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坑墩觀景台6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交通:因是水塘區,故的士是唯一可出入的交通公具。 由西貢市搭的士在西壩前的控制塔下車後,沿萬宜路往北潭涌方向步行數步,便可循右方的小徑下走至萬宜水庫岸邊。 沿著路牌步行一會兒就會先到達大坑墩觀景台,可360度觀望大坑墩的風景,整個清水灣、釣魚翁以及東南面的果洲群島都盡收眼底。

龍脊位於港島石澳,俯瞰藍塘海峽,曾被《時代周刊》亞洲版譽為「亞洲最美市區行山路線」、《Lonely Planet》評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 位於屯門的虎地郊遊徑,相傳有老虎出沒而命名,全程有樹木林蔭,上山斜度不大,途經虎地坑石澗,沿石澗走到盡頭便是藍地灌溉水塘,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從波平如鏡的湖面欣賞藍天白雲的倒影。 公里,而且大部分都是下坡路,沿途被群山圍繞,舒適易行。

大坑墩觀景台: 西貢

交通:乘坐九巴91或小巴16、103、103M於清水灣道「大坳門」站下車後,沿清水灣道步行約二十分鐘至大坑墩入口。 大坑墩是放風箏和野餐的好地方,直上大嶺峒俯瞰龍蝦灣和西貢無敵大海景,豁然開朗。 轉入相思灣形同走進隱世小村莊,寧靜的小沙灘尚未成為打卡熱點,能享受片刻的寂靜,適合親子和新手郊遊。 位於西貢的清水灣大坳門是個放風箏地點,因為有足夠空間和廣闊草地才可以放風箏,所以就算看日出的人群不少,也不會被遮到視線,亦不會很擠迫。 The post 行山路線:【大嶺峒 龍蝦灣郊遊徑!五星級海景郊遊親子路線!】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人遊香港.

走到一半,我們稍稍飲水休息,回頭一看,景色比在大坑墩更迷人:站得更高,望得更遠,回頭向右望,能隱約看見柴灣、小西灣一帶的高樓,清水灣海灘就在我們腳下。 十仔不時提醒我們趁機回頭「打卡」,拍下靚景,因為再往前走,山嶺「餓死雞」就會遮擋布袋澳一帶景色。 80年代盛極一時的滾軸溜冰,時至現今雖仍受不少人喜愛,卻並非任何地方都適合玩。

大坑墩觀景台: 活動資訊

龍蝦灣道沿途擁有多條隱秘小徑,但只適合具經驗人士進入,新手不宜。 龍蝦灣路盡頭是清水灣馬術學校,有機會看到學員策馬。 馬術學校旁為龍蝦灣風箏場,地方不算大,一般作露營場地。

大坑墩觀景台

【明報專訊】行山登頂,既可欣賞及拍攝開揚靚景,也可吸收大自然送來的正能量,掃走心中煩憂。 今次由熱愛行山的攝影師陳德誠(Vincent),帶我們遊新界西的山頭,先去雷公田的生態園賞花看蝶,再上「鱷魚朝天」看無敵靚景,最後到河背水塘享受清風。 阿草帶我們由港鐵沙田圍站D出口出發,經逸泰街右轉入水泉坳街。 沿斜路直上,經過左邊接駁水泉澳邨的升降機塔,很快便看到右手邊有一條岔路,路牌寫着「作壆坑村」便可轉入。 大坑墩觀景台 大坑墩觀景台 這個節目更令原本抗拒行山的她,變為愛上行山。 今日就由Shirley和山藝教練梁梓浩(Sunny)孖住上,帶我們登上象徵香港精神的獅子山,又可到訪回歸亭及望夫石,每個景點也帶有香港特色。

大坑墩觀景台: 【大嶺峒 龍蝦灣郊遊徑】

最高點的大嶺峒上設有觀景台,可俯瞰清水灣、布袋澳、牛尾海及西貢海的海灣風光,而牛尾洲、吊鐘洲、火石洲及果洲群島,也紛陳碧海,清晰可辨。 在大嶺峒原途折返,回到大坳門BBQ,放風箏,甚至留待夜晚觀星,詳情:大坳門郊遊樂! 若體力好,可向郊遊徑繼續前行至終點,需時需3小時。 【明報專訊】來到7月中,驕陽高高掛,山友的興致卻沒有因高溫而減退,反而更積極尋找「清涼」路線。

  • 如需授權瀏覽器使用手機的「位置資訊功能」,請於電話「設定」功能開啟相關瀏覽器使用手機的「位置資訊功能」 權限,然後再重新掃描QR code及登入。
  • **適合初中或以上鶴咀交通不便,屬於行山加觀星的組合好地方,這裡幾乎沒有街燈,可以說是零光害,絕對是觀星的好地方。
  • 富安花園起步,梅子林路,茅坪古道,過茅坪坑,茅坪老屋,茅坪坳,藤王,北港古道,大水井古道,西貢散隊。
  • 這條鄰近美孚一帶民居的路線,既可欣賞開揚景色,也可享受水塘涼風,最適合想就近行山的居民。
  • 交通:在香港仔碼頭搭乘街渡,船程約一小時。

此花在1965年被選為香港的市花,並作為香港區徽及區旗的圖案。 見到呢個位,就到觀景點,360度全部係海、山、島,心情大好! 通常會有一堆人逼在此打卡,不用急著影相,向前行也有很多很多很多的美景。 潮玩直立板 先學跪掌握平衡感 輕鬆上板玩法多【明報專訊】夏日炎炎,最近在社交媒體「洗版」的包括有大熱運動直立板。 它看似容易上手,不少新手落場實戰,卻總是在站起來的一刻失去平衡而跌入大海。 到底怎樣才能駕馭直立板,拍下威水的打卡相?

大坑墩觀景台: 港鐵

港府於1969年把村民遷移到青龍頭海邊的龍如路旁,另建成今日的圓墩村。 2010 年, 圓墩村古屋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物,讓這裡得以保留下來。 古屋經復修後,現成為圓墩博物館,交由民安隊管理。

大坑墩觀景台

今次就由行山發燒友林永傑(Samuel)帶我們暢遊烏蛟騰、三椏灣及荔枝窩,既可欣賞美麗海灣,也可感受鄉郊恬靜。 大坑墩觀景台 【明報專訊】疫情反彈,想做運動強身健體都多了限制,室內健身中心再次關閉下,還原基本步,躲入山野,讓青山綠水安撫心靈。 大坑墩觀景台2023 今次有山藝教練陸永恩(Vivien)帶我們去西貢,先到猴塘溪享受涼風,再去嶂上大草地打卡,最後到牛耳石山觀賞無敵開揚景,吸收大自然正能量。

大坑墩觀景台: 睇日出地點 9. 西貢碼頭

今次〈由我帶路〉走入大嶼山鳳凰徑第五、六段,登觀音山、羗山、靈會山,路經荒蕪的中式庭園。 大坑墩觀景台 相較其他行山路線雖然較冷門,但景色毫不輸蝕,石壁水塘、鳳峰與大澳風景皆能盡收眼底。 這顆「滄海遺珠」正因為知名度不高,行山人士也較少,到此一遊有機會「獨享」壯闊的山海美景。 【明報專訊】在繁囂都市中,尋找一條綠意盎然的散步路線,不論是午後趁空檔出走鬆一鬆,抑或放工後閃進城市森林,舒展筋骨,都能為生活注入動力。 今期推介一條城市健行路線,與物理治療師秦梓瑋(Arnold)一同走走,由香港公園走到中區自然徑,上山落山,化城中綠蔭道為個人gym room。

集合:上午十時十五分,10:15 am 元朗福康街小巴總站,乘37 號小巴往攸潭尾躉頭小巴總站下車。 拾級向前邁進,山景海灣伴隨,清涼氣溫行來輕鬆,黃泥涌水塘進入古蹟徑,槍炮地堡,跑馬地市政大樓晚飯,高低6小時,自備糧水晴雨具。 將軍澳屋苑對開山邊夏威夷古道,漸入漸聞水聲,一條溪流有潭有瀑,綠樹成蔭,景色依舊,大岔口急轉馬游塘坳,田疇坑路到寶達村,過了新屋村安泰、安達,於順安村下午茶,大路3-4小時,自備糧水晴雨具。

大坑墩觀景台: 郊遊好去處

行程:青龍頭,菜園村,引水道,橫山徑,豬八戒石,企鵝石,烏龜石,駱駝石,烽火台,大欖角山脊,機場天氣雷達站,山坡路,大欖涌青山公路乘車賦歸。 錦田紅屋市集出來,走進歷史悠久的圍村---水頭水尾,瀏覽祠堂祖居,田疇果園穿梭山麓,風吹草低偶而見牧羊人,曲折鄉道到達逢吉鄉,賞遊上將府百年建築,鄉村酒家下午茶或往元朗區,大路3小時,一切自理。 索罟灣大路拐轉菱角山,奇異怪石,維肖維妙,坳位登臨南丫島最高的山地塘,三百餘米,曲折山脊繼續前方,乾坑少段到達村莊,蘆鬚城、洪聖爺海灘,於榕樹灣區晚飯,崎嶇山路6小時,一切自理自。

  • 沿龍蝦灣郊遊徑清水灣郊野公園東岸而走,兩公里多十分易行,可以看到無敵海景山色。
  • 今次邀請了藝人方方(方芷欣)分享她玩直立板經驗,並有直立板教練教各位如何輕鬆上板。
  • 交通:在大嶼山市中心,搭巴士11號,在水口下車,再沿指示牌步行約30分鐘。
  • 旅遊天書Lonely Planet就曾選龍脊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之一,很多旅客也專誠為此來港。
  • 從觀景點遠眺,船隻在維港穿插往來,好不繁忙。
  • 我們在日出康城出發,踏上海濱走廊,一棟棟的豪宅矗立海傍大道,登臨將藍大橋,橫跨將軍澳水域,無敵海景,轉了一圈,行來輕鬆3小時,自備糧水晴雨具,調景嶺區酒家下午茶。

這次清水灣半島的路線屬於簡易程度,全長約7公里。 十仔指,雖然路線簡單,但沿途景色非常迷人,登山能盡覽滘西洲、吊鐘洲等開揚景色;加上中途幾乎沒有分岔路,只要沿路牌指示走就不會迷路,當作輕鬆親子遊也沒有問題。 留意龍蝦灣郊遊徑兩旁大多是低矮灌木,沒有樹蔭,記得做好防曬。 大坑墩觀景台2023 大坳門位於清水灣東部,附近有山有海,而且清水灣郊野公園內有大片草地,專門予人放風箏,是有名的風箏勝地。

大坑墩觀景台: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中段則有不少崎嶇不平的石頭路,得小心前行,中後段屬於平坦坡階路線,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能輕鬆健走。 大坑6號步道的特色就是有長約6公尺的繩索吊橋,增添健行樂趣,也有不少網友在此拍照打卡,險象環生的畫面趣味性十足。 建議可六上七下,一次收集兩條路線,沿途欣賞不同風景。 十仔本身也是野外定向教練,山齡超過15年,喜歡四處「蜎窿蜎罅」發掘新地點。

大坑墩觀景台

穿過屯門良景邨,面向高山向左行,有入口上山。 過了良田坳後漸近小峽谷,沿路兩旁是青山腹地的連綿山脈,繼續前行別回頭,當看到路牌「此路危險不得擅進」,再往前便是小峽谷! 油塘港鐵站A2出口步行5-10分鐘,到鯉魚門三家村,乘珊瑚海渡輪(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到東龍島約30分鐘。 大坑墩觀景台 公里長,沿途可欣賞有「鳳東飛流」之稱的瀑布,亦可飽覽周邊群山地貌。

大坑墩觀景台: 清水灣大坳門郊野公園觀景台

導覽全香港18區,推薦香港特色打卡小店,更會整理地區漫遊路線。 穿過停車場,左手面有一條山徑,便可進入龍蝦灣郊遊徑,郊遊徑初段全是石級,頗費力,有時需手腳並用,上攀2公里多的路程,便到達291米高的大嶺峒觀景台。 這裡景色開揚,可望到牛尾海、清水灣等多個海灣,能見度高的話,更可以望到牛尾洲、吊鐘洲等,睇盡香港東南面水域的一覽無遺美景。 龍蝦灣郊遊徑位於清水灣半島以東,可以選擇由大坑墩或龍蝦灣出發,由龍蝦灣出發較多上坡。 首次挑戰以大坑墩做起點,入口有少許隱秘,左邊看到停車場,上一小段斜路,見到地圖,左手邊便是郊遊徑起點,沿大石級登上大嶺峒山頂。

大坑墩觀景台: 搖斗坪 河瀝背 大埔滘

這條鄰近美孚一帶民居的路線,既可欣賞開揚景色,也可享受水塘涼風,最適合想就近行山的居民。 【明報專訊】為減少人群聚集在熱門行山徑,有山友提出「就近行山」概念。 今次找來山藝教練史啟賢(Sky)帶我們從北角寶馬山出發,途經紅香爐峰、小馬山及畢拿山,最後由? 魚涌的大潭郊野公園入口離開,路線既輕鬆易行,又有靚景欣賞,而且起點與終點非常近市區,適合想短線走走活動筋骨的港島人。 大坑墩位於清水灣大坳門以東,大墩坑早早已開發一系列完善的郊遊設施,停車場、士多、野餐枱凳、燒烤場、觀景台及一大片草地的風箏場等一應俱全,一直以來都是傳統郊遊及觀星熱點。 另外,大坑墩郊野公園內亦設有約長1公里的清水灣樹木研習徑,可以讓人享受輕鬆郊遊之樂。

大坑墩觀景台: 大坑10號步道|全長約1.2公里

大坳門有巴士、小巴直達,下車後向清水灣郊野公園方向行,大約 15 分鐘便可到達放風箏地點。 大坑墩觀景台 大坑墩位於清水灣半島的東陲,這裡設施完善,有燒烤場、小食亭、士多,又有風箏場,在風箏場可飽覽清水灣和布袋澳一帶的景色,係個適合一家大細的郊遊地點,假日遊人不絕。 大家可以在這裡補給,準備出發往龍蝦灣郊遊徑。 交通:港鐵鑽石山站,再轉搭巴士91號;或於將軍澳或寶琳乘小巴16、103M,於大坳門下車,向清水灣文郊野公園步行約10分鐘。 在彩虹或坑口搭的士,直接在清水灣郊野公園落車,車資約$80。

【明報專訊】香港的特色山徑,幾乎總有一條在附近。 大坑墩觀景台 山藝教練陸永恩今次帶我們由上水出發,登上華山,欣賞有「萬里長城」、「小長城」之稱的連綿山脈,順道到訪色彩繽紛的坪輋壁畫村,最後到雲泉仙館感受仙氣。 這條路線無論起點與終點的交通都很方便,北區山友自然相當就腳。

大坑墩觀景台: 九龍 / 市區 Kowloon / City Area

今次邀請了藝人方方(方芷欣)分享她玩直立板經驗,並有直立板教練教各位如何輕鬆上板。 【明報專訊】周末計劃行山呼吸新鮮空氣,可是一想到大好假日還得清早爬起牀,興致立時大減。 如果可以下午3、4時才起步,路途輕鬆,還可飽覽海連天美景,多角度欣賞雄偉懸索橋樑,在360度開揚山頭擁抱黃昏「鹹蛋黃」與彩霞,無可挑剔了吧! 圓墩村先民源自廣東梅州五華縣,於二百多年前遷移到青龍頭山谷中這裡居住,靠種植稻米為生。 六十年代,當大欖涌水塘建成後,圓墩村的水源漸漸枯竭,無法耕種。

【明報專訊】秋意漸濃,早晚天氣清涼,又是登高遠足的好季節。 今次有山系攝影師伍詠言(David)及他的行山拍檔——唐狗女「爬坡」,帶我們行新界北的山徑,途經古洞水塘、麒麟山及牛潭山,欣賞無敵開揚美景,山路大致是天然原始,人和狗可盡情享受大自然郊遊之樂。 周末自駕遊丨林錦公路一次過遊勻農場、佛寺到水塘 觀鷺鳥賞蘭花遊竹林生態一日遊【明報專訊】忙足一星期,周末最適合走入大自然鬆一鬆。 今期我們來一轉林錦公路自駕遊,從農場、佛寺走到水塘,沉浸於山光水色中,觀鷺鳥賞蘭花遊竹林,更可自選加遊短程路線漫步山中,洗滌心靈後,再買農產品回家自煮,以清新晚餐回味一天的豐富行程。 【明報專訊】日日上班困在冷氣間,不如今個周末到戶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釋放工作壓力。

大坑墩觀景台: > 香港好去處搜尋

睇到上圖呢個位,有兩個選擇,一係繼續向前往,一路去到清水灣騎術學校+龍蝦灣,但因為開始落山,風景相對無咁靚,勝在可以去到海灣灘,落水玩吓,夏天好涼快。 二係折返原地,行石級落山,返去係公園玩風箏,燒野食,行程就輕鬆啲。 【明報專訊】瘟疫蔓延時,四處去不得,本以為登山遠足,可遠離人群呼吸清新空氣,可是人同此心,行山徑變得比旺角更旺場,更糟糕的是,人們遺留大量垃圾,破壞生態! 今期《由我帶路》找來山藝教練梁梓浩(Sunny),帶我們到西貢釣魚翁、田下山及佛堂門天后古廟,欣賞開揚美景外,也分享行山禮儀,教大家如何愛惜大自然。 【明報專訊】盛夏,有人愛躲在室內歎冷氣,但也有山友樂於和陽光玩遊戲,走入山野享受大自然免費送贈的涼風。 年初有巴士線延伸服務至烏蛟騰,加上荔枝窩往來馬料水的渡輪又增設周末班次,令這區交通比從前更方便。

大坑墩觀景台: 九龍坑山 流水響水塘

今次介紹的路線,沿途既可親近大自然,又可動一動舒展筋骨,加上屬相對容易泊車的地段,優哉游哉便可享受舒暢一天。 【明報專訊】上期〈由我帶路〉帶大家走完龍蝦灣熱身後,開始向難度進發,不如來大刀屻挑戰自己! 大坑墩觀景台 【明報專訊】香港四處都是山,多區居民均可足不出「區」享受行山樂,即使是市區也有不少特色山徑。 今次邀來生態旅遊導賞員黃智仁(Johnny)帶我們由黃竹坑出發,走上南朗山,俯瞰海洋公園,遠眺香港仔避風塘,全程輕鬆易行。 【明報專訊】從石屎森林走入郊野,就是想看與別不同的山林美景。 今次有山藝教練陸永恩帶我們遊赤柱,從赤柱炮台巴士總站起步,先欣賞開揚海景,再一睹奇形巨石,其維肖維妙的犀牛外形,吸引不少山友前來影相。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