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2歲孩子還不會用水杯喝水,可能是大動作穩定度不足、手部無法控制良好或協調性不佳等,使孩子將杯子拿近嘴巴時,水會溢出或杯子拿不穩,甚至可能孩子想喝果汁而不想喝水,當媽媽拿水給他喝,他會吐掉。 多種因素皆可能影響孩子的自理能力,因此,建議從最基本的兒童發展能力做評估,再來觀察更高階的專注力與其它能力表現。 整體而言,自理能力並非單一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展現,包括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交互動技巧等。
爸媽的情緒反應會影響孩子,像是讓孩子自己吃飯,但卻掉滿地,造成爸媽緊張焦慮,趕著幫孩子,就可能造成孩子覺得自己無能,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因為動機很重要,只要孩子願意去做,就值得讚美,「並不是讚美結果,而是行為」。 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可以做到自己脫褲子,但穿上褲子仍需家長幫忙。 自理能力訓練 孩子在學穿褲子時剛開始需要坐著穿,要到三歲半之後才能慢慢發展出站著穿褲子。 2.用示範提示,如果口頭說明還不清楚時,就要由老師展現該行為,並緩慢的示範給學生看,也可以增加示範動作呈現的時間,讓學生仔細觀察該技能,最後再讓學生試試看。
自理能力訓練: 自理力從小培養 即睇年齡家務對應表 謝絕公主病王子病
2至3歲︰能夠用匙羹去進食、能夠用叉刺一些軟的食物;著衫方面能夠扣一些大的鈕扣;生活技能方面能將玩具放回指定的位置。 註:上圖的虛線部分表示四個象限的界線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學校只宜利用上述象限大致釐訂學生在智能及肌能方面的能力。
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好性格和好習慣,就要任他們冒險。 自理能力訓練2023 父母不會以不准、不可以、危險作為阻礙孩子踏出第一步的動力,就讓他們試吧! 若果父母為他們安排了將來的路,為他們帶來平坦的將來,沒有陷阱、絆腳石,孩子如何處學習失敗?
自理能力訓練: 訓練孩子自理能力3大目標!幫助兒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老師以測驗、觀察、晤談、操作等多元的方式,評量學生的能力,並依據評量的結果,瞭解學生的現況能力,再根據學生之現況能力擬定教學目標。 自理能力訓練 教學目標要合於學生的需要、心理年齡、適應未來生活的需要,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優勢,更重要的是,要選擇迫切需求的項目為教學目標,如此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教導中重度智能不足兒童學習各項生活自理技能,主要先使用工作分析法,將各項自理技能分析成最小、最容易教、也最具體之若干步驟,再配合教師的逐步教導與適度獎勵措施,方易奏效。
當平坦的人生忽然出現阻滯,他們將沒有再次嘗試、站起來的毅力。 家長不要過分的寵愛,當孩子正面對困難,家長、老師不協助,反而旁觀。 自理能力訓練 因為這是一場訓練,練孩子的邏輯,動腦筋,就能克服困難,解決難題。
自理能力訓練: 開始計劃
著重於課程方面的探討,如蔡麗仙(民79)以42 位國中啟智班一﹑二﹑三年級輕度智能不足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生活中心生計教育課程(LCCE)日常生活技能課程對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的教學成效。 自理能力訓練2023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LCCE日常生活技能教學與未接受LCCE日常生活教學,在「處理個人財務」、「購買」、「準備及消費食物」、「表現公民責任」、「在社區活動」等能力項目上,實驗組均優於控制組。 不同年級的國中輕度智能不足學生,在「購買準備及消費食物」﹑「表現公民責任」等兩能力項目上,年級間有顯著差異。 教學目標訂定後,起點行為也瞭解了,便可依生活自理技能步驟的簡單或繁雜並考慮兒童身心發展的發展順序及障礙程度,來安排教學內容的先後順序。
第二至五篇依次為「進食篇」、「如廁篇」、「穿衣篇」及「梳洗篇」。 每篇內容先介紹該項自理能力的發展,然後透過「問題大搜查」,讓家長認識常見的自理問題,並以「問題透視鏡」剖析引發問題的可能因素,接著打開「訓練法寶箱」,就多個經常令家長感到困擾的情況,以問答形式為家長提供相關的訓練建議。 首先,爸媽必須不怕髒、不怕麻煩,舉例來說,當1歲多孩子練習拿湯匙吃飯時,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將食物灑得倒處都是,寧願自己餵孩子,也不願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 張旭鎧治療師表示:「這也造成孩子失去練習和成長的機會。」建議爸媽別怕髒,可以做一些防範措施,例如:舖報紙、準備圍兜兜讓孩子穿,即使孩子弄得又髒又亂,事後整理也不會太麻煩。
自理能力訓練: 目標2.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基於學習目標的選訂及內容的比重,涵蓋自理學習範圍的名稱亦有異,例如:日常生活技能、獨立生活技能;亦有不少學校在生活流程中讓學生學習自理,或設計跨學科課程,例如:統整自理及社適;在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中滲入自理的學習元素等。 父母覺得很奇怪,家裡準備一些蒙特梭利的教具,必須練習穿線、扣扣子等動作,女孩都做得不錯,為何卻無法將衣服的鈕扣扣好? 經過評估發現,女孩確實不會扣好穿在身上的衣服鈕扣。
- 例如:喝奶時,張開嘴巴含住奶嘴;到了4個月吃副食品,張開嘴、待食物放入嘴巴後,再閉嘴咀嚼。
- 寶寶6個月前,最基本、最簡單的能力即為當食物接近嘴巴時,自己會張開嘴巴含住食物、接著閉上嘴巴咀嚼。
- 在經過評估後,發現孩子的大肌肉穩定度缺乏、小肌肉的靈活度不足、協調性不佳,使用湯匙舀起食物時,容易掉落;加上不易在舀起食物的短短時間內將湯匙放進嘴裡,種種因素讓孩子難以吃到食物。
- 當孩子扣好一顆鈕扣,記得鼓勵他:「哇!你好棒,扣好一個了。」針對孩子的好表現進行稱讚,孩子不僅會越做越好,還會越做越快。
- 舉例來說,小男生上廁所時會自己脫褲子,但解完尿後,還不會把褲子穿上或拉得不整齊。
- 基於學習目標的選訂及內容的比重,涵蓋自理學習範圍的名稱亦有異,例如:日常生活技能、獨立生活技能;亦有不少學校在生活流程中讓學生學習自理,或設計跨學科課程,例如:統整自理及社適;在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中滲入自理的學習元素等。
有些孩子因為過度挑食,或對吃飯沒有動機,這時候也可以先從點心時間進行練習,不要影響孩子均衡飲食的攝取。 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高,會讓孩子較有獨立性、更有自信,情緒也會更穩定。 有研究顯示,未來工作會更有責任心及動機,對自我的肯定也會較高。 相對來說,生活自理能力較缺乏的孩子,會對自己比較沒有自信,覺得自己無能,需要別人幫忙才能做到,即使有能力卻害怕挑戰,遇到新的活動,會沒有動機去做,因為他不覺得自己可以做到,會需要別人協助。 一歲多就可以讓孩子練習自己用餐具吃飯,但要注意食材大小以及軟硬度。 其實對一個一歲多的孩子來說使用湯匙吃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一歲半後可以開始使用叉子,若要學習使用筷子,需要更熟練的精細動作,因此要到孩子四歲之後才能學習得更好。
自理能力訓練: 提升孩子自理力 把握1個黃金期 16歲培養獨立自主
把剔號卡預先放在物件需擺放的位置,如鞋子的剔號卡應該放在鞋櫃,孩子到鞋櫃放好鞋,便可取得剔號卡,如此類推。 1.本網站之所有著作(含語文、音樂、攝影、圖形、視聽、電腦程式及網站其他內容)均屬「資優生」所有或第三人合法授權本公司使用之著作,為著作權法保護。
Cooper,Heron,&Heward,1987;Popovich, 1981)。 要訓練幼兒的自理能力,方法很多樣,當中可參考「連扣法」,以洗頭為例,開水喉、洗濕頭、唧洗頭水等,分這些步驟去教小朋友。 初期可以讓小朋友做前期步驟,家長協助做之後的步驟,如沖水,慢慢待小朋友自己完成所有步驟。 自理能力訓練2023 自理能力訓練2023 暑假時,孩子閒賦在家,不難看到他們把衣物隨處亂丟、玩具亂放,人就懶洋洋攤在梳化上。
自理能力訓練: 服務項目
王文科1(1993)指出,根據Haring & McCormick(1990)、Kirk & Gallagher(1989)及Orelove & Sobsey(1987),為多重障礙學生設計的課程模式有下列幾種。 學校可按校本課程模式,選用及編排自理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及重點細目。 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從失敗中負上責任,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失誤。 最重要是他們從過程中會自己尋求方法去解決,為自己負責。 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有助磨練孩子的勇氣和膽量,這兩個性格特點正是德國人民的特徵。
透過自然情境下的練習,所學技能可立即獲得增強,學生易有成就感,可增加信心,也較能促進學習的類化。 (三)生活自理技能教學的困難及問題所在,在推行生活自理技能課程時,常會存在一些阻礙,這些阻礙可能來自特殊教育的教師、普通班的教師或是行政人員。 主要原因常是缺乏溝通或是對讀、寫、算及科學等學科,可以應用在生活情境的用處,不夠瞭解。 如學會烤肉時如何升火、訂假日的野餐計畫、可以依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決定購買的東西、閱讀報紙上的徵才廣告等活動。 此外,缺乏適當的評量技術、缺乏適當的教材教具等都是實施教學時的一些困難,需要去克服和突破(Cronin, 1996)。 訂定校本課程模式後,學校可按下列建議,為不同能力和需要的學生,選訂及規劃延展學習目標的方向及範圍。
自理能力訓練: 目標3.學習做事要有始有終
學習目標說明了學習方向及學習重點,反映課程範圍內最主要的學習項目。 從課程總目標起,下至課程學習範疇目標,以至學習重點或重點細分的分層結構。 學習目標並沒有按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細分,然而各範疇的學習目標都盡量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顯示由小一至中三整個課程所涉及的自理知識、技能、有關的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 (請參閱下圖、附錄三及「自理(特殊教育需要)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及學習重點細目」)。 三歲之後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嘗試練習擦大便,不過爸媽還是要檢查有沒有乾淨,孩子約要五歲半以後才能較穩定完成這項任務。
- 徐享良(民75)所提出生活自理技能的教學內容,除了飲食穿衣個人衛生等自我照顧技能外,還包括外出旅遊辨別方向、搭乘交通工具以及打電話、寄信、處理輕微外傷、認識社區內的公私立服務機構等項目。
- 例如:(1)注視及嗅到桌上的食物(感覺);(2)知道食物是可以吃的(認知);(3)用表情、眼神、手勢、溝通圖、聲音或言語表示需要食物(表達/溝通/語言);(4)伸手拿取食物(動作)。
- (請參閱下圖、附錄三及「自理(特殊教育需要)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及學習重點細目」)。
- 反而自小學懂獨自外出、親身感受過一般人的生活,就會了解外面的世界,當遇到意外,也可從基本的認知和熟悉的感覺作出解難。
- 等他會爬一階,接著願意挑戰兩階、三階……此時也提升他的主動性。
等他會爬一階,接著願意挑戰兩階、三階……此時也提升他的主動性。 透過以上方式訓練孩子自理能力,不僅能讓他們一起學習陪著父母做家事,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肌肉控制,讓他們掌握更多不同的肢體動作,還能提升手眼協調能力喔。 自理能力訓練 不論是人格、肢體、智商、情商等發展,在這期間將會迅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