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麥理浩徑第一段9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麥理浩徑第一段

草山嘅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而草山則係以馬路為主,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麥理浩徑第一至二段高低起伏不斷,帶你上山下海。 麥理浩徑第一段 浪濤聲令人抖擻精神,再邁步向下一個山峰進發,海浪聲漸行漸遠,然後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音,迴蕩於山野間。

離開涼亭,沿萬宜路繼續走,經過糧船灣洲旁,回望萬宜水庫,庫水一望無際,若不知道這是水塘,還真以為在海邊行走呢。 不經不覺,經過東丫村、北丫村及白腊村的入口,心想原來這裡還有人在居住,真是不可思議。 拿出手機,發覺沒有訊號,似乎元五墳的發射站並不能覆蓋這裡。

麥理浩徑第一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麥理浩徑第一段 衛奕信徑的路線由南往北,與連接東西的麥理浩徑恰似一個十字劃分港九。 惟路徑被維多利亞港分隔,只能以交通工具配合,缺乏完整性。 此外,部分路線的方向以塗漆標示,指示欠清晰,但近年已有所改善。 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樂施會均於麥理浩徑舉辦毅行者。 起點是大網仔路北潭涌閘口,終點原為於掃管軍營,自2009年起更改為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麥理浩徑第一段

遊萬宜水庫開始沿途都沒有補給點, 麥理浩徑第一段2023 所以要先在北潭涌做好糧水準備, 洗手間方面在北潭涌、上窑附近、 西壩亭附近、 往白臘灣分岔路、萬宜水庫東壩及浪茄灣都有廁所。 萬宜水庫往白臘灣分岔路至花山中間及浪茄都有露營營地。 北潭涌海拔高度接近水平,之後在1公里內,攀登至海拔約100米,往後兩三公里都是在100米至50米左右上落。 於出發後的三四公里,會由攀登至近150米, 之後會由四至七公里都是上下主要以下山為主,大約六公里左右,就會抵達萬宜水庫東壩。

麥理浩徑第一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下降浪茄後,上升的路段是第二段中最為艱辛的部分。 山徑隨著石級不斷攀升,在途中可於涼亭稍事休息。 麥理浩徑第一段2023 再上攀一段,接上水泥徑後,是欣賞浪茄灣及浪茄仔的最佳位置。 續沿山徑攀至最高點,當可在建於西灣山頂的涼亭中停步大休。 到達東壩末端的涼亭,遊人多以這為終點,而這裡的的士司機,很有耐性地等候著為這些遊人服務,所以行到這裡,不愁沒有交通工具回去。 難度:★★★☆☆ 距離:約11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麥理浩徑第五段初段仍是上山路,直至走到飛鵝山道才有休息空間,中途沙田坳道獅子亭有士多補給,之後於在畢架山略有上落,但難度比麥理浩徑第四段輕鬆得多。

麥理浩徑第一段

在東壩盡處的涼亭轉接水泥山徑,經過山坳後,浪茄灣乍現眼前,灣旁的長臂則是岬角罾棚角咀。 麥理浩徑第一段2023 沿著山腹徑行走,便會到達麥理浩徑第一段的終點站。 右方的浪茄灣沙幼水清,灘後亦設營地,近年吸引不少遊人前來野營及游泳。

麥理浩徑第一段: 西貢行山路線+麥理浩徑第一段:北潭涌 東壩 浪茄 白臘時間

由於這裡完全沒有交通工具,我們通常都會繼續前行,經浪茄、西灣山、吹筒坳至西灣亭,然後乘坐私人巴士($15)返回西貢市中心。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徑中最難的一段,距離長,上落多,無補給,即使完成第四段,由於無車關係仍要緊接麥理浩徑第五段的上山路,直至到達飛鵝山道才見得平緩,還好路線退出點不少,可以按需要調整路線及難度。 從起點向下行,很快便到達一個迷人的世外桃源--浪茄,說它迷人,只因這裡人煙稀少,風景美麗,而且海水十分清澈,不帶污染,加上人很少,夏天來到這裡游泳,最為舒適不過。

  • 由此依著麥理浩徑的標誌杆行走,會先後經過北丫和白腊的路口,後段可窺見遠處的東海島嶼。
  • 由於第一段的終點沒有交通工具可供乘搭,遊者須折返東壩離去或續走麥理浩徑第二段。
  • 路線沿著大網仔路上走,不久便會抵達萬宜凹的迴旋處。
  • 在2007年8月12日,浪茄的發射站投入運作,部份台如萬眾已可通話。
  • 成段麥徑九段林蔭夾道,只有零星位置方有開揚景觀,行黎行去啲景色都差唔多,加上終點地處偏僻,想出返市區果陣只可以繼續行至大棠、掃管笏、屯門或經清快塘前往深井等地,所以大部分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 麥理浩徑第一至二段高低起伏不斷,帶你上山下海。
  • 離開涼亭,沿萬宜路繼續走,經過糧船灣洲旁,回望萬宜水庫,庫水一望無際,若不知道這是水塘,還真以為在海邊行走呢。

打算去看六角形岩柱和海蝕洞,這些景點都是接近水平面。 如果由萬宜水庫東壩前往浪茄,則要在1公里之內有水平面攀登約150米。 麥理浩徑第二段雖然較為艱辛,但由浪茄灣起至香港最優美的海灘大浪灣,是此道遠足徑最為精華的迎海路段,實在不容錯過。 此後是一段下坡路,可從另一角度感受萬宜水庫之寬廣及碧清水色。 西灣為大浪灣其中一個沙灘,遊客在暢泳之餘,亦可在多家士多休息或補給。 麥理浩徑第七段嘅賣點就係可以同時穿越兩座山啦。

麥理浩徑第一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如果想睇靚景之餘又想挑戰高難度,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第三段啦! 過程當中需要一口氣攀過四個海拔約400米嘅山峰,包括:岩頭山、畫眉山、雷打石山和雞公山,所以一定要有充足體力先做到。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下圖的副壩,旁邊排列著一件件的錨形石,加上副壩築得甚高,所以能抵消十數米高的巨浪,錨形石的原理,跟海邊的紅樹林保護岸邊濕地免受衝擊是相同的。 踏上萬宜地質步道,在萬宜水庫東壩細賞1.4億年前形成的六角形岩柱群。 你也可以走到標尖角,在觀景台上俯瞰浪茄灣的潔白沙灘。

麥理浩徑第一段: 麥理浩徑第一段 (北潭涌 – 浪茄)

難度:★★☆☆☆ 距離:約15公里 麥理浩徑第一段 時間:約4小時 麥理浩徑第十段可說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延長版,路徑以林務車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為主,除了距離較長外,整體難度不高。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台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景色方面,城門水塘風景優美,而針山山頂景色開揚,風景不俗。 難度方面,開瑞水塘一段輕鬆而走,之後上針山較為陡峭,而且欠缺遮蔭,略需體力但一般人應可付應,到達針山山頂後再略略上坡到草山後便以下坡為主,整體難度中等。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所以每次經過浪茄,心頭都會湧起「純潔少女」四個字。 以前,這兒所有手機都收不到訊號,不喜歡被來電打擾的人可以耳根清靜一下。 在2007年8月12日,浪茄的發射站投入運作,部份台如萬眾已可通話。 這裡沒有士多,唯一的建築就只這一浪茄村--基督教的戒毒中心,如無預約,不能進去,連每年大約十月的開放日,也要預約。 露營方面,浪茄是近海的露營地點之一,而且交通不太隔涉,可乘的士在萬宜水庫東壩下車然後步行半小時即可,所以每逢星期六日,海灘都架起一個個的營幕。 麥理浩徑第二段可說是麥理浩中最精華的一段,皆因沿途所經的浪茄、大浪西灣及鹹田灣是香港首屈一指最美麗的沙灘,不但水清沙幼,而且遠離城市未受污染,是香港最受歡迎的行山路線之一。

麥理浩徑第一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麥理浩徑第一段除經過色彩亮麗的萬宜水庫外,亦可遠賞地貌名勝破邊洲及一睹優美的浪茄灣,開啟了麥理浩徑精彩之門。 右側是水壩緩衝區,其外海一邊堆疊著巨大的錨形石。 麥理浩徑第一段2023 麥理浩徑第一段2023 如前所述,萬宜水庫東面的堤壩也設有主壩及副壩兩壩,主壩用作水塘圍欄,而副壩則保護主壩,以防止海浪沖擊及侵蝕。 和西壩不同的是,東壩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所以對抵御巨浪沖擊的副壩,要求特別嚴格。

麥理浩徑第一段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台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麥理浩徑第一段2023 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在北潭路與大網仔路的交匯處,該處豎立著地圖資料牌。 路線沿著大網仔路上走,不久便會抵達萬宜凹的迴旋處。 沿著右方平緩的萬宜路前進(左方的西灣路可通往西灣亭),便可看見香港儲水量最大的萬宜水庫。 造處是觀賞水庫的首個最佳位置,而右下方是由前難民營改建而成的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內設天文公園。

麥理浩徑第一段: 麥理浩徑第一段

衛奕信徑是本港第四條長途遠足徑,以第27任港督衛奕信爵士(Sir David 麥理浩徑第一段 Wilson)命名,並於1996年正式啟用。 路線大致由香港島南部起,往北延伸至太古;轉接至隔海的藍田後,再北上至南涌畢,沿途共經過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道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第25任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

麥理浩徑第五段係最近市區嘅一段,比大部分段落嘅海拔為低。 由基維爾營地開始,攀越大老山嘅山脊至沙田坳,再繞過獅子山嘅山腰,經筆架山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至大埔公路。 雖然難度較低,但前往起點非常不便,需要乘坐的士於基維爾營地下車,然後行過去起點。 如果行山經驗豐富,又鍾意挑戰高難度嘅話,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當中最難行嘅第四段啦! 呢段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穿過黃竹洋村,唔單止可以睇到高山之美,仲可以感受到一片綠色嘅平原之浪漫。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