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先前所說的,醫學生第一次進入醫院是在大五大六階段,由於這個階段醫學生就會披上白袍,因此也算是醫師階級的一個部分。 鍾伯豪醫生 Clerk在醫院做的工作非常簡單,就是在醫院和前輩們學習,若是要用一個字精確地表示,那就是”看”。 因為這個階段的醫學生尚未取得完整的醫師執照,因此,除了用眼睛看以外,能做的事非常少。 鍾伯豪醫生2023 鍾伯豪醫生 考過兩階段的國考後,原本的實習醫學生終於擁有了醫師執照,擁有執照就可以申請所希望的醫院進行住院醫師訓練(不是"駐"院醫師喔),也同時成為醫院聘請的正式醫師。
因為擁有醫師執照,PGY可以比Intern有更完整執行侵入性治療的權力,也必須為自己所做的醫療決策負起更大的責任,PGY醫師在這一年間也會rotate內外婦兒等專科,並且一邊進行各醫院的住院醫師考試,準備正式分科,成為各專科的住院醫師。 然而,在舊制的七年制醫學生中,大五大六的clerk之後,會先成為一年的實習醫生,intern。 於intern階段,醫學生就必須開始有輪值班的業務,也可以進行簡單的醫療行為。
鍾伯豪醫生: 討論區
一位住院醫師在醫院累積了足夠的專科經驗,並且通常也做過總醫師之後,必須考到當科的「專科醫師執照」,方能到各醫院成為當科的主治醫師VS。 「ㄝ你念醫學系那麼久,到底念哪一科阿?」這個問題在此時終於有了答案,Resident就是分科的開始,的時間點大概是在醫學系畢業後一到兩年之後,約莫是25-26歲。 PGY結束,一位醫師終於到了升等夠高可以轉職的時候,考上各醫院在各分科的開缺,進行分科專科訓練,這就稱為住院醫師Resident,第一年住院醫師稱為R1,第二年住院醫師稱為R2,以此類推。
從開始念醫學系開始,必須要經過7+1(未來是6+2),總共八年的時間,才會成為分科後的Resident,正式選科。 鍾伯豪醫生 鍾伯豪醫生2023 另外,在住院醫師階段,會設立一個行政職CR,為住院總醫師,又稱之為總醫師。 總醫師基本上會由經驗較為豐富的住院醫師擔任,通常是R3、R4以後的醫師,需要擔任科內的行政和教學工作。 特別注意的是,有些科別還有所謂的次專科,是依附在幾個大科別下的獨立科,如:心臟內科,醫生必須先經過基本的內科訓練後,才可以接觸到心臟內科。
鍾伯豪醫生: 醫療服務包括
若是PGY之後,醫生希望繼續留在大醫院工作,這個時候,醫生需要再一次的進行apply,然而,和先前PGY的apply不同的是,此時不僅僅需要選醫院,更需要選未來科別。 選科別的影響因素有很多,醫院的大小程度、科別的熱門程度、薪水的豐厚程度……都影響競爭人數。 主治醫師是病患治療過程的最終負責人,在醫院中,即使病患大部分時間可能由其他R或是Intern照顧,每個病患都會有一位VS,而VS的角色就是指導並且確保病患照顧的品質。 每一科在拿到專科執照前有不同的訓練長度,一般從三到六年不等,比方說家醫科一般來說到R3,精神科一般到R4等。 如果走內外科等傳統大科,在第三年可以拿到「內科專科醫師執照」或「外科專科醫師執照」,但如果想要拿到如「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等「次專科」,大概都需要五六年或以上。
Clerk在各科有不同的學習長度,內外婦兒等大科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學習。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鍾伯豪醫生: 醫院診所分類
一剛開始什麼都不是就是隻鳥鳥的初心者大學生,以我的學校來說,大一二都還是要修完基本的通識課和國文英文等等,甚至有一些基礎社會學、基礎哲學和基礎心理學是必修,這導致剛開始的課表看起來跟醫學系這三個字八竿子打不著。 基本上,醫師階級到了VS可以說是到了一個段落了,再更後面的職位就屬於行政職,如:科主任、部主任、副院長、院長……等,那又是另一個階段的事了。 每一間醫院有每一間醫院的做法,有些醫院會看醫生在大學六年的成績,有些醫院則會看醫生的人格特質,還有些醫院會特別注重該名醫生的”家世背景”……看到這裡的你,如果有發現哪一個要素我寫的特別不一樣的話,恭喜你突破盲點了。 一旦成為VS,即是在醫療專業上的最高等級,接下來若要再向上爬,就是爭主任或是院長等更大的行政職位,這就是更久以後的事情了。
但是前兩年的訓練是不分科的,這是在SARS之後,為了讓所有的醫師都能擁有基礎的一般臨床照護能力,所訂定的制度(呵呵先不討論這個制度優劣,總之現在就是這樣),一般被稱為「不分科住院醫師」或是「PGY」。 鍾伯豪醫生 要成為主治醫師必須有以下的條件,首先必須擁有專科醫師或次專科醫師的執照,再來還必須擔任過總醫師。 鍾伯豪醫生2023 鍾伯豪醫生2023 由以上可知,「住院醫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美國,這個階段的醫師大多數時間駐守在醫院中,是照顧病患的第一線。 經過了路障的兩年時光之後,新制的六年醫學生會直接參加國考,並進入先前文章所提的PGY(不分科住院醫師)階段。 「住院醫師」Resident,是一個從美國來的名字,因為這個階段的醫師大多數時間駐守在醫院中,是照顧病患的第一線而得名。 七年級畢業後,Intern們必須考第二階段的醫師國考,範圍是臨床醫學全部(內外婦兒眼耳鼻皮身泌之云云),考過後便能拿到「醫師執照」,才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可執業的醫師。
鍾伯豪醫生: 聯絡方式
VS這名字據說源自英國,英國醫院制度並沒有常駐的VS,通常是Resident需要醫療協助時才請他們提供專業意見,故稱為Visiting Staff。 以上,大概就是醫師階級的介紹了,關於醫學系能說的有很多,還有些沒寫到的,如果大家喜歡這個主題或是這篇的反應不錯,我可能會再加開幾個主題。 在PGY階段結束後,醫生有兩種路可以選,一種是繼續留在醫院受訓,另一種則是去到外面的診所自行開業或給人聘請,而以下的內容將專注在第一種選擇。 你可能有聽過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但是你知道他們之間的差別嗎?
在此階段中,會根據所選的科別有著不同的訓練年限,平均而言約是3-6年。 基本上,因為住院醫生長時間駐守在醫院中,所以在照顧病人這一方面來說,住院醫師可以說是醫院的第一線戰力,而非平時看診所見的主治醫師。 接下來,不論是舊制的intern或是新制的clerk階端結束後,醫學生就可以從學校畢業,身分即可從學生轉換成醫生,也開始要進入職場。 然而,由於政策的關係,醫師還必須進入醫院進行受訓,成為不分科住院醫生(PGY),舊制的醫學生需要1年訓練,新制的醫學生則需要2年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