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時需依足醫生指示,康復後仍要繼續保持心理健康,才可對抗雙相情緒病的困擾。 (4)生物反饋療法:幫助病兒進行全身放鬆訓練,結合生物反饋治療儀更佳。 此法可以使生理性水平降低,也有相應的心理效應,藉以治療緊張、焦慮不安。 鬆弛療法是全身肌肉鬆弛的練習,對年幼兒再配合遊戲或音樂療法進行練習,亦可取得療效。 (3)家庭輔導治療:爲病兒父母提供諮詢,提高對病耳疾病的認識,瞭解產生疾病的因素,並請父母配合醫療,消除家庭環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弱點或神經質的傾向。
慢慢地幫助他們看到,他們因為某件事情而引發的擔心,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發生,或者即便真的發生了,他們也完全有能力應對。 不圍繞孩子的恐懼而改變生活,並不是說逼迫孩子面對那些讓他們恐懼萬分的東西,相反應該支持他們一步步克服恐懼,直到可以坦然面對。 認知治療是通過採取一系列的策略糾正患兒的錯誤認知,引導患兒的情感,調整患兒的行為模式,從而改變患兒的情緒反應,控制異常的情緒。 患者因為智力低下,對自身行為的正確與否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容易受別人的指使行事,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也較差,可能發生一些違法、攻擊或對抗行為。 最後,你要知道孩子焦慮是正常的,當你的孩子經歷焦慮發作時,你不應該變得焦慮和煩躁,而是要冷靜下來,控制你的情緒,讓你的孩子獲得力量。
兒童焦慮症病徵: 兒童期情緒障礙治療
瑪麗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將於此欄目分享她的專業知識,透過不同個案加深大家對兒童精神健康的瞭解。 育有兩名子女,亦為家長教師會前任主席,具有家校合作的親身經驗。 小玲今年八歲,在國際學校就讀四年級,她家境富裕,爸爸是成功的商人,媽媽年輕貌美,活躍於社交及慈善活動。 這一年小玲常常身體不適,在早上食嚥不下,甚至會作嘔,最後要告假不能上學,平均一星期都有一兩天缺席。
- 有些問題到了青少年時期會有變化,像脾氣變得極端暴躁,這是大腦受到性荷爾蒙刺激、再次出現發展與變化,此時也容易出現青春期的憂鬱症,以前總被認作叛逆期。
- 不過,當這些情緒持續出現,並伴隨心悸、出汗、拉肚子等徵狀,而且影響日常生活、社交或學習,父母就要留意兒童是否患上焦慮症。
- 苯二氮卓類藥物是控制恐慌症發作的最有效的藥物,但SSRI通常更受歡迎,因為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鎮靜作用,可顯著損害學習和記憶能力。
- 其實,每個人都可能因為某些事、人物、或場合的不確定而感到焦慮,例如面對考試或上台表演,這些焦慮常是短暫性的,是對特定情況下可以理解的正常反應,並非是一種精神病。
- 每次發病,平均持續約七至八個月之久,約10%甚至超越兩年,造成極大影響。
- 在這要特別提醒大家,這些危險因子的重點,在於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認為有上述的狀況,就一定會產生焦慮症喔。
- 恐慌發作通常會自發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開始將他們與某些情況和條件聯繫起來。
- 在台灣有許多支持性的團體,醫療院所都可以協助你轉介並參與喔。
老人痴呆症亦稱作腦退化症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細胞退化疾病。 身體上的症狀:心跳急速、胸口不適、呼吸困難(甚至有窒息感覺)、腹部絞痛及肚瀉(就如腸胃易激症症狀一樣)、手震、頭暈眼花、尿頻、肌肉緊張,導致頭部、肩膀痛或頸痛、四肢痲痺等。 (3)神經內分泌研究發現,焦慮症病人尿中兒茶酚胺排出增多,主要是去甲腎上腺素,提示焦慮症與外周NE的釋放有關。
兒童焦慮症病徵: 情緒病求助 教你面對疫情與困境 如何舒緩情緒 | Radioicare 友心情
但有焦慮症的朋友們,常常會有強烈的、過度的、持續的擔心與害怕,而且維持或反覆很長一段時間。 有時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讓他們有這樣的感受。 例如家長在協助兒童處理焦慮問題時,可留意導致焦慮問題持續甚至加劇的原因。
對於兒童來說,在驚恐發作不受藥物控制之前,即使開始行為治療也很困難。 苯二氮卓類藥物是控制恐慌症發作的最有效的藥物,但SSRI通常更受歡迎,因為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鎮靜作用,可顯著損害學習和記憶能力。 儘管如此,SSRI效應發展緩慢,並且在SSRI效應出現之前可能會出現短程苯二氮卓類衍生物(例如勞拉西泮0.5-2.0mg,每日口服3次)。 每五十個人之中,約有一個在一生中某些時候會患上強迫症。 很多兒童都有輕微的「強迫」行為,例如很仔細地擺放他們的玩具或避免踏在行人道的縫隙上,這些行為常常隨著他們長大而消失。 兒童焦慮症病徵2023 成年的強迫症常常在青年時或廿歲出頭時開始,而男性普遍比女性早發病。
兒童焦慮症病徵: 兒童焦慮症病因
如對結果有任何疑問,請聯絡相關專科醫生作諮詢及詳細診斷。 「小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2018」由浸信會愛羣社區服務處進行的發現指出,呈抑鬱徵狀的小學生佔整體17.6%,即每5個受訪小學生便有1個呈抑鬱徵狀。 陪伴佢多啲+套佢口風睇下最近發生咗咩事,開頭問1、2次可能吾肯講/吾識講,要唸計慢慢引導佢講出心中嘅疑慮。 舊年讀書仲好有自信,今年去咗一個新嘅學習環境,班房同以前唔同咗,但應該唔會轉變得 ...
焦慮的感覺可廣泛地與日常生活的各樣事情有關,例如工作、安全、經濟、疾病等均過度憂慮。 小朋友在家裡練習時明明做得很好,但在學校自我介紹時卻硬是一句話也不說? 當兒童持續在某些社交場合拒絕說話,便要留意是否有選擇性緘默症。 此徵狀一般會在患者認為安全和自在的情況下消失,並能自然和正常地用語言與別人溝通,但在陌生或不安的環境,便沉默無言。 兒童焦慮症病徵2023 驚恐症患者的身體突然感到強烈不適,可能是心跳加速、出汗、呼吸困難、胸口痛、胃部不適、四肢麻痺、頭暈等。 而當事人開始對身體不適產生極度恐懼的情緒,而這些恐懼的情緒會增強身體不適的感覺,造成惡性循環。
兒童焦慮症病徵: 治療方法
差不多三分之二嚴重抑鬱症有復發的機會,兩年內復發機會約四成,五年內達七成。 復發的原因,常常與環境因素有關,例如持續的家庭不和。 自殺行為及其嚴重性、妄想、幻覺、生理徵狀及功能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明顯。
- 在大多數情況下,應進行體格檢查以排除軀體症狀的醫療原因。
- 老人痴呆症亦稱作腦退化症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細胞退化疾病。
- 因著這些種種負面情緒,焦慮症病人沒辦法保持冷靜,會坐立不安,甚至著急至直跺腳,或不停自言自語。
- 他們會擔心父母安危,需要不斷確認父母安全,也因此會拒絕上學或是獨自一人到別的地方。
身體亦會隨之作出一連串的反應,以協助我們盡快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及應付當前的危險。 於危機解除後,我們體內的「警鐘」便會停響,身體亦會回復到平靜的狀態。 四、當孩子願意做出改變,父母應該把握機會和孩子一起制定循序漸進的計劃,可讓孩子參與設定他們認為從易到難的作戰計劃。 李永堅,(2007年),〈730視角:Teresa的恐懼症〉,《am730》2007年11月14日號,P.39 兒童焦慮症病徵2023 兒童焦慮症病徵2023 BREAK。
兒童焦慮症病徵: 焦慮症狀有哪些
對於其他焦慮症,如強迫症或社交恐懼症,應該進行仔細的篩查,因為任何一種焦慮症都可能是主要問題,恐慌症是次要症狀。 兒童焦慮症病徵 恐慌發作通常會自發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開始將他們與某些情況和條件聯繫起來。 當孩子的迴避行為被表達到他的正常生活方式受到侵犯時,例如學校出勤,在公共場所散步或進行任何其他常規活動時,診斷為廣場恐怖症。 患者雖然知道這些思想是多餘的、不理性的,但卻阻止不了這些思想的出現,並覺得非常厭惡。
而一些患者會需要試用幾種不同藥物或聯合療法,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療程,因此對治療有耐性是邁向痊癒的先決條件。 有些患者更可能在接觸到相關的字眼、圖像時,已會毛骨悚然,甚至會有嚴重的逃避行為。 特定恐懼症患者會對某些特定事物或情境感到異常恐懼,甚至恐慌。 常見例子有害怕飛行、怕高、怕動物、怕打針、怕見血等。 由於以上焦慮狀況在人生各階段均有機會出現,照顧者的適當輔導,將有助孩子從小建立韌性去面對這些情緒,想知更多關於兒童焦慮分享會的資料或有興趣報名的朋友,不妨登入網站瀏覽詳情。
兒童焦慮症病徵: 兒童焦慮症治療
他們亦很害怕在台上表演或參與社交活動如生日會,並擔心自己會成為別人的目光焦點,很害怕做錯事,說錯話。 簡單而言,情緒病就是指情緒出現問題,以情緒波動為主要病徵,患者難以控制情緒,並經常被某種情緒籠罩,一般持續 4 星期或以上,影響患者心理、生理和日常生活。 其他較常見的焦慮症還包括驚恐症、社交焦慮症、強逼症及創傷後情緒病。 經常焦慮症亦常會與其他焦慮症、抑鬱症併發,較少會單獨出現。
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症包括分離焦慮症、恐懼症、社交焦慮症和廣泛性焦慮症。 硏究結果顯示兒童及青少年患有焦慮症的情形並非罕見,大約一百個兒童或青少年有三至四個案例。 黃偉俐醫師表示,以前對兒童焦慮症的研究很少,這個觀念受到廣泛注意可能不到十年。 但根據國外專家表示,小孩可能高達5~10%患有焦慮症,所謂焦慮症包括強迫症、社交焦慮症、恐懼症(怕高、怕飛機)等。 父母往往認為小孩害羞、緊張是正常的,即使到了拒絕上學的程度,只要不是太嚴重,父母也不知道該求助於精神科醫師。
兒童焦慮症病徵: 抑鬱症與青少年自殺有密切關係 及早正是問題 | Radioicare 友心情
孩子滿足不了需求就愛撒潑打滾,發脾氣且不管不顧,家長要學會找到這類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不是本身自己很急躁,給孩子養成這樣的性格,是不是自己處理的方式不對導致孩子產生了這樣的心理。 這種情況家長要接納孩子的脾氣,然後用合適的語言鼓勵孩子,而不是說一些“不要你了”這樣的話,不僅不會給孩子帶來穩定情緒,反而火上澆油。 通常是孩子沒有理由就發脾氣,或者一些事不滿足一點就炸,脾氣被引爆一樣,不順心也大哭大鬧,持續時間長。 孩子的成長教育很重要,但家長也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情緒管理也要多加關注和關心。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性格很倔,脾氣很差,動不動就打滾,哭鬧,摔東西等。 實際上,這些兒童情緒問題都是正常現象,而家長就是要學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孩子從小才會有穩定的性格。
腦內化學物質失衡:經常焦慮症與腦內一些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的水平異常有關。 咬指甲可以係焦慮嘅其中一個表現,好緊張就會做,通常做到比較誇張,有時我地會有 d 小動作,令自己有安全感,嗰 d 就唔係焦慮。 多謝瀏覽青山醫院網站內的健康教育資訊網頁, 我們希望透過以下問卷 , 蒐集大家的寶貴意見, 以完善本網頁內容。
兒童焦慮症病徵: 健康小工具
因此這也是醫師的一項挑戰,當我們看到反覆頭痛、脹氣、腹瀉、便秘…等問題來就診,卻沒有明確生理上病因的患者時,也要注意到患者是否有可能是心理上的疾病。 趙思雅指有學生會因焦慮緊張等的心理因素,引致生理也出現問題,常見的是感到腸胃不適、肚痛、失眠,或自理能力倒退,變得依賴,甚至出現如瀨尿等問題,他們會無故發脾氣及抗拒上學。 父母如察覺兒童持續有以上徵狀,應多跟小朋友傾談,了解他們面對的問題。 造成兒童情緒障礙的原因較多,其中遺傳因素是一個原因,幼兒時期膽怯、敏感或過分依賴者易產生情緒障礙。 家庭因素和不良的教育方式、對小孩過度保護或過分嚴格苛求、態度粗暴等都可能使兒童發生情緒障礙。
兒童焦慮症病徵: 不同食物中的鈣和鎂在哪裡?
兒童一般 對自己的情緒都較難用言語清晰地表達, 家長亦未必容易察覺兒童的擔憂。 如果孩子在某些情況下很容易發脾氣,行為突然作出改變,甚至時常出現一些身體上的不適,便有機會是出現焦慮問題的症狀。 兒童焦慮症病徵2023 據估計,在香港大約有4%的人患上廣泛焦慮症,以女性患者較多。 患者主要的徵狀,是會對各種大小的事情都有過分的焦慮,包括日常生活、學業、工作、健康、金錢或安全等。
兒童焦慮症病徵: 焦慮症如何改善?
譬如有學習障礙的小孩,會在每天早上起來,要上學前表示肚子痛,焦慮的身體化症狀,包括心悸、呼吸困難或呼吸加速,出汗、手抖、肌肉緊繃、噁心、拉肚子、頭痛、頭暈、昏倒,胸悶、胸痛。 在行為上會出現過度反應或拒絕反應,在處事上會出現在勉強的狀況下完成一件事或乾脆草草了事。 兒童焦慮症病徵 兒童焦慮症病徵 由於許多恐慌症狀具有身體特徵,許多兒童在懷疑出現恐慌症之前接受了體檢。
兒童焦慮症病徵: 兒童焦慮的原因
很多人覺得小孩怕生、害羞、愛哭很正常,但這些可能是兒童焦慮症特徵喔! 小孩心理適應能力遠不如大人,對大人只會帶來一點不舒服的情境,對小孩來說卻可能是極大的焦慮。 有關焦慮症的藥物,牽涉到個案的症狀不同,以及各種藥物的副作用因素,還有藥物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影響,請一定要跟你的醫師完整討論,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喔。
兒童焦慮症病徵: 環境因素
另外,躁狂症其實是雙相情緒病一型,而鬱躁症是雙相情緒病亞型,即現時流行稱之為雙相情緒病(或稱兩極性情緒病)的其中一種。 (1)查明原因,解除有焦慮症的心理應激因素:如家庭環境因素、家庭或學校教育因素、或“母愛”缺乏因素等。 切勿濫用酒精或藥物:過度服用藥物或酒精,會導致焦慮症加劇,然而突然在短時間內戒掉長期服用的藥物或酒精,亦同樣會令人感到極度焦慮。 及早求醫:若察覺自己或身邊人出現焦慮症或疑似的相關症狀,盡早尋求醫生的專業評估及治療有助演變成焦慮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首先,我們專業的催眠治療師會與客戶進行交談,了解客戶患上焦慮症的背景和病歷。
兒童焦慮症病徵: 兒童抑鬱症誤解
普遍的焦慮是在某些特別情況下引起可理解的正常緊張擔心,如表演、考試等,屬短暫性;焦慮症則在普通情況下持續顯出焦慮症徵狀達四星期以上,便有可能患上焦慮症及應尋求專業協助。 生理方面,強迫症有時是因為基因的變異而遺傳的,有時家族中數人都會患上此症,尤其是那些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期就出現徵狀的患者。 研究亦顯示患者腦內一種名叫血清素的化學物質失去了平衡,而血清素的作用是調節緊張。 一些腦部區域的發展問題,又或者細菌感染 (如A型鏈球菌感染) 都可能引起強迫症的徵狀。 職業治療是藉著給予患者一些特定的活動,例如讓他們在庇護工場工作,防止他們陷入自我收藏的情緒困局,以及過分退縮,並加強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走出自己的困局,重投社會。
兒童焦慮症病徵: 不想上學、愛哭可能是焦慮症特徵!開學症候群也需要「兒童焦慮症檢測」
焦慮症最普遍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及合併治療,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及程度作出專業判斷,以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若察覺自己或身邊人有以上症狀,建議盡快求醫,務求及早接受治療。 分離焦慮症:異常害怕與父母分離而惶恐不安、擔心父母有危險,甚至會以拒絕上學、嚎哭等不同方法令家長留在身邊。
需要留意的是抑鬱症與自殺行為息息相關,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儘量減低復發的機會。 很多人都覺得小朋友活潑開朗,不會像成年人一樣有情緒問題。 但事實上,有些小朋友和青少年常常會覺得焦慮不安,又或者鬱鬱寡歡,只是他們未必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以致未能對症下藥。 讓我們多了解一下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及早識別和幫助他們。
兒童焦慮症病徵: 焦慮症治療方法
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會有持續焦慮感,一天大部份的時間都有焦慮的感覺,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患者有機會因為生活中的事情或身體健康而擔憂,但亦有一些患者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擔憂。 患者難以控制這份擔憂並且較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腸胃不適、心情煩躁、容易疲勞、難以集中精神、容易暴躁、肌肉崩緊及睡眠失調等問題,若未有及時治療,有可能會導致患上抑鬱症。 大部份情況輕微的患者,經過治療後,都可復元,並且不再復發;但研究顯示,情況較嚴重的,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會持續至成年期。 每次發病,平均持續約七至八個月之久,約10%甚至超越兩年,造成極大影響。
二、我們希望家人為她記錄每天早上不適時的焦慮指數,令她將身心焦慮和身體反應連繫起來,並跟她討論應付的方法。 另外,媽媽應和學校站在同一陣線,鼓勵她上學,避免走進曠課的惡性循環中,使她回校的焦慮更大。 遺傳因素也被理解為焦慮症的潛伏因素,家族有精神遺傳病史的兒童或是天生較為敏感、內向的兒童更有機會遇上焦慮症。 大環境因素可包含父母、朋友、社會對兒童成長過程造成的影響,比如從小生活在嚴格、溺愛或是破碎的家庭、遭到暴力對待、親人突然離世等,因而造成孩子性格內向、情緒不穩,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