過去影像閃現的一刻,將之牢牢捉緊、保存。 因為「所謂危險,既關乎傳統的內容,也關乎傳統的繼承者。對二者來說,危險都是一樣的:都淪為統治階級的工具。」淪為統治者工具的,惟有被壓迫階層及其傳統,而歷史唯物主義正是站在被壓迫的一方去審視歷史。 後來經懷海德的介紹下,羅素認識了當時的新黑格爾主義者麥克塔加特(J. M. E. McTaggart)及摩爾等人。 新黑格爾主義是在十九世紀末在英、美和二十世紀,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流行於德、意等地,以「復興黑格爾」為口號的思想潮流,羅素早年亦深受該思潮的影響,不過很快就改變了自己的立場,接受邏輯原子主義的思想。 1893年,他獲得了數學學位,翌年又獲得了倫理學學位。
羅旺哲學歷: 哲学
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但是罗素的努力被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证明是徒劳的。 思辨的歷史哲學對應於自然哲學(對科學探討對象的哲學研究);分析的歷史哲學對應於一般而言的科學哲學(對科學活動本身的哲學研究),並的確受到科學哲學的影響。 所有思考生命本質的問題都很抽象,但確實是根本且重要的問題。
政治上罗素的立场接近于民主社会主义:他支持政府为穷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反对共产政權的極權統治。 羅素在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再次成為注目焦點,他譴責美國總統甘迺迪與聯合國在這次事件中的做法,並對蘇聯的領導人赫魯雪夫表達同情與提出建議,他認為自己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且造成一定的作用,雖然多數評論家與輿論並不認同。 但羅素過去對蘇聯的批評反而帶來某種信譽,因為沒人會認為他是克里姆林宮的傀儡。 1920年7月,罗素申請了一年假,前往中國和日本講學,对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影响。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君子,卓越的活力,勇氣,智慧與感受性,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 思辨的歷史哲學研究以康德、黑格爾、馬克思、湯因比等為代表,然而正如對自然體系的哲學研究或宇宙論之類已然過時,歷史悠久的思辨的歷史哲學的光彩也日漸黯淡。
羅旺哲學歷: 哲學家
曾在三一学院、剑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他写了许多著作,其中包括经典著作《西方哲學史》。 哲學家(英語:Philosopher),智慧的愛好者(lover of wisdom),對事物懷抱興趣,擁有廣泛的知識,並且能夠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特定的問題。 就職當天,羅旺哲在個人粉絲專頁發文表示,「過去,我是一名政治記者,幫民眾找出施政問題;現在身分轉換,接下來要盡力替民眾解決問題」。
但這類生活點滴在片中統統都變成空洞的懷舊符號,低下層生活的社會性矛盾與張力,在以小孩羅進二的角度敍事下取巧地避過,因而羅氏一家的貧窮困境,順理成章地被歸結為命運播弄。 所以才有「鞋字半邊難,半邊佳」、「做人總要相信」這類所謂智慧箴言;說穿了,不過是在重申:捱過了,就會由「難」變「佳」,明天就會更好──一種「歷史進步主義」的庶民版本。 於是,警察貪污、黑社會收保護費,以至「六七暴動」及中國文革,全都從敍事上的遠距離角度輕輕帶過或被消聲,正如陳志華所說,影片「把不太『和諧』的東西暗中偷走」。 我們憑藉微弱的救世主力量,將過去帶來現在,驚覺我們都繼承了壓迫者傳統,這一被壓迫的「危急狀況」,並非今天才意外地發生,而是由來以久。 從這一點,可見班雅明的歷史理念不僅要建立一套有別於進步主義的歷史觀,不止要在一連串事件的地方,看得見災難,而且更要救贖當下,消除「危急狀況」。 班雅明在命題二說:「同以前任何一個世代一樣,我們也被賦予了微弱的救世主力量,此種力量的支配權屬於過去。」當面臨危機的時候,過去的影像便會閃現。
羅旺哲學歷: #3 哲學系在學什麼?
海院、管院,到人文科技學程,是我的學習探索之路。 生命是待處理的文本,文學與生命是無從切割的鏈結。 第二條原則表達出人們可以合理地期望社會不平等確實對個人有利,例如社會上存在地位和職位之間的高低,不過,這些地位與職位必須向所有公民開放。 這條原則表達出人們可能在先天和後天規定上有所差別,例如有些人生來就比較聰明、強壯與生於富裕的家庭,但即使如此,社會上的地位和職位還是應該向所有公民公平開放,使每個人能夠有機會得到這些地位和職務。 在某個晚上,又一次,維根斯坦又跑到羅素家裡,不過這次,維根斯坦要求羅素幫他確認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笨蛋,如果他的確是一個笨蛋,他就跑去做飛行員;如果不是,他就做哲學家。
羅素還跟英國軍方討論過這些想法,也寫信給曾提出核子工廠檢查計劃的馬賽耶陳述自己的意見。 ,要求从相当于逻辑上原始命题的原始事实出发,以这种事实作基本元素,由此构造出整个世界。 罗素认为这种原始事实是主观的感觉经验,而且这些元素之间彼此毫无联系。 罗素认为,人所感觉到的是“事实”或“事实”的集合体,它既不能被认为是物理的,也不能被认为是心理的,而是“中立”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曾支持过绥靖政策,但是后来又支持与纳粹德国作战,因为他意识到希特勒必须被消灭,否则将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 罗素始终认为,任何战争都是罪恶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战争是在很多种罪恶中较轻的一种。
羅旺哲學歷: 歷史哲學
不過日前就有民眾抱怨肉才剛買回家就發臭,懷疑攤販老闆在騙年輕人。 市府發言人隸屬秘書處媒體事務組,負責市長相關的政策及重大市政建設訊息發布、新聞媒體的聯繫、緊急新聞事件處理與輿情蒐集等事宜,可以說是任務繁重,素有市府化妝師之名。
1920年罗素访问俄国和中国,并在北京讲学一年,与美国人文哲学家杜威同时间在中国讲学。 回到欧洲后著有《中国问题》一书,孙中山因此书而称其为“唯一真正理解中国的西方人”。 罗素反对英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被罚款并丧失了三一学院的教职。 [NOWnews今日新聞]豬肉是台灣人餐桌上最常見的肉品,各部位口感有著極大差異,會製作成不同的料理。
羅旺哲學歷: 政治、社会和宗教
但是当这个消息一曝光,地方法院就取消了他的教授资格,认为他在“道德上”无法胜任教授一职。 (其中,法院和地方報紙抨擊羅素1925年的著作《我的信仰》)他在1944年回到英国,并重新执教于三一学院。 羅旺哲學歷 1931年罗素的哥哥去世,因他沒有孩子,由罗素继承爵位,成为第三代罗素伯爵。 但是他很少在公开场合这么称呼自己,或被别人这样称呼。 1890年罗素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哲学、逻辑学和数学,1908年成为学院的研究员并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
羅旺哲學歷: 思想与贡献
羅旺哲透露激動心情「明天要辦婚禮嘍!」,標記妻子的帳號,不難看出幸福點滴。 羅旺哲學歷2023 TVBS新聞主播韋家齊與政治新聞記者羅旺哲日前舉行婚禮,記者背景的他們在工作上時常能碰見政治人物,久而久之產生好交情;婚禮上不乏許多政治大咖捧場,陳玉珍、高嘉瑜、黃暐瀚、蔣萬安等人。 參加來賓中,廣播節目主持人楊月娥提到婚禮下的故事,新娘子韋家齊的父親在10天前離世,形容是場心如刀割的婚禮。
羅旺哲學歷: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Leo Lo 羅竟祐,畢業於台中市衛道高中,現就讀台灣大學哲學系,雙主修政治系國際關係組。 本來只是想擠進台大的他,在翻閱一些哲學普及書籍後發現自己對哲學的興趣,同時看見了不一樣的生活樣貌。 回首當初自己對於哲學的一無所知,期許自己能將這個影響他重大,卻長期被社會誤解、忽視的學科,帶給更多人們知道。
《羅素的幸福觀:一天就能讀完的〈幸福之路〉》. 《自由之路》(原書名:Roads to Freedom). 不著譯者. 文化藝術出版社. 羅旺哲學歷 2005年. 他在漫长人生将尽之时,写了一部情感浓郁的优雅自传,总结他的政治信念、对哲学的爱以及—对爱情的爱。 罗素也宣称—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显示的--「世界是恐怖的」;相较之下,形式哲学虽能提供庇护,但终究是虚掷光阴。
我們一輩子追求做個好人,卻從未懷疑做好人的正當性,但倘若做好人事實上完全不必要呢? 哲學人想的事情或許抽象,但這並不是他們腦袋壞掉,他們只是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幫助自己更確定人生罷了。 我們成長路上,有太多觀念被偷渡進我們心中,過去填鴨式的教育讓我們甚少去懷疑父母、師長們的建議,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我要做好人?」、「為什麼我不能說謊?」也是可以被懷疑、挑戰的。
羅爾斯提出政治和道德哲學本質上是關於正義的理論,把正義視作組成社會組織的第一美德,他甚至表示,一種社會理論,不管它有多麼嚴密和有效,只要它缺乏正義,就要被拋棄或改革。 )是中華民國記者出身的政治人物,無黨籍,畢業於文化新聞研究所,曾任東森新聞台記者、臺北市政府發言人。 2023年2月,上任未满2个月,请辞台北市政府发言人。
羅旺哲學歷: #3 哲學系在學什麼?
,1214年-1294年),英國方濟各會修士、哲學家、鍊金術士。 他學識淵博,著作涉及當時所知的各門類知識,並對阿拉伯世界的科學進展十分熟悉。 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努力把洛克、盧梭、康德所代表的傳統社會契約論思想提升到一個更為抽象的高度。」羅爾斯重新發明和改造傳統的社會契約論思想,標誌著自由主義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當代美國出現的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權利與善何者優先之爭,都可以上溯至《正義論》一書的發表。 除了《正義論》外,他還著有《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Liberalism)一書,探討奉行自由主義的社會如何保持穩定和統一。
羅旺哲學歷: 哲學家
羅素的一生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從事純粹的哲學研究,另一部分是參加不同的社會活動,到世界各地講學和交流。 羅素從來都不是一個書齋裡的學生,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沉思,而是時刻留意世界局勢的發展。 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素便因為反對協約國而被判入獄半年。 大戰結束後,他在1920年訪問蘇聯和中國,對兩地的人民表示了好感。 羅旺哲學歷 羅素到中國訪問期間,在北京大學等地方就哲學問題和社會結構和數理邏輯做了五個演講。 中國著名的哲學家張申府是在羅素來華期間積極譯介他的著作的人,也是中文學界翻譯維根斯坦的第一人。
《西方哲學史:以社會和政治的視角敘述哲學的一般歷史(縮譯彩圖本)》. 《我們關于外間世界的知識:哲學上科學方法應用的一個領域》. 思辨的歷史哲學試圖在歷史中發現一種超乎一般歷史學家視野之外的模式或意義,可視作歷史學的形上學;分析的歷史哲學致力於弄清歷史學家自身研究的性質,可視作歷史學的知識論。
羅旺哲學歷: 羅素:結識維根斯坦,是我一生中最令人興奮的智慧探險
羅素一生人共發表了七十多部著作,接近兩千篇文章。 主要的哲學著作有有與懷海德合著的《數學原理》、《哲學問題》、《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物的分析》、《對意義和真理的探究》、《哲學大綱》、《西方哲學史》。 主要的社會、道德、科學和宗教的著作有《原子論入門》、《相對論入門》、《我信仰什麼?》、《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中國問題》、《論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婚姻和道德》等。 由於羅素著作海量,據說這使得兩位英國學者布萊克威爾(K. Blackwell)和魯加(H. Ruja)花了三十年時間,才編輯完成羅素的全部書目。 從歷史連續體來說,它就是一種內爆:從歷史連續體內爆出一個特殊時代,從時代中爆出一種特殊生活。 內爆將統治階層壓迫的理念依據炸個粉碎,,這正是班雅明「哥白尼式理論革命」的意義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