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除了共同協助小一新生適應小學生活外,對一些有較大輔導需要的學生,亦會作出適當的支援。 小一適應 在關愛工作上,推行「小一特工」計劃,每一位「小一特工」負責照顧兩位一年級同學,帶領小一同學認識校園、指導寫手冊、做功課、生活自理。 此外,特工亦會與小一同學一同遊戲及閱讀圖書,希望小一同學快快樂樂投入小學生活。
一、生活自理是第一步升上小學後,孩子必須學習獨立照顧自己,家長應該培養孩子起床後自己著裝、整理書包。 當孩子越能獨立完成事情,家長就越能放心孩子在校的作息狀況。 學校特別為小一家長及學生舉辦「百日宴」,慶祝呂小學生在呂小學習一百天。 小一家長有機會參與「小一百日宴」,孩子們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表達謝意。 小學會根據時間表進行活動,在家習慣跟時間表慢慢做到,在學校也能做到。
小一適應: 建立學習能力
另一次就是我忘記了為他準備零食,他不想開口問同學便大鬧情緒。 這些在大人眼中的小事,對小一生來說,原來是很大件事呢。 大仔於早期就讀K2時,便開始參與教育訓練中心(E位)的訓練,幼兒導師亦在四月時安排了他參加「開心小學堂」的小一適應班。 這個訓練班是每兩週一次,每次兩小時,每班五至六位K3小朋友。 小一適應 課程由幼兒導師、言語治療師和社工負責化身為「老師」。 我們的小一適應課程,亦包含關顧家長的部份,讓家長更了解這階段的幼兒心理發展,如何在入學前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備。
着母可以多些在家以時間表的形式去做,概念,透過方法讓他知道要跟著時間做。 在家一起安排時間表,也有助於掌握自己的活動安排。 在家就可以提供一些選擇去安排如何分配做功課,吃茶點,玩樂的時間,了解每一樣選擇的好壞,嘗試後再調整、做回顧,就能知道如何善用時間,如何更好安排。 如何培養: 從小開始幫助小朋友學習分類,比如書本可以根據大小、類型進行分類。
小一適應: 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升小一
講故事或者活動的的時候,父母可以邀請小朋友一起講。 當然並非只有小朋友自己講,父母和小朋友一起對話,提升小朋友的表達技巧的方法。 例如:「Daddy覺得很不開心,因為你弄得很髒、故意不聽爸爸說。」透過說話讓孩子知道對方感受。 幼稚園強調對小朋友的關愛,無論是脫掉鞋襪、排洗去廁所,食茶點或午睡,學校都會照顧得很周到。 但升小後,放小息、上廁所、午膳和課外活動等都大大不同,小朋友認識新朋友時也要自理,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在平日相處上,小息、分組等也有很多需要相處能力、理解彼此情緒的地方,幫助孩子們結交朋友。 小建議: 家長要留心,有時因心急或要求高,家長會讓小朋友依自己的方法行事。 這種情況下,小朋友可能做得很好,卻拿走了小朋友解決問題的機會。 長此下去,小朋友形成印象:不按照家長的方法就會被責怪,以後就會只跟着家長的指引去做,慢慢小朋友會缺乏動力及主動性,總等待他人的指示且還怕出錯。 因此,當小朋友犯錯、未能成功解決問題時,家長不要嘲笑或責怪小朋友,讓他們嘗試並認可他們的嘗試,漸漸地小朋友面對難題也會努力嘗試,養成不怕失敗的心態。
小一適應: 幼稚園與小學的分別
香港明愛於1953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家庭服務每年為超過一萬個有困難的個人及家庭提供協助,以專業介入手法,提高個人及家庭成員處理問題的能力及改善家庭生活的質素,致力鞏固及加強家庭組織的完整性。 在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多了解子女的校園生活,關心子女的情緒,給予支持和鼓勵。 暑假期間孩子的作息時間少不免有所改變,為準備開學,家長應調整子女在家中的生活作息時間,最好能讓孩子於晚上九時左右睡覺,調節生理時鐘,讓身心及早適應。 適應小一應該是兒子懂事以來,全家人與他共同面對的第一個人生難關。 目前,他已對寫手冊、抄生字、做功課有一定的概念。
除此之外,準小學生還要擔任班中的不同角色,他們要輪流擔任班長、行長、糾察、值日生等。 幼兒導師笑說,兒子最喜歡是當值日生而不是班長,因為他對帶領全班同學做轉堂後的「起立,敬禮,坐下」不太熟練。 本校於6月24日舉辦了小一新生日,當天一班準小一生初次踏進校園,感受小學的氛圍。
小一適應: 認識時間 培養時間觀念
在開學初期,培養子女在學業功課上的紀律習慣,比功課成績重要。 小學和幼稚園的學習生活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學寫家課冊,儘管子女年幼,家課冊會有很多甩漏,家長要耐性地每日和他們核對。 為了養成這個習慣,家長可以嘗試一些趣味性的獎勵方法(例如小貼紙)鼓勵子女,讓他們從樂趣中培養出自律習慣。 同理訓練子女執書包,鼓勵自己做功課,都是當中重要一環。 當家長向學校呈交子女的評估報告後, 連串與學校的緊密合作隨即展開。
孩子由幼稚園過渡至小學階段,學習適應新環境及面對挑戰的不衹是孩子,還有家長。 與此同時,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他們升讀小一後,已經不再是「小朋友」 ,而是「大哥哥」、「大姐姐」,比以往更自主、更有能力。 父母給予孩子適度的期望與信心,讓他們於新環境中更加願意嘗試新事物,對於建立自我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小一適應: 孩子升小一,家長的應有態度
我想我自己也要開始升班當小家長來面對小一的銜接了。 跟孩子說明網上學習只是換個地方學習,學習應有的態度和規則還是要持守的。 2.近年孩子接觸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youtube等平臺,而這些電子產品帶來太多刺激和干擾,專注力變得越來越低。
如何培養: 認路能力上,如果到了對小朋友有難度的位置,首先要知道自己所處位置,可以通過讓小朋友找到一些指示物,比如樓梯從而確認自己的位置。 之後再找到一些提示及指示,比如找到樓梯有寫一個數字,可以得到指示、指引。 我最近參與了K3體驗日,聽到校長問家長們:「仔女快升小,你哋擔心嗎?」坦白說,我與很多家長一樣,是超級擔心。 有些家長都憂心子女的學業能否追得上,於是趁暑假入學前努力跟他們預習小一課程,例如預習未來半年的課文,但我最緊張的卻不是這些呢。 我在一月填表參加大抽獎時是不求博,所以迎接六月放榜日時的心情,坦白說,是遠比去年十一月自行派位時來得輕鬆。
小一適應: 小一適應易|實用工具包
八月左右,很多小學亦會為小一新生舉辦輔導日,以及一兩天的分班預備課,目的是協助小朋友(和家長)認識學校和老師,令他們早日適應新環境。 以前在幼稚園時,隨處都提供了紙巾、濕紙巾和文具,而上課放書包、掛外套、上廁所和收拾碗筷都有老師和姨姨的照顧。 而姑娘就建議小朋友在所有用品上都寫上名字,所以我讓兒子自己在紙條蓋上名字,然後再貼在用品上,這亦是學習收拾和整理自己物件的第一步。 模擬班也會讓忘了帶文具和紙巾等的小朋友學習向同學們借用東西的應有社交禮儀。 活動內容包括透過短片與家長們分享子女在一百天裏的學習點滴、學生代表上台說出感謝的話、所有同學上台獻唱詩歌。 之後每個學生向自己家長敬茶,以表謝意,高年級同學更以生日歌祝賀,最後一同分享食物,整個活動在溫馨愉快氣氛下結束。
- 故此,建議家長需要持續地向校方了解校本調適的安排或做法。
- 如何培養:
- 本校於6月24日舉辦了小一新生日,當天一班準小一生初次踏進校園,感受小學的氛圍。
- 在這階段,不但要關顧孩子在學習上的進度,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適應。
小朋友未必會用家長或我們認爲最完美的方法,但當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時家長可以給予適當認同。 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成功解決問題,讓他相信自己是有方法、有解決能力的人,有自信,即使面對問題也不會害怕。 很多不危險或者不是非常錯的問題都可以讓小朋友去嘗試,如果他們做錯就會知道此路不通,下次就會採取其他方法。 小一適應2023 例如穿襪子不要幫忙,在相應年紀應該懂得、需要的技能可以讓他們自己嘗試去做,即使做得不完美但不要緊張。
小一適應: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學生要學懂時間安排,安排活動,比如小息時間,去買吃的、去洗手間、去玩應該怎麼安排先後次序較好。 情緒表達,可透過父母讀出小朋友情緒幫助孩子學習表達。 比如「爸爸見到你很生氣、失望。」透過大人的說話,幫小朋友講出其感情,透過互動小朋友能夠學習到如何表達其情緒。 處理事情上,家長可以給一些建議和方法,比如可以帶餅乾和同伴們分享,增進互相意見的理解、認識,讓他們不會覺得這件事太難、很無助而感恐懼。 小一適應 希望小朋友的自控能力好,家長要有耐性,堅定而堅持,「指令堅定不靠惡。」堅定,即說了不就是不,不需因小朋友發脾氣而改變要求,但也不要因為孩子哭鬧比他更大聲。
我們建議家長每天抽時間跟子女聊天,關心孩子開學的心情,例如問他們「今天在學校遇到甚麼好事?哪個時間感到最開心/最悶?希望/不希望哪個同學仔坐隔離?」。 小一適應 透過傾談,家長可以從孩子的答案了解他們當天發生了的事件和與人相處概況,以及他們的開心指數等。 陪伴子女預先翻閱新學年的書本,尤其是升讀小一的孩子,讓他們了解新學年將會有不同的科目,作好心理準備。 我們亦建議小朋友進行靜態的活動以平靜情緒,多閱讀、少打機。 小建議:
小一適應: 小一適應
小朋友就讀小一是重要階段,因此本校為小一新生在入讀小學前安排適應活動,透過參觀校舍、團體遊戲、集隊訓練等,讓孩子們在開學前對小學生活有所了解。 此外,本校又會舉辦小一適應家長講座及小一家長會,加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 我們亦會透過家長日、新生親子活動日及「陽光電話」,讓班主任更加了解孩子的個性和特質,促進家校合作。
因此,表達能力對小朋友的學習、自理以及社交很重要。 其中對自信心的建立也相當重要,因為當小朋友能清晰表達自我時,透過表達而達到目的,有成效且能獲得經驗,有助建立自信,同時又能促進表達,是一個正向循環。 社交不僅是表達,需建立在明白說話內容的意思之上。 小一適應 有時內容的意思未必直白說出,因此如不了解對方內容中的情緒也對話及社交有很大影響。
小一適應: 小一適應班
千萬不要以生氣、發怒的形式處理事情,否則孩子一旦害怕,就變成他控。 小一適應 小一適應 給小朋友正面欣賞,少許努力也可以稱讚,並非一定完美先讚賞。 給孩子和自己一段適應期,讓孩子習慣小學生活,勿太緊張孩子初期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