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癌,正式名稱為陰莖及其他男性生殖器官癌症,泛指陰莖區域出現的惡性腫瘤,出現區域包括陰莖、副睪、精索、輸精管、陰囊、貯精囊及睪丸鞘膜[1]。 最常出現的癌症種類為原位鱗狀細胞癌(或稱鱗狀上皮癌)[2]。 陰莖長肉瘤2023 患者通常於陰莖出現疣狀腫瘤,與俗稱「菜花」的性病疣病徵相似。 美國的醫學資料顯示陰莖癌只佔全部男性癌症個案千分之四,即每一千多名癌症男士中只有4人患上[3][4][5]。
-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建議,清腸準備充分下,低風險性息肉經完全切除後,可於兩到三年後再重複大腸鏡檢查。
- 但成年之後再施行包皮環切術,則對陰莖癌無明顯的預防作用[10]。
- 根據統計,一出生即10天內接受包皮環切術的猶太人,得陰莖癌的比例近乎是零[2]。
- 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傳播的風險, 但如感染傷口出現在身體其他部位(如陰囊),安全套便不可能提供保護。
- 陰莖癌腫瘤多是處於龜頭和包皮之間生長,除非去翻開包皮檢查,否則早期不易發現,而次之生長在包皮及陰莖主幹。
- 但若是腸道準備不完全、高風險性息肉或是息肉未完全切除等,則應考慮1-2年內重複大腸鏡檢查。
陰莖癌發病率,隨著地理分佈、國家、地區、民族、宗族、衛生習慣等因素而不一致。 陰莖長肉瘤2023 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國陰莖癌發病率較高,高達所有癌症之10至20%。 然而歐洲、北美、中東各國陰莖癌發病率較低,而以族群觀之,猶太人及穆斯林,發病率則最低,因为他们的传统是儿童一出生即行割礼。
陰莖長肉瘤: 男性常見疾病 - 陰部疱疹
作為男性最關鍵的生殖器官,陰莖也跟其餘身體部位一樣,難逃患上癌症的風險,不過出現的機率相對較低,尤其在西方國家。 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歐洲及北美洲每年在每100,000名男性之中,只有少於1人確診陰莖癌;在美國,陰莖癌只佔當地男性患癌個案的不足1%。 以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包皮過長和不潔的性生活是導致陰莖癌的主要病因,可是新近的調查研究表明,男子長期吸煙也是導致陰莖癌的直接因素。 林儒廷表示,以往陰莖癌的腫瘤部位若於陰莖根部或病情較嚴重,可能需要部分或全部切除陰莖,但隨著醫學進步,可以電療、動脈化療或放射線,盡可能保持陰莖的完整。 但腫瘤一旦超過15cm,則常向淋巴結轉移,這時候癌細胞可能穿破巴克氏筋膜侵入海綿體,不常見,但並非不可能[18]。
而癌症死亡人數,自民國83年開始,結腸直腸癌排名晉升至第三名,且蟬聯至今。 結腸直腸癌的症狀與腫瘤的位置有關,許多病患甚至到了疾病晚期才出現症狀,因此,無法靠症狀早期診斷結腸直腸癌。 長期患上陰莖癌的人,若有嚴重局部感染或出血,偶而會發生貧血或白血球增高的現象。 而其五分之一患者,甚至會在無骨骼轉移下出現血鈣升高現象[1]。 那時候,陰莖癌癌細胞經由淋巴系統擴散至股淋巴結及腹股溝淋巴結到達骨盆腔,而表淺淋巴結群全被感染之際,陰莖癌愈難治癒,並出現皮膚局部感染壞死,發出惡臭及出血等併發症[1]。 醫生會因應個別患者的病情嚴重性、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包括性生活)和患者本身的健康狀況而為他安排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陰莖長肉瘤: 臨床表現
不過陰莖曾經受傷、家族中有其他成員患上陰莖硬結症、或患上過某些結締組織病(如在身體的其他彈性組織出現纖維化)的人士,都會有較高的風險患上陰莖硬結症。 放射治療是有爭論的,有主張陰莖癌僅行放射治療,由於大量照射可引起尿道狹窄、尿瘺、陰莖壞死和水腫等併發症,應用受到限制。 早期陰莖癌可在博來黴素配合下行X線照射,效果良好。 陰部疱疹是一種性病,患者的生殖器會出現痛楚的傷口。 陰部疱疹是直接接觸患者外露傷口感染所得,一般經由性行為傳染。
請勿自行服用未經醫生處方的藥物,因為胡亂使用藥物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陰莖長肉瘤 希愈腫瘤中心隸屬新風天域集團,秉持最新的臨床概念專注於癌症的診斷,治療和研究。 中心坐落於高端商務中心,為當地及跨區域的患者提供先進的,以人為核心,以實證為基礎的醫學治療與護理。 一旦出現上述情況,不論有否感到痛楚、痕癢等不適感覺,也應求醫,了解是否患上陰莖癌。 陰莖長肉瘤 即使並非癌症,而是其他與陰莖相關的疾病,延誤診斷也會令治療加倍困難。
陰莖長肉瘤: 陰莖癌預防
為此,有關專家提醒大家,對患有包皮過長的男子,一定要戒除煙癖,這對減少陰莖癌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包莖或包皮過長會引起排尿不暢,經常有尿液存留在包皮囊肉。 包皮囊內還會有分泌物、尿液沉渣、其它穢物等形式的包皮垢積存。 因此,有包皮過長的男性最好是及早行包皮環切術以預防陰莖癌的發生。 林儒廷解釋,陰莖癌好發於30至50歲男性,危險因子包括局部衛生不良,部分研究認為與感染人類乳突瘤病毒相關,另有觀點認為,包皮垢造成包皮及龜頭的慢性發炎,誘發病變成癌症。
- 為了檢查患者癌細胞有否轉移,早期醫生會使用淋巴管攝影,從足背淋巴管注入造影劑而作評估,卻會使患者有極大痛苦。
- 陰莖癌的早期病徵包括腫痛、流血、出疹、散發異味等。
- 大致上可以分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與息肉症候群。
- 大部分的息肉屬於良性病灶,但根據息肉種類不同而有不等程度癌變的機會。
- 政府提供的四癌篩檢,50至75歲之民眾每兩年一次之糞便潛血檢查。
而陰莖癌之年發生率,一向小於每十萬人1人,屬於罕見的癌症[6][1]。 陰莖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而此時期的男性又多有陰莖部位的其他良性病變,長期治而不愈的慢性刺激積累到一定程度容易誘發陰莖癌。 林儒廷提醒,陰莖出現潰瘍、紅疹,兩週內沒有明顯好轉,甚至惡化,即應就醫。 另外,腫瘤長在包皮且覆蓋在龜頭上易被忽略,平時應注意清潔,翻開檢視。 結腸直腸癌的發展過程,大多數是由小息肉增長為大息肉,之後產生癌化。 期待能夠早期發現結腸直腸癌,甚至發現大腸息肉、除去息肉,進而降低結腸直腸癌的發生,是預防醫學的目標,也是近年來健康檢查的重點。
陰莖長肉瘤: 陰莖癌與其他性疾病有何分別?
他原以為是菜花,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陰莖癌,醫師以放射線治療,保住完整陰莖。 當然,最重要還是嚴格遵從醫生的指引,包括定期覆診,以便醫生緊貼患者的康復進度,同時監察任何與癌症復發有關的徵兆。 其實診斷陰莖癌並不困難,但是,由於腫瘤長在包皮內,15至50%的病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延遲就醫達一年之久。 若10天至14天抗生素療程,仍治療不好龜頭或包皮存在潰瘍或腫塊,應懷疑陰莖癌[1][18]。 據瑞典研究人員對244名陰莖癌患者和232名對照男子的回顧性調查資料進行比較證實,男子吸煙與陰莖癌發病率之間有直接的關係,這關係是在排除了其它危險因素後的真正的因果關係。 每日吸煙超過10支的重度吸煙者,其相對危險性是輕度吸煙者的1.
根據統計,一出生即10天內接受包皮環切術的猶太人,得陰莖癌的比例近乎是零[2]。 伊斯蘭穆斯林4至12歲行包皮環切術,患陰莖癌者亦極少。 但成年之後再施行包皮環切術,則對陰莖癌無明顯的預防作用[10]。 陰莖癌常起始於陰莖頭,包皮內板,由於在包皮內生長,早期不易發現。 病變呈乳頭狀或扁平突起,潰瘍周邊隆起,分泌惡臭液體,並可穿破包皮露出癌腫。
陰莖長肉瘤: 藥物治療
中醫外科(瘍科)把陰莖癌稱為腎岩,又稱腎岩翻花、俗稱翻花下疳。 中醫視本病為難治之證,若初覺時,即以藥物調治,並頤養保攝,可冀其久延歲月,若漸至翻花如石榴子樣,則為惡證,非藥力所及,百無一生。 陰莖長肉瘤 陰莖長肉瘤 清朝高錦庭在《瘍科心得集》中,稱本病與舌疽、失營、乳岩(乳癌)為四大絕症。
轉移癌淋巴結往往堅硬,固定,無壓痛,在原發病灶已經切除或經過抗生素治療仍不縮小,位於大隱靜脈進入股靜脈上內側的淋巴結腫大,多數是陰莖癌轉移的部位,應引起重視。 手術切除病變是主要治療方法,如病變局限在包皮,可作包皮環切術,有統計複發率可達半數左右。 陰莖長肉瘤2023 腫瘤侵犯陰莖頭,亦可作陰莖部分切除術,一般距腫瘤2厘米處切除即足,在切除時斷端冰凍檢查無腫瘤。 由於陰莖癌擴散常為栓子轉移不是一般腫瘤常有的淋巴管潛入周圍組織,所以絕大多數距腫瘤2cm局部切除後無局部複發。 若無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則術後70%~80%生存5年。
陰莖長肉瘤: 大腸息肉
除此之外,皮膚長出肉瘤,也不排除有可能是脂肪瘤及上皮囊腫。 脂肪瘤為脂肪組織過度增生,原因不明,而上皮囊腫則是皮下組織有發炎的情形,因而形成一個囊腫。 陰莖長肉瘤2023 A:手臂長出疑似肉瘤的東西有很多種可能,要親眼看到病灶才能確診。
陰莖癌沒有十分明確的成因,因此難以定論甚麼方法可完全杜絕患癌的風險。 陰莖癌的預後與腫瘤分期:治療早晚,治療方法,患者年齡及腫瘤惡性程度有關。 I期陰莖癌手術後患者約3/4存活5年,臨床診斷為I期者5年生存率下降至1/2。 對已有轉移並行腹股溝淋巴清除術者5年生存率僅約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