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塘西花月痕》書中自言「情竇初開,追隨朋友買醉塘西,返寨打水圍,直入香閨……」羅澧銘身體力行,因而對塘西舊事瞭如指掌,奠定他的塘西掌故至尊地位。 專欄前後寫了四年,共1,200餘篇,後來分四冊出版了單行本。 你知嘛,昔日尋花問柳過程很講體面,開筵坐花大有優雅禮儀! 按妓院規矩,妓女必須收到花箋才可「出局」,紅牌阿姑每晚往往要出局多次,應接不暇的話可以「不應紙」,叫「豆粉水」把花箋退回飲客,回一句姑娘「不暇」或「遠行」。 張國榮及梅艷芳主演《胭脂扣》是不少人認識石塘咀過往一段風月史開始。 1903年,香港政府把上環、西環、水坑口一帶妓院搬遷到石塘咀。
1903年,香港殖民地政府下令上環水坑口的妓院全部冚旗,繼續營業者必須向西遷移到西環的石塘咀,自此便開啟了塘西風月年代,「繁榮娼盛」直至1935年全面禁娼為止。 大寨中有四間最豪華、品質最高,便是位於山道這個位置相連一起的倚紅、詠樂、賽花和歡得,名震中外,人稱「四大天王」。 每間妓院門口都有師爺以其名字為首寫成的對聯,最經典的便是賽花的「賽春公子鞭先墜,花月佳人鬢影香」。 當時法例規定妓院收費,大寨的「夜度資」每次為三兩六,而小寨則為二兩四,所以小寨又稱為「二四寨」。 除此以外,亦有一批專為勞苦大眾服務的最低檔妓寨,這批稱為「石騎樓」或「炮寨」的小店只求快來快去,質素低劣,幫襯過程毫無花巧和禮儀可言。
塘西故事: Talk:塘西故事
你知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偏安,不少商賈更因戰時物資需求大增而大發戰爭財,生意好、應酬多,自然令塘西得益,和平後的1920至1930年代中更是塘西風月的頂峰。 昔日風月場所分為「大寨」(高等妓院)及「小寨」(次等妓院),小小塘西竟然有約一百間大小寨,其中超過二十間為大寨,每間都佔據一整幢三、四層高洋房,甚至要租下鄰座擴充營業。 塘西故事2023 每間大寨平均有六十至九十名妓女,小寨則約有妓女三十,據估計當時塘西共有約四千名妓女。 《骨子報》在創刊號說明該報雖小,但仍有骨格,報紙風格要做到具「不俗之仙骨、清雋之詩骨、嶙峋之傲骨」,旨哉斯言! 《骨子報》內容當然不只「風月」一瓣,且有民國政治耳語、廣州時事、詩詞歌賦,然其風月內容實在出色,故可列入「風月小報」之中的大報。
「倚紅」、「詠樂」、「賽花」和「歡得」四間大寨是塘西中最豪華,收費最昂貴和質素最高的妓院,被稱為「四大天王」。 圖片左方為山道明渠,其後為於1858年啟用的石塘咀街市;街市背後為南里。 圖中的聯陞酒店座落於南里,其實是集酒家及旅店於一身;該地段於酒店拆卸改建後易名遇安台。 商務印書館這次除了重新出版羅澧銘的《塘西花月痕》,也重刊了羅氏的《顧曲談》和《薛覺先評傳》,兩書均由浸會大學朱少璋博士校訂;至此,羅澧銘生前幾本重要著作已重見天日,餘下一本是他19歲時出版的《胭脂紅淚》,仍在等待有心人校訂重刊。 筆者手頭有一本硬皮精裝的《胭脂紅淚》,民國十二年(1923年)印行,定價大洋一元。
塘西故事: 塘西故事
2) 塘西冷知識之《客途秋恨》「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地水南音名曲《客途秋恨》堪稱塘西的「K歌之王」,此曲為清代作品,內容講述恩客與妓女的一段無疾而終之情,唱出妓女生涯的悲慟情感,塘西阿姑無不動容。
當時石塘咀位置偏僻,妓院為求爭生意,都紛紛主動向客人提供往返水坑口及塘西的免費人力車服務。 上世紀初,香港「塘西風月」銷金窩聞名省港澳,很多公子哥兒大商賈燒銀紙、床頭金盡的故事都是來自塘西,經過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筆,「塘西風月」故事就像神話一樣代代相傳。 塘西故事2023 昔日無論是商賈應酬還是公子作樂,酒客都好到獨立廳房內玩樂一整晚,並全程有「唱腳」(歌伶)和「老橫」(樂師)娛賓,甚至會請得紅伶獻技。 不少歌伶都是鴇母的女兒或侄女、養女,專門栽培到曲壇一闖,紅則一躍成紅伶,否則最後只有投身風月行列。 除女伶外,塘西亦有不少失明男伶專唱「南音」,有時歌曲淒怨動人,有時歌詞詼諧意淫。
塘西故事: 塘西故事下载
塘西故事是香港亚洲电视以江湖及风月故事为主的剧集,该剧风格类似电影《胭脂扣》,于1989年7月17日首播,共20集,而该剧曾经于1996年10月及2003年9月重播。 塘西故事2023 常言道:「飽暖思淫慾」,所以除了妓寨以外,酒家亦是塘西風月重要一員。 塘西故事 「陶園」、「金陵」、「頤和」及「聯陛」酒店晚晚都大排筵席。 2) 塘西潮語之「一雞」到今日香港俗語仍叫一元做「一雞」或「一蚊雞」,此語源自塘西酒樓召妓用的「花箋」;當時「花箋」每張價錢為一元,亦即召妓(叫雞)的首項收費,所以稱為「一蚊雞」。 講你知,1894年起上環爆發連場疫症,港府於是決定重整太平山區,1903年命令全數水坑口妓院於1906年前遷到新開發的石塘咀,否則不獲續牌。
羅澧銘這本「駢文哀豔小說」由何恭第註釋,並邀得吳灞陵、黃燕清、何大癡、孫壽康寫序。 《胭脂紅淚》乃羅澧銘初出道的成名作,19歲便在文壇搶佔一席位,可以大膽說一句:倘若沒有《胭脂紅淚》成功在先,日後就未必有《塘西花月痕》經典之作出現。 2) 塘西冷知識之「二伯公」塘西妓女主要參拜北角七姊妹的二伯公廟。 相傳來自廣州西關的二伯公為「花柳大王」,本身因多嫖而性病纏身。
塘西故事: 塘西故事的演职员
在《骨子報》之前,已有《開心》、《疏肝》等風月小報出現,之後也陸續有新開的。 到1930年代,道德之聲成為主流,禁娼的大勢已定,再加上1929年美國大蕭條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不少商賈身家暴跌,塘西淫業大受影響。 港府最後決定分階段禁娼,1932年6月30日先禁洋妓日妓,而鑒於華妓及其衍生行業眾多,港府特准將華妓禁令推遲三年執行,好讓數以萬計的相關人士能自行「再培訓」轉業。 我如花和十二少殉情後不久,香港就在1935年6月30日正式全面禁娼,石塘咀回歸平淡,塘西風月從此成為歷史。
塘西風月,一切都在一個特別的歷史時空發生,昔日風月之事能登大雅之堂,甚至有《骨子》等等風月「花報」詳盡報道塘西新聞,為後世留下寶貴的回憶。 我如花在世的年代高等妓女(妓)尚有小許社會地位,而低等妓女(娼)則被社會賤視。 當時中國天災戰火頻繁,塘西阿姑每每走在社會運動前綫,每次為救國而義賣、義唱甚至現金捐獻更為社會讚頌,而堂而皇之為省港澳風月佳人而設的公開選美會(稱「花榜大會」,選出「花國皇后」)亦為社會包容,這些都是老香港歷史裏的傳奇一頁。 塘西故事是香港亞洲電視以江湖及風月故事為主的劇集,該劇風格類似電影《胭脂扣》,於1989年7月17日首播,共20集,而該劇曾經於1996年10月及2003年9月重播。 講「塘西風月」不能不提《骨子報》,研究香港風月史不能不研究《骨子報》,而《骨子報》是少數能保存下來的風月小報,雖然期數不多而且只能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內閱讀,但已足夠讓學者浸淫數星期。
塘西故事: 塘西故事的剧评 · · · · · ·
1903年政府強迫水坑口的妓院全數搬往石塘咀,自此香港青樓便進入塘西風月時期。 電影《胭脂扣》就是講塘西名妓「如花」(梅艷芳飾演)和「十二少」(張國榮飾演)的愛情故事。 當年塘西風月的中心地帶,就是今天西環的山道位置,然而一切已成歷史陳跡。 塘西風月既神秘又令人神往,當年無色膽又缺銀兩者,唯有靠睇報紙上塘西名妓故事解饞,「風月小報」因此應運而生。 塘西故事2023 這些風月報紙頭版例有一幅塘西紅牌阿姑或者歌壇女伶的照片,旁邊配以一段「哀豔動人」文字介紹她們的身世;報紙上當然少不了有描述嫖客到塘西狎妓冶遊的小說,閱報者有如親歷其境。
二伯公死於七姊妹山後由妓女合資建廟供奉,除求治病外亦被催捧為風月女子求愛情靈驗之地,香火鼎盛。 而對於李大爺及黃大少而言,要得到楚雲的芳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靠金。 黃大少見數錢的工作枯燥冗長,更是提出「直接燒銀紙」的建議,李大爺亦欣然接受,一段千古「佳話」由是而生。 1) 塘西故事2023 塘西潮語之「乾煎石斑」「乾煎石斑」形容被妓女愚弄的嫖客,通常她們會刁難在房中等待「上馬」的嫖客,讓他們白在椅上或床上呆等,其輾轉反側的可憐相與入廚煎魚無異。 席間,主人和賓客的背後通常都各自有一至幾位妓女陪坐陪酒,稱為「后土」;若背後沒有姑娘陪坐,則會被取笑為「身後蕭條」,非常失威。
塘西故事: 塘西故事的图片
1) 塘西冷知識之《一代名花花影恨》來自廣州的塘西歌伶花影恨,原名朱秀珍,自幼因家貧而賣為娼,艷壓群芳,歌藝出色,堪稱一代歌姬;多次為救國而組織「塘西歌姬義唱」,為最受歡迎、籌款最多的歌姬。 1939年11月20日晚,花影恨到太平戲院捧馬師曾場後返回山道閨房,因厭倦風塵、感懷身世而留下遺書服鴉片藥膏自殺,享年22歲。 此事轟動全港,戲曲界與匿名商人為花影恨於香港仔風光大葬,名伶劉伯樂為此唱出一曲《一代名花花影恨》,1940年南海十三郎更為此編導電影《一代名花花影恨》,由白燕飾演這位絶代歌姬。 在石塘嘴妓院極度興盛的年代,妓院有的不止是妓女,而是養活了大班各行各業的人。 在最鼎盛時,塘西有超過一百間妓寨,包括廿間樓高三、四層,擁有過百「阿姑」的「大寨」。
- 《胭脂扣》故事只是觸及塘西故事表皮的一小點,要進入昔日塘西世界,最好能細讀羅澧銘的《塘西花月痕》。
- 電影《胭脂扣》就是講塘西名妓「如花」(梅艷芳飾演)和「十二少」(張國榮飾演)的愛情故事。
- 在《骨子報》之前,已有《開心》、《疏肝》等風月小報出現,之後也陸續有新開的。
- 2) 塘西冷知識之「二伯公」塘西妓女主要參拜北角七姊妹的二伯公廟。
- 羅澧銘1956年在《星島晚報》以筆名「塘西舊侶」寫塘西故事,一寫就寫了1,200多篇,幾年後結集出版了一套4本的《塘西花月痕》,經歷接近60年歲月,這套薄本裝的經典版本早已絕版,可謂一書難求,多年前香港上海印書館把原書影印發售。
電影《胭脂扣》就是講塘西名妓「如花」(梅艷芳飾演)和「十二少」(張國榮飾演)的愛情故事。 塘西風月既神秘又令人神往,當年無色膽又缺銀両者,唯有靠睇報紙上塘西名妓故事解饞,「風月小報」因此應運而生。 香港出版社最近特別把「塘西風月小說之父」羅澧銘的名著重新整理出版,其中當然少不了膾炙人口的《塘西花月痕》,筆者先後在不同場合介紹過羅澧銘這部經典作品。 很多讀者對塘西故事很有興趣,估計其中不少是受到電影《胭脂扣》名妓如花(梅艷芳飾演)和十二少(張國榮飾演)的塘西哀怨纏綿故事影響。 《胭脂扣》故事只是觸及塘西故事表皮的一小點,要進入昔日塘西世界,最好能細讀羅澧銘的《塘西花月痕》。 羅澧銘1956年在《星島晚報》以筆名「塘西舊侶」寫塘西故事,一寫就寫了1,200多篇,幾年後結集出版了一套4本的《塘西花月痕》,經歷接近60年歲月,這套薄本裝的經典版本早已絕版,可謂一書難求,多年前香港上海印書館把原書影印發售。
塘西故事: 塘西故事剧情简介
創辦人羅澧銘是香港著名報人,1928年他和孫壽康合辦三日刊的《骨子報》,那時正是塘西的黃金年代,《骨子報》有專欄詳細報道塘西花事。 羅澧銘1956年起在《星島晚報》專欄連載《塘西花月痕》,筆名是塘西舊侶。 塘西故事 專欄前後寫了4年,共1200餘篇,後來分四冊出版了單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