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銅鑼灣碼頭2023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銅鑼灣碼頭

那便是銅鑼灣避風塘——香港第一個避風塘,建於1883年。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香港西九龍站是高速鐵路(香港段)("高鐵")的總站。 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的過境旅客必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

銅鑼灣碼頭

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告士打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九龍城碼頭首班渡輪航線於1956年7月3日下午6時開出往灣仔(航線1967年6月24日停辦)[2],至今碼頭已經有60多年歷史,是香港戰後建成的第一個永久渡輪碼頭。 九龍城碼頭曾經開辦多條航線,包括九龍城至灣仔、九龍城至北角、九龍城至東平洲、九龍城至太古城(後來改往西灣河),以及九龍城至北角汽車渡輪(於1965年開辧,但於1972年紅磡海底隧道開通後一度停辦,其後復辦,直至1998年1月停辦至今)等。

銅鑼灣碼頭: 中環碼頭 – 交通

西區海底隧道於1997年4月30日通車,翌日多條西隧快線投入服務,其中九巴來往屯門的960線,於開辦當日創下單日最高客量達9,500人次的紀錄。 銅鑼灣碼頭 有見及此,三條服務屯門區和元朗區的西隧路線961、968、969也相繼於同年10月開辦。 汽車渡輪設施在渡輪服務停辦後曾為停車場,因興建中九龍幹線而被政府收回作臨時私家車及旅遊巴士泊車位,以安置作中九龍幹線工地的新碼頭街的私家車及旅遊巴士泊車位。 來自沿油麻地佐敦道及尖沙咀廣東道的行人,可使用附近的行人隧道經柯士甸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而由近九龍站的佐敦道及柯士甸道西前往香港西九龍站的行人,則可使用附近的行人路或行人天橋。 市區的士可前往香港各區(東涌道及南大嶼山的道路除外)。 旅客如需乘搭市區的士,可按指示標誌前往站內B2層的市區的士上客區候車,落客區則設於站內B1層。

法定區份是正稱的地址名,而行政分區則是政府的地區行政分區。 灣仔在行政分區的灣仔區,跑馬地也在行政分區的灣仔區,但跑馬地郵寄地址為跑馬地。 銅鑼灣西面的行政分區屬灣仔區,法定區份仍是銅鑼灣,東面法定區份也是銅鑼灣,分別就是東區和灣仔區管治下的銅鑼灣。 1985年全盛時期,銅鑼灣西購物區共有4間日資百貨公司,分別為大丸、松坂屋、三越及崇光。 踏入1990年代,日資百貨公司不是結業便是易手,取而代之的乃一個一個的購物商場。 銅鑼灣亦是新加坡、南洋移民史、歐美閩籍人口移民史的一部份。

銅鑼灣碼頭: 中環碼頭(四號)⇔ 南丫島榕樹灣

以下市區的士車費是按照大約車程距離所作出的概略估計,只供參考。 有關估計車費已包括指定收費隧道及道路的附加費,但不包括的士其他附加車費,例如行李費。 香港西九龍站經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屯馬線柯士甸站及東涌線/機場快線九龍站。

銅鑼灣碼頭

本線曾於1998年9月1日延長至天后,但只能維持不足4個月,便撤離天后。 現時九巴使用4輛富豪B9TL 銅鑼灣碼頭2023 12米(AVBWU)及7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銅鑼灣碼頭 MMC 12米(ATENU),均屬九龍灣車廠。 整個銅鑼灣(包括整個東面和西面)在城市規劃分區屬於H6銅鑼灣區[9]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建設,便是以銅鑼灣整區為考慮的全港性建設。

銅鑼灣碼頭: 服務時間及班次

銅鑼灣裁判署(Causeway Bay Magistracy)位於電氣道20號,是一座樓高10層、充滿十九世紀色彩的古典建築物,由巴馬丹拿畫則師樓設計,於1958年10月動工,並於1960年春落成。 落成時裁判署大樓低層用作裁判法院,高層則撥予社會福利署、市政事務署及人口登記局使用,頂層則設有飯堂。 銅鑼灣碼頭2023 後來高層辦公室輾轉加入庫務署、婚姻註冊處等政府部門。 裁判署大樓南側設有一個露天停車場,位於柏景台第1座現址,司署東面與英皇道之間則設有無比(即美孚)油站。 於1982年3月拆卸,原址現在變成港鐵港島綫的天后站出口及2座39及51層的柏景台。 香港人口1945年的50萬,大幅上升至1950年220萬及1980年510萬,當中不少由中國大陸來港,而由中國大陸來港盛行的方法是偷渡,當年只要安全抵達市區(即沙田),翌日便可以到銅鑼灣人口登記局領取身份證做香港人[6],現今銅鑼灣天后地鐵站的銅鑼灣裁判司署便是多數新香港人誕生的地方,老一輩不少人都此區有很深的回憶。

銅鑼灣碼頭

大量的華僑富豪聚居於大坑一帶使各路商家雲集銅鑼灣東角,銅鑼灣東角開始形成一個購物消費區,最重要的消費者以天后、大坑一帶的富豪,也有來自北角以及灣仔的消費者。 居於西半山以及山頂的人口較少到銅鑼灣消費,他們以到中環為主,南洋富豪在銅鑼灣東角的消費力遠高於其他族群,亦使銅鑼灣東角的購物區遠比以當地居民日常需要的北角以及灣仔興旺。 由於962線從屯門開出後須額外繞經香港黃金海岸及小欖一帶的多個車站,不及本線在停靠置樂花園寥寥數站後便進入屯門公路,令本線顯得較962節省時間及高效率,因此在962線服務時段以內,的確有部份962線的客源由本路線掠去。 雖說如此,在962系列路線重組前,由於服務範圍有限,除下午繁忙時間往龍門居方向有較多乘客外,其餘時間客量只屬一般。

銅鑼灣碼頭: 主要用車

18區的分區主要是各選區及總區處理下放的資源,而東區之名不是在法定區份的地址上,法定區份的地址要香港政府批准才會轉的。 自從特快路線962X投入服務後,其停靠寥寥數站便進入屯門公路,需繞經香港黃金海岸及小欖的此路線便顯得迂迴。 因此在其服務時段內,此路線在屯門南的客源被該路線搶去。 這使城巴其後提出把962X線延長及提升至每日全日提供服務之建議,並在2013年隨著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啟用而成功落實。

銅鑼灣警署職務於八十年代末期平分給灣仔警署和北角警署。 很多人口遷入鄰近銅鑼灣的跑馬地,跑馬地的發展也遠比北角早,亦是福建人的密集區,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總堂亦設在跑馬地,分堂則設在北角和香港仔。 北角更多為民國時的戰後移民,和銅鑼灣自開埠以來即成為南洋移民以及貨運史的重要地點的歷史,少了80多年,銅鑼灣是南洋華僑移民史的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灣仔到北角在香港歷史上一直是重要的住宅區,而銅鑼灣則為兩區的中心,不少商家看準了此區潛在的商機,而香港政府亦將不少全港性的設施放在銅鑼灣,如維園,中央圖書館以及把全港第一間官中名校皇仁書院(中央書院)移到銅鑼灣,銅鑼灣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令此區發展高速發展。 今時今日銅鑼灣已成為香港最重要的購物,娛樂,公共娛樂中心之一。

銅鑼灣碼頭: 中環碼頭(三號)⇔愉景灣

在平日的繁忙時間,有不少屯門居民前往香港島上下班;而假日則有不少人前往銅鑼灣重要購物區購物,每天都客似雲來;雖然九廣西鐵(今港鐵屯馬綫)已於2003聖誕前通車,但是由於屯馬綫不能直達港島,本線顯得直接方便,因此客運量仍保持平穩增長。 962線曾是屯門區唯一一條能直接前往銅鑼灣的全日巴士路線,荃灣區和前市政局議員一直想把962加停嘉龍、青龍頭及深井等荃灣郊區,但遭屯門區議員反對,於是荃灣及屯門區議員向運輸署提出開辦加停嘉龍、青龍頭及深井的巴士線。 其後,運輸署批准開辦這條路線962B;962X也在同日(2004年8月23日)同時開辦,方便青山公路(置樂花園一帶)及屯門市中心(僅限屯興路)的乘客。 過海隧道巴士962P線是962的特快路線,祇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由屯門(龍門居)單向往銅鑼灣(摩頓台)途經蝴蝶邨及湖景邨後,取道屯門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前往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不經青山公路。 區議會之後,基本上地方事務是細分給各選區,而各選區綜合事務(較少,主要是各選區自理)仍由18區各分區各分區管理,綜合選區事務是以灣仔區為大區考慮而不是以大坑,銅鑼灣,而政府的施政不一定是以18區為基礎,好像民政事務署,灣仔區和東區是在同一區,而在東區的銅鑼灣社區中心服務對像也是全銅鑼灣及少量周邊地方。 同樣道理,位於灣仔的銅鑼灣消防局服務對像也是全銅鑼灣。

  • 但在這兩建築南面(勵德邨入口)的大坑和掃桿埔地區多數亦不會用銅鑼灣。
  • 由於而銅鑼灣(東)在香港歷史上一直是香港的主要已高度發展住宅區及市區之一,不少全港性的康樂文娛設施如維園,中央圖書館等也設於此區。
  • 文化方面有香港第一間官中男女名校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銅鑼灣天后廟、銅鑼灣岳王古廟、維多利亞公園及香港中央圖書館,亦包括銅鑼灣區內的社會設施民政事務總署銅鑼灣社區中心,銅鑼灣街市和銅鑼灣消防局。
  • 之後2屆選舉(94,99)區份擴大,用東南西北加法定地區已不可行了,全港各分區也沒了東南西北,而由94起劃分區份基本和下面的選區分析一樣了。

銅鑼灣天后廟是香港的香港法定古蹟,本由閩南人興建,福建人自唐宋朝起即控制中國對外的多數貿易,自明朝滅亡後,滿清實行多次大屠殺,輪近香港的有廣州大屠殺,而福建人則傾盡資本反清,但在施琅降清以後,台灣迅速被攻陷,福建人則把資本以及黃金運到南洋。 銅鑼灣、大坑、跑馬地一帶由開埠至今仍以閩籍為大多數,而在1920年代以前,北角和鰂魚涌還未發展,銅鑼灣是港島市區的盡頭,港英政府設立銅鑼灣旁設立炮台,而成為後來炮台山以及港鐵站的地名,而銅鑼灣的天后廟非常著名,後來又成為了銅鑼灣天后廟以及天后站一帶的地名。 自銅鑼灣商業區更大規模發展後,開始有廣府人遷入,但仍以天后為主,加上天后20年前建了不少300多呎的單位,很多外區人口遷入,所以天后一帶廣府人亦不少,但以福建籍較多,銅鑼灣東角因為唐樓非常多,除了在區內工作的人口,則大多仍為居住多以至數十年的閩籍人口。 很多南洋商家來港也會到銅鑼灣、北角一帶居住,他們不少在銅鑼灣、北角一帶都持有物業。 由銅鑼灣、跑馬地一直到鰂魚涌的華人都是以福建籍為主要多數,亦是香港閩籍華人以及華僑的高度密集區,部份把物業放售後便有其他族群人口遷至,但整體來說,很多家庭都不願放售區內物業,使人口改變輕微。

銅鑼灣碼頭: 使用車輛

天后是從地鐵站名而衍生出來的通俗叫法,並不是實際存在的地區,天后的定義和理解因人而異,銅鑼灣包括整個天后的地區,如果以天后港鐵站中心劃一個由一個圓型選區般大的大圈,都只包括銅鑼灣命名的建築,包括維園選區大部,未到銅鑼灣街市,包括維園大部。 天后選區中間小部銅鑼灣天后廟,及大坑選區北部的皇仁書院和銅鑼灣運動場和香港中央圖書館。 由於銅鑼灣的政府機構多數設於東部,處理民生的民政事務處銅鑼灣聯絡組屬於東區管理下,包括大廈管理[11]和銅鑼灣街坊福利會的活動[12][13]而在政府有法律效力的法定文件的地址或會出現「東區」、「灣仔區」或「銅鑼灣」,但不會有「炮台山」或「天后」等字眼[14][15]。 銅鑼灣碼頭 近年銅鑼灣東部,因為較西部寧靜,而有一系列社區設施,往返銅鑼灣西面步行只須5分鐘,發展商建了不少酒店,都是以銅鑼灣命名,如香港銅鑼灣海景酒店,銅鑼灣皇悅酒店,銅鑼灣維景酒店等. 此區是香港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由於建住宅的地理位置優越,早在20年前已經過度開發了,拆卸樓宇有了高度限制,而成本過高,近20年建成的高樓大廈住宅只有海景軒,其餘都是酒店和辦公大樓. 而在銅鑼灣東邊盡頭近十年建了不少辦公大樓如友邦廣場。

銅鑼灣碼頭

為方便銅鑼灣(東)住宅區交通,港鐵在銅鑼灣(東)北面的盡頭銅鑼灣社區中心附近設炮台山地鐵站,南邊的盡頭銅鑼灣天后廟設天后地鐵站。 此舉使銅鑼灣(東)市區發展一直向南伸展到天后廟道及大坑北面等本來交通不太方便地區和向北加強北角邊緣的發展和重建(如城市花園,豪廷峰等)。 銅鑼灣碼頭 因此銅鑼灣整區東邊,西南邊,東北邊盡頭亦設地鐵站,交通是全港最港最方便的地區之一。 每個香港人對天后的定義都不同,有些人會把整個銅鑼灣(東)稱為天后,有些人只把天后地鐵站附近稱為天后,老一輩口頭上沿用銅鑼灣稱呼銅鑼灣(東),東角為銅鑼灣(西)。 而銅鑼灣(東)的銅鑼灣街市便剛剛在港鐵天后站和炮台山站中心。

銅鑼灣碼頭: 路線資訊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 (包括觀景山隧道) 為一條靠右駛快速公路。 除交通標誌或道路標記另有指示、超越前車、左轉或須越過停定的車輛外,駕駛者須在最右線行駛,並只可從左方超越前車。 香港口岸本地停車場 (一至五號),共提供673個私家車泊車位(包括12個傷殘人士泊車位)、25個電單車泊車位、14個輕型貨車泊車位及21個預約的士泊車位。 一號停車場為時租停車場,其餘停車場可於停泊前二十四小時至七天前進行預約。 旅客停泊車輛後便可前往旅檢大樓完成相關的離境程序,再轉乘穿梭巴士前往珠海口岸及澳門口岸。

銅鑼灣碼頭

大丸百貨開業後,因為該百貨公司成為香港地標之一,每年亦有大量利潤,於是多家日資百貨公司先後在銅鑼灣開業,令銅鑼灣成為港島主要購物中心。 銅鑼灣西亦有了大丸之稱,大丸雖然已結業20年,但此名稱在小巴仍沿用至今. 在1972年,作為推動銅鑼灣發展的一部份,連接銅鑼灣和紅磡的海底隧道通車。 1950年代前的銅鑼灣的海岸線和現在的不同,現時銅鑼灣西東角周圍的繁華商業區亦是填海得來。 而原銅鑼灣市中心(銅鑼灣(東))以發展住宅為主,亦是銅鑼灣管理的中心。

銅鑼灣碼頭: 銅鑼灣

後來銅鑼灣避風塘隨著維港的填海工程、人們遷居陸上,風光時代早已不復存在,卻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都市人的隱世避風港。 人們一般可從天后沿興發街走至海邊碼頭,又或者經文末路線所示的世貿中心旁秘道通往碼頭,向岸邊的舢舨船家揮手示意並付上$15元後,即可乘舢舨到達海上燈塔的防波堤,靜觀維港的日落與兩岸夜景。 非專營巴士可沿匯翔道(西行)或匯民道(南行)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並使用位於匯民道的指定上落客區上落乘客,但不准停車等候。 縱使601線同樣往來觀塘及北角、銅鑼灣[11],但有關路段需求頗大;加上此路線服務範圍更廣,能覆蓋中上環,經常頂閘。

銅鑼灣碼頭

而和銅鑼灣的關係慢慢淡化,但不少地名上仍沿用銅鑼灣。 但在這兩建築南面(勵德邨入口)的大坑和掃桿埔地區多數亦不會用銅鑼灣。 現今不少人對銅鑼灣的聯想為商場區,但在50-80年代其實更令一定數量的人聯想到學術。 80年代開始,在監視政府的區議會事務上,雖然區議會是以選區為主,18區為副,銅鑼灣一個選區(西部)劃入區議會灣仔區,希望帶動灣仔區的住宅發展及分享商業設施,二個選區(東部)連維園劃入區議會東區,希望帶動東區的商業發展及分享文娛設施。

銅鑼灣碼頭: 使用狀況

而香港市區隨住人口不停增長,基本上港島區和九龍西區已經是全港最發達的地區了,而銅鑼灣亦是港島區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 銅鑼灣位於灣仔以東,北角以西,大坑,跑馬地以北,橫跨灣仔區及東區:東包括銅鑼灣街市,盡頭為銅鑼灣社區中心,以油街和北角分隔,西至堅拿道天橋(鵝頸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銅鑼灣道以南屬大坑,禮頓道以南屬跑馬地、禮頓山、加路連山。 其中香港海底隧道、維多利亞公園、港鐵天后站、怡和午炮等則位於銅鑼灣東區部份。 銅鑼灣曾管有大坑及掃桿埔北部,填海後南面和北面關係減弱。 現今勵德邨,南華體育會便是銅鑼灣當年最南部,現今這兩建築地址仍包括銅鑼灣。

雖然香港特區政府已盡力確保本網頁的資料準確,但香港特區政府不會明示或隱含保證或擔保該等資料均準確無誤。 以出境車輛為例,貨車及私家車須分別按指定行車線進入車輛通關廣場;貨車須使用左邊行車線離開通關廣場,並循高架橋駛入行車道最右邊的行車線(俗稱「慢線」);而私家車則使用右邊行車線離開通關廣場,並循另一條高架橋駛入行車道最左邊的行車線(俗稱「快線」)。 兩類車輛經過約一公里長的獨立高架橋後再次匯合,在匯合時車輛已轉換至「右上左落」右邊的行車道之行車安排,並在適當的行車線上行駛。

銅鑼灣碼頭: 服務時間

基本上多數成年人(80年代以前出生)也有去銅鑼灣裁判司署的經歷。 銅鑼灣碼頭2023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可以在新界西北(即荃灣以北)及東北(即沙田以北)地區行走,並可沿指定路線前往香港國際機場、香港迪士尼樂園、港鐵青衣站、荃灣站、坑口站、觀塘順利邨、將軍澳醫院急症室、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沙田馬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 在分支路線962X投入服務後,由於962線從屯門開出後須額外繞經香港黃金海岸及小欖一帶的多個車站,不及在停靠置樂花園寥寥數站後便進入屯門公路的962X,令本線顯得較後者費時及低效率,因此在該線服務時段以內,的確有部份本線的客源由該路線掠去,此事實也令城巴其後提出將962X延長及提升至每日全日提供服務之建議(並獲成功落實)。 銅鑼灣碼頭 然而,若以整個「962系」來看,有指該分支路線的開辦令本系列路線的客量不減反增。 西隧通車前,屯門居民如要前往香港島,便要到屯門碼頭乘搭渡輪前往,或乘搭九巴地鐵接駁路線到荃灣及葵涌的地鐵站轉乘地鐵前往。

由於962線途經青山公路(掃管笏段及大欖段),近年來該區人口增多導致令本線行車時間不斷加長,使部分屯門龍門居及三聖邨一帶的乘客改乘較本線貴($21.9)但更快捷的961過海(或者再接駁968往銅鑼灣)。 龍門居開經:龍門路、湖翠路、湖景路、海皇路、海榮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屯興路、屯門公路、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青朗公路(汀九橋)、西北青衣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民吉街、統一碼頭道、民吉街、干諾道中、紅棉路支路、金鐘道、軒尼詩道、怡和街及銅鑼灣道。 過海隧道巴士962X線是香港一條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龍門居)及銅鑼灣(摩頓臺),途經蝴蝶邨、湖景邨、恒福花園及置樂花園後,取道屯門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往返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由城巴獨自經營。

銅鑼灣碼頭: 中環碼頭(七號)⇔尖沙咀

油尖旺區以廣府人為主,但南洋華僑亦有投資,如香格里拉酒店。 此外,市區的大單位亦有大量的富商聚居,如柏景台、城市花園等,但市區更多唐樓,住在半山區的小單位以及唐樓的人口不是富商。 1950年代銅鑼灣的經已過度發展,香港政府便在銅鑼灣東角一帶大量填海。

銅鑼灣碼頭: 中環碼頭 – 附近酒店

此時北角已存在,而且天后一帶的貿易擴展到渣華道,但銅鑼灣的人口更密集。 銅鑼灣、大坑、跑馬地一帶至今一直是香港福建人以及南洋華僑的集中地,小福建社區則在戰後移民潮才伸延到北角,此前維多利亞城各族群亦有,銅鑼灣的人口以福建籍為大多數,尖沙咀以及深水埗區以廣府人和四邑人為多數。 在962系列路線重組前,由於962、962P、962S、N962線能直達香港島重要心臟地帶,而且在屯門區只有962/N962線可全日直接前往銅鑼灣,因此無論在平日和假日,客量高企。

銅鑼灣碼頭: 路線全長

619X於九龍區不經樂華,牛頭角及觀塘,而行經較直接的將軍澳道來往四順區,較619快捷,亦能為其分擔往返英皇道的需求,因此經常頂閘,加上近年東區走廊塞車情況惡化,令到不少619P的乘客轉投此線,令頂閘情況加劇。 銅鑼灣碼頭2023 香港在1891年只有20萬人口,大多為苦力、建築工人以及經香港下南洋經商、工作或到西洋的華工,真正的人口不多。 而香港的商人大多聚居在中環半山,富有的鴉片商販則聚居在山頂。 做Gym無須再Join會籍、去健身中心,到樓下就可以做運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