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多於一次的治療,我們則把它稱為分次立體定位放射治療(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SRT)。 在控制疾病的同時,相較於傳統全腦放射治療(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BRT),可以避免照射海馬體(Hippocampus),從而更能保存腦部認知功能。 立體定向腦瘤間質放射治療又稱立體定向腦瘤內近距離照射,系採用立體定向技術,將放射性核素置入腦腫瘤內,使腦瘤局部產生大劑量的放射效應(100~400Gy),而周圍正常腦組織受照量極小,由此而產生的腦壞死率也較普通顱外放射方法顯著降低。 三叉神經為十二對顱神經之一,主要負責臉部及口腔內的感覺,其餘功能包含咀嚼相關肌肉的運動功能及眨眼反射等。 顧名思義,三叉神經在臉部的分布就分為三叉,分別負責額頭、臉頰、下顎三個區塊的感覺。
- 其實這種「手術」是用高劑量輻射對腦部細小目標作非常精確的放射治療。
- 白血病累及腦和脊髓引起占位壓迫或白血病、再障穩定期骨髓移植前伴有顱內腫瘤治療、凝血異常如血友病等所致腦出血治療等。
- (6) 人格的改變﹕大腦的額葉或者顳葉受到侵犯時,會有記憶明顯變差、情緒失控、行為舉止錯亂、答非所問等異常的症狀。
- 需要與三叉神經痛鑑別診斷的其他疾病,包含有牙齒感染或其相關病灶、顳顎關節疾病、偏頭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或顳動脈炎等。
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位於顱底中央的蝶鞍部(sella turcica)(圖一之A),是我們內分泌系統的樞紐。 前葉可分泌生長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刺激素、催乳素、濾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激素。 這些賀爾蒙可以調控人類生長發育、水分代謝、產後哺乳、以及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內分泌器官的功能。 腦下垂體實際大小僅一立方公分,重量約0.5公克,但卻是顱內腫瘤的好發位置,將近有十分之一的腦瘤係源自腦下垂體。 根據某些文獻的健檢與大體解剖報告,腦垂體瘤的盛行率在正常健康人甚至高達40%。
顱內放射外科: 麻醉和體位
那時由於影像導航治療(Image-guided Radiotherapy)的發展並不太成熟,故此神經外科醫生會為病人進行局部麻醉以便裝上框架(Frame based SRS)(圖二),再利用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技術去確定靶區位置作放射治療。 假若是治療多發性癌症腦轉移,筆者曾經以超過20小時去治療多過12個靶區。 微血管減壓術在術前需要於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看到有顱內血管壓迫於患側的三叉神經上才適合進行,並非所有三叉神經痛的病患都可以看到血管神經壓迫。
需要與三叉神經痛鑑別診斷的其他疾病,包含有牙齒感染或其相關病灶、顳顎關節疾病、偏頭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或顳動脈炎等。 影像檢查則以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為主,評估是否有造成前述次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灶,若有這些病灶,則可依照病灶進行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如果是腫瘤壓迫三叉神經造成的,即可切除腫瘤以達到神經減壓、改善疼痛的效果。 另一方面,腦部磁振造影檢查也可以評估三叉神經是否有受到顱內正常血管的壓迫而造成疼痛。 針對三叉神經痛的治療,第一線為藥物治療,以抗癲癇藥物為主,也可搭配肌肉鬆弛劑使用,最常使用的藥物為carbamazepine或oxcarbazepine,大部分的病人在藥物治療之後可以有不錯的疼痛改善。 但仍有部分的病人對於藥物的反應效果不佳,或是因為藥物副作用而無法持續治療,此時可以藉由一些非藥物治療來改善疼痛,包含射頻治療、微血管減壓術或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等。 X小姐長年為左臉的三叉神經痛所苦,只要一碰到臉、吃東西都會引發劇烈的疼痛。
顱內放射外科: 治療
此手術傳統上以顯微手術進行,手術傷口位於患側的耳後髮線內(僅需剃除手術傷口處少部分頭髮),開顱後將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以墊片隔開,以阻絕因為血管搏動刺激造成異常之神經傳導而導致疼痛。 顱內放射外科 七到八成以上的病患在術後都可以達到長期的疼痛消除或是大幅改善。 若以內視鏡進行手術,頭皮及開顱的傷口則可以更小,恢復更快。 其餘15%為次發性,即為三叉神經或其神經路徑的病灶所造成,其次發性原因包含多發性硬化症、中風、腫瘤或血管病灶等。
通過顯微外科夾閉手術或血管內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
顱內放射外科: 功能神經外科
再加上實時影像導航(Real-time 顱內放射外科 image guided)設備,如德國的Brainlab ExacTrac放射治療之實時影像追蹤調控系統,治療的準確度及效率便能顯著提升。 這套系統配置了兩對低能量X光管、X光感測器(圖六)及紅外線影像導引功能設備(最新還附有熱能探測技術);再加上先進的影像融合術,使治療定位的準確度達到1毫米以下,另外治療一個靶區的時間只要20至30分鐘。 若病人位置在治療其間有所徧差,系統會顯示訊息,放射治療師便會按停治療,接著再重新對位及繼續治療。 射頻治療是將射頻治療細針從臉部穿刺進入,將針尖置於三叉神經節,過程中以即時X光影像定位,並於針尖以微量電刺激向病人確認是否同為疼痛的位置,經確認後再給予射頻治療以達到神經調節的效果而改善疼痛。 傷口只有一個細針孔,大約有六至九成的病人可以達到良好的疼痛改善,雖然有部分病人可能只改善部分疼痛或是之後會再復發,但也可再重複進行射頻治療。 針對其他非藥物治療後效果不佳或是次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患,也一樣可再進行射頻治療。
顱內放射外科: 功能性神經外科
(6) 人格的改變﹕大腦的額葉或者顳葉受到侵犯時,會有記憶明顯變差、情緒失控、行為舉止錯亂、答非所問等異常的症狀。 (7) 荷爾蒙的異常﹕年輕婦女無故停經及乳汁過度分泌﹔手腳、鼻子、下巴慢慢變大,鞋子逐漸穿不下﹔月亮臉、水牛肩、身軀肥大、四肢瘦小,這些都有可能是腦下垂體腺瘤不正常的分泌荷爾蒙所致。 (1) 癲癇的發作︰也有部分腦瘤是以癲癇形態表現,嘴角抽搐、手腳痙攣、然後全身性發作。
顱內放射外科: 顱底外科
一開始她先服用藥物來治療,但是藥物的副作用讓她無法持續服用,她後續接受了幾次射頻治療,但最後疼痛還是又再復發,嚴重困擾X小姐的工作、生活與睡眠。 經過腦部磁振造影檢查後,發現患側的三叉神經被一條小動脈壓迫,因此X小姐在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內視鏡微血管減壓術,麻醉退後醒來時,她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三叉神經痛從此消失,不再影響她的生活品質,術後恢復也迅速且良好。 此外,因為A小姐留著長髮,手術傷口小又僅剃除局部頭髮,回公司上班時,同事甚至沒發現她去接受腦部手術。 從以往需配帶入侵性框架,直至近年絕大多數醫院都轉用無框架式立體定位放射手術(Frameless SRS)(圖五),這樣病人便無須接受局部麻醉以裝上框架,舒適度便大大提高及不會產生任何傷口。
顱內放射外科: 神經外科的細分
因此,不論是哪種非藥物治療,都有其不同的優、缺點,三叉神經痛的病友仍需與專科醫師進行討論,以找到最適合的治療,遠離疼痛,並找回美好人生。 神經外科,也常稱作腦外科,為外科的一個支系,是以外科的方法來診斷與治療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及其支撐結構(顱骨、脊柱等)疾病的醫學。 包括腦膠質瘤、垂體腺瘤、腦膜瘤、顱咽管瘤、聽神經瘤、腦轉移瘤、腦幹腫瘤、顱底腫瘤等。 白血病累及腦和脊髓引起占位壓迫或白血病、再障穩定期骨髓移植前伴有顱內腫瘤治療、凝血異常如血友病等所致腦出血治療等。
顱內放射外科: 檢查
近年來院內相關科部醫師逐漸凝聚共識,深覺以病患為中心的臨床醫療有助於提升診療效率與病患預後,並在2019年成立臺大醫院腦垂體多專科團隊。 風險與併發症:與傳統手術相似,經鼻內視鏡手術之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視神經傷害、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腦下垂體賀爾蒙不足與腦脊髓液外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顱內放射外科2023 輕微的感染多數以抗生素治療即可治癒,但若發生嚴重感染(如腦下垂體化膿)則有可能需接受引流手術。 手術後鼻腔流血多數會慢慢改善,但亦有少數案例需要接受止血手術。 顱內放射外科2023 尿崩症與腦下垂體賀爾蒙不足,又可分為暫時性或永久性,需要補充賀爾蒙並定期抽血檢查。 一般來說永久性的腦下垂體賀爾蒙不足之機會低於5%,這些病患需終身補充賀爾蒙。
顱內放射外科: 神經外科
腦脊髓液外漏發生之機會為3.5%,手術中會使用組織膠或自體脂肪組織來修補腦膜破洞,手術後需臥床並接受腰椎腦脊髓液引流(lumbar drainage)約5-7天以利腦膜破洞癒合。 手術中發生傷到內頸動脈的機會極低(0.5%),但若發生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目前研究顯示,內視鏡手術(較傳統手術)有較低的併發症發生率。 至於麻醉風險通常和年紀與心肺肝腎功能有關,手術前通常會諮詢麻醉科醫師之意見。 顱內放射外科2023 另外,若手術無法順利完整切除腫瘤,則有可能需要接受開顱手術或放射線手術治療。
顱內放射外科: 併發症
照射後需等四到六週產生效果,約有六到八成的病人可以達到滿意的長期疼痛改善。 雖然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是沒有傷口、非侵入性的治療,但仍是有造成永久神經功能併發症的風險及復發的可能性。 在香港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至2010年左右,許多都是以直線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 (圖一)配以特殊的圓形准直儀(Circular Collimator)使用非常窄的照射光束。
顱內放射外科: 立體定向腦瘤間質放射治療
2021年底臺大醫院也引入國內第一台術中核磁共振造影,增加垂體瘤之手術成功率。 經鼻內視鏡手術的優點:不需在鼻中隔作切割,對鼻腔粘膜的破壞較低,故手術後病患的不適感會較少見。 另外內視鏡的優點是解析度較高,故手術中醫師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並可利用30度內視鏡檢查是否腫瘤有完全切除。 目前有研究顯示內視鏡手術(較傳統手術)有較高的腫瘤切除率與較低的併發症。
顱內放射外科: 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適用範圍
(1) 視力逐漸模糊,視野逐漸狹窄:這是因為腦瘤造成腦壓增高,壓迫視神經,引致視力模糊,看東西迷濛而不真實。 (2) 顱內放射外科2023 眼睛外觀變形:包括眼皮下垂﹑眼球外突﹑眼睛無法往外看等,這是因為負責眼球運動的腦神經受損,問題在腦部而不在眼睛。 (4) 吞嚥困難以及步態不穩﹕吞嚥食物(尤其是流質)時常會嗆到,聲音沙啞,無法大聲。 這些是後顱窩腫瘤壓迫舌咽神經(第十一腦神經)以及腦幹所引起的症狀。 (5) 單側肢體麻木或者無力﹕類似中風的症狀,但不及中風來得急遽,而是漸進性的。
顱內放射外科: 併發症
大部分有症狀與少部分無症狀的垂體腫瘤需要以手術、藥物、放射線等方式單獨或合併治療,期使內分泌功能與視力恢復正常、腫瘤根除或其生長受到抑制。 顱內放射外科2023 顱內放射外科2023 開刀的治療方式包括開顱與經鼻兩種途徑,目前主流方式採用內視鏡經鼻的微創手術。 因此完整的腦垂體疾病的診療面向涵蓋內分泌科、眼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影醫科、病理科等範疇。 過去的診療為疾病導向,譬如藥物治療以內科為主、手術治療則在外科處置,需要時再照會或轉診他科。
顱內放射外科: 檢查
現今由於麻醉的進步、對顯微解剖的瞭解、顯微鏡的日新月異、顯微手術不斷的突破、手術中神經功能偵測器的改良、甚至手術中導航系統的輔助等,都朝向徹底移除腫瘤而減少神經缺損的目標邁進。 至於極深部、浸潤性、或者手術後殘餘的病灶,必要時以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加強或輔助之。 有些腦瘤長在極重要或險要部位(如腦幹部位)或包圍極重要之血管神經,而無法或不宜完全摘除,這時就要以放射線電療來幫助或配合化學藥物的治療,惟至目前,其療效有限。 對於小於三公分長在極重要或險要部位的腦瘤,可考慮使用X光刀或伽瑪刀照射治療,其原理乃集中放射線照射腦瘤,使瘤細胞變性死亡。 目前已證實對某些腦瘤確有療效,如轉移性腦瘤、腦下垂體瘤、聽神經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