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培基書院12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重視健全人格及六育發展,融會知識與生活,回饋社會,熱愛生命。 培基書院2023 培基書院2023 藍田聖保祿中學創立於1970 年,以全人教育為方向,以實踐「為一切人,成為一切」的聖保祿精神為目的,培養學生成為成熟、獨特而具自信的青年。 迦密中學創立於1964年,按聖經真理提供全人教育,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和靈育上,得到優質栽培,並能認識真神,明白真道,建立優良品格,長大後能熱愛國家、關心社會。 喇沙書院創立於1932年,秉承「克己復禮」的校訓,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並依從會祖「聖喇沙」的辦學精神──信德、熱忱和服務人群的心,為年青人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創立於1969 年,讓學生明白聖經真理,接受基督為生命之主,建立正確價值觀,在靈、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健全發展,成為身心靈健康、明辨是非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我們的教育團隊以創新思維推動課程發展,並以中華文化為土壤,培養自主、獨立、對社會國家有承擔的年輕人。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創立於 1973 年,以信仰基督、服務人群的精神辦學;提供德、智、體、群、美及靈性的全面教育;啟導學生認識真理,獲得豐盛生命,並追求卓越,培訓優秀的國民。 鄧鏡波學校創立於1953 年,奉行會祖鮑思高神父「預防教育法」,配合社會需要,促進全人發展,宣揚福音,實踐「立己立人」的精神,並培育學生成為「良好的公民與熱誠的基督徒」。

培基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創立於 1973 年,以基督的教導和福音價值,建立充滿喜樂與關愛的環境,幫助學生確立生命的方向及真義。

培基書院

除每年兩次考試及兩次統測外,學校亦看重日常持續評估,讓學生不斷了解和改善自己的學習。 培基書院2023 培基書院 日常的評估亦以多元形式進行,包括課堂表現、家課、專題報告、單元測驗等。 本校亦會為有需要的學生在校內、校外評估作特別安排。

培基書院: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屬Band1A至Band1B的浸信會呂明才中學提倡基督化全人教育的精神,以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上均衡發展。 學校除了著緊學生在學術上的發展,亦關心同學身心發展,舉行早會分享、周會專題講座等不同活動,以傳遞身體健康、生活健康和精神健康的信息,同時承傳正面積極的生活觀。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是聖母痛苦方濟傳教女修會主辦的Band1尾Band2頭的津貼中學,是區內傳統男女子中學,英語是其主要教學語言。

  • 全校語文政策:全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文科以小班教學。
  • 德貞女子中學創立於 1923 年,遵循天主教辦學宗旨,培養學生明禮義、知廉恥、力學不懈的精神,使校內充滿和平友愛、誠實公正、互信互諒的氣氛。
  • 透過分組參觀傳承與美學結合的非標準校園設施,參與各學科、體藝及興趣類等多元的小組活動,期望出席資訊日的小學生可以﹕ 優化深層思維,發展探究精神、 拓闊學習視野,活出正向態度、 增加課外知識、 體驗特色運動。
  •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 學習和教學策略:全方位學習:1:打破科目與課文的局限,配合學生的心智發展特點統整各科的知識和能力,推行跨學科綜合活動;2:拓展學生的學習經歷於就業、創業、求生、歷奇、社區合作、社會服務,讓學生全面參與,知行合一。

校內亦有註冊護士、教育心理學家、學生輔導員和社工,關顧學生的心、生理發展。 學術上,在正規課程中加入德育和公民教育元素,以培養有素養的學生。 聖羅撒書院是Band1B的女校,提倡本著基督自我奉獻、博愛世人及宇宙萬物的精神培養學生。 致力締造充滿愛和服務精神的學習環境,透過福音精神和中華文化特質提升學生能力,讓每一位學生成長。 培基書院 聖羅撒書院主張簡樸生活和務實作風,令學生能和睦相處,富有歸屬感。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是一間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資助男女校,而學校banding屬於1B級。

培基書院: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

學生能排列最希望參加的課程,透過電腦抽籤的方法分配課程。 李校長補充,以生涯規劃為例,學校有一個六年一貫的課程,更為高中生設立了輔導小組,中六同學更可接受一對一的升學輔導,由選科至應考DSE以及未來升學,提供充分的支援。 - 新生可於開學後的1個星期內遞交申請,其申請結果會在1個月內獲得通知。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培基書院2023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培基書院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語文政策上,全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文科以小班教學。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創立於1973 年,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積極人生觀、愛心、責任感、高尚情操及公民意識;傳授社會需求的知識;訓練獨立思考與自學能力,鼓勵勤奮上進,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德雅中學創立於1962年,秉承聖若望鮑思高「愛的教育」的理念,採用預防教育法,藉理智、宗教、愛心培育學生,營造充滿愛與關懷之環境,使學生在道德及知識上均衡發展。

培基書院: 沙田中學band1 17大學校|校風純樸 學術、體藝並重|附詳細資料

走上「港獨」歪路的何女時常穿着校服陪伴男友鍾翰林,在街頭激吻和煲煙,不顧形象。 九龍真光中學創立於 1872 年,承接着真光先賢的努力,我校繼續肩負起華人女子教育的使命,啟迪莘莘學子努力不懈地追求學問,並將優秀的資質及領袖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又能堅定不移地持守聖經真理,並願意以真光照亮人心,把愛傳遍中華。 培基書院2023 培基書院2023 備註:中、英文模擬面試活動需預先報名,每節名額各20人。

辦學宗旨是期望他們能實踐校訓─「致知力行」,進業修德,貢獻社會。 實力可以從2019年度的文憑試顯示出來,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的比率接近90%,而在JUPAS的取錄亦有88%多,可見實力雄厚。 對於體驗式學習的成效,在培基書院執教11年的英文科主任袁綺筠感受甚深,她指「學習無疆界」的海外體驗,讓學生的眼界大為擴闊,且對學習作為國際語言的英文更具興趣。 培基書院2023 而小班教學,有助老師對每位學生加深了解,因而可在課程設計上作出更多班本支援,如她曾為喜歡運動的班別引入英語旁述的球賽,大大提升其學習動力,成效顯著。

培基書院: -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吳育智校長指學校重視多元智能發展和學生的學生效能,而不是單向教育,更注重愉快學習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挑戰中取得成功感,在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培僑書院小學跟中學位處同一校園,學校以英普教學為主,推行雙班主任制,學生在完成小學6年課程後會直升中學,不用參加呈分試,12年級的學生可選擇應考本地DSE,去年起更可揀選IFY國際課程。 Band1B的沙田循道衞理中學辦學宗旨是本著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 學校特別重視學生靈、德、智、體、群、美六育發展。 一向致力推動生命教育和服務學習,教學生尊重、熱愛生命、欣賞生命,同時認識和發揮潛能。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創立於 2004年,為一所優質的基督教英文直資中學,引導學生認識基督真理,培育他們成為才德兼備的明日領袖。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創立於 1958 年,以基督精神辦學。 提供理想學習環境及均衡的基礎教育,讓學生認識基督。 培基書院2023 並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使其發揮潛能、實踐所學、承擔責任、服務社群。

培基書院: Band1沙田中學15.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是一所沙田區Band1C中學,該校辦學宗旨是引導學生認識真理,讓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6個範疇得到發展。 學校亦重視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致力培養學生定立目標,認識真理。 學術以外,為了讓學生有良好的品格,校方請來教師、駐校牧師、社工、訓育和輔導處教師合力照顧和教導學生,再配合課後輔導活動,支援不同需要的同學。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是沙田的Band1C中學,學校提倡以天主教教區為宗旨,務求帶來充滿福音、仁愛的校園。

  •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 保祿六世書院創立於 1969 年,秉承基督精神,尤重博愛及服務,以全人教育,啟發學子潛能,助其汲取知識與技能,學習獨立思考,活出人生真諦,並明白個人責任,勇於承擔,造福社群。
  • 專業諮詢:聘請其他專業人才,例如教育心理學家、醫生為顧問,為學校的設施、措施和制度提供意見,以便更好地配合學生心理和生理成長的要素。
  • 本年度有113名十二年級學生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他們的表現理想,充份反映「一條龍」模式在培育學生方面的成效。
  • 透過校內外廣闊而多元的體驗,學生茁壯成長,成為充滿自信、樂觀、仁愛及具備國際視野的青年,立足於世界。

李建鋒指學校留意到部分學生對數理特別感興趣,也希望在升學途徑上有更多選擇,所以培基在一七年申請開辦非本地課程,本學年正式與中學文憑試(DSE)課程並軌推行。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的學生資助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申請學費減免。 請參考學校網站,<入學申請>條目中<助學金>一欄。 - 學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的超連結。 培僑書院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不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培基書院: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教師資料 (2019-

致力建立以人為本的學校文化,培育學生成長為關愛眾生及有服務精神的人,實踐愛主愛人。 文理書院(九龍)創立於 1962 年,致力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德、智、體、群、美並重,發展學生潛能,培養他們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承擔精神。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培基書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德貞女子中學創立於 1923 年,遵循天主教辦學宗旨,培養學生明禮義、知廉恥、力學不懈的精神,使校內充滿和平友愛、誠實公正、互信互諒的氣氛。 內容:工作坊、學校簡介會、親子游繩下降、校園導賞、「全港學界HEBOCON廢柴機械人大戰及公開賽」。 德蘭中學創立於1978年,實踐天主教全人教育的辦學理想,以五育及靈育為本,雙語並重,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建立積極及正確的人生觀,貢獻社會,勉力實踐「慎思明辨」的校訓。

培基書院: 學習無疆界

另外,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組老師、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亦緊密合作,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包括與相關老師舉行個案會議,商討支援策略。 培基書院 本校亦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支援。 校董會由專業人士、大學教授及資深教育工作者組成,全體成員致力建立優質基督教教育,並監督學校的運作。 本校榮幸邀得熱心積極的教育學者及專業人士擔任榮譽顧問,包括前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教授及冼明熹大律師,就課程發展、學生成長、學校持續發展、法律範疇及行政財務等方面,給予學校意見。 學習無疆界是培基書院的一個試後活動,全校學生必須參與。 通常會在六月底至七月初,有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學生走出校園,到其他地方學習,學校會提供約30個課程,當中約一半為海外課程。

培基書院: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學校地圖

,簡稱SPKC)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小瀝源路56號的中學,是一所由香港神託會於2004年以直接資助辦學模式創辦的基督教中學,佔地5,915平方米。 本校伙伴教會為基督教宣道會廣恩堂,其在週末會於學校舉行崇拜及其他活動,亦會與學校合作推動校園福音事工,校内亦設有該教會的辦公室。 有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培基書院認為兩者同樣重要。 曾帶同學生赴巴黎及台灣等地進行學習體驗的校長直言,深明海外體驗有助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故甫創校已開展「學習無疆界」課程,每年提供約30個課程給中一至中五學生選擇,當中海外及本地課程各佔一半,確保同學在5年中,最少有一年可赴海外體驗。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