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台媒報道,本身有肝硬化病史的黃先生,當日不慎在沙灘踢中路邊的石頭時僅有輕微擦傷,因此他一直不以為意。 沒想到黃先生當晚返家途中,腳部才出現劇痛,更出現神智不清、發燒等症狀,於是被緊急送醫治理。 食肉菌腳2023 食肉菌腳2023 「兩日後,醫生檢查後對我說,基本上已清除了惡菌,但為安全起見,要做多一次清創手術,及幫我植皮。」張先生說。 人的皮膚結構,分為最上層表皮層,然後真皮層、皮下脂肪、筋膜、肌肉。 筋膜(黃色層)像是一個堅韌的套,如襪子般包住肌肉、血管、骨骼。
食肉菌感染可沿筋膜擴散並破壞組織,嚴重個案可能要截肢甚至致命。 食肉菌腳 創傷弧菌是存活和暖海水的細菌,即使微細的傷口,一旦接觸海水,都可引致感染,病徵包括皮膚劇痛、紅腫及急速的組織壞死,但亦有些個案沒有明顯的感染源頭。 食肉菌腳 另外,患者如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肝病或免疫系統疾病等,會有較高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食肉菌腳: 香港腳: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此外,病人被驗出有兩種食肉細菌,死亡風險亦有所增加。 而最常導致感染的細菌分別為海水中的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淡水中的親水單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ia)、以及具傳染性的A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治療上,外科醫生可透過一次或多次的清創手術切除壞死組織,阻斷發炎反應,同時以抗生素治療此猛爆性的感染症。 通常感染通過受損的皮膚(如割傷或燒傷)進入人體[1],其風險因子包括例如糖尿病、癌症、肥胖、酗酒、靜脈藥物注射(英語:intravenous drug use)以及周邊動脈阻塞等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2]。 此疾病很少會在人群間傳播[1],壞死性筋膜炎可依照所感染的病原體物種被分為四種類型。 50%到88%的病例由一種以上的細菌感染造成,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病例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
当病灶部位的感觉神经被破坏后,则早期感染局部的剧烈疼痛可被麻木或麻痹所替代,疼痛缓解,患部出现麻木感。 该病病情进入中期时,感染局部变得更加鲜红,皮肤颜色逐渐发紫、发黑,由于血管栓塞和营养血管被破坏而导致的含血性液体水泡和大疱逐渐增多,疼痛和肿胀加剧,全身症状变得严重。 到了病情三期或终末期,表现变为持续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全身有明显的毒血症,低血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休克、反应迟钝或意识丧失、酸中毒和多器官衰竭(如肾)。 血管硬阻的结果导致皮肤出现干性坏疽和表皮分离,出现四周绕以红晕的坏死黑色焦痂,类似于三度烧伤。 当中毒症状逐渐加重时,多数病人终因败血症或休克而死亡。 坏死性筋膜炎多为急性发作,但也有少数以慢性型态出现。
食肉菌腳: 皮膚炎、濕疹、乾癬?差別在哪一次弄懂!
病原體 壞死性筋膜炎(通常稱為「食肉菌感染」)可由多於一種細菌引致,包括甲類鏈球菌、創傷弧菌、克雷伯桿菌屬、梭菌屬、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嗜水氣單胞菌。 病徵 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軟組織及筋膜(覆蓋肌肉表面的一層組織)的嚴重細菌感染。 感染沿著筋膜的平面擴散,並破壞組織,可能會導致肢體損失。
他提到,食肉菌感染的特徵是,傷口或許很小,但帶來的疼痛與傷口大小會不成正比,病人亦會發高燒,若發現這些病徵應盡快於幾個小時內求醫。 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感染」)可由多於一種細菌引致,包括甲類鏈球菌、創傷弧菌、雷伯氏桿菌屬、梭菌屬、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嗜水氣單胞菌。 若症狀在自行擦藥治療幾週後沒有改善,或皮膚已經處於過度發紅、腫脹,甚至引起感冒或發燒時,建議盡快向醫師求助。 此外,糖尿病病患易感染香港腳,因此建議及早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洪伯斌又指,壞死性筋膜炎好發於糖尿病、肝硬化、或長期須服用類固醇藥物的長期病患者,因為他們抵抗力較弱,一受感染就極易引發敗血症或菌血症,即使立即送醫治療,致死率仍可高達24至34%。 這場食肉菌風暴,經過三次大型清創手術、切走壞死組織及植皮,張先生終於脫離險境,被惡菌侵蝕的左腳最終能保住。
食肉菌腳: 坏死性筋膜炎
「我以為這是小事,和上次差不多,都是香港腳菌入侵而已,那不是吊抗生素(靜脈注射)、服用一兩個消炎療程就可以嗎?怎會嚴重到要切我隻腳?」張先生說。 食肉真菌(英語:Carnivorous fungi),亦作肉食性真菌或捕食性真菌(predaceous fungi),是真菌的一種,透過捕捉和消化微細的或細小的動物而轉化成其部分或全部養份[1]。 食肉菌腳 現時已被描述的物種約200餘種,皆屬於子囊菌門(Ascomycota)的毛黴菌門(Mucoromycotina)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陳女士透露,丈夫入院前一天開始發燒,翌日手指傷口發黑,惟多次要求護士清創傷口均未獲處理,她質疑醫護人員未有及時處理丈夫的傷口,未有提供適當治療,令丈夫失救致死。 由2013年至今,本港共錄得82宗由創傷弧菌引起的食肉菌感染個案,其中20人死亡,死亡率約24%,每年平均有十多宗個案。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創傷弧菌感染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去年共有6宗個案,有一人死亡。 然而2015和2014年則分别有18宗及17宗個案,前者4人死亡,後者兩人死亡。 患者可自行使用抗黴菌藥在家中治療,但需確實完成整個療程,以免感染復發。 翁醫生說,當細菌積在好深地方時,好多時未必在血液中可以培養得到。
食肉菌腳: 香港腳該如何治療?
對付惡菌分秘必爭,然而張先生在簽手術同意書前,他又再一次猶疑,千叮萬囑吳醫生就算情況真的到了最壞需要截肢,都必須等他清醒後通知他,好讓他有一個作出決定的機會。 之後在鄧偉文醫生的診斷下,亦相信是食肉菌,當時已立即取張先生的血液樣本作種菌化驗,並安排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掃描。 香港腳主要是由生長在頭髮、腳趾甲和皮膚外層死組織上的微小黴菌所引起,目前已知有3種黴菌會引發感染,分別為紅毛癬菌、指間毛癬菌以及絮狀表皮癬菌。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記得今天二月九日晚上,我突然覺得左腳有點腫脹,翌日請了假打算在家休息,怎料休息了兩日都不消腫,更有愈來愈腫脹之勢,我想不對勁了,還是快點到養和醫院見家庭醫學專科李醫生。」張先生說。
耽擱手術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更高的死亡風險[3],即使經過完善的治療,壞死性筋膜炎的死亡率仍達25%至35%[2]。 未見識過食肉菌兇惡之處的他,初時心情忐忑,半信半疑,但在太太趕到醫院後,情緒漸趨平復,加上兩位醫生多番解釋下,才開始知道事態嚴重,鄧醫生更強調,立即進行手術清除壞組織非常重要,稍有延誤都可能無法控制病情,危及性命! 食肉菌腳 隨後鄧醫生向他解釋這場惡菌殲滅戰是持久戰,需要進行多次手術,每次都需一個團隊進行,張先生擔心費用可能不少,鄧醫生與他商量後,立即聯絡瑪麗醫院骨科醫生接手。 良好的傷口護理(英语:wound care)和洗手方式有助於預防壞死性筋膜炎[1]。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指,患者在入院後短時間內離世,送院時其中一處傷口發黑,顯示細菌在病人體內已發酵了一段時間,有機會已蔓延至全身,若在感染的後期再做傷口處理可謂「一啲用都無、無彎轉」。 一般而言,醫護人員會跟病人家屬解釋並商討病人情況。
食肉菌腳: 食肉菌感染可由多於一種細菌所致
有醫生指出,人類若感染食肉菌,毒素有可能在24小時內擴散,患者需在發現病徵如發燒、傷口疼痛程度與傷口大小不成比例時,盡快求醫及確診,患者或有需要切除傷口或傷肢保命,一旦錯過了治療時機,食肉菌有機會引致敗血病或多重器官衰竭,情況很難逆轉。 食肉菌腳 食肉菌腳 壞死性筋膜炎的治療關鍵是早期診斷和徹底手術清創,迅速切除壞死組織,同時對腫脹組織給予多次廣泛切開達深筋膜並充分敞開引流,必要時進行多次擴創。 創面用雙氧水紗布濕敷,以阻止厭氧菌繁殖,同時聯合應用大劑量敏感抗生素。 其他治療方法包括糾正休克及多器官損傷、抗凝劑、免疫球蛋白、高壓氧、營養支持療法、傷口修復以及擇期行植皮術等。
該病病情進入中期時,感染局部變得更加鮮紅,皮膚顏色逐漸發紫、發黑,由於血管栓塞和營養血管被破壞而導致的含血性液體水泡和大疱逐漸增多,疼痛和腫脹加劇,全身症狀變得嚴重。 到了病情三期或終末期,表現變為持續高熱,白血球明顯升高,全身有明顯的毒血症,低血壓、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中毒性休克、反應遲鈍或意識喪失、酸中毒和多器官衰竭(如腎)。 食肉菌腳2023 血管硬阻的結果導致皮膚出現乾性壞疽和表皮分離,出現四周繞以紅暈的壞死黑色焦痂,類似於三度燒傷。 當中毒症狀逐漸加重時,多數病人終因敗血症或休克而死亡。
食肉菌腳: 香港腳的診斷與治療
在香港,食肉菌感染的死亡率約30%,大多數是夏季發生。 兩位醫生向張先生解說情況嚴重,需要做手術切開小腿皮膚,檢查內部受破壞情況及清除壞死組織,以控制壞死性筋膜炎繼續蔓延。 然而,當時張先生聽到腫腳被食肉菌侵蝕時,根本無法相信這是事實。 如確診感染食肉菌,患者應立即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部份患者為阻止細菌擴散,或須接受外科手術清除壞死組織,甚至截肢。 經初步檢查,黃先生的傷口被俗稱「食肉菌」的創傷弧菌所感染,且已感染至深層皮膚,造成壞死性筋膜炎,需緊急進行手術,並同時需接受抗生素治療。 良好的傷口護理(英語:wound care)和洗手方式有助於預防壞死性筋膜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