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陳友琴編《白居易資料彙編》,中華書局,2003年版。 據謝思煒的編號:白氏文集內詩歌卷共計2804首;散文卷可歸入詩歌的(如《不能忘情吟》等)共11首;集外補遺(含不確定是否為白居易所作者)完整的詩歌共147首;此外尚有零星的單句,不列入統計。 燕詩白居易2023 見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初版。 2830頁、2852頁、2967頁。 新、舊唐書對於白居易的評價亦有不同。 然而胡適、葉慶炳亦引述這則記事,作為白居易有意以口語入詩的旁證。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燕詩白居易: 作者/出處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七九九)进士,初任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敢言直谏,上疏亟论宰相武元衡被盗杀事,为当政者所忌,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其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晚年退居洛下,崇奉佛法。 白居易有《秦中吟‧不致仕》一詩,其內容很可能是諷刺當時年過七十的司徒杜佑不願致仕(退休)。
石繼航並且指出白居易與家妓樊素和小蠻感情良好,雖未知有否越軌事,然即使有,亦非狎玩,可說是兩情相悅,故而白居易與妓之事,實非重要,且其時文人幾乎皆有,不應獨責白居易。 晚年白居易將所有的歌妓放還,作了許多回憶的詩文,對這些歌妓多充滿了濃厚的念舊之情。 蘇軾晚年被貶謫時,曾經嘉許王朝雲能「不似楊枝別樂天」,願意隨著自己前往嶺南。 由此亦可見至少在宋朝,大多文人不將養歌妓視為卑猥之事。 燕詩白居易 白居易的個人修養,可用「知足」二字概括。
燕詩白居易: 評價
白诗的特色是语言浅俗,使老妪、儿童都能解读,讽谕诗《秦中吟》及《新乐府》是其中的代表。 燕詩白居易2023 有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传世。 劉禹錫《樂天寄憶舊遊,因作報白君以答》:報白君,別來已渡江南春。 如胡適《白話文學史》舉《醉後聽唱桂華曲》作為「閒適詩」之例,而這篇被白居易歸類為「律詩」,見朱金城箋,2343頁。
當白居易被任命為忠州刺史時,白行簡也一同與兄長溯江而上。 燕詩白居易2023 燕詩白居易 途中與元稹相遇於黃牛峽,三人相遊之處被稱為三遊洞。 在忠州任職的時間,白居易在忠州城東的山坡上種花,並命名此地為「東坡」。
燕詩白居易: 詩歌
陳寅恪認為白居易的「知足」思想,是源於老子「知足不辱」的想法。 從最初的月俸一萬六千錢,至最高的月俸十萬錢,以及退休後的月俸五萬錢,白居易大多都表現出知足的心態。 827年(大和元年),白居易至長安任秘書監,配紫金魚袋,換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員所用的服色)。 828年(大和二年),轉任刑部侍郎,封晉陽縣男。 829年春,因病改授與太子賓客分司,回洛陽履道里。
唐時社會風氣開放,官員宴飲之時以歌妓陪伴的風氣興盛,當時政令風氣與後世大不相同。 白居易曾蓄有多名歌妓,最出名的是樊素,見於《舊唐書‧白居易傳》。 白居易本身對歌妓並不忌諱,關於歌妓的描述常見於他的詩歌之中,如《與元九書》、《對酒吟》、《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遊,戲贈五十韻》等。 白居易好友元稹、劉禹錫相互贈答詩文中,亦有關於歌妓的描繪:如元稹曾邀白居易的歌妓商玲瓏至越州,商玲瓏返回時,元稹並有詩贈白居易。 白居易杭州刺史卸任後,曾帶杭州的歌妓回洛陽,這些歌妓後來返回杭州,劉禹錫曾有「其奈錢塘蘇小小,憶君淚點石榴裙」的詩句描繪這些歌妓對白居易的思念。 燕詩白居易 對於白居易的文學主張,劉大杰認為白居易「作了大膽的批判和正確的評價。」胡適肯定白居易以詩歌造成輿論而改善時政的意圖,但也認為白居易的詩歌理論有過於狹隘的缺陷。
燕詩白居易: 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喻、閒適、感傷和雜律四類。 而他本人特別重視兩類詩文:其一是作為「兼濟」工具的諷諭詩,其二是則是反映自己「獨善」心志的閒適詩。 並提出「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的主張。 胡適歸納白居易基本主張:「可說是為人生而作文學!文學是救濟社會,改善人生的利器;最上要能『補察時政』,至少也須能『洩導人情』;凡不能這樣的,都『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白居易的詩歌理念與元稹一致。
《遊大林寺序》、《草堂記》、《冷泉亭記》等,清新雋永,對後來的小品文創作有重大的影響。 白居易曾任知制誥,他響應當時元稹對詔、誥等官方文體的改革,以古文書寫,是古文運動的響應者。 其他如白居易為應科考而擬作的賦、《百道判》,曾是當時士子爭相模擬的對象,他的《策林》也是為了應科考而作,金朝時徒單鎰翻譯《策林》為女真文字,是最早譯為女真文字的漢人典籍之一。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杭州的夏天,欲邀友人至望海樓作客而寫。 五、六句採比喻的手法,用「雨」描寫「風聲」、用「霜」描寫「月色」,借用「雨」「霜」的清涼意象,引出七、八句的「消暑」,作為邀請友人的理由。 蘇軾對「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聯相當讚賞,認為可以做白居易優秀作品的例證。
燕詩白居易: 文學成就
詩的開始四句,寫一雄一雌的燕子配成雙,在屋樑之間築巢,生了四個雛兒。 要養育雛兒一點也不容易,下面八句寫雙燕為了餵哺不斷索食的雛兒,每天辛勤地多次來往捕捉青蟲,雖然已疲累不堪,仍然不會停下來,恐怕兒女吃不飽。 除了餵哺兒女,父母還要肩負教育下一代的責任。 燕詩白居易 詩歌接着就寫經過雙燕三十日的辛勞,雛燕日漸長成。 父母教牠們說話,又為牠們整理羽毛;待牠們羽翼長成,就帶牠們到庭中的樹枝上,開始教牠們飛行。
- 白居易的詩文流傳很廣泛,然而歷代對其評價則不一致。
- 對於白居易的文學主張,劉大杰認為白居易「作了大膽的批判和正確的評價。」胡適肯定白居易以詩歌造成輿論而改善時政的意圖,但也認為白居易的詩歌理論有過於狹隘的缺陷。
- 诗的开始四句,写一雄一雌的燕子配成双,在屋梁之间筑巢,生了四个雏儿。
- 這首詩是白居易最為看重的諷諭詩,也可以說是一個寓言故事。
- 林文月,《長恨歌對長恨歌傳的影響》。
-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单只这一句,便勾勒出一幅美满家庭生活的画面,这也是作者为这一对燕子深深的祝福,为它们充满希望的未来而欢喜。 《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 它还强调: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 诗人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