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维持现状的情景1中,没有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就是这种情况。 这些中国设备制造商将积极寻求在有一家或多家可替代的成熟非美国供应商的情况下,全部或至少部分替代美国半导体供应商,以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 2|半导体需求模块使用Gartner的市场数据,对2018年全球半导体行业32个产品类别的4740亿美元收入进行了分解。 根据产品类别划分的半导体收入被映射到1|终端设备模块中涵盖的7种终端设备和7个需求区域。 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立方体”,展示了32个半导体产品类别中,每种产品在全球总收入中占多大比例的终端设备和地区。
- 美国的半导体战略,复兴制造业是重中之重,虽为产业龙头,想达标也是千难万难。
- 规模较小的芯片设计企业不断冒出,虽然不如中芯国际这种巨头规模大投资多,但也是产业链发展壮大成熟所必经的阶段。
- 韩国份额的增长部分反映了对存储器产品的需求激增,来自该国的两家公司(三星和SK海力士)是全球领导者。
- 如果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全球份额下滑到大约30%,美国将把其长期的全球半导体领导地位移交给韩国或中国。
- •在制造方面,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装机容量翻一番,届时他们将占全球新增产能的25%以上。
假设替代程度与当前的市场份额成正比,我们的市场模型预测,仅凭“中国制造2025”效应,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全球份额将损失仅2至5点。 这一市场份额损失比我们评估的两种美中摩擦情况下的市场份额损失低四倍。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将部分技术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以绕过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限制,不会触发半导体供应商的变化。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文章导航
如果没有一家中国公司达到某一特定半导体产品类别的门槛,我们假定外国供应商将维持它们目前的份额。 同样,如果只有一个成熟的中国供应商可用,我们假设中国公司仍然会从外国供应商那里采购其总销量的30-50%,以拥有一个多样化的供应商基础。 如此巨大的收入损失将会引发美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大幅削减——如果他们保持当前的研发力度,至少会削减30%,约合120亿美元的投入。
美国半导体公司将这一市场地位成功转化为强劲的财务业绩。 在过去五年中,它们为股东带来了近14%的年均回报率,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高出4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11月,它们的总市值约为1万亿美元。 财务实力对于使该行业在未来继续对R&D进行大量投资至关重要。 强大且财务状况良好的半导体产业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半导体使技术突破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那么美国现在预计的2025年载人登月,大概率延期数年之后恰好与中国的2030年前后目标十分接近,这将是一场几乎并驾齐驱的载人登月比拼。 但大企业从来不是天生的,除非半导体制造这种特殊领域,大部分领域的企业,都需要无数小企业之间的内卷竞争、无数兼并重组之后,才能形成。 这也与2022年半导体进入下行周期,全球PC、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有关。 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1.15亿部,同比下降25.9%。 进入第三季度,下降趋势虽有所减缓但依然下行:IDC报告显示,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13万台,同比下降11.9%。 不同于1990年代,日本光刻机的高光在进入21世纪之后被ASML逐渐压制;日本半导体材料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竞争力逐步走强。
•未列入实体名单的中国设备制造商将积极扩大半导体供应商的种类,以减少他们对美国技术的接触,因为他们预计美国限制可能会升级。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2023 这将包括加快内部的努力,中国一些主要的智能手机,消费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公司已经在进行内部努力,以设计自己的芯片。 •出于对美国限制会损害其功能和质量的担忧,中国境外的消费者和企业将不愿购买中国的技术产品。 结果,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将受到侵蚀;相反,随着买家因关税,监管措施,消费者信心或价格上涨而避开美国产品,美国科技公司将在中国失去市场份额。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The Wall Street Journal’s Post
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这件事,并不意味着注意力只在半导体领域。 国内GPU厂商还有更多,如天数智芯、壁仞科技、瀚博半导体、燧原科技、爱芯元智、摩尔线程等,此外还有龙芯等公司的CPU。 国产处理器、显卡,再配上国产操作系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生态”了。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2023 而上游半导体制造、材料、设备同样也在发展:一方面自力更生,另一方面并不排斥进口国外先进产品。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性的半导体领导者,占有45%至50%的份额。 美国的领导地位建立在一个良性的创新周期上,创新周期依靠进入全球市场来达到为超大型研发投资提供资金所需的规模,从而使美国技术始终领先于全球竞争对手。 这种分析符合典型的西方思维习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往往会低估中国经济、政治体系以及产业战略的实力与韧性。 中国的计划经济模式固然存在地方性浪费、资本错配以及腐败问题,中国也不会仅仅因为北京方面的主观意愿就一定会成功,但如果认为上述逮捕与破产事件预示着中国的失败,这种想法还是缺乏依据。 与此同时,韩国公司生产的半导体零部件的发货量整体上升,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 去年,韩国半导体组件的出口激增了34%,达到2.45亿美元,成为该领域中的第四大出口国。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芯片战争——美国强化对华封锁,中国如何突围?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半导体行业一直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连续革命性发展的核心。 反过来,ICT的突破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使美国自1988年以来在生产率增长和实际GDP增长方面都大大优于其他高收入国家。 美国半导体技术使这些技术的进步成为可能也已经到达了世界其他地区。 例如,移动通信已成为历史上全球采用最快的技术,其全球经济影响估计超过1万亿美元。 2002年,中国在全球造船业中的产量占5%,2003年,中国出台一项全国性的造船计划,随后推出大手笔补贴计划,并辅以其他支持性的产业政策,如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造船国,控制着全球造船业约50%的销售额。
- 日本早就有借助北约力量的想法,4月7日,外相林芳正首次出席北约外长会议,5月日本统合幕僚长(相当于三军总参谋长)山崎幸二亦首度出席北约总参谋长会议。
- 一个加密货币行业组织的首席执行官说,从行业角度来看,现在给人的感觉肯定是加密货币市场正遭遇一场地毯式轰炸。
- 据最新估计,到2025年,NASA将在该项目上花费930亿美元——可能依然不够。
- 虽然中国现在并没有太多谈这个,但他们正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包括组建由国家支持的投资基金,为本土的半导体开发和制造提供资本。
- 国内半导体领域近年来也涌现非常多的创业企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称,2021年,中国大陆芯片设计公司数量达到2810家,较2020年增长26.7%;而2011年,这一数字仅为534家。
•在制造方面,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装机容量翻一番,届时他们将占全球新增产能的25%以上。 再加上目前在组装和测试服务领域的强势地位,制造业产能的大规模扩张可能会使中国大陆在2023年之前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输出地区。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预计中国公司将约占这一新增国内产能的60%,其余的差能由外国公司在中国建造。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全球投资者涌入中国股票基金,押注重新开放机会
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台湾企业的总利润增长率为36.8%,即使是受美国打击的中国大陆地区的增长率也达到了44.9%,都远超韩国。 来到韩国方面,营收超过一兆韩元的企业仅限于三星电子、LG海力士等七家企业。 在被誉为半导体技术力的“骨干”的纯Fabless中,销售额达到一兆韩元的企业仅有“Silicon Works一家。
在这么大金额的游戏里,为了确保盈利大于支出,高产能利用率就是另一个关键。 封测厂需要大量的低阶劳工,这就触及美国的短处,还得考虑工作文化。 晶圆代工与封测厂都需要公共基础建设,这也是美国的相对弱势。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芯片被打回石器时代:别沾沾自喜了
在国产化的趋势下,韩国设备厂商也成长了起来——韩国政府曾于2019年7月宣布,为支援半导体材料、设备的国产化,计划每年提供1兆韩元的预算。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韩国本土上市的半导体及面板设备企业一共有57家,在这其中并不包含韩国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企业SEMES,这也是三星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 这种替代是由中国的产业政策推动的,因此无论美国采取何种政策措施,这种替代都将发生。 中国的自给自足目标被认为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的硬性目标。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有一家或多家成熟的中国本土供应商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设备制造商将积极寻求取代外国半导体供应商。
2021年将设置比上年增加3成的2.2万亿韩元的预算框架,补贴企业的研发费用。 将指定尖端技术开发地区,设置税收优惠制度,以推进在韩国国内外的招商。 据日经介绍,现在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厂商也都纷纷在韩国增产。 而按照韩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所说,约有153家韩国芯片企业已计划在今年至2030年间总计投资510万亿韩元以上,其中包括全球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和第二大厂商SK海力士。 其中光是三星就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超过1500亿美元,发展非存储以外的半导体业务。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高铁关键零部件,至今仍依赖进口,被外资用10倍差价割韭菜
为此有专家指出,韩国要想在全球半导体争霸竞争中生存下来,需要政府对设备投资、研究开发等给与特殊的支援,而且政府的支援是迫切需要的。 自2019年起,韩国政府开始系统地进行支援半导体行业,但并未出现明显的成效。 众所周知,DRAM 、NAND型闪存等存储半导体是典型的“行情产业”。 几乎所有IT产品上的存储半导体特性都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这是因为从中长期来看,存储半导体遵循“上升、下降的周期”。
总体而言,12个半导体产品类别(占中国需求的45%)属于这一类。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业界领先的设计工具,替代供应商也能保持竞争力,而目前这些设计工具只能从美国的供应商那里获得。 这也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扩大和提升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代工能力,或者保持与亚洲主要代工伙伴的联系。 无论如何,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我们的半导体市场分类中,32个产品类别中只有一个符合这一标准——它仅占中国半导体需求的5%。 对于占中国需求23%的其他10种产品,规模虽小但新兴的国内供应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规模。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北约之手伸向东亚 日本打台湾牌玩火
该计划的重点是通过与美国公司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来设计用于军事用途的半导体设计和基础技术。 同时,国防部正在倡导“可信赖和有保证的微电子”等计划,以确保用于国内供应的价值链制造层的安全。 为了避免这些负面结果,政策制定者必须设计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应同时解决美国国家安全问题并保护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全球市场准入。 这是久经考验的创新模型的基本支柱,该模型将使该行业继续实现技术突破。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美国战机尾焰是红色,中俄为何是蓝色?
前者是终极核心,后者,则是为这个终极核心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前者受限于客观规律,或许自由操作空间没那么强;但后者,我们应该还是可以折腾折腾的。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而相应的,中国需要的是,利用产业集群阶段性不可替代的整体性优势,给自己争取时间;用产业集群综合性优势带来的收益,反哺核心部件——也就是半导体研发,以求在集群整体性优势丧失前,在半导体方面取得突破。 禁先进制程,禁工业软件,禁高端核心材料,限制中国芯片向上突破能力的同时,削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优势,用政治手段,推动相关产业链移出中国。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设备和材料初露曙光
全球比烂的大环境下,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最不难,我们就可以笑到最后,挟市场,而扩大优势,笑傲群雄。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按照计划,2024年“阿耳忒弥斯2号”将进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2025年“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将再次载人前往月球,实现自1972年NASA阿波罗17号任务以来人类再次踏上月球。 不过数字系列命名的方式的2019年终结之后,Imagination的GPU IP产品命名方式也发生了改变:2019年至2021年,A系列、B系列、C系列均在年末相继发布。 这也能看出,被中资收购之后,Imagination还是在不断研发的。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2023 紫光展锐的虎贲T7510处理器就采用了Imagination的GPU内核。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经济不被看好 专家:年成长约3%或成常态
这些都与成本相关,或许也是日月光至今对于在美扩厂有所犹豫的主因。 台积电赴美设厂的考量关键在于政府补贴与优惠,当然也希望生态系统健全,这就牵涉到封测台厂的成本考量。 台积电的毛利率超过50%,但日月光的毛利率仅16%,封测厂相对低的毛利率对成本的敏感度自然更高。 美国演变出设计与制造分工的原因,主要在于制造是“粗活”,发包出去有助于专注在利润更为丰厚的设计“细活”上。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中美同时亮剑,很显然,中国更胜一筹,鹰击-21或教美国做人
我们预计,只有在中国公司看到明显,低风险的机会来多元化其供应商基础时,美国供应商才会全部或部分被替代。 我们估计,中国客户目前已经建立了替代性的非美国供应商,无论是国内还是其他地区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在2018年约占其半导体需求的73%(见图7)。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每个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近100万倍,处理能力提高了450,000倍,并且每年降低了20%到30%的成本。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半导体雄心虽遇重挫,但美国需警惕两大教训
在过去几年的地缘政治、贸易摩擦还有疫情的影响之下,中国、美国、日本、欧盟乃至韩国,都开始发力半导体。 根据规划,政府将为相关企业减免税负、扩大金融和基础设施等一揽子支援。 其中对半导体研发和设备投资的税额抵扣率最高将提升至40~50%和10~20%。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这使我们能够计算出来自中国设备制造商的每种半导体产品的需求。 我们认为,这是衡量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最合适指标,因为它不包括为在中国工厂生产外国设备(如苹果的iPhone)而运往中国的半导体。 基于这种方法,我们估计2018年中国设备制造商对半导体的总需求为109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收入的23%。 这一数字低于根据WSTS基本数据得出的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报告中经常看到的约1600亿美元,但这一数字包括购买并运往中国制造非中国品牌器件的半导体。 由于重大的国家安全担忧,该行业目前处于美中摩擦的中心。
因此,有人认为,过多的小企业,分散了半导体行业资源,不利于整体发展。 故而,美国的半导体战略说穿了,只是想透过产业链重组削弱中国供应链,顺带分散风险,并将与国安有关的科技,彻底清除“中国成份”,而不是放弃中国市场。 甚而,透过重点松绑,维持中国对美国某些高端技术的依赖。 半导体制造厂非常昂贵,又深度依赖景气,若做不出规模就会赔大钱,IDM企业在设计端取得的利润就会被生产端吃掉。 美国英特尔在做大规模的过程中,迫使其他大厂放弃了这个昂贵而高风险的制造环节,转而寻求外包模式,于是才有台湾晶圆代工产业——一个中立的制造厂群。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2023 中国半导体雄心遇挫,但美国不可掉以轻心2023 在此背景下,美国芯片产业界敦促拜登政府和国会采取行动提供资金支持,共和党议员也一直在对拜登施压,要求他采取更多措施,投资美国国内的下一代半导体芯片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