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港元是流通貨幣,基本上並不會出現拒收(除10元硬幣外),但當地不少商店以1港元兌換1澳門幣,儘管消費者以港元支付,商店會以澳門幣找贖,不補回利率差價,亦有不少會直接以港元找贖的情況。 不少澳門人都會持有港元,現時澳門幣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的22%,而港元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45%;在廣義流通貨幣方面,澳門元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的28%,而港元則佔54%。 而澳門的賭博、房地產、進出口貿易、大額交易等多是以港元為結算貨幣。 自1983年起,香港建立了港元發行與美元挂钩的聯繫匯率制度。 發钞行在發行任何數量的港幣時,必须在按7.80港元兑1美圓的匯率下向金管局交出美圓,登記或錄入外匯基金賬目,同時領取負債證明書後才可以開始印鈔。 這樣一來,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圓就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了支持。
事實上現時,買賣找續時收到的10元紙幣,絕大部分都是「花蟹」,另外港鐵單程車票售票機、康文署泳池的硬幣找換機等,已經不接受「青蟹」,改為接受「花蟹」。 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站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香港財經時報概不承擔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並提供真實和有效的書面證明,我們將在核實後採取有效措施制止侵權行為的發生,並做出妥善處理。 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侵犯香港財經時報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的行爲,香港財經時報將依法追究其責任及追討導致香港財經時報造成的損失。 大棉胎2023 已經獲香港財經時報書面授權的機構或個人,在引用獲授權之內容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香港財經時報,違者香港財經時報將依法追究責任。
大棉胎: 現時一般流通的十元紙幣
19世紀中期,發鈔銀行印發新500元紙幣,闊122毫米、長192毫米,大小接近A4紙(闊210毫米、長297毫米)一半,因此又被稱為大棉胎。 1973年改為接近現時鈔票大小(闊79毫米、158毫米),又因所用的啡色先深後淺,故又有老鼠斑及青斑稱號。 假若從上述5個5元紙幣及硬幣,哪一個會較有收藏價值呢? 張頌昇認為是1927年、即棉胎級5元的收藏意義最大,因為年份經歷了戰爭,加上歷史悠久關係,要保存亦都不容易。 大棉胎 另於張頌昇YouTube頻道中,有網民留言詢問價錢時,張頌昇則回覆如果有使用過的「黃鎖匙」則值數百元。 第二張5元紙幣又名「中張」(下圖),張頌昇指這5元紙幣較綿胎級5元紙幣細少,但亦較現時的紙幣面積較大。
500元紙幣之所以俗稱大牛,源於1909年發行的滙豐500元鈔票印有水牛耕田圖案,因而得名「大水牛」,後又簡稱大牛,因此金色的1,000元紙幣被稱作金牛。 張頌昇提到由於當時的5元幣值已相對沒那麼大,故不需要用紙幣。 所以由1976年開始,政府首次發行5元硬幣,而從下圖中可見,5元亦跟目前的有所不同。 2008年,香港首次发行港元纪念钞票, 中国银行(香港)发行面值20港元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港币纪念钞票」。
大棉胎: 港元
2007年7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行10元塑膠鈔票,是香港首次發行塑膠鈔票。 2009年,渣打銀行為了紀念香港分行成立150周年,特別發行面值150元的紀念鈔票,亦是全世界第一張面值150元的鈔票。 大棉胎 而這批鈔票亦是香港第一批可以讓香港市民自訂編號的鈔票。 其後,有利銀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加入印鈔。
當中1927年至1959年的5元則屬於早期較大張的款式,於張頌昇的YouTube頻道中提到(片段連結置於文末,本文獲張頌昇授權引用其內容),該紙幣比一張一千元更大。 錢幣收藏家李漢民表示,匯豐於二戰前後(1927至1959年間)發行的5元、10元、100元及500元紙幣,全部稱為「大棉胎」。 其中100元別名「大聖書」,500元俗稱「大牛」;另一間發鈔銀行渣打的100元紙幣也叫作「大棉胎」,又名「老爺車」。 金管局在1996年4月代表政府從英國德納羅公司購入位於大埔的印鈔廠,該廠隨即以「香港印鈔」的名稱經營業務。 政府繼續為香港印鈔的大股東,對該公司行使控制權。 政府在1995年前曾經發行1仙紙幣,其目的為方便找續及用作繳付公共服務賬單的仙額,1仙紙幣於10月1日之後不再被接受為合法貨幣。
大棉胎: 政府發行的鈔票
例如於1912年,香港電車響應政府的宣佈而拒收中國銅錢,結果引發華人罷搭電車,使電車公司蒙受損失,後來實行了3天免費載客,事件才得以平息。 【明報專訊】香港最早期的紙幣,由1845年在香港成立的東藩匯理銀行發行,而直至1935年政府通過貨幣條例前,很多銀行皆有發行紙幣。 二戰後,匯豐成為主要發鈔銀行,它們所發行的銀紙也沿用戰前的較大尺寸設計。
2007年7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首度發行面額10元的塑膠鈔票(俗稱「膠蟹」),成為香港貨幣史上首批塑膠鈔票,其設計與「花蟹」基本相同(不過有一部份透明。)。 戰後,只剩下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繼續發行戰前樣式的10元紙幣。 它們分別在1959年及1961年改變了10元紙幣的設計,兩間發鈔銀行的鈔票除大幅縮小外,尺寸也相同。 事實上,當年的硬幣面值並非太大,一文錢當時僅可買到簡單早餐例如:「油炸鬼」和白粥。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所示,香港首批紙幣於1846年發行,而5元更是首批發行的面額。 由於當年的紙幣面積較大,人們帶出街時需要把紙幣摺數次才方便攜帶,亦因此該紙幣被稱為「大棉胎」,不過該名稱較常形容舊款500元紙幣。
大棉胎: 香港硬幣+紙幣|3個主要因素決定硬幣價值
港元(英語:Hong Kong Dollar;單位:元),原稱「港圓」(單位:圓),亦稱為「港幣」或「港紙」,廣東省俗稱咸龍,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 在1970年,渣打銀行大幅更改鈔票設計,終於改以綠色為主調。 而該銀行在1979年又再重新設計一系列鈔票,以中國傳統瑞獸為題材,當中10元紙幣用上了「鯉魚」。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初期,廣東境內銀行的紙幣信用由於政局動盪而極之低落,港幣仍然通行用於交易,去到1920年代尾,港幣重新取得在廣東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 民國20年(1931年),香港發鈔額達約15,361萬元,其中約7,169萬流入廣東,比當年在香港流通額還多2,048萬元,為廣東第一通用貨幣。 時廣東進口貿易幾乎完全以港幣結算;出口貿易貨物就有70%以港幣結算,英鎊和其他幣結算為21.4%,粵幣只占8.6%[10]。 大棉胎 在出口貨物中,僅爆竹、木材、土紙及一部分紗綢、蔬菜是按港幣價折合成毫洋。
大棉胎: 渣打銀行發行
而面額1元及以下的港元紙幣則由香港政府發行(政府曾經短暫印行1仙、5仙和10仙鈔票,以補充市面輔幣之不足)。 自1985年起,兩間發鈔銀行重新設計10元紙幣,尺寸再度「縮水」,變成現時的大小。 滙豐銀行在1992年最後一次發行10元紙幣後,從此便停止發行此面額的鈔票。
- 香港主權移交後不久發生了亞洲金融風暴,香港經濟每況愈下,要求恢復發行10元紙幣的呼聲更高。
- 不過《香港財經時報》曾於拍賣網站看到1963年5月的「中張」值過萬元,張頌昇則指須視乎紙幣的1)質素、2)需求以及3)狀態和號碼。
- 不少澳門人都會持有港元,現時澳門幣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的22%,而港元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45%;在廣義流通貨幣方面,澳門元佔澳門流通貨幣總額的28%,而港元則佔54%。
- 19世紀中期,發鈔銀行印發新500元紙幣,闊122毫米、長192毫米,大小接近A4紙(闊210毫米、長297毫米)一半,因此又被稱為大棉胎。
- 1959年 - 張頌昇指該年份是一個轉捩點,即由一張「綿胎級」5元紙幣變成較細的5元紙幣。
- 這款十邊形5元硬幣於70年代用得最多,張頌昇指之後轉變成圓形5元有數種傳聞,其中一個是有市民指當年袋5元會袋穿褲袋。
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 其一直以來,港幣單位主要是「圓」或者「元」,其次是「毫」、「仙」以及「文」。 自1867年開始,由政府發行的一文硬幣停止鑄造。 大棉胎2023 自1995年10月1日開始,由政府發行的1仙紙幣也停止發行。 除了「綠鎖匙」之外,渣打銀行亦曾推出黃色的5元紙幣、又稱「黃鎖匙」。
大棉胎: 渣打銀行
另外政府亦於當年起發行10元硬幣,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自此不再發行10元紙幣,而渣打銀行亦於1995年後停止發行10元紙幣。 大棉胎2023 後來,1994年中國銀行亦成為香港其中一間發鈔銀行。 香港最初的紙幣是由1845年在香港成立的東藩滙理銀行發行。 在1935年政府通過貨幣條例以前,很多銀行都有發行紙幣,但這些紙幣主要作商業上的交易。 1935年以後,政府授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利銀行(其後被滙豐併購)及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1956年易名為香港渣打銀行)發行5元以上的港元紙幣。
黃松潤說,舊時鈔票來自不同銀行,較為着重設計,由起初以生活寫生為主,中期有神話生物和建築物,相比近代則着重防偽,收藏家多欣賞前人的心思及韻味。 黃指出,「大棉胎」現時最低值11,000元;年份久遠的500元紙幣會在拍賣行進行拍賣,早前一次拍賣會上,一張1921年「大水牛」500元紙幣,以逾21萬元成交。 數十年前時,500元金額相當高,因此當時只有大富翁、大老闆才擁有「大棉胎」,普羅大眾可能未曾見過。
大棉胎: 鈔票印刷
這款十邊形5元硬幣於70年代用得最多,張頌昇指之後轉變成圓形5元有數種傳聞,其中一個是有市民指當年袋5元會袋穿褲袋。 另一個說法是當時有很多人將大一元磨邊,扮成5元硬幣模樣。 1959年 - 張頌昇指該年份是一個轉捩點,即由一張「綿胎級」5元紙幣變成較細的5元紙幣。
另外,由於50元紙幣的發行量偏低,所以當民眾在當年用100元紙幣購買50元以下的東西,找續時經常收到最少5張10元「青蟹」紙幣(現在是收到最少2張20元紙幣),而不是1張50元紙幣。 大棉胎2023 政府發行紙幣及硬幣流通金額112億元(不包括套裝硬幣及紀念金幣),硬币总值72亿元[25]。 1912年,港英政府公佈施行《禁止通用外國鈔券條例》,阻止中國發行的紙幣在香港通行。 同年10月,又公佈《禁止通用外國紙幣、貨幣條例》,中國的銀元、銀毫、銅仙亦在被禁之列,從而使廣州等地流往香港的貨幣遭到禁止[5]。
大棉胎: 流通貨幣
二次大戰日本佔領香港時,強行以日本軍用手票代替港元。 廣州光复后到被1949年10月中共占据前,國民中央政府發行的金元券等因金融崩潰,幾同廢紙,港幣維繫著粵境市場交易流通[5]。 香港的流通紙幣有$10、$20、$50、$100、$500及$1,000;流通的硬幣有$0.1、$0.2、$0.5、$1、$2、$5及$10。 硬币曾一度停止發行14年,直到2012年才重新發行2元及5元硬幣[24]。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商戶是否接受硬幣支付交易,是其商業決定,法例無賦予權力迫使商戶接受硬幣。 而銀行在兌換硬幣時所收取的費用亦是銀行的商業決定。 這種種原因下,將會產生一、二角在民間積聚的問題[28]。 金管局2014年9月引入2輛流動硬幣收集車,巡迴全港18區,讓市民將積存硬幣兌換成紙幣或增值至八達通卡。 兩車截至2015年9月進行了12.3萬宗交易,收集了共1.07億枚硬幣,總面值1.12億元。 (中國是在香港通過以港元為貨幣前的5天,即11月4日宣佈放棄銀本位,改發法幣。)1937年8月1日,終止了各種銀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為法定貨幣。
大棉胎: 香港硬幣+紙幣|張頌昇YouTube片段連結(3)香港舊鈔票「鎖匙系列」$5紙幣? ?
另外,中銀香港亦曾於2008年年面值二十港元的北京奧運會紀念鈔票及於2012年發行面值一百港元的中國銀行百年華誕紀念鈔票。 2009年,渣打銀行為慶祝成立150周年,亦於10月1日發行一百萬張港幣150元鈔票。 同時,滙豐為慶祝成立150週年,亦於2015年發行港幣150元鈔票。
- 而這批鈔票亦是香港第一批可以讓香港市民自訂編號的鈔票。
- 而澳門的賭博、房地產、進出口貿易、大額交易等多是以港元為結算貨幣。
- 所以由1976年開始,政府首次發行5元硬幣,而從下圖中可見,5元亦跟目前的有所不同。
- [4]1845年5月1日, 港府輔政司卜魯斯(Bruce)发布公示,規定只有中國銀兩與墨西哥鷹洋、西班牙佛銀(查理銀元)、印度盧比為法定貨幣,並規定了銀元、盧比、銅錢的相互比值[5]。
- 而銀行在兌換硬幣時所收取的費用亦是銀行的商業決定。
-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所以香港政府便在2002年委託香港金融管理局重新發行10元紙幣(同年9月10日正式推出市面),以紫色為主色,俗稱為「花蟹」。 為此,原本以紫色為主色的50元紙幣需要讓路,重新設計後改以綠色發行。 不過,這種10元紙幣的設計跟以往的鈔票有很大出入,而且像「公仔紙」,起初引起不少民眾批評。 除設計式樣外,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行的面額10元鈔票跟由發鈔銀行所發行的其他鈔票在文字上亦有明顯不同。
大棉胎: 流通紙幣
直到二次大戰以前,3間發鈔銀行的10元紙幣的設計分別出現了數次變化,尺寸、顏色、風格一直皆有不同。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的《2015年年报》,截至2015年底,所有流通銀行紙幣總值3,602億港元(包括150元紀念鈔票)。 滙豐、中銀和渣打所發行的紙幣分別佔61.17%、28.3%和10.6%的流通金額。 滙豐及渣打早在90年代停止發行10元紙幣,中銀則沒有發行過10元紙幣。 香港財經時報有限公司獨立擁有或與相關內容提供者共同擁有香港財經時報網('本網站')內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體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 香港政府歷年來曾為某些特別事件發行紀念金幣或紀念鈔票,面值一般為一千港元。
1974年有利銀行停止發行100元鈔票,至此香港發鈔銀行只有兩家。 大棉胎2023 而香港政府在1976年發行5元硬幣後,兩家銀行的5元紙幣亦停止發行。 有鑑於政府於1993年1月制定把所有港幣硬幣和紙幣都需要配合香港主權移交而改版,1993年開始,滙豐和渣打更改鈔票式樣,取消了帶有殖民地色彩的設計。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張頌昇曾於YouTube提到,假若是直版1975年的5元,亦未有使用過的話,市價大約30-40元、即升值6-7倍。 上期内容我们了解了香港纸币的一些基本概括,本期哪,我会选取香港纸币发展中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带大家看看香港纸币的历史与演变。
5月至6月,人民幣據報大體佔領廣州地方買賣市場。 據計1950年全年,粵境共收兌港幣及其他外幣折合美元3,034萬元,直至年尾,廣東市場貿易流通基本被人民幣控制[15]。 在2005年9月起,全港所有銀行當收到市民存入之「青蟹」均會全數收回,不再讓其流出市面,然後交往發鈔銀行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