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漢街(Wan Hon Street),位於九龍半島觀塘區,西始瑞寧街近康寧道遊樂場,經過雲漢邨、銀月里雲漢街休憩花園、電訊盈科培訓中心、瑞和街、雲漢里路口,東接協和街近翠屏道。 觀塘(英語:Kwun 觀塘雲漢街 Tong),舊稱官塘,古稱官富,於九龍半島東面,是香港十八區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秀茂坪以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區的觀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62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62,534人。 主要街道包括牛頭角道(觀塘段)、偉業街(觀塘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凱滙,翠屏(北)邨,祥和苑,順緻苑,寶珮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9,000,年齡中位數為 43.3歲。
踏入1990年代,香港製造業式微,大量工廠空置,觀塘道附近部分工廠大廈重建或改任商業大廈、貨倉用途,但是沿海一段基於交通不便則大多空置。 而觀塘不少住宅大廈亦日趨老化,其中牛頭角邨、藍田邨(因貪污問題造成的鹹水樓而緊急清拆)及秀茂坪邨等公共屋邨全部重建。 部分私人住宅亦是一樣,故此在1998年年初,土地發展公司(即今市區重建局)提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至2005年11月,市區重建局宣布成立觀塘分區諮詢委員會,落實方案。 而房屋委員會亦發表,希望於油塘社區發展類似太古城的綜合發展區,以配合居民的生活需要。
觀塘雲漢街: 服務時間及班次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觀塘雲漢街2023 雲漢邨前身為寮屋區,與康寧道遊樂場現址相連。 後來由於興建康寧道遊樂場,寮屋區於70年代中期被拆卸,但原寮屋區部份區域一直丟空至1995年興建雲漢邨為止。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輛小巴提供服務。 2018年12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住宅項目凱匯發售,呎價由17000至20000。 然而四周全為唐樓及舊樓包圍,而該等唐樓大多有劏房及中小型商舖,彼此格格不入。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元朝時期「官富場」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改為「官富巡檢司」。 明朝刊行的《粵大記》,當中的《廣東沿海圖》標示有大小官富,香港史專家例如蕭國鍵教授認為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觀塘。 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台灣的鄭成功政權而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 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最終亦被廢置。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觀塘雲漢街: 部分知名事件
雲漢邨(英語:Wan 觀塘雲漢街 觀塘雲漢街 Hon Estate)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公共屋邨,由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發展,由興業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 屋邨的具體位置在康寧道與瑞寧街之間的雲漢街,因而命名為雲漢邨。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觀塘雲漢街: 服務時間
自201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重新塑造觀塘成為新的核心商業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成立及提出了短期落實措施,包括逐步更換交通標誌,將九龍東一帶26個原有觀塘工業區路牌更改成為觀塘商貿區。 其他措施包括改善街燈照明,完成觀塘海濱長廊第一、二期及設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臨時寫字樓等[13]。 由於雲漢邨當初是為安置區內牛頭角上邨9-12座、藍田邨5-6座等重建戶而設,所以屋邨是為1至2人單位為主;不過亦設有家庭單位、由一至三睡房不等。
往觀塘(裕民坊)的乘客憑營辦商發出的車票轉乘23B線(觀塘(裕民坊)↔茶果嶺●)或23M線(觀塘(裕民坊)↔滙景花園●),或反方向轉乘,可獲豁免此路線車資。 此線原為茶果嶺首條公共交通路線,但自從支線23A(已取消)、23B、23C和23M相繼投入服務後,客量不斷流失,因此路線被大幅縮短,成為23B及23M線的短途接駁線,現時以「23M特別車」形式行走。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勵業街、觀塘道、牛頭角道、聯安街、功樂道、康寧道至康寧道公園、協和街至曉光街體育館、翠屏道至雞寮山坡、將軍澳道、觀塘繞道、觀塘明渠為範圍。 雲漢街(Wan Hon Street)小巴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半山雲漢街雲漢邨漢柏樓外,近瑞寧街交界,為九龍專綫小巴23線的總站。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觀塘雲漢街: 九龍專綫小巴23線
1954年起香港政府進行大規模填海,開發該區為香港主要工業區,並開始使用「觀塘」一名,1955年垃圾池遷移至醉酒灣以配合發展計劃[4]。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記載,1950年代起,新居民不喜歡「官」字,故改稱「觀塘」。 1979年香港地鐵通車,設有「觀塘站」,使觀塘成為該區的最普遍稱呼[5]。 觀塘雲漢街2023 觀塘雲漢街2023 不過現今部份小巴路線牌及路面的道路標記中文仍沿用「官塘」舊名作指示。
- 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最終亦被廢置。
-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
- 元朝時期「官富場」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改為「官富巡檢司」。
- 香港政府於1957年完成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向廠家提供土地。
- 觀塘區的觀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62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62,534人。
- 不過現今部份小巴路線牌及路面的道路標記中文仍沿用「官塘」舊名作指示。
-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輛小巴提供服務。
香港政府於1957年完成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向廠家提供土地。 填海部分(即觀塘南部)作為工業用途,變成觀塘工業區。 初時觀塘工業區只有架空電線,於1960年才更改成為地底電線。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 及後該公司投資一百萬英鎊將鄰近山地削平以填塞部份官塘灣,而由於連年廢物之傾倒,該區海岸一帶早已成為一片淺灘[3]。 觀塘原來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大量潮汕人和海陸豐人士在觀塘定居,目前觀塘區很多居民的祖籍是廣東潮汕和海陸豐。
觀塘雲漢街: 觀塘放題半自助午餐
隨著觀塘的人口越來越多,不少公共屋邨都在觀塘區落成,包括牛頭角邨(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區改建)、第一代藍田邨及秀茂坪邨等等,其後秀茂坪北面興建順利邨等一眾屋邨,稱為四順區(前稱五順區)。 197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興建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即現今的港鐵觀塘綫)於1979年通車,以觀塘站為東面總站。 觀塘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觀塘道以南由填海得來的地區亦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而觀塘道以北則有大量住宅大廈,為工廠工人提供居所。 「雲漢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於1997年成立,由於當時中心座落的雲漢邨單位仍未落成,服務初期借用了秀茂坪社區中心部分地方,開始為區內有需要人士提供家居照顧服務。 至1998年,雲漢邨落成,「雲漢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隨即遷入現址,並為區內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