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21日,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通過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與標準策劃)Mr.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2023 Chris GABRIEL 所帶領的團隊設計的新和諧一及三型設計,並規定在2月起動工項目採用(首個動工的項目為清河邨,而首批落成的此型大廈為長宏邨二期,即宏勇樓、宏心樓、宏意樓及宏善樓)。 和諧三型數量不多,設計時最長一翼預設了0度、30度、45度、60度及90度擺動設計;但一般最長一翼是0及90度擺動,例子有慈正邨正德樓、橫頭磡邨宏偉樓和嘉福邨福泰樓便有此設計。 而全港只有一幢最長一翼呈45度擺動,這就是慈樂邨樂安樓。 和諧三型也隨著啟德機場關閉令市區建築物高度限制放寬、整體重建計劃的完成、新和諧一型、單方向設計大廈及小型單位大廈的面世,而逐步取代其。
和諧式大廈的特點在於採用高度統一的設計,預製組件佔很高比例,包括使用預製樓梯、預製乾牆、預製廚房工作檯、預製外牆面板,以至半預製樓板,大大加快興建過程及減低成本,興建過程如工人把預製組件吊上樓層,再移動至預定位置安裝。 葵涌兩公屋項目 擬建6000單位 最快2030年落成. 公屋項目位處於屯門第54區第2號地盤,正興建五幢33至38層高的住宅樓宇,約4,688個公屋單位,為13,500人提供居所。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TM21,位於香港新界屯門第54區2號,門牌號碼為屯門青麟路39號。 欣田邨原址是紫田村的一部分,其中部份是原居民的土地和非原居民的土地,原居民土地分別有陶、鄧、廖、陳、鍾等幾姓,後來政府收地興建為欣田邨。 (X型)39(1-39樓)321,248和麗樓(第4座)值得一提的是,和田邨連同沙田錦駿苑,獲選為房署「加強預製混凝土組件」計劃的先導項目,是繼葵涌邨百葵樓及合葵樓於2008年落成後,相隔12年之後再有房委會項目將預製組件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大廈結構部份。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和諧一型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的1,600伙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 北區現有14個公共屋邨,除沙頭角邨位於沙頭角之外,其餘屋邨全部位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西貢區現有13個公共屋邨,除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位於西貢市外,其餘均在將軍澳新市鎮,其中有3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深水埗區現有20個公共屋邨,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以及有1個綠表置居計劃與公屋混合發展屋苑,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 在2015年,此邨連同鄰近的菁田邨用地正式開始平整工程,並於2017年交付房委會興建公屋。
-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 又加上輔助設備如晾衣桿;於近年開始為所有和諧式屋邨的客廳窗外加設曬衣杆,但有不少住戶反映其設計有問題,使用非常不便。
- 和諧3B及3C型樓高約11至15層,最高可達24層,僅用於少部份受機場附帶建築物高度限制的地盤,例如當年在啟德機場航道以下的白田邨富田樓及裕田樓,及何文田邨和冠暉苑部份大廈。
- 按照最新的建屋計劃,菁田邨一期預計將於2022年1月落成。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位於屯門區西北部第54區興貴街,鄰近菁田邨、寶田邨、欣田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負責總體設計,並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負責細部設計,安保工程承建。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伙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樓宇
從1998年1月落成的尚德邨及廣明苑開始,位於大廈地下的屋宇裝備房(包括變壓器房等)改用不銹鋼門;至於最後一批在屋宇裝備房採用鐵門的同類大廈,均位於田灣邨,原訂於1997年竣工,但最後延至1998年3月才竣工。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2023 此外,所有和諧式大廈均使用統一的指示牌及字體設計系統(主要是名為「房署宋體」的明體,有可能參照當時其他照相排版字體而修改;後期年代實則上與「細明體」相近,甚至採用電腦向量字體),首個版本於1991年7月發表,其後曾修改若干次,所以即使屬同一代大廈設計亦可能會有相異的指示牌及字體。 當中,第一期樓宇命名已隨屋邨名稱,於2021年3月一併公佈。
此類型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觀塘區及新界的葵青區 , 元朗區及沙田區,此型號可見於翠屏南邨、天瑞邨及長亨邨等屋邨,當中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是全港唯一採用相連設計的和諧二型大廈 , 而位於烏溪沙的利安邨是全港唯一一個全部採用和諧二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 此外,和諧式大廈可因應地盤環境而作多種改變,例如華荔邨的兩座和諧一型基座設計成停車場大樓,七樓以下有一半面積獲改造成停車場的一部份,另一半為租住單位。 新和諧一型自2000年起,逐漸取代和諧一型設計,最後一座的和諧一型大廈位於葵青區石籬邨的石廣樓,於2002年落成。 和諧式住宅單位內部採用標準組件式設計,統一家庭單位中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採用無間隔設計,但單位內已在建議自行間隔房間的地方預設窗戶,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 所有和諧式家庭單位均採用統一的廚廁佈局(除第三代因減去露台而有所改動),但大窩口邨的三座和諧一型大廈採用了縮窄的露台窗戶,廚房佈局亦與同期的第一代大廈有分別,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和諧式大廈。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興建、重建、待建或建議中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元朗區現有18個公共屋邨,主要在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其中有1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沙田區現有23個公共屋邨,主要分佈在沙田新市鎮(包括大圍)及馬鞍山新市鎮,其中有5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每層的單位數目為16個(第三、四、七及九款)、18個(第一、二、八及十款)或20個(第五及六款),視乎所需單位組合而定,每翼有四至五個單位。 而每翼又可按情況將最末端的兩個單位建造為3房2廳、2房2廳或附有尖角形窗台的1房單位等不同組合。 和諧一型因為其高靈活性,是興建最多的款式 (共295座)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遍佈除了大埔區、中西區及灣仔區外的十五區。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沙田區
【舊邨重建】房協筲箕灣申建646伙公屋 破天荒買私地併官地發展.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興建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後來因興建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日起部份單位須由政府接管及拆卸。 直到1982年再交予房協接管後不久,餘下單位也因應房協「市區改善計劃」而被拆卸,這些單位的現址為頌賢花園,於1988年落成。
2022年初,香港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政府曾計劃徵用本邨及和田邨部分大廈作檢疫隔離設施,唯最終兩邨均沒有採用。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 改善寶田邨居住環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運輸及房屋局,2013年5月。 截至2023年2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和田邨目前隸屬於屯門區議會的寶田選區,由獨立建制派人士蘇嘉雯出任該區區議員。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屯門欣田邨- 260呎 (裝修費約15萬)
而碩門邨第一期(健碩樓及美碩樓)則恰好相反,因主樓未有提供足夠的家庭單位,故此附設使用特殊設計的新和諧式附翼大廈,主要提供1B型單位,並同時提供非標準設計的1/2P型單位。 第一代和諧式大廈的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設於單位露台內,沿用了以往由房委會興建的公營房屋大廈將有關喉管置於室內的作風。 廚廁設計方面,所有家庭單位的廚房外均附設露台;而三睡房單位更破天荒採用了廁所與浴室分離的設計,屬香港公共房屋首見。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於2013年的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到2043年將達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將相當高昂,若拆卸重建,可重新規劃,以符當時的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及美東邨確定重建。
該等樓宇已於2021年12月列入綠表置居計劃,並擬於「綠置居2022」出售。 第三代設計已能提供和諧1A型原有的靈活性,因此除了取消部份升降機及天台水箱設計有異外,大廈設計與其它第三代和諧一型大廈完全相同。 由於此類大廈的獨特設計導致建築成本極高,所以興建數目不多,往後所興建的公屋項目亦由更靈活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 鄉村型大廈外型因地盤環境而不同,樓高與附近環境配合,只高4至10層不等。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呢個表包括由喺上面所提及嘅三間組織轄下嘅公共屋邨,包括已經落成、起緊、重起緊、等緊起或者建議緊,同埋拆咗同改做其他用途嘅公共屋邨。 呢個表會列出公共屋邨嘅名、相、地址、屋邨類別、入伙年份、拆卸日期同而家嘅土地用途(淨係得拆咗嘅公共屋邨有)、房屋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同埋認可人口,而除咗屬於平民屋宇嘅大坑西新邨、起緊、規劃緊同拆咗嘅公共屋邨之外,所有資料都係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嘅資料為準。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嘅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揾到遷置居民嘅資源。 部份小型單位大廈不僅為住宅、大廈基座更可以設有各種設施及用途,例如何文田邨雅文樓及欣文樓下方基座設有香港房屋委員會總部辦公大樓第4座、內有房委會會議廳、房委會展覽中心、辦公室、職員圖書館、職員餐廳、職員行人天橋等設施。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的公屋。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是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不表示在可見未來就可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哪裏找到遷置居民的資源。 欣安邨一期由房屋署發展及工程處屬下之總建築師(4)設計、工程師(134)負責工程計算及工料測量師(C7)負責工料測量,而總承建商為有利建築,合約總值7億9,895萬港元。 屋邨建有3座40層高大廈,提供2,587個住宅單位及3個互助委員會辦事處,同時興建2幢1層作商店及服務行業(零售用途)的建築物,總樓面面積有410平方米。 邨內設有社區園圃、羽毛球場、兩個兒童遊樂場、籃球場及五人足球場。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大廈設計
單方向設計大廈沒有固定的設計,會根據地盤的大小而決定,單位大多數仍是標準和諧式設計;但可因應樓宇設計而作出少量修改,例如梨木樹邨葵樹樓的特別設計小型單位。 鄉村式大廈是特別為鄉郊地區而設計,單位仍是和諧式設計。 雖有三款統型大廈設計,但大廈不同部份的高度及單位位置可因應地盤及環境設計而作出修改,每座只有4-6層,可作為公屋、可租可買大廈或居屋,如赤柱馬坑邨、坪洲金坪邨、長洲雅寧苑等。 此外,於新和諧一型大廈裡,亦引進了退台式設計,但僅屬美田邨及葵涌邨之特別設計,直至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此款設計後,才獲得廣泛採用。 在2006年4月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通過在新和諧一型單位中引入「通用設計」,使老人、弱能人仕、殘疾人仕、孕婦及健全人皆可方便使用單位內所有設施。 和諧二型大廈每翼翼尾採用了退台式設計,一般樓層的翼尾單位為2B型單位,但最頂兩層的翼尾單位則為1B型單位;另外,1-3樓位於大廈入口對上的兩個單位亦特意留空,變成半開放式走廊,為和諧二型大廈的一大設計特色。
因應新和諧式單位設計於1999年面世,於2001年尾至2003年落成的部份第三代後期和諧式屋邨採用了經改良的單位設計,家庭式單位的廚廁改為與新和諧式相近的設計,單位面積依舊不變,而和諧一型大廈電梯大堂外的平衡陣則改為每層都加設,與新和諧一型相同,是為2000年版本和諧式大廈。 此款設計僅可見於富昌邨富悦樓、石籬邨九期、長宏邨一期、鯉魚門邨一期、牛頭角上邨一期、葵盛東邨盛和樓及愛東邨愛寶樓。 ,簡稱「HR」)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重要的設計,於1987年開始起草,1989年正式發表,在1992年至2009年間所落成的香港公共屋邨大廈及居者有其屋計劃大廈中廣泛採用。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和諧三型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伙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伙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屯門區
第一座和諧三型大廈位於藍田廣田邨廣靖樓 , 於1992年11月落成 , 亦是全港首座和諧式大廈。 最後一座和諧三型大廈為石籬邨石欣樓,該大廈原本高20層,但因應同邨1-3及8-9座重建戶「原區安置」的訴求,故此在興建時更改設計增加樓層至31層,是同類樓宇中最高的其中一座,其它達31層高的和諧三型為紅磡邨紅暉樓及慈樂邨第三期。 ),再將原本劃作垃圾房及電錶房的位置騰出改作住宅單位用途。 故此,和諧1A型的單位總數較少,但單位間格靈活性與第二及三代和諧一型大廈相若,而且兩座大廈可選擇於1B單位的翼尾位置相連,相較只能於2B單位相連的和諧一型更有彈性。 而隨著啟德機場於1998年關閉,相關高度限制範圍亦已更改,加上近年已經採用非標準設計,此等樓宇亦不再興建,最後一座和諧1A型大廈為白田邨潤田樓,於1997年落成,並為唯一一座採用第三代設計的和諧1A型大廈。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同時,較後期落成的新和諧一型第六款大廈因四隻翼尾均採用2-3人單位,預計居住人數「較其它款式為少」,所以減少了一部升降機,令樓宇的整體升降機數量只有5部,當中仍舊有2部升降機服務低層,令只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變為只得1部,當中兩者中間更要共用一部停達二十多層同時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 此舉令居民等候及乘搭升降機需時甚久,尤其繁忙時間甚為嚴重。 使用此升降機服務佈局的例子有元州邨元樂樓及元雅樓、彩盈邨盈富樓、盈安樓及盈順樓及鯉魚門邨鯉隆樓。 在此之後,取代新和諧式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不再限制必須設置雙數數目的升降機,令一座大廈設單數數量升降機的設計、設置同時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甚至分設兩個升降機大堂以服務不同樓層的安排變得更常見,藉以降低建築成本及提升大廈設計彈性,從而提供更多單位。 由於長者住屋租戶需要與其他的租戶共用設施(如:廚房及廁所),所以普遍不受長者歡迎;加上長者住屋比起獨立小型單位更不符合成本效益,因為長者住屋單位面積細,所以要提供額外的舍監服務及其他共享設施,如:休息室,共用廚房,共用廁所,共用浴室及洗衣房等等。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 涉及7座和諧一型、1座和諧3A型、1座SAB單向大廈(和諧3A型組合)、5座新和諧一型大廈。 再者,早期和諧式公屋為住戶提供鐵閘,但和諧式公屋鐵閘的設計容易讓人從屋外伸手入屋內開啟鐵閘,曾發生不少爆竊案,即使後來作出設計改良後仍然非常容易讓人從屋外伸手入屋內開啟鐵閘。 因此,房署斥資1500萬改善全港和諧式公屋鐵閘,在鐵閘的下半部加裝金屬條將空隙收窄,或在近大閘門鎖位置加裝金屬片遮蓋閘鎖,以防有人可從罅隙伸手扭開門鎖。 另外,房委會建築小組於2003年6月通過,今後新建的公屋不再為每戶安裝鐵閘,任由居民按規定加設鐵閘,直至2006年石硤尾邨重建第一期開始才重新提供趟閘。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2001年,政府首次公佈屯門第54區的規劃,包括收回全部非原居民土地,及陶姓、鄧姓、廖姓、陳姓、鍾姓原居民的土地;唯最後到2009年公佈的收地範圍包括非原居民農村和原居民的田地,原居民村得以保留。 為避免拆卸原居民丁屋「紫田花園」及徵收原居民的土地,修改原有圖則,縮小徵收範圍,使當中「逸田樓」興建的單位數目減少。 在2015年,此邨連同鄰近的菁田邨用地正式開始平整工程,並於2017年交付房委會興建公屋。 因應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政策,和田邨連同菁田邨的地積比獲准提升,當中此邨可建單位數目亦相應增加至約4,300伙。
第二代和諧式大廈有:金坪邨、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翠屏南邨翠杭樓、翠杏樓及翠榮樓、明德邨、坪麗苑、煜明苑、顯明苑及東霖苑等。 按照最新的建屋計劃,菁田邨一期預計將於2022年1月落成。 此前,菁善樓其中71伙已經劃入 年度公務員公屋配額,將優先編配予基層公務員。 至於暫未動工、位於菁喜樓東北面的菁田邨第二期,預計將於2024/25財政年度落成。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元朗區
所以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在2001年1月12日決定,將6個當時還在建築中的長者住屋項目,包括華荔邨一期、頌安邨五期、富昌邨三期、健明邨一期及石排灣邨重建第一期的長者住屋單位需在建築期間修改圖則設計,還原為普通單位出租。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最終現時以通用設計的方式,令長者可以居於獨立廚廁單位,減少居民間的爭執及減低運作成本。 第一代和諧附翼大廈於1992年發表,共有三個型號,全部只設相同的1-2人單位設計,於1994年至1997年期間落成,標準高度為15-16層,頂樓較遠離主樓的一翼設有退台設計。
2017年前,2B型單位屬4-5人單位,而3B型單位則為5-7人單位。 和諧式大廈的電梯大堂及通道等公用地方較寬敞,所佔的樓面面積較多,因此較後來落成的非標準設計大廈甚至不少私人住宅寬敞。 然而,審計署曾經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房委會沒有善用土地以獲得最多的實用面積,而此等問題亦在新和諧一型大廈出現(例如上水清河邨所在用地准許地積比為7倍,但最後僅使用了約4倍)。 第三代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及居屋屋苑包括有:天慈邨、興華(一)邨、天恆邨(唯一一個不提供一人單位的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田灣邨、尚德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集齊前後期和諧一型的屋苑)、廣明苑、雅寧苑等。
欣田邨2-3人單位面積: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於1995年發表,為基於第一代和諧附翼大廈改良而成的新設計,主要改動是與相連的和諧式大廈共用屋宇設備、加設警報系統,並接駁至主大廈之警衛室以及面積由17平方米增至22平方米,從而將每座大廈的標準高度由15層增至為21層。 因應2人家庭反映1-2人單位面積過窄,故此新和諧附翼大廈除了改良原有的1-2人單位設計的廚廁使其更實用外,亦設計了一款全新的2人單位,面積約20平方米,專供2人小家庭入住。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型從未曾出現過;第二型為採用2人單位的L字形大廈設計,每層設8個單位;第三型為採用1-2人單位的長型設計,可選擇每層設7個或9個單位;第四型為改用1-2人單位的第二型設計,而建築師可按地盤限制及項目對不同大小單位的需求而選擇興建附翼的款式。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於1998年至2002年期間落成,而所有新和諧附翼一至四型大廈均採用了第三代設計並不設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