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代表鄧樂詩藥劑師(左)、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右)。 65歲的錢女士(化名)向來沒有吸煙習慣,去年因為咳嗽而求醫,結果確診患上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鱗狀癌)。 醫生在評估過病情後,為她安排同步化療及放射治療療程,其後再作評估可接受免疫治療,故於去年11月開展免疫治療療程。 近來加入肺癌治療的免疫療法,有機會翻轉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命運。 洪仁宇院長解釋,「癌細胞並非天生存在體內,如同外在入侵的細菌,對身體是一種外來物,免疫系統是有能力加以辨認並消滅癌細胞。」至於為什麼免疫系統殺不死癌細胞呢?
「標靶治療」能避免癌細胞取得營養或增生訊號,藉此影響癌細胞的存活。 醫師可能會建議同時進行兩種治療,或是安排一系列的治療過程。 養和醫院放射治療部副主任蔡清淟醫生指,有了準繩的診斷方法,再配合理想的治療,可大大控制肺癌病發機會,以及延長患者的壽命。 現時治療肺癌上,如在肺癌初期(第一期),加上患者身體情況許可,可做手術將癌組織切除。 肺癌的中期(第二、三期)主要用電療或化療,如腫瘤縮細可考慮進行手術切除。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健康生活
黃家銘醫生指出,免疫藥物PD-L1抑制劑是治療第3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重大突破,有助延長患者生存期及減低疾病復發率。 種種跡象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或令患者延遲就醫,綜合肺癌本身難以被人察覺的特性,肺癌患者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似乎又添上一重障礙。 潘醫生期望藉此呼籲市民,癌症治療刻不容緩,如有懷疑病徵,市民應盡速求醫接受檢查,及時獲得適當的治療將對患者的病情管理及延長存活期有很正面的影響。
- 第四期是搭配化療及標靶來治療,病患如果有腦部明顯的轉移,疼痛性脊椎轉移,與承受重力的骨頭轉移,也須放療或外科處理。
- 免疫治療相對較昂貴,李指現時治療肺癌的電化療,整個療程費用介乎二十萬至三十萬元,而免疫治療費用一個月約需四萬元,療程通常長達一年,即療程合共或需五十萬元以上,且未計同時需進行的電化療費用。
- 過去免疫療法的研究都是針對第四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最新的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第三期患者的存活期與延緩復發也有幫助,並已經納入肺癌治療指引,成為患者的一種治療選擇。
- 肺癌多年來位處本港常見癌症三甲,死亡率更高踞第一位。
- 同位素骨骼掃描可用作檢測癌細胞有否轉移至骨骼,過程和X光檢查相似,但需要注射含有低輻射的同位素,不過輻射量極低,對身體影響有限。
- 藥費無疑是貴,平均一個月藥費超過4-5萬,但效果雖未致於癌腫消失那樣神奇,也最少可大減肺部細粒腫瘤的數量,部分較大腫瘤更可縮細約3成,肺部影像檢查可見「花的程度明顯減少」。
亚组的分析比欧美人群要多出了两到三倍的肺炎发生率,所以其实在PACIFIC这个研究里面,更多的患者还是白种人,或者说高加索的这部分人群,他们的肺炎发生率是偏低的。 但是应用到中国,肺炎发生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在临床的实践以及真实世界里面,观察我们中国患者的肺炎发生率到底是有多高。 研究结果显示,放化疗以后进行巩固治疗,控制肿瘤进展的获益是单纯放化疗的三倍,三年的生存率为57% ,而单纯放化疗只有43.5%,降低了31%死亡风险。 五年的生存率目前还没有出来,应该会在明年的ASCO或者ESMO会公布这部分五年生存率的随访情况。 而通常你对这个患者的分析,有可能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模式,以及他长期的生存预后。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讓晚期肺癌病人多活30個月!醫師:「免疫療法」你該了解的3件事
淋巴結侵犯屬於N0或N1,代表淋巴結侵犯尚未超出原本腫瘤生長處的肺臟,但腫瘤狀況較嚴重,像是腫瘤較大,於同側肺臟有次發的腫瘤形成,或腫瘤已經侵犯胸壁、支氣管、或縱膈腔。 首次確診癌症,可即時啟用 HK$100 萬癌症治療的保障額,足夠應付大部份癌症於 3 年內所需的治療開支。 而此 HK$100 萬癌症治療保障額將會於首次啟動後每 3 年重設更新,直至賠償達到終生保障額為止。 免疫治療可引致輕微炎症性副作用,如疲累、皮膚痕癢或出皮疹、注射時不適等,約有 3% – 5% 病人會有甲狀腺異常、腎和肝發炎等較嚴重副作用。
在肺癌分期治療中,第三期肺癌病患的困境,在於擔憂治療後復發,病程可能進入第四期,尤其部分不適合進行手術的病患。 在肺癌治療方式愈趨多元的發展下,以免疫療法「鞏固」抗癌戰績,維持治療戰果,有機會延長病患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甚至挑戰治癒。 適用於患有無法以手術切除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並接受放射治療合併含鉑化療後病情未惡化的病人,而當中不少於 1% 的癌細胞須呈 PD-L1 陽性。 對於局部晚期、局部侵犯型的肺癌,可以先使用標靶、免疫或化學治療進行所謂的「新輔助治療」,讓腫瘤縮小,再進行根除性的手術切除。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免疫治療效果良好
研究指出,第三期非小細胞無法手術者,放化療5年存活率約20-30%。 至於有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早至中期的治療與無基因突變的肺癌相若。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1-3A期帶有EGFR基因突變患者,在手術後接受為期三年的第三代標靶藥治療可以大幅改善無病存活率。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如果已是晚期,則會使用相應基因突變種類的標靶治療;若治療開始失效,會再作驗血或作活檢,檢查是否有新的基因突變適合轉用新一代的標靶藥物,否則便需接受化療。
然而,隨著醫藥進步,肺癌患者的存活率已比過往顯著提升,根據美國肺臟協會的統計顯示,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比5年前提高了13%,達到22.6%。 肺癌晚期(第四期):患者的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故不適合做手術,一般只可用化療藥或標靶藥等來控制病情。 至於肺癌的病徵,像何先生般在肺癌初期根本難以察覺,至晚期則會出現久咳不癒,甚至咳血、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等。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因此,III期的患者黑白灰的定义,其实有可能在外科医生拿来就直接手术掉了,有可能去到内科医生那里就进行全身的化疗,当做一个晚期的患者了。 在III期肺癌里面,基本上3b期的病人手术完整切除的比例是比较低的。 而3a期的病人通过新辅助的化疗,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院长、钟文昭教授也在牵头做这个III期的诱导的靶向治疗,完了再进行手术,这部分的病人还是有一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但其实在早期和晚期之间,还有一个称之为“中期”的阶段。
詳細進行方式,須根據病患體力狀況和年紀而調整,非千篇一律。 放射治療的角色只有存在於轉移處的局部控制,特別是跟症狀有關的轉移。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2023 馮博皓主任提到,未來還會出現更多免疫治療藥物,也可能使用多種雞尾酒療法,就有望根治癌症,他對免疫療法發展充滿期待,也鼓勵晚期肺癌患者不要灰心,與醫師討論任何有可能的治療方針。 張晃智醫師也呼籲,台灣肺癌患者愈來愈多,治療要積極,能開刀的病人,與不能開刀的病人接受放化療合併免疫療法鞏固治療,都有挑戰治癒的可能,千萬不要放棄任何的治療的可能性。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沒病死可能被藥費嚇死 免疫療法治肺癌兩年729萬
侷限期的腫瘤仍有機會完全控制,應接受以根治為企圖的治療。 如前述,只有很小一部分病患可用手術治療,大部分這個期別的病患應接受同步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或兩種治療分開進行。 化學治療是很重要的治療,應盡快開始,也不要因為放射治療而耽擱太久。
48歲的蔡先生,今年年初半夜如廁時突然昏倒,送醫後,意外發現肺部長了一顆直徑4.6公分的腫瘤,醫師告知為肺癌第三期末,並說明在現有治療下,平均存活時間不到一年。 養和醫院呼吸系統科中心主任林冰醫生指出,雖然肺癌的死亡率偏高,但由於近十多年市民戒煙意識有所提高,吸煙人數已逐年遞減,加上新的治療藥物,有望未來肺癌的死亡率亦會隨之下降。 為了減少患者在抽取肺組織時的風險,養和醫院引入一台新儀器-「阿基米德」系統。 由於現時有三至四成的肺部陰影,無法用支氣管鏡直達目標。 但使用「阿基米德」系統,便可以在肺內探測出新路徑,從而開發一條新路直達該位置,讓醫生取得肺組織樣本,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及準繩度。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免疫療法大突破 翻轉肺癌第三期命運
所以如果分期不准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治疗的选择出现错误。 III期的病人一般是伴随着锁骨上或者综合淋巴结的转移,或者是侵犯肺尖或纵膈,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M1(远处的转移),处于一个可以手术和不可以手术之间的边界,这个边界有可能是黑色的,也有可能是白色的。 但是对于我们很多的临床医生跟患者来说,有可能是一个灰色的。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在肺癌的治疗上,早期的患者我们追求治愈率,通俗点说就是这个病是可以断根的。 而晚期的患者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放射線治療是以高單位放射線和電光束,來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常搭配其他治療方式一起使用以達到更好效果。
肺癌化療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白血球下降、貧血、血小板低下、疲倦,掉髮、便秘、腹瀉、口腔潰瘍等,因人而異,不一定會發生,且有方法可改善,因此不必為了化療副作用太焦慮。 開始化療前,可以和醫護人員多詢問化療副作用和預防照護方法。 肺腺癌是根據腫瘤大小及位置、是否有淋巴節侵犯或遠處器官轉移來分期,存活率數字為統計數字,各醫院略有差異。 所幸這十年來,標靶藥物推陳出新,將肺腺癌的治療推進了一大步,而這幾年免疫療法的進步,也讓肺腺癌的治療有了新的曙光。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醫師 + 診別資訊
至於小細胞肺癌,由於擴散速度較快,復發個案一般會於患者完成治療後1至2年内發生。 另外,由於癌細胞的生長速度較非小細胞肺癌快,患者於復發時,癌細胞有可能已經擴散至其他身體器官。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肺癌可怕在症狀可以不明顯,確診時已屆晚期,只餘下化療及電療選項,根治機會較細,五年無惡化存活率低。
- 為什麼沒有想要積極治療,而是這麼負面的在想著後事了呢?
- 因為肺癌難以早期發現,在台灣有7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 按照以前传统的理论,PACIFIC的研究结果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可能将会有一半的患者实现临床治愈,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一部分II期的患者。
- 目前而言,對無法開刀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如果在同步放化療後,再給予鞏固性免疫治療,可望透過活化免疫系統,讓體內殘餘的癌細胞被免疫系統辨識打擊,增加第三期肺癌患者挑戰根治疾病的機會。
- 另外,免疫療法是吊針針劑,但辛苦度較化療針低,平均一個月藥費超過4-5萬,視乎身高體重而調整,Nivolumab療法是每隔2周吊針一次。
- 不過,過去有研究證實,肺部X光難以檢測出早期腫瘤,因此未必可以徹底檢測出肺癌。
近年於肺癌診斷及治療上亦已有新突破,令肺癌控制得更理想,患者壽命得以延長。 洪仁宇院長分享,一位第三期鱗狀細胞肺癌患者,經標準放化療後,免疫療法接續治療1年,目前持續追蹤,病情控制良好。 王喬弘醫師指出,有些罹患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會擔心化放療的副作用而遲遲不敢踏出去,鼓勵患者「找到專業醫師」,醫師們通常都能針對療程中的副作用進行治療,度過化放療期間的不適感,找到最適治療方式,也有根治的希望,因此千萬別因絕望而放棄治療。 小細胞肺癌顧名思義是長得很小顆的癌症,這是從單一顆癌細胞來看的,並不是指腫瘤的整體大小。 小細胞肺癌的細胞在顯微鏡底下看起來相對於其他肺癌細胞而言是很小顆的,組織切片染色後呈現深藍色,容易碎裂,這樣的特色通常病理科醫師可以直接做出診斷。 小細胞肺癌是一種神經內分泌瘤,而非一般常見肺癌的上皮癌。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確診第一天
这几种肺癌,通过药物治疗有效率可达70%以上,很多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三年。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哪些免疫標記是透過病理科醫師判斷後,找到最適合治療的、可以達到高CP值的癌症? 據美國腫瘤網絡(NCCN)最新指引,可用於末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標靶藥物治療藥物有Nivolumab及Pembrolizumab,後者病例應用前必須先接受PD-L1蛋白測試,證實有此蛋白才可應用。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2023 本港可應用的標靶藥物治療藥物有3種,分別是Nivolumab、Pembrolizumab及Ipilimumab,主要都是針對皮膚癌的黑色素瘤,但其中暫時只有Nivolumab療法被本港衛生署批准可用於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因早年酒樓工作關係,60多歲Amy曾吸入大量二手煙,是故非煙民的她,3年多前因咳嗽求醫,卻意外發現患了以吸煙為主要病因的鱗狀細胞肺癌(其中一種非小細胞肺癌),肺部主腫瘤達9厘米大小,淋巴核亦有很多擴散,確診為肺癌第三期。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虽然小细胞肺癌对初治治疗非常敏感,但复发进展几乎不可避免。 尽管拓扑替康在复发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效果有限,并且有明显的骨髓抑制毒性,但其作为复发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选择,30余年仍未被超越。 新化疗药物芦比替丁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Ⅱ期研究呈现出了充满前景的疗效,在中国开展的桥接研究也获得了与国际研究一致的结果。 CTLA-4抑制获批上市,标志着新一代免疫治疗药物的兴起;PD-1横空出世,彻底引爆了抗癌圈。 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到5%五年生存率一下子提高到16%,令人惊艳的临床数据越来越多,免疫治疗因此被誉称为“抗癌神药”。 目前肺癌已找到8个驱动基因,包括EGFR基因、ALK基因、ROSI基因、BRAF基因、cMET基因、RET基因、KRAS基因、NTRK基因,可以引起8种不同的肺癌。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肺癌免疫治療的療程
此時再進行化學治療反應就差很多了,漸漸腫瘤就失去控制。 根據健保署2018~2020年統計共收載涵蓋肺癌、乳癌等16種癌別的癌症新藥,以2020年為例,標靶藥物申報藥費達216億元,佔癌症新藥資源的59.9%;其次為化療藥物共90億元,佔24.9%;免疫治療僅分配到13億,僅佔3.7%。 賴俊良強調,確實有逾6成肺癌患者適合標靶藥,因此新藥給付佔比相對高,但免疫療法也有近4成的肺癌患者適用,健保資源卻不成比例。 由此,標靶藥物治療亦開創了新的方向:針對抑制腫瘤製造的蛋白細胞,使重新激活人體本身的免疫系統,令免疫細胞活躍返,恢復正常攻擊腫瘤的功能,產生縮細、控制腫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