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工作能力而沒有工作的人士,綜援制度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及特別津貼,以鼓勵及協助他們就業。 我在這裏特別要講解其中一項,即在今年2月1日起增加了豁免計算入息的上限,由過往的每月2,500元,增加至4,000元。 香港現時透過公共財政支持的長者入息保障制度,主要為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制度。 由於上述三個制度都有透過公共財政進行再分配的效果,因此是解決長者貧窮問題的重要制度。
- 在早期,這更是主要功能之一;只因人口高齡化,今天過半數領取綜援的都是年長人士。
- 政府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其中一項措施為放寬綜援資產限額上限一倍,為期6個月,自住物業首12個月不計入資產限額。
-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 以鼓勵他們投入勞動市場及持續就業。
一家人互助互愛,是香港傳統的核心價值之一,亦是制定社會政策的核心一環,更是綜援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綜援入息限額2023 在過往不同的政策(退休、失業、殘疾等)討論中,有不少的倡議要求個人可以獨立申請綜援。 到今天,政府仍是嚴守家庭為本的政策原則;當然在特殊情況下,社會福利署署長可以行使其酌情權。
綜援入息限額: 高齡津貼(生果金/老人金):
另外,申請人亦可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有關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申請辦法,請參閱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網頁。 綜援入息限額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
為讓更多失業人士可獲得支援,政府由2020年6月開始透過綜援系統提供為期6個月的「失業支援計劃」,額外開支料涉及32億港元。 補助金則包括長期個案補助金、單親補助金、社區生活補助金、交通補助金和院舍照顧補助金。 符合資格的受助人亦可獲發放特別津貼(例如租金津貼、水費及排污費津貼和就學開支津貼),以應付其個人或家庭的特別需要。
綜援入息限額: 申請綜援需要收費嗎?
2012年,在計及恆常現金的政策介入後,貧窮線下有 個非綜援住戶,當中近半數(48%;即 戶,共 人)屬於在職住戶,其餘主要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2。 這個分析的引申意義便是:要扶貧便要協助這些低收入在職家庭及處理長者退休保障不足的問題3。 前行政長官便在2014年1月的施政報告中,建議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 我多年來都希望多解說,讓大眾多明白綜援制度,就是作為社會給予巿民的安全網,避免巿民收入過低而未能滿足在香港生活的基本需要。
12這項資料在近年調查有一個明顯的趨勢,便是有愈來愈高的百分比貧窮長者表示沒有經濟需要:2015年為67.9%,2016年為71.4%及2017年為80.1%。 從每一年數字的變化中,最明顯的是這些雖然被界定為貧窮長者,比例上愈來愈多是有領取長生津。 換言之,雖然單是領取長生津,在統計上仍未脫離收入貧窮,但不少都認為自己沒有經濟需要。 綜援作為一個安全網,是幫助那些未能單靠自己的能力賺取足夠收入的家庭,得以滿足其在香港基本的生活需要。 我們在任何適當的場合,都會強調這個制度是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基本法第36條),更不應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籤。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本港失業率創9年高至4.2%,失業綜援個案亦上升至2020年3月的14,647宗,一年內增加了25%。
綜援入息限額: 津貼2023|公共福利金計劃 - 申請資格
近日亦聽到另一個錯誤的說法指,若家中有人有工作便不能申領綜援。 當然,若以上例子的4人家庭,本來有兩人工作,但其中一人失業,而另一人月入20,000元便不能申領綜援;但若其收入只有12,000元,這個家庭仍可申領綜援;而且在綜援中有收入豁免計算,現時最高為2,500元 。 如上例中:收入為12,000元,總需要 為16,000元,便可領取6,500元(16,000 – 12,000 + 2,500)綜援資助。 綜援計劃的目的,是以入息補助方法,為那些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安全網,使他們的入息達到一定水平,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由於不同情況的人士(兒童、成人、長者、單親、殘疾人士等)都有不同的需要,加上不同的政策考慮,在綜援計劃下,他們的「基本需要」都有所不同。 當年,就算提出對有經濟需要的人提供援助,都會受到嚴厲批評。
社署發言人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的目的,是以入息補助方法,為那些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安全網,使他們的入息達到一定水平,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綜援入息限額2023 申請人必須符合居港規定及接受經濟狀況調查,方可獲得援助。 現時所有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每月可領取2,390元,大約只等於全港工資中位數的16%[8] (2016年長生津金額提升至2,495元)。 而高齡津貼方面,65-69歲長者需通過資產及收入審查才能領取,70歲或以上長者則不設任何資產及收入審查。
綜援入息限額: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與失業
有年老、殘疾或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成員的受助家庭,如連續領取援助金達12個月或以上,可按家庭中這類合資格成員的人數,獲發每年一次的長期個案補助金,作為更換家居用品和耐用品之用。 為鼓勵受助人就業和繼續工作,社會福利署(社署)設有「豁免計算入息」的安排,即在評估受助人應得的綜援金額時,無須在援助金額中扣減的工作入息。 3上屆特區政府便進行有關退休保障檢討及諮詢,結果訂立了三項重要政策:設立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對沖」及成立公共年金。
為巿民提供一個生活安全網,是社會的集體責任,亦是根據《基本法》第三十六條,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 申請人可獲發特別津貼,以應付個人或家庭的特別需要,例如租金、水費及排污費、電話服務相關的開支、眼鏡費、學費及其他教育費用、醫生建議的膳食、醫療及康復用具等支出。 非居於院舍而年老、殘疾、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受助人或年齡介乎60至64歲身體健全的成人受助人,每月可獲發社區生活補助金,為他們留在社區生活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現時政府用於長者綜援的開支約90億( 綜援入息限額2023 年度),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的6.4%[7]。
綜援入息限額: - 長者綜援開支不斷上升
一個綜援4人家庭平均可獲得每月約16,000元的援助金。 只要收入不足以應付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及可動用資產不超過上限,便可以申領綜援。 舉列來說,一個4人家庭,視乎組合,平均需要約16,000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若家中收入低於16,000元都可以申領綜援。
然而,中美貿易糾紛、社會事件、疫情發展等,令香港的失業率由去年初的2.8%,攀升至今年第一季的4.2%:同步地,失業綜援個案亦上升至今年3月的14 647宗,一年內增加了25%。 社署又指,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的申請人可透過郵遞方式提交申請,毋須回港辦理有關的申請手續,市民如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向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查詢。 職津依據工時分三層,即非單親住戶每月工時要求為144、168及192小時,而單親住戶為36, 綜援入息限額2023 54及72小時。 以入息為香港從事經濟活動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150%或以下的住戶為例,如達上述工時要求,便可分別獲得每月1,000、1,200及1,400元全額津貼2。
綜援入息限額: 申領綜援的資產限額是多少?
至於要判斷綜援的援助金額是高或是低,便有一定的主觀因素;綜援的援助金額每年調整都是依據通脹水平,2019年的顯著實質改善,是香港回歸以來的首次。 綜援計劃之所謂「綜合援助」,是將1993年前的多項「公共援助」計劃(公援)整合,為不同情況下(退休、失業、殘疾等)收入未足以在香港過一個基本生活水平的人士及其家庭,提供現金的援助。 這是給予香港居民的一個安全網,亦是香港作為一個相對富裕社會的應有之義。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自力更生,更要為不可預期的逆境未雨綢繆。
年齡介乎60至64歲而身體健全的成人受助人,每月可獲發就業支援補助金, 以鼓勵他們投入勞動市場及持續就業。 綜援入息限額2023 注意:受助人須符合居港規定及通過資產及入息審查,方可獲得綜緩,而可領取的實際援助金額,以社署的審批為準。 自該措施推出後,長者綜援個案的增長率由98/99年度的10.9%,下降到00/01年度的1.7 綜援入息限額2023 %[4]。
綜援入息限額: - 金額偏低
有部份子女即使無能力或不願意供養父母,然而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卻不願意填寫有關文件。 以2019年6月底時有54.7萬人領取長生津作參考,領取長生津從而脫貧人數的只有15.4萬人,主要原因是單靠長生津金額本身10不足以脫貧,上述脫貧的數字中,是要住戶有其他收入,加上長生津收入才高於貧窮線。 綜援入息限額2023 現屆政府調整長生津的領取條件,配合公共年金的推行,有助未來可以讓更多的長者可以「脫貧」。 特區政府於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1,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訂立官方貧窮線,協助分析本港貧窮情況的形態,制定扶貧政策及檢視其成效。 扶貧委員會於2013年9月公布2012年的貧窮線,就貧窮人口作出分析。
到2017年,長生津讓14.2萬人脫貧及降低整體貧窮率2.0個百分點。 綜援資助及老人院綜援金額每月由 $4,060 至 $11,070 不等,另外根據綜援長者的需要設有額外特別津貼。 申請人可親自前往其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在接到申請後,職員會安排約見申請人和進行家訪,以查核申請人的實際情況及所提供的資料。 一個4人家庭,視乎組合,平均需要約16,000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若家中收入低於16,000元都可以申領綜援。
綜援入息限額: - 高齡津貼無釐定支付水平的機制
舉例來說﹐一個七人家庭,成員包括兩名健全成人﹑三名健全兒童及兩名長者,資產限額為163,000元(即88,000元+75,000元)。 根據樂施會2009年進行的調查[5],有近三成(27.5 %)受訪者表示即使自己或家人有經濟需要亦不會申領綜援,而當中最主要理由包括「不想依賴政府」(68.2%),和「不想自己或家人被看低」(27.2%)。 綜援入息限額2023 現屆政府就有關制度先後進行兩次主要的調整,讓更多低收入家庭受惠及所得津貼更多(見圖一)。 由於受惠家庭不一定是在貧窮線以下,政府於2018年4月將低津易名為職津。 根據社會福利署資料顯示,申請人必須香港居民;取得香港居民身分不少於一年;及在取得香港居民身分後,在香港總共居住滿一年(即由取得香港居民身分至申請日前)。 1 在職津計劃下,入息限額是以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計算的。
當然,由於強積金只實施了21年,更因現時仍可以用僱主的強積金累積金額抵銷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對沖」),所以現時退休人士可獲100萬或以上強積金的人數不多。 由於大部分退休長者,沒有固定收入,在貧窮線只考慮收入的局限下,不論有多少資產,也會較易被界定為貧窮。 《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在2019年,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仍有39.1萬名長者被界定為貧窮11。 不過,我們留意到在過往的調查,如在於2018年的調查中,居於沒有領取綜援住戶而被界為貧窮的長者,有80.6%表示沒有經濟需要12。 這或反映貧窮線是由於只考慮收入,便會將那些可能是有資產但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界定為貧窮。 公共年金的設立,目標之一便是協助退休長者將部分資產轉變成穩定的收入。
綜援入息限額: 經濟狀況審查
00/01年度香港的經濟環境仍然欠佳,因此相信長者綜援大幅下降的主因是新制度取消了大量原本合資格長者的領取綜援資格。 1 現時仍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輪候審理的多項綜援改善項目之一,便是將最高豁免入息上限大幅提升六成至每月4,000元。 2018年6月,政府推行高額長生津,讓那些資產較少的長者一個金額更高的長生津。 在2019年,長生津讓15.4萬人脫貧及降低整體貧窮率2.2個百分點,減貧效果稍為提升。 長者生活津貼的政策是在上屆行政長官在參選時的承諾,期後他在上任後第一次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宣布落實。
- 在上屆政府最後一份的施政報告便提出要「研發金融產品,讓長者善用資產,以增加退休後投資收入的穩定性」。
- 由於不少長者在退休時有一筆的退休金(如強積金),但由於不知是否足以應付長年退休生活,不少會節衣縮食;在人口高齡化,退休人士所佔比例上升,上述節衣縮食的集體行為,在宏觀上便會對整體消費力上做成壓力。
- 當然,由於強積金只實施了21年,更因現時仍可以用僱主的強積金累積金額抵銷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對沖」),所以現時退休人士可獲100萬或以上強積金的人數不多。
- 前述根據樂施會的研究,一名長者約需4,613元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制度皆不足夠長者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 現屆政府調整長生津的領取條件,配合公共年金的推行,有助未來可以讓更多的長者可以「脫貧」。
不過,在現時的經濟大環境,並不是憑個人力量就可扭轉逆境。 長者生活津貼及公共年金的配合,便可以為長者提供一個穩定收入,更可補足現時不少退休人士的強積金未足以滿足的基本生活需要。 日後,要加強退休保障,首要的便是推行計劃中的取消「對沖」及強化強積金的制度(包括推行積金易以減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等)。 我們更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加強公共年金與強積金的配合,面對未來香港人口中退休人士所佔比例日漸上升,所帶來的整體經濟挑戰。
綜援入息限額: 津貼2023|綜援資產限額
目前,綜援計劃下的援助金大致可分為標準金額、補助金和特別津貼。 不同類別的受助人會獲發不同的標準金額以應付其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例如食物、衣服鞋襪、燃料電費和耐用品。 現時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需通過資產及收入審查,才可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由2016年2月起單身長者的入息限額為$7,580(長者夫婦是$12,290)及資產限額為$219,000(長者夫婦則是$332,000)。 雖然長者生活津貼的經濟審查較綜援寬鬆,但仍存在負面標籤效應。 因此政府於1999年後對長者領取綜援的資格制訂了新的措施,與子女同住的長者不能再獨立領取綜援。
長者如要領取綜援,其子女(包括不同住的子女)一般需要向署方提供宣稱不供養父母的文件。 有部份家人即使無能力或不願意供養父母,然而基於面子或道德壓力卻不願意填寫有關文件。 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時,申請人年齡必須為65歲或以上,以及資產及入息必須低於津貼計劃的限額,方能通過資產審查和入息審查。
以上述的四人家庭每月9,000元收入的例子計算,綜援給予的每月援助(11,000元)較職津(最高4,200元)為高,其中最重要的分別在於申領綜援的資產上限較申領職津的資產上限低。 以恆常的綜援制度計算,一個四人家庭(兩名成人、兩名兒童、全數是健全人士)計算,資產上限為88,000元,而職津四人家庭的資產上限則為548,000元。 社署發言人表示,特首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宣布了一系列改善綜援的措施,當中包括一次性大幅增加租金津貼最高金額。 同時,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限額亦會於7月1日起作出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