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食物及衞生局統計,2016年至2017年度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及診所的精神科病人數目逾24萬,其中4.9萬為嚴重精神病患者。 醫管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2019至20年度,有約1.2萬宗新症預約,當中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門診的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約為80個星期,即約一年半。 局方解釋,是因病況屬非緊急類別的人數較多,而在現時醫護人手緊絀下,輪候時間會相對較長,緊急及半緊急類別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均可維持在兩星期和8星期內。 以上個案反映,跟進嚴重精神病人需時甚長,但社康護士一般卻要在同一時間照顧多達60名病人。 去年食物及衞生局發布的《香港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指,精神科護士於2016年已有94人屬「過剩」,預計到了2030年,將會有623人、即16.1%精神科護士「過剩」。 六分鐘診症,相當於2008年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的平均診症時間。
這種人要提醒他們不要再製造問題,把精神和時間留在處理問題上,想到一個問題,就先解決當下的問題。 歐陽醫生憶述當年該名思覺失調病人本來情況穩定,可以出去「渡假」,但後來發現有發病跡象,拒絕讓他外出,結果他便突然失控,一腳踢向歐陽醫生。 另外,由於病人的衛生狀況一般,所以病房都有累積了幾十年的氣味,「實在難以頂到超過1小時」。 不過重建後,青山醫院就180度大轉變,化身渡假屋一樣,環境乾淨、設施齊全,病床密度甚至比普通科更好。 歐陽醫生在普通屋村家庭長大,讀的不是名牌學校,但自小就經常「考第一」、參加各種電腦奧林匹克比賽,絕對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尖子。 本來打算走「IT」路的他,又嫌「IT」悶而轉投醫學,結果一口氣考入中大醫學院。
歐陽國樑醫生: 歐陽國樑醫生
有人認為問題不大,事情過去的話便可一切回復正常,但有精神科專科醫生發現,近期病人求助的時間滯後,擔心會有隱藏患者,有需要接受治療但又不自知,令情緒影響愈來愈嚴重,無法正常生活,甚或出現自殘的行為。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榮譽秘書黃光磊是已退休的精神科註冊護士。 精神病藥物具嗜睡、難以集中、流口水、手震和身體僵硬等副作用,病人即使離院,適應生活也不容易。 若醫生能密切跟進病人用藥情況,當能更有效調節用藥,助他們融入社區。 歐陽國樑醫生2023 現時醫管局會安排精神科社康護士,社工或職業治療師等擔任「個案經理」,上門跟進病人用藥情況,以及復康過程中的心理和適應問題。
性別評估時醫院也會在適當時間轉介當事人到言語治療部接受治療師的指導。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苦心練習,而那些理論也並非容易掌握,有些朋友稍加練習就能練出一把既自己又好聽的女聲,但有時也取決於本身的先天性條件,花很多時間也未必能夠練出比較好的聲線。 「作為精神科醫生,學到不少做人道理,這些都是無價的。」歐陽國樑醫生行醫20年,由懵懵懂懂被病人「起飛腳」踢爆眼的青山醫院實習醫生,到現時盡得病人信任的私家醫生,除了懂得說服病人改變,走進病人內心世界,他笑言最希望做到病人的「風水師」,替病人指點迷津。
歐陽國樑醫生: 診所地址
他曾跟進一位病人,十多歲起患妄想症,覺得家人會在水和食物中下毒,「在家也不肯吃家人做的菜,堅持自己做飯,我很難和他建立關係。」病人最初服用的是第一代精神科藥物,副作用較大,會令手腳僵硬、坐立不安,有時需要母親陪伴在外行走一個小時,才能穩定下來。 他的藥物依從性不高,致病情愈來愈惡化,腦細胞也受到傷害,結果,20 多年來一直在醫院和社區出出入入。 到了病人40 多歲,黃光磊對他作社區跟進,由於二人曾在病房接觸,他才不至於對黃光磊毫無信任。 現時醫管局七個聯網的精神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各異,由45至146星期不等(表),當中新界東最誇張,長達三年。
- 有發展問題的兒童確診路上困難重重,根據衞生署資料,政府在2015年承諾90%的新轉介個案,可在6個月內完成評估。
- 衞生署回覆指,個案實際輪候時間視乎其複雜程度及情況而定,測驗服務亦已實行分流制度,確保情況緊急和較嚴重的兒童會優先獲得評估。
- 有部份跨性別人士希望自行購買及應用賀爾蒙藥物,以令其身體狀況趨向及接近相反之性別。
- 如今回望過去,他表示其實病人發病前可留意到蛛絲馬跡,能防止事件發生,但始終當年經驗不足,結果令自己受傷,病人的治療也變得更複雜。
- 暫時我們不知道香港那裡可以有這個手術進行,也沒聽說性別認同診所有提供。
在等候期間,原本病情穩定的也會惡化;而病人繼續居於社區欠缺支援,也增加慘劇發生的機會。 在這樣的制度下,病人能否得到最佳治療,實在成疑,而醫生也無法跟進病人的「藥物依從性」(即有否按指示服藥)。 她解釋,醫管局的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平均達一至兩年,主要因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生人手不足,該專科僅30多名醫生,卻要處理約1.7萬宗ADHD個案,每年更有約1,500宗新症要接見,加上該專科醫生流失率高,令情況每況愈下。 資深精神科醫生王明爍在醫管局工作逾30年,他也認為現時約六分鐘的診症時間不理想。 雖然他會花約一小時在新症病人上,但剩下的三小時便要看逾20個病人,只能拉上補下。 「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狀況,是要令他們覺得醫生不只對『病徵』有興趣,是對他整個人感興趣、有意幫助他。」王明爍說,醫生須給予病人機會訴說不快,即使這未必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至少可讓他們宣洩。
歐陽國樑醫生: 精神科醫生
病患者女 - 59歲 醫生,你好 本人於2月19號中左新冠,當時病症唔重 但於一個月後發現有失眠,開....... 病患者男 - 26歲 最近兒子發現身體多處唔舒服,但經檢查後沒有任何發現,兒子上網搜尋資料說是自律神經失....... 賀爾蒙應用在男跨女及女跨男上完全不同,女跨男一般只用睾丸酮,比較普遍選用針藥,對肝、腎功能影響最小,吸收最強。 男跨女需要同時用雌激素及抗雄激素,比較普遍用口服,也有少數選用針筒注射、皮膚吸收的塗抹膏藥或或貼片。 變性手術選擇性用的材料如乳房植入體(鹽水袋或矽袋)是需要自付的,價錢視乎所選,大概$8000不等。
醫院一直未能為這位病人提供較少副作用的新一代藥物,他的病情遲遲未見大改善。 黃光磊經常和他談「湊仔經」,建立朋友般的關係,才終成功說服他轉到自己的社區覆診。 去年5月,時任食衞局長高永文指,每名社區精神科醫療專業人員(如精神科社康護士、社工等),平均同時照顧40至60名病人;2015年香港護士協會的調查也發現,精神科社康護士對病人的比率是1:55,相比起英美兩國的個案經理比率,分別為1:21及1:29,香港的比例明顯太高。
歐陽國樑醫生: 醫療評價
培訓人才需時,政府有必要盡快訂下理想的社康護士對病人比例,宏觀規劃人手。 聲帶手術對於部份跨女來說可能是另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但圈內眾說紛紜,有朋友說做完後過半年聲音又回復到以前一樣,也有說有風險。 不過也見不少成功例子,風險也實在不算得相當高,如果跟性別重置來說就說不上什麼,手術價錢也不那麼貴。 歐陽國樑醫生 暫時我們不知道香港那裡可以有這個手術進行,也沒聽說性別認同診所有提供。 在台灣有一所比較為人熟悉的,也做過不少MTF聲帶手術,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現時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會安排初生至5歲、懷疑有發展問題的兒童接受母嬰健康院醫生的初步評估,經醫生評估後再轉介至衞生署轄下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作進一步評估,其後再轉交公立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或私家醫生確診,方可獲得治療。 而6歲或之後的在學兒童則由老師或社工轉介至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進行評估,再轉介至公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確診及治療。 精神科醫生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及醫務社工等團隊,會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及臨床需要,提供適切的治療和跟進,包括住院、專科門診、日間復康訓練及社區精神科服務等。 單從診症時間甚至比不上普通門診來看,精神科醫生面對的嚴峻壓力可想而知。 歐陽國樑指出,為精神科病人診症,應該先和對方聊天,了解他們在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難,然後才討論症狀。 雖然普查顯示精神病患病率不低,但求助率卻只有至26%,可見精神病仍是社會中的禁忌。
歐陽國樑醫生: SEAN.L : 焦慮症及驚恐症疑問
如欲安排於本港進行變性手術,或在性別認同上出現嚴重焦慮,可安排約見威爾斯醫院性性認同障礙診所,當事人需於本港註冊醫生處取得轉介信,診症時說明是因性別認同障礙,欲轉介往指定之精神科專科部門就診,轉介信需註明身份證號碼及姓名。 如有醫護人員或醫生有不禮貌或歧視的情況出現,可表明這是非專業的態度,及可要求即時中止該次醫療服務。 兒童患上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或情緒疾病並不罕見,惟他們由發現至獲公立醫院醫生接見治療,往往歷時兩至3年,在等待期間,不少兒童因延誤治療,導致出現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有關注發展問題兒童團體指出,因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生人手不足,30多名專科醫生要處理逾萬宗個案,令輪候求診隊伍愈來愈長。 有精神科醫生則表示,曾有個案輪候4年始獲醫生診斷,建議醫院管理局將穩定新症輪候時間,縮短至一年內。 持續5個多月的社會事件造成衝突連連,不少人因此出現失眠、發噩夢,甚至有人出現抑鬱傾向。
有部份跨性別人士希望自行購買及應用賀爾蒙藥物,以令其身體狀況趨向及接近相反之性別。 本會並不鼓勵在沒有醫生診治及跟進底下應用賀爾蒙藥物,但若別無它法,也請定期作一般性的身體檢查。 賀爾蒙補充劑可影響肝、腎功能,有部份人因體質或其他問題,用藥以後會出現肥胖、頭痛、容易疲倦、情緒反覆或其他更嚴重效果,所以務必經常留意身體的變化。 從〈醫護信箱〉提問後,更有機會參與〈醫訪共融計畫〉透過綜合意見問診服務,會員可對病情預先稍作了解後,選擇性地邀請相關合適醫生共同參與該計畫,為健康生活作更週全之護理安排。
歐陽國樑醫生: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跨性別 - 每事問」諮詢服務,對跨性別的任何疑問、憂慮,難以啟齒的問題,甚至性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 歐陽國樑醫生2023 facebook 或電郵裡發問,我們會盡所能提供協助。 病人若認為被誤導簽署「自願留醫申請書」,或在住院期間不滿其主診醫生的治療手法或其精神評估,可向醫管局投訴。 據醫管局數據,青山醫院約十年前重建後,提供1,100張床位,入住率維持約65%。 過去三年每年入住青山醫院的病人人次大約為2,700,其中被強制入院接受觀察的病人約佔三成。 「跨性別資源中心」是本港歷史最尤久的跨性別非牟利組織,旨在提高社會大眾及在校的性別意識,以及提供對社群內的支援服務。
- 實習期間遇過的難忘事絕不只一件,歐陽醫生憶述曾遇過情況十分「難搞」的思覺失調病人。
- 他的藥物依從性不高,致病情愈來愈惡化,腦細胞也受到傷害,結果,20 多年來一直在醫院和社區出出入入。
- 當年,面對社會質疑診症時間過短,醫管局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建議合理的診症時間。
- 單從診症時間甚至比不上普通門診來看,精神科醫生面對的嚴峻壓力可想而知。
- 歐陽國樑指出,為精神科病人診症,應該先和對方聊天,了解他們在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難,然後才討論症狀。
- 歐陽國樑醫生行醫20年,由懵懵懂懂被病人「起飛腳」踢爆眼的青山醫院實習醫生,到現時盡得病人信任的私家醫生,除了懂得說服病人改變,走進病人內心世界,他笑言最希望做到病人的「風水師」,替病人指點迷津。
- 病人可選擇自願入院:經醫管局的醫生評估後,認為有需要接受醫管局精神科住院服務,並願意入院接受治療的病人,醫管局會根據《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30條,要求病人簽署「自願留醫申請書」,申請書遞交醫院院長後,該院院長便可收納該病人為自願入院病人。
同年,香港護士協會公布調查指出人手不足問題,受訪者的工作壓力高達8.2分(10分為滿分)。 歐陽國樑醫生行醫20年,由懵懵懂懂被病人「起飛腳」踢爆眼的青山醫院實習醫生,到現時盡得病人信任的私家醫生,除了懂得說服病人改變,走進病人內心世界,他笑言最希望做到病人的「風水師」,替病人指點迷津。 歐陽國樑醫生 作為初出茅廬的實習醫生,難免會被長時間入住醫院的病人欺負。
歐陽國樑醫生: 【非常醫生】被青山病人起飛腳踢爆眼骨 精神科醫生行醫20年見盡人生百態
實習期間遇過的難忘事絕不只一件,歐陽醫生憶述曾遇過情況十分「難搞」的思覺失調病人。 當時病人一直都難以康復,本來打算開最強的藥物治療,但當時上司向歐陽醫生提議「不如停止所有藥物,看看病人最惡劣的情況可以去到什麼程度」,作為經驗不多的實習醫生,歐陽醫生雖然擔心過停藥後會否使病人情況更混亂,但始終是上司的指令,所以繼續執行。 雖然現時為精神科醫生,但歐陽醫生坦言當初最討厭就是精神科,總覺得精神病並非「醫治」病人,只是「吹水」,甚至在實習選科時把精神科排到最後。
至於這些人出現抑鬱症狀,包括有不開心、經常有負面的想法、失眠、無胃口、易累又無精神;也有焦慮症狀,包括思想上不時覺得很擔心、擔憂仍未發生的事情,「想像到很誇張」。 有些病人甚至感覺不到自己有焦慮,但就在身體上反映出來,渾身不妥、肚屙、「抖唔到氣」、心跳快、手震、感到頭暈、頭痛。 「始終事件仲進行緊,大家可能會覺得有情緒係正常,但當完咗之後,負面情緒仲喺度先知出事喇」。 上文節錄自第9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2月12日)《 政府冷待資源嚴重短缺 精神康復 路阻且長》。 康復之路固然並非只靠專業醫療人員便能輕易走過;然而,專業人員的資源規劃卻是必須做好的一環,唯其如此,精神病康復者才能再次融入社區,繼續走康復路。
歐陽國樑醫生: 性別評估及手術私家診所
數以十萬計的精神病患求診,早已令公院人手超負荷,2016年至2017年公院精神科醫生流失率達6.4%,在各項專科中排第三。 歐陽國樑慨嘆,在公立醫院體制下,不少精神科醫生疲於奔命,最終唯有離開,他是其中一人。 有不少男跨女的朋友都有詢問過聲音怎樣處理,對於很多跨女來說也是最煩惱的其中一個問題。
歐陽國樑醫生: 搜尋醫務信箱
醫生會不時評估病人的情況,並會為適合出院的病人安排社區復康等服務。 根據醫管局資料,2011至2014年,出院人次維持在每年約16,000至17,000宗。 當初他歪打正著入行「靠把口搵食」,三年前離開青山醫院,自立門戶開私家診所,每天依舊接觸大量情緒受困擾的人。 他有時診症會問及對方的生活遭遇,問及其內心深處,像在跟他們經歷一趟人生。 「我在他們身上其實也學到很多,反而是他們教我做人處事。」他自言曾因工作待遇、人事升遷耿耿於懷,也會回想那些安慰過病友的道理:不愉快很多時源自太多比較。 歐陽國樑解釋,其實醫護人員只在突發時,無法阻止病人自殘、干擾儀器或傷害他人,才會把他們「上綁」,甚至送入牆壁鋪滿軟墊的房間,但並非常見或是他們的日常住所。
歐陽國樑醫生: 診所/醫院資料
歐陽醫生指,這種人多數是年輕人,許多時會因應別人反應,才決定做不做一件事,但其實不準確,有時可能是別人的過份要求。 如今回望過去,他表示其實病人發病前可留意到蛛絲馬跡,能防止事件發生,但始終當年經驗不足,結果令自己受傷,病人的治療也變得更複雜。 歐陽國樑醫生 有網友在《社會事新聞影音》LINE社群PO出一段影片,從畫面中可以看到,1名男子先對機車騎士大吼,後來出現加入5名男子分別持安全帽、球棒朝騎士身上狂毆打,還傳出陣陣響亮的敲擊聲,更離譜的是,還有另外2名男子在一旁以手機錄影。 警方表示,全案疑因感情糾紛引起,目前已掌握涉案特定的對象,正積極查緝中。 謝國樑指出,近日市民反映搭車時間久候,交通處努力解決問題,他今搭乘瞭解行駛現況,從新路線核定,到營運業者接手營運,主要由公路總局負責,希望公路總局協助業者解決9026班次問題,同時希望監督中央機關的民代予以協助,一起解決市民搭車久候的問題。 國道客運9026路線由新業者接手營運後,許多民眾反映尖峰時間上不了車,基隆市長謝國樑關心基隆通勤族權益,今(22日)由交通處長王圳宏陪同,早上7點和通勤族一起候車,自安樂區乘車到南港轉運站,瞭解路線行駛現況,謝國樑強調,市府堅決要求,不得影響民眾搭乘的權益。
歐陽醫生表示,自己就曾因經驗不足,而被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的病人踢爆眼骨,至今難忘。 至於強制入院,根據《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31條,基於病人本身的健康或安全,或是為保護他人着想,醫管局可向區域法院法官或裁判官申請將患有精神紊亂,其程度足以構成理由,將他羈留在精神病院內至少一段有限的期間的病人,羈留以作觀察。 因此條例被羈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可透過《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59B條,向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提出申請,要求覆核其個案。 歐陽國樑醫生 目前香港有五間法定精神科住院單位,青山醫院之外,還有九龍醫院、葵涌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大埔醫院。 「一個做得好的精神科醫生不止要懂開藥面診,還要似個談判專家、男朋友,甚至終極目標是做病人的『風水師』,令他全然相信你的說話,才能把他的心病治好。」歐陽國樑說罷哈哈大笑,自言目前仍未做到「風水師」的境界,但自覺已至少像個談判專家,有病人喜歡他、肯聽他話。
現今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工作量同樣多,歐陽國樑指,這專科已發展到關顧病人心理狀況、職業治療等範疇,負責住院的醫生每周也要跟護士和治療師等團隊開會,研究每個院友的康復進度。 歐陽國樑2015年離開青山醫院,轉開自己的私家診所執業,自言算是在公立醫院做得較長時間的精神科醫生。 青山醫院這座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精神科專科醫院,多年被外界想像為瘋人院,甚至戲謔言行失常的人要「入青山」。 歐陽國樑「入青山」工作15年,見盡各類奇難雜症,直至近些年有人失戀、失眠、突然情緒低落也跑來青山門診見他,他說港人有精神病很普遍,那些懂得求醫的病友,有時可能比「正常人」更正常。 他認為,無人預計得到事件會延續這麼長,因此壓力愈來愈大,問題便陸續浮現。
歐陽國樑醫生: Oi lin mok : 驚恐 焦慮
當年,面對社會質疑診症時間過短,醫管局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建議合理的診症時間。 去年11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指醫管局自2014年起規劃新增普通科門診服務,並以八分鐘的診症時間為基準;至於專科的診症時間,局方只稱「會因應病人的臨床情況及複雜性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診治新症需時比舊症長。 有發展問題的兒童確診路上困難重重,根據衞生署資料,政府在2015年承諾90%的新轉介個案,可在6個月內完成評估。 惟至2018年僅得49%個案可在6個月內完成,前年亦只得53%個案達成目標。 衞生署回覆指,個案實際輪候時間視乎其複雜程度及情況而定,測驗服務亦已實行分流制度,確保情況緊急和較嚴重的兒童會優先獲得評估。 病人可選擇自願入院:經醫管局的醫生評估後,認為有需要接受醫管局精神科住院服務,並願意入院接受治療的病人,醫管局會根據《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第30條,要求病人簽署「自願留醫申請書」,申請書遞交醫院院長後,該院院長便可收納該病人為自願入院病人。
「他們有時是鑽牛角尖或把事情想歪,我們要跟他們講好多道理,轉換他們的想法。」精神病科醫生有時也要為人解心結。 訪問精神科醫生歐陽國樑像在收聽一個午間清談節目,說話節奏明快、論盡天南地北。 以為他說起青山醫院會有什麼奇情怪事,最後還是一個個平常人的故事。 2015年,醫管局招聘的精神科護士減少,部分未覓得職位的畢業生批評開辦課程的院校濫收學生,而院校則批評醫管局不肯請人。 醫管局該年度接獲186名應屆畢業生求職,但該局首階段僅聘用了69名精神科註冊護士及7名登記護士。
歐陽國樑醫生: 歐陽國樑醫生 Au Yeung Kwok Leung
說起青山醫院,很多人總覺得內裏的病人都瘋瘋癲癲,亂叫亂跑,如同瘋人院。 但實際上,歐陽醫生指病人非但不嚇人,甚至性格有點可愛,例如10多年來一直開玩笑說已嫁給精神科醫生,而最難接受的反而是環境。 他說很多個案源於遇上挫折,壞情緒日積月累,最終出現精神問題。 他希望精神健康日後能走入社區,讓更多人察覺自己的心理需要,懂得主動求助。 至於間接受影響的人士,不乏因看得太多新聞或社交媒體的資訊,因而感到焦慮不安。 也有住在示威區附近的人向他表示,「每次出街都聞到殘餘催淚彈味,又有人喺下面唱歌。」雖然求助人已盡量避開相關新聞,「但佢生活根本就喺嗰度,想避都冇得避」,以致出現失眠、怕出街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