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上窰家樂徑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上窰家樂徑

我們在這裡看到彈塗魚和招潮蟹, 玩1小時後折返到大網仔路復興橋, 於附近的發記士多吃午餐(只在週末開放)。 任何行山遠足活動,必須在出發前作出詳細規劃以及準備,擕帶充足及合適裝備,以及告知親友目的地及回程時間。 制訂路線,更要量力而為,注意補水,切忌逞強冒進。

上窰村鄰近斬竹灣,村民曾以捕魚、務農,以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 於60年代,村民陸續遷往外地謀生,全村廢置。 政府於1981年將上窰村及村前的石灰窰列為法定古蹟,其後於1984年將已修建成上窰民族文物館的村屋開放予市民參觀。 西貢行山路線之一的「北潭涌家樂徑」全程坡度平緩,路寬易走,風光如畫,十分適合一家大小暢遊。 自停車場側起步,先登上小山丘,然後再進入蔥蘢幽谷。 穿越山谷後,可在小山坡上舉目展望,附近的翠綠山嶺和樹林盡入眼簾。

上窰家樂徑: 【著數優惠】 「飛遇世界鉅賞」 香港航空限時搶$0機票

西貢打卡Cafe多,特色美食也不少,在巴士站附近有一間主打印尼峇里菜的排隊熱點,其中招牌菜是勁足料的白鬚牛骨湯飯($97連加一)。 而文物館隔壁亦有一個小碼頭,曾經是交通樞紐,不過現時也沒有船隻往來了,不過景色倒是十分漂亮,帶鬱鬱蒼蒼的味道。 下車抵達發記士多,跟着指示牌指着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方向,便到達上窰村的入口復興橋。 編按:所有康文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除外)由4月2日(星期五)起將重新開放,上窰民俗文物館將回復正常開放時間,並實施特別安排及防疫措施,以保障參觀者健康。 走大約8分鐘到發記士多, 旁邊就是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起點了。

上窰家樂徑

由西貢坐94、96R、289R,於「上窰」站落車,出大馬路向左方前進,經過傷健樂園,約5-10分鐘就可見到「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入口。 營地環境寧靜優美,四周林木茂盛,在此可眺望鹽田仔及滘西洲等西貢內海之風光。 沿路有一所上窰民俗文物館,是一座建於十九世紀末的客家村莊。 上窰村和鄰近的一座石灰窰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重修後,於1984年開放為博物館。 上窰位於西貢北潭涌,旁為龍坑,上窰村座落其側。 此村始於19世紀末,當時原籍廣東省的黃姓客家人於名為「過路廊」的地方設置小店,為村民商旅提供歇息的地方,後來逐漸發展成上窰村。

上窰家樂徑: 黃石家樂徑交通資料

路線的起點北潭涌雖設傷健樂園,但分隔巴士站與傷健樂園之間的大網仔路這必經之路卻無上落斜道,大大影響傷健樂園的可達度。 途中雖未能進入上窰民族文物館內參觀,但仍可在外觀賞古蹟,一探石灰窰。 村徑雖較狹小,但更能從中感受鄉郊的味道。 電動輪椅使用者Terry:上窰這條路線我是十分推介給大家的。 落車點是個有蓋的巴士站,附近設傷殘人士洗手間及雜貨店,輪椅朋友不用擔心。 【郊遊要留意!】

  • 這個路線會看到水塘不同的景色和很多特色的石橋,之後會一一介紹。
  • 整段路上落起伏極少,岔路甚少,而且必有清楚的指示,一家大小可輕輕鬆鬆走畢全程,為家庭天倫樂的推介項目。
  • 穿越山谷後,可在小山坡上舉目展望,附近的翠綠山嶺和樹林盡入眼簾。
  • 不過,只要你多行、多留意,就可對各條行山徑作出比較,而對這些難度星星有一個概念。
  • 這條石橋附近有幾棵紅葉樹,但是我看到的時候紅葉已經掉落了,只剩下少許。
  • 這牽涉到個人體力、喜好,難有絕對的標準。
  • 待其他乘客逐一越過Terry上車後,司機卻不願幫忙,Terry只得眼巴巴看著巴士離去。

走完車路,左手邊有條小路往下到大潭篤水塘水壩。 大潭篤水塘水壩己經超過100年歷史,於1917年竣工,為法定古蹟。 在雨季水塘滿溢時,水壩排水的時候效果也挺震撼的,形成水壩瀑布,是雨季限定景色,會吸引很多攝影師前來拍照。

上窰家樂徑: 西貢行山路線|8大新手靚景好去處!橋咀島/東壩/龍蝦灣|附交通方法

在上窰路邊的士多起步,橫過小橋後,右轉水泥徑。 上窰家樂徑2023 走過上窰民俗文物館後,在支路直走 (左走為上窰家樂徑/郊遊徑),往黃宜洲方向前進,接下來兩個分岔口都往左走。 到達起子灣廢村後見分支,先往右走至碼頭,隨後返回分岔路口。 上窰家樂徑 由此右轉山徑,再循隱徑行走抵達曝罟灣的堤圍。 及後返回主徑,沿著灣畔徑,行走至南風灣營地。

上窰家樂徑

大潭水塘家樂徑簡單易行,中途亦有部份小路往可以前往探索,整個山頭附近有很多路線可以選擇。 慢慢走邊看歷史遺跡,邊拍照,簡簡單單可以輕鬆玩上大半天。 注意:部分路段險要崎嶇,需要穿着行山鞋,並量力而為。

上窰家樂徑: 西貢行山好去處7. 黃石家樂徑 – 海岸景色一覽無遺

從天壇大佛踏上奇趣徑,穿過寶蓮寺旁的林蔭小路,不久便到達茶園,沿途被兩座高聳入雲的山嶺環抱,右方是本港第二高峰鳳凰山,左面則是高751米的彌勒山。 鳳凰山主峰高934米,山峰時常隱沒於雲霧間,故又有「鳳凰縹緲」之獨特景致。 「法門古道」傳意柱標示古道始於「東山法門」牌樓,沿林蔭古道下山,可經過寶林寺、羅漢寺等名剎古寺,抵東涌新市鎮。 漁護署亦將距離、時間、坡度、路面狀況的分數相加,判定各山徑的「綜合難度」。 有趣的是,在漁護署管轄的山徑裏面,並沒有四星最高難度的。 初段路上看水壩及創興水上活動中心,中後段略嫌遜色。

上窰家樂徑

上窰民俗文物館整修後於2020年5月重新開放。 舊時香港交通並不發達,村落與村落,村落與城墟之間,就要倚賴山路連接起來。 這些山路,到了現在就成為了古道,部份更深受行山友歡迎。 這裡列出8條較為完整的古道,可作為遠足路線。 此村隣近西貢海,當時村民以漁農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

上窰家樂徑: 西貢行山好去處2.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最大水塘

在最後一站「曲徑茶香」,陣陣茶香隨即撲鼻而來。 昂坪由於終年被雲霧繚繞,濕潤的空氣令到泥土份外肥沃,特別適合種茶,並有特產「雲霧茶」。 來的第一班巴士擠滿了人,沒法子;第二班的乘客不算太多,而車內的輪椅位仍然空著,但礙於車廂通道狹窄,也只好再等待下一班。 其實到底該不該先請部分乘客下車,騰出空間讓輪椅上車,連我自己也沒有一個答案,但我覺得這事倒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

上窰家樂徑

⚠️ 切勿在水塘及集水區內游泳和污染水源。 往大潭篤方向走,會經過大潭水塘紅磚屋小路的入口。 上窰家樂徑 從小路進入,會看到外觀保留完整的大潭水塘紅磚屋,紅磚屋曾是守衛水塘的警察宿舍,現時已荒廢和封閉。

上窰家樂徑: 起子灣 Hei Tsz Wan

鹽業為香港昔日四大原產業之一,在沿海的淺灘引入海水來蒸發和加工。 上窰郊遊徑位於萬宜水庫西北,繞斬竹灣和糧船灣的海岸,到達接近元五墳的萬宜路。 整段路上落起伏極少,岔路甚少,而且必有清楚的指示,一家大小可輕輕鬆鬆走畢全程,為家庭天倫樂的推介項目。 郊遊徑全程都可眺望西貢海和諸島嶼的美景。

  • 「昂坪湖光」的傳意柱旁,可以飽覽石壁水塘的湖光山色。
  • 他們在上窰興建這座小村莊, 名為上窰村。
  • 另一個較佳返回北潭涌的方法,便是逆走北潭涌自然教育徑,藉此亦可以更認識北潭涌一帶的景色。
  • 由此右轉山徑,再循隱徑行走抵達曝罟灣的堤圍。
  • 途中雖未能進入上窰民族文物館內參觀,但仍可在外觀賞古蹟,一探石灰窰。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 終點設於北潭路鯽魚湖怡庭,此處是一個露營地點,以一道石砌拱牆為入口。 今天由上窰巴士站起步,行約15分鐘便到達上窰民俗文物館,多走15分鐘至上窰家樂徑及郊遊徑的分岔路。 走約40分鐘便到達家樂徑的終點 – 西貢萬宜路,再走10分鐘返回上窰巴士站。 在大欖郊野公園,除了元荃古道外,尚有多條古道,如南坑排古道和甲龍古道等,都是昔日居民的主要往來路線。

上窰家樂徑: 西貢行山|漫步上窰家樂徑輕鬆短程 訪民俗文物館看昔日農家生活

這條堤圍早已日久失修,部分路段已化作碎石塊,雖有好心人在路段間築起小竹橋,但仍有一定危險。 繼續往前走,有很多大型廢棄建築物,牆上長滿了青苔、蔓藤,加上附近久欠修理,人煙稀絕,只聞風吹草動的沙沙聲,令人頓生恐怖之感。 到達起子灣與黃宜洲,可選到起子灣的方向,走了一會又遇到分岔路,往右是起子灣碼頭,往左邊入叢林,選往左邊。 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附近有一個昔日村民使用、仍完好保留的大型灰窰。

這次有兩位輪椅使用者同行,為了省時,我們分別在鑽石山和沙田乘巴士出發往西貢,再轉乘巴士到北潭涌。 上窰家樂徑2023 在鑽石山乘車的Terry雖然早已排在前頭,但巴士卻是從站後駛出,停在站外。 待其他乘客逐一越過Terry上車後,司機卻不願幫忙,Terry只得眼巴巴看著巴士離去。 上窰家樂徑 待下一班巴士開出,同樣情況再次出現,這次幸得另一位車長協助,讓Terry退至站後的路緣離開車站走近巴士,再合力把輪椅推上巴士的上落斜台,才得以順利乘車。

上窰家樂徑: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家樂徑」末段經過三數村屋和果園,再越過一小石橋,便到終點所在的北潭路。 龍蝦灣郊遊徑在西貢行山路線中屬於輕鬆易行,只需2小時即可以完成! 於黃泥涌水塘公園巴士站下車後,沿油站旁的樓梯上大潭水塘道,經過黃泥涌水塘繼續往陽明山莊方向走。 可以選擇繼續行大潭水塘道或行大潭家樂徑。 上窰村早於1830年由廣東省寶安縣黃姓客家人興建,村民以製石灰、捕魚和農耕為生。

上窰家樂徑

繼續往前走約8分鐘,就可到達上窰村和上窰民俗文物館。 沿路有極多種類的植物和蝴蝶,生物多樣性豐富。 上窰家樂徑2023 遊郊遊徑初段不久可見右方起子灣的海岸,稍遠則為黃宜洲及鹽田仔等小島。

上窰家樂徑: 延伸閱讀:曝罟灣|超美半月形海上堤圍 西貢上窰郊遊徑路線+靚景位

上窰村面積約為五百平方米, 依山傍水而建。 由黃姓客家族人而建, 他們在一處名為「過路廊」的交通要道開設小店, 為來往的村民及客商提供一個歇息的地方。 他們在上窰興建這座小村莊, 名為上窰村。 像上述例子,只要你行過1星級的「昂坪奇趣徑」後,就可估計同屬1星的「上窰家樂徑」的情況。 同理,若你可應付「元荃古道郊遊徑」,也應該可應付「羗山郊遊徑」,一切其實是比較而已。 行山是為了放鬆身心,絕不需要去挑戰高難度刷存在感!

上窰家樂徑

這條看似最平凡的家樂徑,其實告訴大家很多不平凡的歷史故事。 上窰家樂徑的終點處是上窰郊遊徑的起點,若沿此徑而走,則要有更多的時間和力氣。 上窰家樂徑2023 另一個較佳返回北潭涌的方法,便是逆走北潭涌自然教育徑,藉此亦可以更認識北潭涌一帶的景色。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上窰家樂徑: 上窰家樂徑

記得有一次坐上電單車經過大潭道的這條單線路,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水塘,波光粼粼,感覺是在水塘中間穿越,美得恍如置身於瑞士的湖區。 先看到的是大潭上水塘,不錯的風景但不算太特別。 這個路線會看到水塘不同的景色和很多特色的石橋,之後會一一介紹。 在這裏不用逗留太久,往後的景點更加吸引。 曝罟灣路線可概分為前、中、後三段:前段路程較短,景色較遜;中段較為艱辛,卻是精華路段;後段距離甚長,是耐力的考驗。 曝罟灣是位於西貢萬宜水庫以西的一個小海灣。

上窰家樂徑

而且山徑難度等級,只屬於計劃行程裏其中一項參考資料,我們還要考慮天氣、體能狀態等因素。 另一站是「樹徑考趣」,這裏長約350米的「樹木研習徑」介紹昂坪高原上常見的二十種本地植物。 「鳳凰觀日」是本港著名的景點,沿木牌樓後的石梯直登上鳳凰山,可觀賞壯麗的日出美景。 「昂坪湖光」的傳意柱旁,可以飽覽石壁水塘的湖光山色。

上窰家樂徑: 西頁行山好去處5. 上窰家樂徑 – 最適合一家大小遊玩

由於農業和建築業發展初期,大量需求石灰,西貢過往的窰燒工業亦蓬勃,上窰村民亦因建窰燒造殼灰,作灰泥及肥田料之用而致富。 及後由於英泥及造磚行業的競爭,窰燒工業遂告沒落。 60年代起,村民漸漸遷出,村落亦告荒廢。 上窰家樂徑 看到由香港文化博物館管理的上窰民俗文物館。 在郊野公園內有文物館也頗有趣,想必管理也不易。 乘巴士在「上窰」站下車,沿上窰民俗文物館的指示牌往後行一小段,再跟著起子灣村、黃宜洲村、上窰村的指示方向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