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明知道東龍洲炮台已經沒有鐵炮,但難得來到東龍洲炮台特別地區,我們亦決定走到炮台的遺址。 三家村東龍島 炮台遺址前有一間小石屋,裏面擺放了一些昔日的照片,展示了東龍炮台的歷史。 奇石陣亦是空曠毫無遮蔭的,烈日當下要記緊做足防曬及補充水份。 隨著鯉魚門的發展,三家村已經成為鯉魚門的一部份。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 三家村東龍島2023 現時東龍島已成為燒烤、露營、攀崖及放風箏勝地。 這邊有更多上落斜坡,但都是鋪設良好的水泥路,也不算太難行。
三家村東龍島: 航線資訊
註3:三歲以下小童須有成人陪同及不佔座位方可免費。 1963年起,香港政府發展三家村一帶,將三家村附近的山丘夷平,在酒灣填海,海灣以西發展成工業區,東面建成三家村避風塘。 [4][5][6]1965年,三家村清拆,現今三家村遊樂場一帶被用作三家村安置區。
- 但亦有資料記載,炮台為兩廣總督楊琳於任內(即1719至1724年)下令建造。
- 東龍洲又名東龍島,屬於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以南、小西灣之東南,面積約2.42平方公里。
- 值得留意的是馬料水來往東平洲的船期,年初一「有入冇出」加上年初二暫停服務,若果你年初一早上搭船入了東平洲,就要在島上過兩晚,等到年初三才有船回馬料水。
- 原路走回士多再向官方營地方向走,不久就會到達一望無際的草地。
- 非蒲台島居民單程每次$25.0 (註1)來回票$50.0 (即日回程) (註2)註1: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購買單程票。
島上有數間士多,包括近碼頭的合全士多,以及營地旁的南園士多和假日士多。 聽士多老闆說,他們的生意很受天氣影響,天氣太熱或雷暴下雨就幾乎會無生意。 下次大家到東龍島行完山,不妨於上船前來一杯冰凍的仙草紅豆冰,為旅程劃上完美句號。 潛龍吐珠是東龍島最有名的奇觀之一,從石陣再往南堂頂向上走,十多分鐘後回望後方,大概就遠距離拍到一張氣勢雄偉的潛龍便心滿意足了。 上山的路較崎嶇,大家可以依身體狀況而決定繼續前往與否,安全至上。 走過一段幾乎沒有遮蔭的小路後,會到達帶點外國郊外味道的石灘,石灘旁有三尖八角的大岩石,浪花拍打沿岸礁石的聲音,令人格外平靜。
三家村東龍島: > 香港好去處搜尋
遊人行完整條長命斜,也可坐在石級上稍事休息,確保回復足夠體力再撑樓梯上去。 走多兩步來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現因疫情關係而關閉,但可在涼亭休憩。 遊人主要來看法定古迹東龍炮台遺址,炮台坐落島嶼北端,可飽覽佛門堂海峽,為船隻進入香港海域的主要航道,因此在康熙年間建立炮台作防禦海盜。 西灣河鯉景灣及鯉魚門的三家村,逢周末都設有街渡前往東龍島,船程只需半小時,班次約每隔1小時左右,亦算頻密,到訪當日也見長長人龍排隊購票。 前往時謹記遵守限聚令,暫時嚴禁露營,亦要顧己及人戴上口罩,保持衞生。
大約半小時就到達觀景台,360度全景視野極佳,可遠望對岸將軍澳佛堂門、大廟灣,還能見到柴灣歌連臣角及大浪灣,可惜沒有座位可以坐下來欣賞美景。 所謂碼頭只是一個上落船位,旁邊有一座外形簡樸的洪聖古廟,拜祭海神洪聖。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1]。 三家村東龍島 若繼續前行是陡峭山路,須手腳並用才能下山,如果行山經驗不夠,不建議行此路,免生意外,請量力而為,朝原路折返。 山路陡峭,好多石頭都是三尖八角,須小心翼翼地落山,落到去平地,再穿過草叢,落山往返東龍島公眾碼頭,坐船返三家村。
三家村東龍島: 收費資料
隨著將軍澳綫的落成,在港鐵油塘站徒步15分鐘前往也可,而該處亦是貼鄰東區海底隧道的鄉村之一。 三家村東龍島 佛堂門燈塔以混凝土建成,為日軍佔領香港時建造的防衛設施,約建於1941至1945年,原用作炮台以保衛維多利亞港東南面水道。 由於假日士多就在炮台營地的附近,所以士多順理成章成為東龍島的補給站,販賣公仔麵和飲料。 士多門前掛滿了在炮台附近取景拍片的演員照片,也有名人「到此一遊」的紀念照,令人看得眼花撩亂。
- 這兒是個分岔路,一邊前往營地、炮台及燈塔,另一邊到石刻,也可花3小時左右環島一周。
- 步行前往營地大約只需20分鐘左右,路況良好,而且上坡幅度也不大,小朋友也可輕易駕馭。
- 小島四面環海,景觀非常優美,而且人煙稀少,海水非常清澈,又有石刻等歷史遺跡,很適合假日和家人朋友去島上來個一日遊。
- 東龍島的山徑主要由南堂碼頭連接至營地及東龍炮台。
- 201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學系,現於卡迪夫大學修讀國際規劃及發展碩士。
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1810年被九龍炮台取代。 王崇熙於1819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 三家村東龍島 此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為現時香港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這個炮台遺址,這裡留下了戰時的遺跡。
三家村東龍島: 三家村 (九龍)
前往東龍島的航線只限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而且班數不多,出發前最好先計劃郊遊路線。 《香港01》旅遊記者為大家整理10大美食靚景推介,大家不妨參考。 這兒是個分岔路,一邊前往營地、炮台及燈塔,另一邊到石刻,也可花3小時左右環島一周。 記者是行山初哥,未敢挑戰這條被評為中級的行山路綫,決定只集中去島嶼北邊的景點。
再向前走就會看到著名的南園士多及假日士多,看到精美的中英並列招牌就知道是遊客常到的地方。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帶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有無際的海、壯觀的崖、翠綠的草;東龍島可以遠足,可以露營,可以看海,可以攀石。 除了自然景觀外,東龍島亦存在歷史的痕跡,有古代石刻、康熙時代的砲台等。
三家村東龍島: 歷史
三家村到東龍島船程約需30分鐘,記著留意來回班次的時間呀。 到達碼頭,在碼頭旁有條小石階,走上去看到士多,有清晰的手繪指示牌,指示前往東龍島不同景點的方向 (應該是士多老闆不想再作人肉路牌而製作的)。 指示牌有兩個方向,一左一右,想簡單輕鬆的話,可以向左走,走到露營區,再到東龍島炮台,回到起點後,亦可以向右走一小段,遊覽埋石刻。
原路走回士多再向官方營地方向走,不久就會到達一望無際的草地。 三家村東龍島 三家村東龍島 注意營地只設旱廁,沒有提供水源,若需要水就要到附近的士多。 營地的高地可遠眺果洲群島及周邊經海浪拍打而形成的鬼斧神工。
三家村東龍島: 收費
據《新安縣志》記載,東龍洲炮台是為了防禦海盜而於康熙年間(即1662至1722年間)興建。 但亦有資料記載,炮台為兩廣總督楊琳於任內(即1719至1724年)下令建造。 炮台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圍牆高度約為3米,入口設於北牆。
雖不至於人間仙景,東龍島卻是一個讓人避世靜心的好地方。 東龍島,又叫東龍洲,東龍名字源於「通窿」的諧音,據說東龍島有天然形成的海蝕洞,因此還有村民叫東龍島做通窿洲。 小島四面環海,景觀非常優美,而且人煙稀少,海水非常清澈,又有石刻等歷史遺跡,很適合假日和家人朋友去島上來個一日遊。 [1],另外亦有研究指三家乃指溫、劉、陳或張、劉、連三姓人。 [2],而鯉魚門只是三家村鄰旁進入維多利亞港的海道名稱,但香港人一般習慣稱三家村為鯉魚門。 如果剛好遇到3天的假期,不妨用其中一晚待在東龍島露營,感受萬物俱靜的寧靜時刻,沒有市區的煩囂,沒有外界的壓力,有的只是露營的樂趣。
三家村東龍島: 班次
另一道則由該碼頭南下至鹿頸灣,再上引至發射站,在發射站也有一條隱密小徑下降至營地。 雖然東龍島鄰近清水灣半島,但只可於鯉魚門三家村乘坐街渡前往。 非蒲台島居民單程每次$25.0 (註1)來回票$50.0 (即日回程) (註2)註1: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購買單程票。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另一條山路可通往肚臍洞、南堂頂、鹿頸灣,是需要手腳並用、半攀半行的碎石路,甚為崎嶇,不易挑戰。 沿徑上走到達觀景台 (可依指示往山崖下走看古石刻)。 往下走至分支,先右走至鹿頸灣的發射站及附近的山崖,及後返回分支向右續走。 東龍島的山徑主要由南堂碼頭連接至營地及東龍炮台。
三家村東龍島: 服務時間
不過海岸有時候會掀起浪花,海浪甚至高過通往燈塔的小橋,因此也要注意安全。 1897年英國租用新界,隨即為村內土地從新登記,三家村的「官批石堂」一一被「封山」,而各石礦場直到1904年左右才得獲發新牌照繼續經營。 1911年的人口普查,鯉魚門的華人人口有255人。 [3]1934年英軍聘用很多勞工在村內及魔鬼山建造軍事設施,帶動當地飲食業的發展。
若想環島一周,未計拍照時間大概需時3小時,由碼頭走到士多前向右出發,先遊覽東龍石刻,再去鹿頸灣。 走上南堂頂再由直升機坪下山,下山的路十分險峻,需要手腳並用慢慢地走,之後再走過奇形異石陣就會到達營地。 皆因東龍島以前是軍事重地,島內仍然有不少戰期的遺物,是個具有歷史感的小島。 從燈塔往回走到達營地和燒烤場後,可到旁邊的清代炮台展覽室,炮台區因其歷史價值及獨特的地貌,所以被列為特別保護區。 三家村東龍島2023 東龍島長期受海浪侵蝕,形成怪石嶙峋及海蝕洞、海蝕平台等景觀,所以也有「通窿洲」之稱。 景點如潛龍吐珠、噴水岩及鬼洞,也在營地附近,不過大部分位於懸崖之下,沒有經驗者不建議前往。
三家村東龍島: 香港仔/赤柱蒲台島
[7][8]1967年香港政府不再為石廠續牌,有200年長的石礦業遂全面停業。 其時已有道路直達鯉魚門,海鮮業才有長足的發展,多間新酒家開業,而渡船碼頭和沿岸停泊十多艘海鮮艇,讓遊客可親自揀選活海鮮。 三家村(英語:Sam Ka Tsuen)是位於香港觀塘區東南部鯉魚門的鄉村,有150年歷史,為九龍十三鄉之一[註 1],位於油塘及鯉魚門附近。 石刻紋路複雜,但龍形清晰可見,如古代甲骨文般的幾何曲綫,與香港青銅時代出土的文物相似,因此推斷可能有接近3,000年歷史。 石刻沒有用鐵籠或膠箱包圍保護,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難得。
東龍島曾是軍事重地,東龍洲炮台是為了防禦海盜而建。
三家村東龍島: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在觀景台不回程,自覺仍能應付者,可繼續登上鹿頸灣,在高處欣賞鬼氹灣景致,亦能走往接近山頂的直升機坪。 雖然坡度不高,但來回約4公里,再直上則可到達頂峰的發射站,視乎個人能力及體力而定,最重要是量力而為。 步行前往營地大約只需20分鐘左右,路況良好,而且上坡幅度也不大,小朋友也可輕易駕馭。 行山徑旁為一片蔚藍大海,沿路植物生長得茂盛翠綠,感覺相當治癒。 抬頭看山上有一塊名為牙鷹石的三角巨石,又叫雞乸石、蟾蜍石,有腳骨力的話可以走上去,在山頭上飽覽絕美的海岸綫。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偶爾出外「放風」抖氣,也要揀啱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