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氣網絡當中裝設有不同的壓力調控設施以確保供應及壓力穩定,並利用遙控監察技術對全港供氣網絡作實時監控。 冷空氣於4月13日抵港,天文台氣温由中午的29.5℃快速下降至晚上的19.5℃,15日冷空氣補充抵達,天文台氣温降至13.5℃,平了4月11-15日的歷史最低值,不得不說2010年是冷空氣非常強盛的一年[33]。 一個強烈颱風在1937年(歲次丁丑)9月2日凌晨正面吹襲港澳,造成廣泛破壞。
一般而言,熱帶氣旋的移動受不同天氣系統影響,包括:副熱帶高壓脊、西風槽、季風槽等。 而這些天氣系統的強度、位置和出現時間的互相配合是影響熱帶氣旋路徑的關鍵(圖二)。 11月7日,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總部錄得最低氣温只有19.7℃,成近15年來最涼的「立冬」。 2020年雖然日雨量超過100毫米(大暴雨)日子達7天,是2008年以來最多,但該年總雨量只較正常低約1.5%。
香港氣壓: 香港地面氣象觀測
而本月的平均氣温為29.0℃,與2014年6月並列為有紀錄以來第四熱的6月。 9月下旬受超強颱風天兔的下沉氣流影響初時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9月21日錄得34.7℃高温,創下9月下半月第二最高温紀錄,僅次於2016年。 香港氣壓2023 不過下旬稍後受東北季候風影響,9月30日天文台氣溫下降至23.8℃。
另外,颱風海高斯是1997年颱風維克托以來首個在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令香港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並帶來嚴重風暴潮,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這是繼去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港後,再一次發出十號風球。 [180]也是自1962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均有發出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南海活躍風季抑制了副熱帶高壓脊的活動,加上殘餘雨帶與大氣低層的偏南氣流疊加,形成一道持續發展的季風槽,因此全月日照只集中於8月上旬,而中旬起大部分時間,香港天氣持續惡劣,為13年來最多雨的8月,同時天文台亦頻頻發出黃雨警告達13次。 12月,受冬季季候風持續影響,單日最高氣温只有23.2℃(本月首天出現),為最低月最高氣温之第13低。
香港氣壓: 熱帶氣旋名單
本月平均氣温為20.8℃,較正常值19.1℃高1.7℃,與1973年並列為3月份的第八高紀錄。 而本月平均最高氣温24.4℃及平均最低氣温18.6℃亦分別位列3月的其中一個第三高(平均最高氣温與1960年平記錄)及第十高紀錄。 天文台於3月30日的氣温升至27.9℃,為本月的最高氣温。
此外,平均最高氣温亦達到25.7℃(已被2021年的26.3℃打破),刷新上半年最高紀錄,而平均最低氣温21.1℃(已被2021年的21.3℃打破)是同期有紀錄以來第三高。 香港氣壓 2月26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温28.1℃,是有紀錄以來2月份的第二高(僅次於2009年的28.3℃),其中大美督更錄得31.4℃高温。 2019年10月1日,天文錄得的最高及最低氣温分別為33.2℃及28.4℃,是繼2017年兩年後再次在10月錄得熱夜及酷熱日,全年熱夜日數更達到破紀錄的46日。 此外,當日平均氣温為30.3℃,不但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國慶日,更是有紀錄以來10月單日平均氣温之最高紀錄。 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即1號、3號、8號四個方向、9號和10號)於2017年均有發出,是自1971年以來首次。 在一股和暖偏東氣流影響下,12月24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温24.7℃,是自125年以來最熱的平安夜,以0.2℃之差,打破了1961年的24.5℃,僅次於1890年的25.3℃,亦是自1884年以來第2個最熱的平安夜。
香港氣壓: 颱風百科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水域的颱風。 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23年太平洋颶風季。 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23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於此地區的熱帶低氣壓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 香港氣壓 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均會給予當地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中國大陸與臺灣採用的中文譯名可能不同。
2010年2月有接近3分1時間受西南氣流(西南季候風)影響, 期間有多日最低氣温達到22℃或以上,其中2月11日最低氣温竟高達23.9℃,創下2月份的單日新高,此外2月25日至3月6日的10天平均氣温超過24℃,比同期平均值偏高近8℃[26]。 9月中旬(11至20日)天氣異常清涼,該十天平均氣温只有25.4℃,創下9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温。 9月12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温20.7℃,打破9月上半月(1日至15日)的最低温紀錄。 受熱帶風暴圓規影響,7月18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温22.7℃,是設立酷熱警告來首次打進首10位月最低氣温的夏季月份(此紀錄被2010年6月第二低温的20.4℃打破)。 一道冷鋒於5月5日橫過香港,隨後的強冷空氣令香港出現5月罕見的清涼天氣,6日下午天文台氣温降至17℃,是歷年5月份的第4低温紀錄,隨後3天最低氣温仍維持在20℃以下,5月9日的18.6℃低温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冷母親節[33]。
香港氣壓: 香港氣候
而下午3至4時天文台錄得78.7毫米雨量,刷新10月最高時雨量紀錄。 香港氣壓2023 不過下旬稍後受東北季候風影響,9月30日天文台氣温下降至23.8℃。 值得一提的是2月19至23日天文台連續五天平均氣温低於10℃,達到氣候意義上的入冬標準(2014年2月再次出現此情況),這是天文台距今較近一次入冬紀錄[33][81]。
例如平洲年平均雨量約1,400毫米,大帽山附近則超過3,000毫米。 5月至9月期間錄得的雨量佔全年雨量的80%左右,其中以6月雨量最多,全月平均有18天下雨,平均雨量為491.5毫米。 相反1月份平均降雨量最少,只有24.7毫米,而降雨日數最少則為12月,平均只有4至5天下雨。
香港氣壓: ▼ 天氣雷達圖像 (256 公里)
70年代另一次12月強寒潮,強度僅次於1975年12月,天文台於12月28日錄得最低氣溫只有5.7℃,大帽山更跌至0℃以下,出現結霜[33][70]。 1917年12月23日至1918年2月1日期間,天文台最低氣溫除了1918年1月11日高於12℃之外,其餘日子最低氣溫均低於12℃之寒冷水平,寒冷天氣維持了40天[32]。 新界石崗也出現-4℃低溫,附近村落一片白茫茫,漁塘水面結冰[29][註 1]。 7月21日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 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305,並命名「杜蘇芮」。 同時,中國氣象局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4月2日錄得最低氣温13.7℃,為2007,2010年以來最低4月及其上旬,是自前年以來再次出現4月絕對最低氣温低於3月的情況,亦是有紀錄以來第11次出現。 然而,天文台當日高温只升至32.0℃,為不達標之酷熱天氣警告,以4月來說則是有紀錄絕對最高氣温的第五高。 降雨日數更達26天,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最多,打破1960年24天的舊紀錄。 此外,受微弱東北季候風相關冷空氣於9月30日晚抵達所致,迎月夜晚上大雨滂沱,天文台更需發出年內第二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為有紀錄以來第三晚發出(僅次於2016年10月19日及2021年10月8日),亦是2014年以來發出最多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一年。
香港氣壓: 天氣系統扭計骰——對杜蘇芮路徑的影響
受1月上中旬寒潮影響(1月8日至1月14日):1月9日天文台錄得7.9℃低溫,為前年以來最低及13年來最寒冷之1月上旬(僅次於2005年1月1日的6.4℃),而本月最低溫則是1月31日的7.8℃。 10月11日,受強烈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只有18.5℃,是60年以來10月中旬的最低紀錄(已被2022年打破)。 香港氣壓 2月中旬兩度受強烈寒潮衝擊,2月9至15日平均溫度低見單位數,2月11及13日最高温更下試單位數,40年來再度出現此情況;2月12日天文台錄得7.3℃低温,自1996年以來二月只嘗兩次尋底,另一次是2018年2月1日的6.8℃。
- 煤氣是由位於大埔和馬頭角兩座廠房生產,通過管道網絡供應的方式輸送給煤氣用户。
- 8月3日受暴雨及冷空氣影響,天文台最低氣温降至21.6℃,創下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8月份最低温紀錄。
- 本港地區下午及今晚天氣方面,預測大致天晴,下午極端酷熱,今晚局部地區有驟雨。
- 2018年全年平均氣温達23.9℃,與2002年及2017年並列為有紀錄以來第六高,僅次2015的24.2℃及1998年的24.0℃。
11月21日香港受暴雨影響發出了黃色暴雨警告,是暴雨警告系統自1998年修訂以來,首次在11月發出暴雨警告信號。 活躍西南季候風帶來連場大雨,6月及8月錄得的雨量均遠較正常數值高,分別為第五和第二最多雨的6月(893.9毫米)和8月(971.3毫米),全年總雨量3214.5毫米,較正常高出45.2%,是歷來第三多雨年份。 5月9日中午的雷雨引發部分地區出現時速達135公里強烈陣風,葵涌貨櫃碼頭有大量貨櫃倒塌,壓毀多輛貨櫃車,造成1死2傷。
香港氣壓: 天文台中午12時錄得多區逾33度
當空氣在高空輻合,地面輻散時,空氣便會在該區下沉,導致地面氣壓上升,形成高氣壓。 冷空氣於4月13日抵港,天文台氣溫由中午的29.5℃快速下降至晚上的19.5℃,15日冷空氣補充抵達,天文台氣溫降至13.5℃,平了4月11-15日的歷史最低值,不得不說2010年是冷空氣非常強盛的一年[33]。 熱帶氣旋一旦在西太平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就會由颱風委員會命名[參 4]。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氣溫由4月29日最高32.0℃跌至5月2日16.4℃,3日氣溫急降15.6℃,為2009年11月11至18日一星期氣溫急降19.1℃後最急速氣溫下降[202]。 9月13日錄得最低氣溫29.5℃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其中一個最高(已被2022年9月14日的29.6度打破),9月22日錄得34.0℃是有紀錄以來中秋節翌日之最高氣溫,9月23日錄得全月最低的26.0℃,這亦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9月份絕對最低氣溫。 1月持續受冬季季候風影響,首10天平均氣溫只有14.4℃,較1月上旬同期正常值16.9℃低2.5℃[194] ,是自2011年1月以來最低。 而1月1日元旦日早上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8.6℃,是自2005年以來元旦錄得的最低溫度(6.4℃),亦與1914年及1924年的元旦並列為有紀錄以來第六最冷的元旦,打鼓嶺及大隴僅錄得2℃及2.8℃,而大帽山更錄得0.7℃。
香港氣壓: 天氣概況
12月22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温25.2℃,是自1998年以來的最暖的冬至[182]。 全日平均氣温達22.2℃,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冬至最高的「日平均氣温」[183]。 受1、3、8、10、11月多雨影響,2016年初至今進入最高年雨量第9位,同為歷來最長霜凍警告之年。 3月25日早上7時許天文台錄得最低11.6℃,是自1978年後最冷的耶穌受難日,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2低温的耶穌受難日[71]。 11月8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温28.7℃,是有紀錄以來第六個最熱的立冬。
同時,本月亦遠較正常少雨,只錄得5.1毫米雨量,只約正常值37.6毫米的七分之一。 全月總熱夜日數達到破紀錄的18日,與1993年7月並列為最多熱夜日數的單一月份(全月最多熱夜日數已在本年7月再被打破),反映熱夜異常嚴重。 此外,6月19日至7月1日期間出現了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長連續熱夜日數(13日),其中22至26日的連續5日最低氣溫更達到29℃或以上。 雖然到了本月下旬農曆年初三起(1月27日至31日)出現寒冷天氣,但由於上半月氣溫偏高,故難以抵消高溫。 本月上旬及下旬受東北季候風影響,除雲量偏多而影響日照時間外,氣溫亦因而較涼,月平均溫度是自2013年以來首度低於正常值,成為自1999年以來最涼5月,平了2008年同期25.3℃的舊紀錄,但是於5月19日,天文台卻錄得29.2℃的低温,一度創下有紀錄以來5月份最高温的「熱夜」(僅次於2021年5月)。 2月沒有寒冷日,其中,2月24日錄得本月最低氣溫14.1℃,為有紀錄以來2月最低氣温的第三高紀錄,僅次於2009年的15.8℃,及1973年的14.3℃,亦是十年來首個沒有寒冷日之2月。
香港氣壓: 熱帶氣旋分級
而本月中旬的寒流亦令月平均氣温稍低於正常,在18日天文台跌至9.8℃,是自2013年以來在12月再次錄得10℃以下的氣温。 9月天氣異常炎熱,月平均氣温和月平均最低氣温分別為29.0℃和27.2℃,分別較正常值27.7℃和25.8℃高1.3℃和1.4℃,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其中一個最熱的9月。 (此紀錄已被2021年9月平均氣温的29.7℃和月平均最低氣温的27.8℃打破)。 此外,本月最低氣温有25.3℃,是有紀錄以來9月份最低氣温之最高值(此紀錄已被2021年9月最低氣温的26.0℃打破)。
- 受強烈寒潮影響,2月19至23日期間天文台總部連續5日錄得低於10.0℃氣温,2月20日天文台總部的最高氣温只有9.8℃,是自2016年(7.1度)以來天文台總部再次錄得日最高氣温不高於10.0℃的日子。
- 整體來說,受偏強副熱帶高壓脊支配下,7月份錄得的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達到33.3℃、30.3℃及28.4℃,前者平了2020年7月的最高紀錄,而後兩者皆打破了2020年7月的舊紀錄,成為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7月及單月最熱的月份。
- 香港市區高樓大廈密佈、人煙稠密,相反新界不少鄉郊地區仍綠草如茵、人跡罕至。
- 這段時間市區平均氣溫超過30℃,新界內陸地區更超越33℃,而在持續強烈日照及風勢微弱下令感覺溫度更高。
- 此外,21日的平均氣溫為30.8℃,亦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至。
7月29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4日上午8時,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5月28日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再度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 5月20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2W。
香港氣壓: 香港天氣資訊中心 weather.com.hk
澳門氣象局預測今年會有5-8個颱風襲澳,風季大約在六月中旬前開始,屬於正常至偏多,且可能受強颱風或以上級別影響。 天文台會繼續密切監察杜蘇芮的路徑、移動速度、強度發展及其對本港天氣的影響。 香港氣壓 香港氣壓 總結而言,杜蘇芮將在未來兩三日橫過呂宋以東海域並逐漸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