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舊區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舊區

不過,既然市建局的宗旨是「以人為本」,便應該將這個理念貫徹到底。 葉毅明認為,即使興建公屋的成本高、回報少,那政府至少可以提供資助,興建出售居屋,解決部份當區居民的需要。 市建局考慮重建時,往往有一種「美好的願景」,期望市區更新後會有一番「新氣象」,例如空間感更大、更多綠化地、街區更整潔等。 有不少舊區的貧窮指數頗高,以油旺區為例,全油尖旺區有多達42,441個不適切住屋單位,那未來重建好的區域是否能夠容納他們? 以市建局過往的項目,似乎難以達到這個目標,他們甚至沒有在油旺研究報告提及如何安置受重建影響的劏房租戶。

香港舊區

香港之名是否來自香港村,而香港村又在哪裏﹖一直引起史學家討論。 1841年英國人登陸香港島後,即進行首次人口統計,記錄了島上有二十條村,人口共四千三百五十人。 其中一半村落在南部,包括赤柱(二千人)、香港(二百人)、石澳(一百五十人)、大浪(五人)、土地灣(六十人)、大潭(二十人)和四條荒廢漁村(舂坎、淺水灣、深水灣和石排)。 因此,若社區經濟受「士紳化」影響,文化亦會隨之而演化,更變得無法容納基層市民。 城大公共政策及政治學系教授葉毅明指出,今次的研究可顯示政府希望市建局能在重建項目中進行長遠規劃,摒棄過往「小修小補」的規劃模式。

香港舊區: 前往

當中,油旺區重建研究報告與今年的《施政報告》同時出爐,提出油旺區正面對各種的社區問題,包括樓宇結構不穩、休憩用地嚴重不足、交通負荷量過高、空氣污染指數高等等。 為提高油旺區的環境質素,市建局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五個發展節點,包括興建大型水道公園及大型露天廣場、活化旺角街市及油麻地果欄,以及在西九龍門戶提供甲級寫字樓及其他混合用途的建築物。 「城市老化」隨着時間流逝越發嚴重,加上香港正面臨持續惡化的房屋短缺,舊區重建變得更為重要。 舊區規劃過時,居民生活質素下降,重建能令居民可以在安全的樓宇居住,亦能透過重新規劃提高環境質素。 這一切重建「後遺症」,無疑是對基層市民的一種剝削,讓他們在社區無處容身。 確實,不論是油旺重建研究提出的方案,還是市建局過往的重建項目,都會自不然會淪為「搞地產」,造成不少舊區出現「士紳化」的現象。

  •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鄒崇銘指出,社區經濟的作用,在於提供一個可以跨階層的城市空間,從而兼容更多弱勢社群,令社區更開放及多元。
  • 以市建局過往的項目,似乎難以達到這個目標,他們甚至沒有在油旺研究報告提及如何安置受重建影響的劏房租戶。
  • 香港開埠初期,全島人口最多的地方是赤柱,有二千人居住,還未計算赤柱灣和大潭灣的艇上漁民。
  • 享用佳餚之餘,不妨喝上一杯可口的手工啤酒 —— 香港著名的少爺啤酒廠專為百味村訂製的麥芽啤酒非常值得一試。
  • 不過,市建局所提出的重建方案,不但與2010年油尖旺區議會一份具民意基礎的研究報告有出入,甚至與居民的意願有相違背。
  • 殘破失修的樓宇則重建成符合現代生活標準、環保又具智能的新式樓宇。

事實上,市區更新的目的是為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令社區更多元化,達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不過,假若重建項目的主導者,包括市建局及發展商,選擇蒙蔽殘酷的現實,只看到種種不切實際的願景,就算重建後有再多的綠化、整潔的街道,都只是本末倒置。 重建發展是市建局其中一項核心業務,透過綜合規劃,改善舊區已建設環境及基建設施的設計,並提供更多綠化環境、公眾休憩地方及社區設施用地。 殘破失修的樓宇則重建成符合現代生活標準、環保又具智能的新式樓宇。 1860年造船匠約翰‧林蒙夥拍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在沿海地段建造了香港仔船塢,其後被黃埔船塢收購。

香港舊區: 香港仔舊大街

後來於1920年代,香港仔的海岸線隨填海工程西移至成都道一帶,但大街仍是區內主要街道之一。 到了1961年,香島道香港仔段改稱「香港仔大道」,名稱相近的香港仔大街亦改稱為「香港仔舊大街」。 1970年代,香港小巴興起,大街曾經是多條小巴線的總站,但在1980年代陸續遷到區內其他地方,唯獨是1995年開辦的52線,總站設於香港仔舊大街旁的漁暉道。 早期香港居民飲用主要依賴溪水和井水,1859年羅便臣就任港督,正值人口膨脹,於是徵求供水方案。

市建局採用「小區發展模式」規劃重建項目,務求帶來更大的規劃及社會裨益,並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 市建局在九龍城區以這個規劃模式共開展了六個重建項目,改善區內街道網絡及可達性,亦保留街道的活力。 香港舊區 不過,市建局所提出的重建方案,不但與2010年油尖旺區議會一份具民意基礎的研究報告有出入,甚至與居民的意願有相違背。 居民期望市區更新後,能夠解決生活環境及交通問題,但以上的市區發展果真能解決區內的問題嗎? 香港土地房屋供應緊絀,舊區重建成為政府其一個增加房屋供應的方法。 近年,市建局積極研究各區的重建規劃,土瓜灣、九龍城、油旺區等舊區都成為了他們重建的目標之一。

香港舊區: 重建發展

今天新圍內仍保留一座約建於1890年的清末舊屋,為周氏族人住所,1992年被政府購入,曾經閒置一段長時間,2013年起於週末和假日開放給市民參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編纂的《新安縣志》,已有「香港村」的記載。 1866年米蘭外方傳教會的和倫泰神父繪製了一幅中英對照的《新安縣全圖》,也可見到石排灣東面有「香港圍」地名,位置在今天的黃竹坑。 香港舊區 根據英國人調查,「香港」為一條漁村,但據周氏族人資料,其先祖於乾隆年間(18世紀中葉)在黃竹坑立村,建立香港圍,以務農為生。 香港舊區2023 明萬曆年間編撰的《粵大記》附有廣東沿海圖,可見香港島有六條村,分別是黃泥涌、稍箕灣(筲箕灣)、大潭、赤柱、舂磑(舂坎角)、鉄坑(相信是指黃竹坑)和香港(位置似是今天的鴨脷洲)。

香港舊區

1970年代政府要發展香港仔,在天后古廟對出填海,船塢亦被填平,興建了香港仔中心。 香港舊區 海峽雖然縮窄了,但現在仍泊滿船隻,除了漁船和遊艇外,還有海鮮舫這個旅遊景點。 香港仔人口漸多,1847年港府在此設立警署維持治安,1891年再在海邊山崗建造規模更大的警署,以便俯瞰四周海域。 1995年活化為「蒲窩青少年中心」,是香港仔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 葉毅明表示,社會現時對於市建局有頗大的訴求,希望當局規劃重建時多興建出租公屋,或將出租公屋及出售居屋混合興建,但市建局的回應卻是提供「港人首置」。

香港舊區: 歷史

海峽兩岸各有一座供奉海神的廟宇,鴨脷洲的洪聖古廟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已經建立,顯示香港開埠前六十八年已有漁民和商人在島上聚居。 石排灣的天后古廟建於咸豐元年(1851年),比洪聖古廟稍晚,同是漁民心靈寄託所在。

香港開埠初期,全島人口最多的地方是赤柱,有二千人居住,還未計算赤柱灣和大潭灣的艇上漁民。 英國佔領香港島後,曾派兵駐守赤柱,並在此設立警署,聯手打擊海盜。 可是有不少官兵染病而死,於是開闢軍人墳場,並轉在港島北岸設立軍營。 香港仔舊大街原稱香港仔大街,是開埠前及開埠初期香港仔區內的最主要街道,因為當時大街以西的香島道(今香港仔大道)已是處於海邊。

香港舊區: 香港早期水塘

英國人最早接觸的香港景貌,相信是1816年阿美士德使節團乘船前往中國商討貿易途中,看見薄扶林的瀑布灣水量豐富,於是停靠取水。 1970年代漁業衰退,漁民陸續上岸謀生,赤柱的市集亦開始轉型,售賣衣飾物品,吸引遊客到來光顧,逐漸演變為旅遊區。 1990年代初,政府清拆馬坑村寮屋區,興建公屋和居屋,2000年再興建赤柱廣場和重置美利樓,之後在美利樓旁重置舊卜公碼頭上蓋,令赤柱面貌一新,加強旅遊色彩。 1926年獲委任為行政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1936年政府為表揚他的貢獻,將新圍後方的山丘命名為「壽臣山」。

皇家英軍工程部監督羅寧建議在薄扶林谷地建造水塘,將食水經輸水道送至市區。 當局接納此計劃,1860年動工,三年後建成,為香港第一座水塘。 首先,在油旺區內轉移地積比的可行性頗低,葉毅明指出油旺區有不少六十年代興建的舊樓,而當時的地積比已被用盡,即使這個方法能夠增加房屋供應,但技術上難度甚高。 香港仔舊大街(英語:Old Main Street, Aberdeen)是香港街道,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是區內歷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

香港舊區: 重建易造成「士紳化」 剝奪小店生存空間

然而,只要放緩腳步,你會看見於聞名的天際線背面,百多年的歷史、藝術、飲食、生活文化如何扎根萌芽,不斷成長。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這個海濱美食廣場是香港嘉里酒店的一部分,匯集了10家不同的餐廳,烹製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多國料理,還提供牛腩麵等本地美食。 享用佳餚之餘,不妨喝上一杯可口的手工啤酒 —— 香港著名的少爺啤酒廠專為百味村訂製的麥芽啤酒非常值得一試。 百味村還提供便捷的手機支付系統,讓你不用掏錢包、無需離開座位,就能向任何一間餐廳點菜下單。 1928年港府買下該水塘,擴建為香港仔下水塘,1931年再加建香港仔上水塘,以解決港島西區食水不足的問題。

香港舊區

可是食水很快便供不應求,1883年港府在大潭村建造第二座水塘。 這是一組水塘建築群,最先出現的是大潭水塘(後稱大潭上水塘),接著是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配以水掣房、抽水站和輸水隧道等設施,至1917年全部建成。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編纂的《新安縣志》中有「薄鳧林」一名,此乃今天的薄扶林村,是香港島碩果僅存的大型村落。 村中最古老的建築物是建於民國丙辰冬(1916年)的李靈仙姐塔,供奉一位據說曾替薄扶林村降魔伏妖的仙姐。 石排灣與鴨脷洲隔海相望,中間的海峽有山丘作屏障,不受強風吹襲,是天然良港,吸引許多漁船停泊。

香港舊區: 香港仔的漁港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之後港府在港島中部加建一座細小的黃泥涌水塘,增加供水資源。 日本侵港時期,黃泥涌水塘所在的黃泥涌峽是一個戰鬥激烈的戰場,現今仍見到不少戰事遺蹟。 香港舊區2023 有五十年歷史的華富村,於1968年為時任總督戴麟趾主持開幕典禮,其不少單位坐擁無敵海景,今天已納入重建計劃中。 1949年之後,巴黎外方傳教會將總部撤出香港,納匝肋修院(即杜格拉斯堡)售予香港大學,用作男生宿舍「大學堂」。 1974年又將伯大尼修院售予置地,翌年港府以換地方式從置地手中取得伯大尼的業權,租給香港大學作為出版社。 2003年政府修復伯大尼修院和鄰近建築,租給香港演藝學院作為校舍,令建築物得以重生。

擁有悠久歷史的九龍城區,一棟棟唐樓,一間間老店林立,大街小巷裡都能感受到舊城區的獨特氣息。 經過保育及活化後,現已成為一處新舊共融的個性地區,有不少新潮店鋪及餐館進駐,成為全新遊港地點。 2009年古物諮詢委員會將這四座水塘連同新界兩座戰前水塘,合共四十一項水務設施列為法定古蹟,以展示香港百多年來的供水歷史。 蘇格蘭富商杜格拉斯‧林柏於1861年在薄扶林興建杜格拉斯堡,率先遷入此區居住。 之後巴黎外方傳教會亦在附近買地,1875年建成伯大尼修院,為傳教士提供療養服務。 香港舊區 1894年傳教會購入杜格拉斯堡作為納匝肋修院和印書館,出版不同語言的聖經和知識書本。

香港舊區: 歷史

「士紳化」所破壞的,並非是文化本身,而是社區內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以活化街市及果欄為例,如果市建局將其打造成旅遊景點,有機會提升當區的舖租,令原本的商戶無法負擔而被逼離開,破壞社區經濟網絡。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鄒崇銘指出,社區經濟的作用,在於提供一個可以跨階層的城市空間,從而兼容更多弱勢社群,令社區更開放及多元。 當社區更多元,有更多商戶連繫區內不同的階層時,便會漸漸演變出其獨有的文化。 前城大中文及歷史系副教授李佩然解釋,文化的匯聚不是一個刻意形成的群體,而是有一些人在某個地找一個生活的空間,然後慢慢在當區形成一種獨有的特色。

  • 後來於1920年代,香港仔的海岸線隨填海工程西移至成都道一帶,但大街仍是區內主要街道之一。
  • 1860年造船匠約翰‧林蒙夥拍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在沿海地段建造了香港仔船塢,其後被黃埔船塢收購。
  • 皇家英軍工程部監督羅寧建議在薄扶林谷地建造水塘,將食水經輸水道送至市區。

六條村中有四條在港島南部,可見該區在四百多年前已有相當多人口聚居。 小小的街區,由香港最早建成的街道荷李活道貫穿其中,是這座城市殖民管治歷史的開端,也是旅人認識香港的絕佳起點。 香港舊區2023 這裡遍佈古蹟、藝廊、老字號、潮店、餐廳和酒吧……中西古今,傳統與創意,繁華與寧靜,看似對立的東西,卻完美並存、融合、碰撞。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