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颱風訊號2023必看介紹!內含颱風訊號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颱風訊號

這與以往在港內不再受強風持續影響時即除下/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安排不同[23]。 10月17日上午,氣象局預計一號風球於上午維持,當天下午至傍晚改發三號風球的可能性較高[43][44]。 上午11時,氣象局表示考慮在下午3時至傍晚6時改發三號風球[45]。 下午2時30分,氣象局表示將會在下午4時30分改發三號風球[46]。

颱風訊號

其中,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屏東縣是今日受到特報影響的地區,預計明日北部地區和中南部地區仍有短暫陣雨發生的機率。 此外,明天基隆北海岸、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地區及蘭嶼、綠島會有較強陣風,大家應該多加注意。 建議民眾保持緊急應變意識,注意天氣變化,減少出門等風險行為。

颱風訊號: 熱帶氣旋報告及刊物

翌年超強颱風鮎魚襲港,天文台發出一號信號時,鮎魚已移至香港之東南偏南約570公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及批評。 颱風訊號 時任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博士在2010年10月29日在天文台「台長網誌」發表《何時才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解釋天文台在鮎魚襲港時沒有早些發出一號信號的原因[9]。 亦有網民去信天文台詢問為何鮎魚距離香港不足700公里仍不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天文台回覆指,一號戒備信號的意義是表示有一熱帶氣旋集結於香港約800公里的範圍內,及可能影響香港,但並不是機械式地指每當有熱帶氣旋進入香港800公里的範圍內時,便要立即發出一號信號。 晚發一號信號的行為直至岑智明在2011年4月14日接替台長一職後才有改善。 香港天文台亦會按實際情況而不會盲目跟從鄰近地區已發出的信號級別。

颱風訊號

下午4時30分,氣象局正式改發三號風球,當時「納沙」位於澳門東南約400公里處,且預料三號風球將在午夜前維持[47]。 氣象局指除非「納沙」採取較偏北路徑移動,否則改發八號風球的機會較低[48]。 晚上11時,氣象局表示三號風球將在10月18日清晨維持[49]。 事件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天文台當日不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決定被質疑,香港地下天文台創辦人及網主方志剛於8月3日發表網誌《你知道天文台欺騙了你嗎?》[11],質疑天文台有關做法。

颱風訊號: 一號信號之最

香港天文台事後解釋指,維港內未有錄得持續的烈風,只需維持三號強風信號。 颱風訊號2023 及後天文台就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作全面檢討,並就三號及八號信號的參考測風站作出修訂,新措施於2007年生效。 颱風訊號2023 由該年起,大部份熱帶氣旋威脅減少,但離岸仍然持續吹強風時,天文台均改發一號信號,取代三號信號,在這之前其實亦有例子(颱風林茵及颱風丹尼分別急劇減弱和急轉彎遠離,令天文台由三號信號改發一號信號);不過天文台在某些情況仍然不會改發一號信號,而直接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由於典型熱帶氣旋路徑一般是西北、西北偏西或西北偏北移動路線,導致香港受風暴吹襲期間的風向有慣常的轉變模式,造就典型的八號信號方向配搭(部份配搭在1999至2013年間更出現超過5次);但部份熱帶氣旋的路徑可能較異常,造成其他類型的風向轉變,亦令八號信號的配搭有所不同。
  • 李本瀅在2009年5月11日正式接任天文台台長,其後在台長網誌指出熱帶氣旋警告的生效時數下降能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干擾及提升社會效率[8]。
  • 其中 一號風球[12]代表戒備或強風吹襲,意義與以往的一號風球、現在的一號及三號信號相同; 二號風球[12]代表烈風或以上風力吹襲,意義與以往的五號至十號風球、現在的八號至十號信號相同。
  • 颱風警報期間,中央氣象局會定時召開颱風動態說明會:海上颱風警報期間,每天召開6次;若該颱風在遠離臺灣之後,研判反撲之可能性極大,或是中途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又再重新增強為輕度颱風,於解除警報後再以輕度颱風以上強度逼近臺灣時,將發布第二次颱風警報。
  •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英語:Gale Or Storm Signal No.8),是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一,一般市民俗稱為八號風球或八號波[1]。
  • 2013年風季開始,濕地公園站被剔出測風網絡,流浮山自動氣象站取代濕地公園站成為8個風速參考站之一。

稍早,氣象局於今晚(8/1)8時30分已發布颱風「卡努」海上警報。 颱風訊號2023 因處在季風環流,又受高壓牽制,路徑變數多,最新路徑又更靠近台灣。 氣象局在今日晚間,就會對卡努颱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不排除最快週三發布陸上颱風警報。 澳門氣象局於5月30日下午5時10分發出今年首個橙色高溫提示,預料明日非常酷熱,部分地區最高溫將達36度或以上,市民需慎防中暑,避免在烈日下進行戶外活動及多補充水分。 颱風訊號2023 由於颱風瑪娃暴風半徑略為縮小,對巴士海峽及臺灣東半部近海威脅已解除,故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5月31日下午5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參⁠ 11]。 根據氣象局最新資料,颱風「卡努」20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5.2度,東經128.0度,以每小時12公里速度,向西北西轉西進行。

颱風訊號: 熱帶氣旋警報

天文台低估菲爾強度,菲爾在接近珠江口時迅速增強,橫瀾島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108公里,換算為海平面風速仍達暴風程度,顯示菲爾為強烈熱帶風暴。 菲爾在當日上午9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天文台之西北偏西約50公里掠過。 颱風訊號2023 在菲爾吹襲期間,香港普遍吹烈風,而天文台因預測失誤,預計香港不會受烈風影響而只是懸掛三號強風信號。 [17][18][19]但自此之後,每逢熱帶風暴橫過香港或非常接近香港,天文台也發出八號信號,因此出現了颱風利奧[20]、熱帶風暴圓規[21][22]、強烈熱帶風暴帕布[23] [24]、颱風蓮花[25]、熱帶風暴洛克等風力偏弱的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利奧顯然受乾燥東北季候風影響快速減弱,圓規則因地形因素,帕布及洛克是烈風覆蓋範圍太小及風力結構鬆散,而蓮花則是登陸後出乎意料地急劇減弱,才令八號信號生效時風力嚴重不達標。 在菲爾吹襲期間,香港普遍吹烈風,而天文台因預測失誤,預計香港不會受烈風影響而只是懸掛三號強風信號[33][34][35]。

颱風訊號

縱使香港當局已停止懸掛警告信號多年(改為從媒體和其他途徑發出信號),澳門氣象局至今依然把信號在當地兩處地方懸掛警告信號,並保持香港已停止多年的晚間時亮起警告燈號的措施。 颱風訊號2023 熱帶氣旋警報(英語:Tropical cyclone 颱風訊號2023 warnings and watches,中國大陸作熱帶氣旋預警,港澳作熱帶氣旋警告),是指全球各處常常受熱帶氣旋影響的地區,於風暴侵襲時發出的警告,用以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防禦或撤離措施。 這些警告涉及警告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人命及財產安全尤為重要。 雖然瑪娃已遠離香港,但在高空反氣旋影響下,天文台於6月2日早上6時45分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及特別天氣提示,天文台總部在下午錄得攝氏35.2度,為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而多處地區氣溫亦上升至35度或以上。 下午2時,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5月22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

颱風訊號: 生效時間最長

1943年10月20日至1945年8月底期間,當時的日佔政府因戰爭時期使氣象預報物資短缺,精簡風球信號,二號風球以朝上三角形▲(藍藍)顯示,表示香港將吹起烈風或以上風力(即今8至10號信號)。 下表為香港十號颶風信號列表,粗體颱風表示澳門氣象局亦為該颱風懸掛十號風球。 最接近距離、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最高陣風以公里計算、瞬時最低氣壓以百帕斯卡表示、雨量則以毫米量度,數據均以天文台總部所錄得為準[1]。 1946年至1979香港採用夏令時間(即香港時間+1小時)[2],若十號信號發出或取消時香港正是實施夏令時間,於本表中有關時間會以「夏」字註明。 因應天文台在2009年增設「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分級,表內熱帶氣旋強度將以新熱帶氣旋分級制顯示,2009年或之後以天文台熱帶氣旋年刊為準,2009年前則以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為準。 由於颱風梅花逐漸接近臺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於9月11日上午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警戒區域包含台灣東北部海面、東南部海面含蘭嶼和綠島[44]。

同時對基隆北海岸、臺北市山區、新北市、桃園市山區、宜蘭縣發布大雨特報[45]。 上午11時30分氣象局表示梅花颱風已略為增強,警戒區再增北部海面[46]。 下午1時20分,針對新北市山區、桃園市山區,發布豪雨特報,並將基隆市、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列為大雨特報區域。

颱風訊號: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外媒報導,中國水利部對北京和天津發布暴雨洪水警報,強降雨造成多處嚴重積水,民眾受困,消防人員搭乘橡皮艇,將民眾一一接駁出災區。 週三起,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基隆北海岸和北部地區短暫陣雨;週四到週五,北部地區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大雨,背風面的東南部可能有焚風發生。 氣象局預報員趙竑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指出,預估今晚到周三清晨有機會發布海上警報,但還要視其移動速度,以及暴風半徑有無再擴大,仍要再觀察。 一九一七年,本港初次使用1至7號信號代表風暴情況。

此後十號信號出現次數再次轉趨頻密,僅5年後的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便令天文台再次發出十號信號,翌年超強颱風山竹更導致繼1960至1962年之後,56年以來天文台首次需要連續兩年發出十號信號。 2010年代共發出三次十號颶風信號,是自1970年代以來最多。 每當是一個颱風有機會數小時內正面吹襲香港時,天文台的預報中心便開始忙碌,天氣預報員、新聞發佈員與台長各自分工,不斷用科學方法分析、對外發佈和討論颱風形勢[49]。 根據規定,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均須獲天文台台長批准。 因此台長負責審視颱風移動路徑及速度、本地風力、氣壓等變化、衛星數據、雷達數據、風暴潮的預計幅度、大範圍大氣條件對颱風的影響等等的因素[49],與及透過分析雷達同事的匯報,從而決定發出與否。

颱風訊號: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日數最多的年份

5月20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2W[註⁠ 2]。 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302,並命名「瑪娃」[註⁠ 颱風訊號2023 3]。 香港天文台在10月14日發表「天氣隨筆」,表示在位於西北太平洋的一個低壓區會逐漸發展為熱帶氣旋,並在星期日橫過呂宋海峽,為南海東北部帶來不穩定天氣,其對香港天氣的影響仍有待觀察[12]。 一個熱帶氣旋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大風、風暴潮、大雨、下沉氣流引致的酷熱天氣。 由於香港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旨在警告市民熱帶氣旋帶來的風力威脅[1],因此一號信號中所指的「影響」只限於熱帶氣旋所帶來的風力。

颱風訊號

9月13日17时,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揮部將防颱風急響應提升至一級[7]。 [8][9]浙江全境A级景区暂停运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暂停开放,所有文化和旅游活动取消或延期。 宁波机场、台州机场、舟山机场已取消9月14日全部航班。 [10]宁波市于9月14日暂停执行除机场、火车站、高速卡口、高速服务区外的72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查验要求,直至防台风应急响应解除[11]。 14日14时起,甬台温铁路宁波至台州段停运;14日16时起,宁波地区所有列车停运[12]。 宁波轨道交通14时起暂停1、2、3、4号线高架区段运营[13]。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