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王明爍醫生15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王明爍醫生

抑鬱症屬腦部疾病,並非患者可單靠自身意志力控制,倘乏適當治療,長期情緒問題會對身心造成嚴重影響,增復發機會,進一步傷害腦部,因此如情緒有異,應及早求診,「病向淺中醫」。 王明爍醫生2023 精神病藥物具嗜睡、難以集中、流口水、手震和身體僵硬等副作用,病人即使離院,適應生活也不容易。 若醫生能密切跟進病人用藥情況,當能更有效調節用藥,助他們融入社區。 現時醫管局會安排精神科社康護士,社工或職業治療師等擔任「個案經理」,上門跟進病人用藥情況,以及復康過程中的心理和適應問題。

  • 而伴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目前,第二代精神科藥物的針劑已有四星期注射一次或三個月注射一次等形式,這意味着病患不需要天天謹記定時服藥,只需隔一段時間回醫院覆診和注射針劑,這對於抗拒服藥或需要工作的病患來說,都較為方便。
  • 在等候期間,原本病情穩定的也會惡化;而病人繼續居於社區欠缺支援,也增加慘劇發生的機會。
  • 不過,王明爍明白,自己的診室和藥物並不是患者的人生終點,一步步協助患者重新投入家庭和職場生活,讓社會接納不同社群,才是最重要的。
  • 時間久了,可能自己也變得麻木,在實行「刻板式」的診治過程,忽視了面前的病人需要「有血有肉」的同理心。
  •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包括增加精神科專科人手、廣泛使用新機制藥物、推動保險公司覆蓋長期精神科治療費用等,增加治療頑治性抑鬱症的成功率。
  • 王明爍記得,自己最初走入精神科的時候,是80年代後期,當時香港公立醫院普遍採用第一代精神科藥物,可選擇口服或打針的形式。

走出診症室,王明爍常常參與講座,分享精神病知識,講座上聽眾總是踴躍提問。 「許多人的家屬或朋友患病之後,其實都唔知點算,很無助,對精神病的知識很渴求。」王明爍說,他希望透過公眾教育,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專業、準確的信息,無論是面對面的活動,還是網絡資訊。 有一位男士每次來覆診,總要和王明爍激烈地辯論「我為何要看醫生和食藥?」王明爍微笑着回憶說,他不和這位病患直接衝突,只是平靜地聆聽,然後解釋疾病原理,「結果每次他吵完之後,就會說多謝醫生,下次還會再來,可能他心底其實真的覺得診治對他有幫助吧」。 上文節錄自第9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2月12日)《 政府冷待資源嚴重短缺 精神康復 路阻且長》。 都市人精神壓力大 想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先正視自己嘅情緒!

王明爍醫生: 生活 POWER-UP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榮譽秘書黃光磊是已退休的精神科註冊護士。 精神科醫生兼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王明爍稱,針對精神病患者,建議增加及提早使用第二代長效針劑,副作用較少,亦可減少病人拒絕服藥與照顧者的衝突,故建議食衛局增撥資源,讓醫管局鼓勵醫生多為患者轉用每4星期一次,或使用12星期一次的長效針劑。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抑鬱症成因源於腦部疾病,並非「不夠樂觀」所致,他又指,抗抑鬱藥需終身服用是大眾誤解,阻礙病人獲真正有效治療,他呼籲病向淺中醫,亦盼社會接納情緒病患者。

王明爍醫生

同年,香港護士協會公布調查指出人手不足問題,受訪者的工作壓力高達8.2分(10分為滿分)。 醫院一直未能為這位病人提供較少副作用的新一代藥物,他的病情遲遲未見大改善。 王明爍醫生 黃光磊經常和他談「湊仔經」,建立朋友般的關係,才終成功說服他轉到自己的社區覆診。 數以十萬計的精神病患求診,早已令公院人手超負荷,2016年至2017年公院精神科醫生流失率達6.4%,在各項專科中排第三。

王明爍醫生: 王明爍醫生

調查結果顯示「拒絕覆診」和「拒絕服藥」是造成照顧者壓力的主要來源,分別得分4.29和4.19,當中5分屬最大壓力。 照顧受訪者期間,有78%受訪者曾感到憂慮,有49.8%因照顧患者而減少與外界接觸,45.8%因而失眠。 最新的治療方向是選擇一種多機制抗抑鬱口服藥物,此類藥物擁有SSRI的好處,同時又能以不同的激動劑和拮抗劑來調節5—羥色胺受體,除了增加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亦會增加與抑鬱症有關的腦部物質如多巴胺、膽鹼、組織胺和麩胺酸等,以調節腦神經傳遞信息。 相比以往的SSRI,多機制抗抑鬱藥物可達到更佳抗抑鬱效果。 疫情逾年,王明爍提到,有從事美容業的女病人受社會環境轉變,影響病情,亦有經營貨運業生意虧損,誘發情緒病。

明愛全樂軒高級督導主任黃敏信表示,部分精神病患者家屬因照顧患者而情緒受困,若情緒持續會令病情惡化至生活及情緒受影響。 該組織建議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除了增撥資源改善精神專科服務,亦要增加對照顧者的支援。 王明爍醫生 王明爍醫生每天都在打仗,在公立醫院精神科看診的日子,他每天平均問診55位病人,業餘時間他擔任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舉辦講座、組織研究、出席訪問,希望大眾對精神病誤解少一點,認識多一點。 雖然普查顯示精神病患病率不低,但求助率卻只有至26%,可見精神病仍是社會中的禁忌。 據食物及衞生局統計,2016年至2017年度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及診所的精神科病人數目逾24萬,其中4.9萬為嚴重精神病患者。

王明爍醫生: 建議廣泛使用新機制藥物

轉眼2018年,王明爍感覺,社會對精神病人的接納度總體提高了,但對精神病的誤解,依然縈繞不止。 近日,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香港藥學服務基金、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以及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等四個關注精神病的團體,委託香港樹仁大學研究公眾對精神分裂症的認識,發現72.3%的受訪者誤認為精神分裂症就是由性格或心理造成,51.7%的受訪者誤認為單單以心理治療就可以取代藥物。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包括增加精神科專科人手、廣泛使用新機制藥物、推動保險公司覆蓋長期精神科治療費用等,增加治療頑治性抑鬱症的成功率。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表示,不少港人仍對情緒病患存有誤解,例如分別有83%及82%受訪者認為承受逆境能力較低及個人性格悲觀是抑鬱症成因。

不過,王明爍明白,自己的診室和藥物並不是患者的人生終點,一步步協助患者重新投入家庭和職場生活,讓社會接納不同社群,才是最重要的。 康復之路固然並非只靠專業醫療人員便能輕易走過;然而,專業人員的資源規劃卻是必須做好的一環,唯其如此,精神病康復者才能再次融入社區,繼續走康復路。 生活 王明爍醫生 Power Up 王明爍醫生 網站 收錄香港超過 30,000 名註冊西醫及執業醫生(14,000 名西醫、10,000 名中醫、2,400 名牙醫、3,600 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資料。

王明爍醫生: 【精神康復】政府冷待資源嚴重短缺 精神康復路阻且長

王明爍又指,抗抑鬱藥不會如傳統安眠藥、酒精、毒品等物質般導致上癮;副作用方面,一般而言十分安全,醫生亦會監察和調節藥量,如現嚴重副作用時,會建議停藥或轉藥。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今年9月24至29日進行網上調查,成功訪問4340名18歲以上市民,56%屬在職人士,9%受訪者表示正患有情緒病,19%曾有情緒病史。 Joey約十年前察覺自己情緒有異,工作時經常哭泣,「會匿埋喺廁所喊,又會打牆、打門,打到手腫晒,眼淚不停流,控制唔到」,Joey最終決定求醫,確診抑鬱症,「原來係我成長背景一路積累嘅問題無解決好」,服藥半年後,自覺病情好轉,遂決定停藥。 有患者聽說自己有機會重新投入職場,去大企業工作,開心之餘又戰戰兢兢地問王醫生:「我都可以嗎?」王明爍說,當然可以,只需要大家一起協助患者循序漸進,從相對輕鬆、工時較短的工作做起,同時也留意患者會否壓力過大。

王明爍醫生

在這樣的制度下,病人能否得到最佳治療,實在成疑,而醫生也無法跟進病人的「藥物依從性」(即有否按指示服藥)。 以上個案反映,跟進嚴重精神病人需時甚長,但社康護士一般卻要在同一時間照顧多達60名病人。 王明爍醫生2023 去年食物及衞生局發布的《香港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指,精神科護士於2016年已有94人屬「過剩」,預計到了2030年,將會有623人、即16.1%精神科護士「過剩」。

王明爍醫生: 調查:95%受訪者認為社會對情緒病患者存歧視

受訪者當中,有26名照顧者需同時照顧2名或以上精神分裂家人,其中有一人更要照顧3名患病家屬,照顧年期超過11年。 提供各醫生的診所地址、聯絡方法、應診時間和專業資格等資訊供市民參閱,以便大家能夠選擇自己所需的專科醫生。 聖經上的教導一定要在生活上實踐出來,才能讓我們更明白主所教導的真理,活得更像主耶穌基督。 其實,診症室的房門十分厚重,推開時很不容易,故此已習慣替年長或行動不便的病人開門。 久而久之,自己已成習慣,不當一回事,但想不到這位病人因此滋生如此濃烈的感受! 或許她從有未過如此的待遇,又或在她一生中從未感覺這樣備受尊重。

他曾跟進一位病人,十多歲起患妄想症,覺得家人會在水和食物中下毒,「在家也不肯吃家人做的菜,堅持自己做飯,我很難和他建立關係。」病人最初服用的是第一代精神科藥物,副作用較大,會令手腳僵硬、坐立不安,有時需要母親陪伴在外行走一個小時,才能穩定下來。 他的藥物依從性不高,致病情愈來愈惡化,腦細胞也受到傷害,結果,20 多年來一直在醫院和社區出出入入。 到了病人40 多歲,黃光磊對他作社區跟進,由於二人曾在病房接觸,他才不至於對黃光磊毫無信任。 現時醫管局七個聯網的精神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各異,由45至146星期不等(表),當中新界東最誇張,長達三年。 在等候期間,原本病情穩定的也會惡化;而病人繼續居於社區欠缺支援,也增加慘劇發生的機會。

王明爍醫生: 工作時經常哭泣 服藥半年後病情曾覺好轉

「很多時候我這樣解釋完大腦結構,他們和家屬真的會更加理解,更加願意接受診治。」王明爍說,儘管並不是每一次分享都能換來病患的理解,但他相信,精神科醫生應該盡量去理解病患,向他們解釋和分享更多。 調查亦有探討受訪者對情緒病治療的看法,但當中不少人對藥物治療傾向負面,31%受訪者同意藥物有很多副作用、29%同意藥物會令人昏昏欲睡、26%同意藥物會令人變得呆滯、11%同意藥物會成癮、7%同意藥物會令人沒法工作、10%同意情緒病藥物需終身服用,不能停藥。 其實,面對忙碌的每天,有時真的只想盡快把繁重的工作做完,感覺許多病人的狀況和問題都是大同小異,處理的方法跟從特定的模式和程序(protocol)就行了,好像是刻板式。 時間久了,可能自己也變得麻木,在實行「刻板式」的診治過程,忽視了面前的病人需要「有血有肉」的同理心。 所以,我提醒自己的是﹕留意自己的態度、留意病人的需要,凡事都從病人的角度去想去看,正如一顆忠心服侍神的心。

王明爍醫生

很多病人都覺得這消息來得太突然,依依不捨,其中一位年老病人的幾句話令我感受良深,這是一位70歲的婆婆。 那天的診症完结,當我跟她說這是最後一次在診所見面時,她雙眼泛著淚水,說捨不得我離去,永遠會記得我這位曾幫她開門的醫生。 我聽後呆了一呆,心想這是平常不過的事情,又不是為她做了甚麽大的事情。

王明爍醫生: 醫院診所分類

近日接二連三出現因為精神健康問題而輕生個案,情況令人關注。 王明爍醫生 其中頑治性抑鬱症除了病情較難處理外,亦有更高自殘風險,幸而近年有快速起效的藥物,有助緩解輕生的念頭。 王明爍醫生 王明爍醫生解釋,雖然悲觀性格的確是風險因素之一,但絕非單一成因,其他包括環境,如生活壓力大和遺傳都是風險因素。 由於情緒病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去甲腎上線素、多巴胺、谷氨酸等)失去平衡,令患者情緒受影響,並非患者可單靠自身控制,故不應將患上抑鬱症完全怪罪於患者的個性。 王明爍說,第二代藥物大大減輕嗜睡、手腳僵硬的副作用,對病人來說是一大喜訊。 「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樣,精神疾病也可以透過長期的藥物治療,去調節腦部的化學物質,從而令病患慢慢康復。」王明爍說,一些病患擔憂精神類藥物會帶來肥胖、手腳僵硬等副作用,醫生就要盡量配合他們,選擇副作用較小的藥物。

六分鐘診症,相當於2008年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的平均診症時間。 當年,面對社會質疑診症時間過短,醫管局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建議合理的診症時間。 去年11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指醫管局自2014年起規劃新增普通科門診服務,並以八分鐘的診症時間為基準;至於專科的診症時間,局方只稱「會因應病人的臨床情況及複雜性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診治新症需時比舊症長。 是次本地調查由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網上問卷,成功訪問4,340名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當中最多人認為壓力(97%)是情緒病成因之一,另外分別有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承受逆境的能力較低和個人性格悲觀也是成因之一。

王明爍醫生: 醫ZONE: 王明爍

王明爍記得,自己最初走入精神科的時候,是80年代後期,當時香港公立醫院普遍採用第一代精神科藥物,可選擇口服或打針的形式。 對於精神分裂症,第一代藥物的原理是純粹抑制腦部中多巴胺的活動,但由於多巴胺被全面抑制,患者會出現嗜睡困倦、手腳僵硬、肥胖等問題,醫生需另外處方輔助藥物,幫助患者減輕這些症狀。 去年5月,時任食衞局長高永文指,每名社區精神科醫療專業人員(如精神科社康護士、社工等),平均同時照顧40至60名病人;2015年香港護士協會的調查也發現,精神科社康護士對病人的比率是1:55,相比起英美兩國的個案經理比率,分別為1:21及1:29,香港的比例明顯太高。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