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代初,其中一段的深圳河拉直後,一幅有136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地落入香港範圍,業權就由直屬深圳市人民政府的一間公司收購。 落馬洲河套地區2023 落馬洲河套地區 當時深圳外經貿局表示希望港商在這裏設廠,以及會爭取中央政府在這裏落實試行CEPA[4]。 落馬洲河套地區2023 落馬洲河套地區2023 2000年,落馬洲瞭望台被改建成落馬洲花園,而深圳河對岸的深圳市福田區已完成城市化發展,故深圳已沒有原來廣袤的田野景觀,不過仍可見深圳方面設立與河口的紅樹林保育公園。
為了減少河套地區的發展在施工和運作階段對生態的影響,土拓署實施一系列生態緩解措施,包括在前期工程中建立一個生態區(見圖)。 儘管河套區已經納入香港範圍內,但中國大陸及世界各地的電子地圖服務普遍未對此修正,仍視河套區為深圳市的一部分;其歸屬行政區則未有決定[3](落馬洲河套地區以南為元朗區,以東為北區)。 落馬洲(英語:Lok 落馬洲河套地區2023 Ma Chau,舊稱勒馬洲)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北部,鄰近深圳河,為香港一個設有出入境口岸的邊境地區,河北之土地屬於深圳市福田區,而落馬洲的西南面則為佔地約1,500公頃的米埔濕地。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將發展河套地區列為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的十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 香港政府與深圳當局攜手合作,挖掘河套的土地資源,以應對今後發展的需要。 此舉將鞏固香港和深圳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戰略地位,為兩市的長遠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落馬洲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規劃 發展保育並重
2018年2月28日,時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18至2019財政預算案時指出,創科是新時代發展的驅動力,政府會撥款200億港元將用於發展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第一期,用於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 河套地區的首幅土地會在明年底前,交付創科園公司,展開首3座樓宇及相關設施的建造工程,樓宇將設濕實驗室及創新斗室等設施。 落馬洲河套地區2023 另外5座樓宇的建造工程,則須配合第一期主體工程的進度;料第一期第一批次發展,可於6年內分階段落成。 2021年7月7日,中國鐵建-群利-保華的聯營體,聯合中標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第一期主體工程 - 合約一 落馬洲河套地區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及西面連接道路第一期,合約總額約36.01億元。
2017年初香港和深圳兩地官員簽署備忘錄,協議在該地合作發展佔地87公頃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河套地區前期工程於去年6月展開,預計在2021年或以前提供首批土地,以發展創科園第一期的樓宇與相關設施。 前期工程主要包括在河套地區內建立生態區,建造一條往來河套地區的臨時通道,以及沿落馬洲路建造臨時隔音屏障等。 前期工程主要包括在河套地區內建立生態區;建造一條往來河套地區的臨時通道;以及沿落馬洲路建造臨時隔音屏障等。
落馬洲河套地區: 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 - 第一期主體工程 - 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早前,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與政治助理馮英倫,聯同兩位參加「與香港同行」計劃的中學生前往河套地區,聽取土拓署同事簡介工程進展,以及了解在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育自然環境。 談及工程的挑戰時,廖子君表示,前期工程有頗多挑戰,例如在雨季施工比較困難,但為了減低工程對雀鳥的影響,工程團隊在候鳥來港過冬的非雨季季節(即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期間),會暫停沿舊深圳河河曲的工程;相反雨季來臨時,工程團隊就要加緊施工。 早前,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與政治助理馮英倫,聯同兩位參加「與香港同行」計劃的中學生,前往河套地區,聽取土拓署同事簡介工程的進展,以及了解在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育自然環境。 落馬洲河套地區 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提及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與深圳市政府共同開發該片土地,兩地政府亦成立「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聯合專責小組」,列為香港十大建設計劃之—。 香港政府將負責河套區的基礎建設,以及配套設施工程,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全資擁有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將負責創科園的上蓋建設、營運、維護和管理。 河套區設6大優先發展研發領域,包括醫療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機械人、新材料、微電子及金融科技。
這是一個研華出產的藍芽工具程式,可搭配研華出產的電子紙(型號:EPD-250, EPD-252, EPD-353),透過手機的藍牙傳輸方式,進行基本圖像的傳遞與顯示。
落馬洲河套地區: 工程範圍簡介:
2012年9月,落馬洲河套區的工程即將啟動,當前正在準備前期工作。 香港政府於邀請承建商平整地盤前,將會先行處理河套區區內面積達3公頃、含有重金屬和砷超標的污泥。 針對河套區未有道路接駁,承建商將會需要修建一條長約60米的臨時行車橋以連接舊深圳河、下灣村路至落馬洲路,以應付工程上的需要。 針對河套區未有道路接駁,承建商將會需要修建一條長約60公尺的臨時行車橋以連接舊深圳河、下灣村路至落馬洲路,以應付工程上的需要。 談及工程的挑戰時,廖子君表示,前期工程有頗多挑戰,例如在雨季施工比較困難,但為了減低工程對雀鳥的影響,工程團隊在候鳥來港過冬的非雨季季節(即每年的11月至2月期間),會暫停沿舊深圳河河曲的工程;相反雨季來臨時,工程團隊就要加緊施工。
- 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提及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與深圳市政府共同開發該片土地,兩地政府亦成立「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聯合專責小組」,列為香港十大建設計劃之—。
- 2018年2月28日,時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18至2019財政預算案時指出,創科是新時代發展的驅動力,政府會撥款200億港元將用於發展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第一期,用於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
- 近年,政府推出多項政策以支持香港的創科業,其中一項是在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地區)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
- 早前,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與政治助理馮英倫,聯同兩位參加「與香港同行」計劃的中學生前往河套地區,聽取土拓署同事簡介工程進展,以及了解在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育自然環境。
- 深圳河是香港與深圳之間的行政分界,在深圳河治理工程之後,落馬洲河套區被納進重新定線後的河道南面,坐落在香港境內。
- 香港政府於邀請承建商平整地盤前,將會先行處理河套區區內面積達3公頃、含有重金屬和砷超標的污泥。
- 目前,前期工程進度理想,向2021年或以前提供首批土地的目標穩步邁進。
深圳河是香港與深圳之間的行政分界,在深圳河治理工程之後,落馬洲河套區被納進重新定線後的河道南面,坐落在香港境內。 由於落馬洲鄉村人口不足以成為一個區議會選區,所以往往跟鄰近的牛潭尾、米埔、新田鄉村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而1982至1990年,區內被劃入元朗北郊選區。 落馬洲河套地區2023 河套區擬分兩期發展,料建67座樓宇,第一期位於河套區西面,約54萬平方米 , 涉31座樓宇。
落馬洲河套地區: 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 - 土地除污及前期工程
料河套區首幅地皮,明年底前交付創科園公司,將先開展首3座樓宇及設施建造工程,最快6年內完工。 河套地區發展第一期主體工程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的工程已於2021年7月展開,預計約在6年內分階段完工。 另外,生態區除了具保育功能外,它在大雨時亦能發揮蓄洪作用,可以把收集到的雨水儲存,以暫緩發展後的河套地區所產生的高峰徑流,以及減低對舊深圳河河曲和下游雨水排放系統的影響。 生態區分成四個蘆葦沼澤區及一個淡水沼澤區,沼澤區內主要種植蘆葦及一些水生植物,其堤基斜坡則種植原生植物,以保存現有生態。 淡水沼澤區將設有小島,提供多元化生境,希望能吸引動物棲息和繁殖,包括雀鳥、歐亞水獺等。 奧雅納受邀為落馬洲河套及附近地區提供為期28個月的規劃和初步設計研究工作。
生態區分成4個蘆葦沼澤區及1個淡水沼澤區,沼澤區內主要種植蘆葦及一些水生植物,其堤基斜坡則種植原生植物,以保存現有生態。 實施緩解環境影響措施,包括在場外補闢約18公頃的濕地和約1.3公頃的林地、推行噪音緩解措施,以及就上述(a)至(g)項工程進行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 2012年6月13日,梁振英以候任行政長官身份接受《東方日報》視像訪問,提到深圳河以南28平方公里的邊境禁區可以變成「特區中的特區」,中國內地人和外國人均可以免簽證進入香港邊境禁區,享用各種服務,包括金融、商業及法律[14]。 部分香港市民認為,此計劃無民意「授權」,引起部分香港市民不滿[15]。
落馬洲河套地區: 落馬洲瞭望台
另外,由於河套地區缺乏對外的通道,在工料和器械運輸上都有一定的挑戰。 工程人員要在前期工程,建造往來河套地區的臨時通道,包括一條長約60米橫跨舊深圳河河曲的臨時行車橋等。 近年,政府推出多項政策以支持香港的創科業,其中一項是在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地區)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
- 河套區設6大優先發展研發領域,包括醫療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機械人、新材料、微電子及金融科技。
- 另外5座樓宇的建造工程,則須配合第一期主體工程的進度;料第一期第一批次發展,可於6年內分階段落成。
- 生態區分成四個蘆葦沼澤區及一個淡水沼澤區,沼澤區內主要種植蘆葦及一些水生植物,其堤基斜坡則種植原生植物,以保存現有生態。
目前,前期工程進度理想,向2021年或以前提供首批土地的目標穩步邁進。 在此,我特別感謝工程團隊的專業精神和努力,在發展創科園的同時,保育河套地區及周邊的濕地及綠地,以維護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 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規劃曝光,政府指河套區總樓面面積高達120萬平方米,是現時白石角科學園的3倍。
落馬洲河套地區: 落馬洲
由於落馬洲貼近香港邊境禁區,因此香港政府在該處提供一處緩衝地帶,藉此打擊非法入境及其他跨境罪案。 另一方面受到邊境禁區條例管制下,前往該處邊境的人士來自或來往中國大陸及香港之間毋須得到許可,惟完成過關手續後並不准在該處停留。 因此儘管口岸一帶每天人口流動量極大,常住人口卻非常少,僅有落馬洲村、下灣村和潘屋村的原居民,而當地普遍的魚塘濕地環境至今未有大改變,但不少魚塘已經荒廢。 在87公頃河套地區的東南面,生態區佔地約12.8公頃,以保存或補償具保育價值的生境,例如河套地區內的蘆葦叢、現有的雀鳥飛行走廊等,並與舊深圳河河曲及魚塘融合相連,形成連貫濕地,充分發揮生態區的功能和價值。 參觀當天,大家一邊聽取土拓署同事簡介河套地區發展規劃,一邊俯瞰河套地區。 土拓署西拓展處總工程師廖子君介紹工程其中一大特色,是要在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