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輪候公屋加名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輪候公屋加名

根據《長策》報告,未來公營房屋供應已是第二年達標,亦預計未來合共可供應達33萬間公營房屋單位,高於《長策》目標的31萬間,關鍵在於單位在何時才能落成應市。 而《長策》提及在後五年期間,即2027/28至2031/32年,會有三分之二的公營房屋單位落成,大約達22萬多間,平均每年高達4.4萬間,若項目能如期落成,筆者有信心政府能夠大幅紓減公屋輪候時間。 再者,若能把後五年的單位進一步壓縮發展時間,提早幾年編配予基層市民入住,相信平均輪候時間應不需待至2027/28年才出現轉機。 在去年公佈的《施政報告》中,政府亦提出了不少精簡發展及建屋流程的建議,期望在今年內能夠有所進寸,加快建屋步伐。 筆者認為,按現時公屋的供應量預測,供求關係仍然處於緊張的狀況,實難以消化現時近25萬宗的申請人龍,更還有持續上升的機會。

  • 公屋聯會預計,未來將很大機會突破6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更上升至2.9年,基層市民上樓變得遙不可及。
  • 不過,輪候冊時間卻越來越長,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較今年8月時的5.3年,上升了0.2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則維持2.9年不變。
  • 而《長策》提及在後五年期間,即2027/28至2031/32年,會有三分之二的公營房屋單位落成,大約達22萬多間,平均每年高達4.4萬間,若項目能如期落成,筆者有信心政府能夠大幅紓減公屋輪候時間。
  • 公屋聯會建議,政府應制定恢復「三年上樓」的時間表,並明確公屋供應與輪候時間的關係,以爭取社會支持政府覓地建屋。
  • 長遠而言,政府應將「三年上樓」列入《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向社會表明要達至「三年上樓」的公私房屋比例、單位及土地需求。

根據過往數字,1998年公屋輪候平均輪候時間曾達6.6年,2000年回落至5.2年,之後再因停售停建居屋,輪候時間回落至1.8年。 輪候公屋加名 惟從2011年起,公屋輪候時間不斷上升,更於今年3月打破5年的關口,今次公布的數字甚至貼近1999年時的6年高位。 輪候公屋加名 不過,輪候冊時間卻越來越長,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較今年8月時的5.3年,上升了0.2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則維持2.9年不變。 根據房委會數字,截至今年9月底,約有15.0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非長者一人申請個案約11.75萬,兩者合共達26.77萬宗,較今年8月時的26.85萬宗申請少。

輪候公屋加名: 公屋輪候時間再升 一般申請上樓要等5.5年 申請宗數26.7萬

同時,政府亦應大力推動過渡性房屋,制定政府閒置土地庫,積極伙拍非牟利機構增建過渡性房屋,如組合房屋等,以解燃眉之急。 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1年12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重回至6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亦達至平均4年,兩者數字重回至1999年3月底的水平,創23年以來的新高。 輪候公屋加名2023 他指出,現時每年公屋「一般申請者」的新增申請個案逾2萬個,但每年新建的公屋卻平均不到1.5萬個單位,此消彼長下,輪候冊越排越長已成「死局」。 輪候公屋加名 他認為,當局必須下定決心,在短期推出租管結合租津的「非常手法」,紓緩基層家庭的租金及迫遷壓力。 長遠而言,政府應將「三年上樓」列入《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向社會表明要達至「三年上樓」的公私房屋比例、單位及土地需求。

輪候公屋加名

對於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重回6年,筆者認為屬預期之內,原因在於市民對於公屋的需求與實際供應存在較大的落差。 房委會亦特別提到及,為何會在12月底的第四季度中,公屋輪候時間會有明顯的上升,在於季度內有多個大型公屋項目落成,如粉嶺皇后山邨、鑽石山啟鑽苑、深水埗白田邨以及大埔富蝶邨一期等。 主要是相當一部分已輪候多時的公屋申請者,在同一時段內獲派屋上樓,故便計算其已輪候的時間,所以輪候時間會有所飊升,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升幅較高。 輪候公屋加名2023 公屋聯會預計,未來將很大機會突破6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更上升至2.9年,基層市民上樓變得遙不可及。 輪候公屋加名 公屋聯會建議,政府應制定恢復「三年上樓」的時間表,並明確公屋供應與輪候時間的關係,以爭取社會支持政府覓地建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