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衛奕信徑第五段6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第五段連接沙田坳和九龍水塘,長7.4 公里,主要沿著九龍水塘引水道依獅子山、畢架山山腳而行,除初段由沙田坳下降引水道外,絕大部份路段均平坦易行,沿途路段風景不多,但不失為悠閒漫步郊野的好選擇。 景色方面,橫七古道穿梭昔日廢村之間,可略略體會過往村落鄕村風情;走至近南涌路段,除可在橋山橋看到洶湧澎湃的屏嘉石澗外,更可於尤德亭欣賞到南涌至大陸鹽田的開揚景色,景色非常豐富。 難度方面,路線全長約7公里,長度適中,路線都以平路或下坡為主,鋪設及指示非常完善,難度不高。 衛奕信徑第四段,由井欄樹出發,先在黃麖仔一帶沿途落山,然後經大藍湖村在牛寮上爬東洋山,最後沿飛鵝山道下山至沙田坳。

衛奕信徑第五段

因為定線的問題,衛奕信徑無可避免地需要穿過市區,包括港島東部、九龍東部和大埔。 而且因為第二段和第三段被維多利亞港所阻,所以衛奕信徑成為香港唯一一條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 此徑起於赤柱赤柱峽道,向北經過港島的數個山峰到達鰂魚涌。 棄油塘站不用的原因是因為衛奕信徑啟用時尚未有該站和須經區議員和運輸署准許,但轉用油塘站則可節省一半路程。 難度:★★★★☆距離:約9公里 衛奕信徑第五段2023 時間:約3.5小時 衛奕信徑第五段2023 衛奕信徑第八段一開始繞走碗窰,之後要穿過太和市區,再到達大埔頭後上九龍坑山,最後在九龍坑山山頂結束。 大埔頭之前的路段可說是熱身,但九龍坑山是香港行山的著名「天梯」之一,斜度頗高兼且較為焗促及暴曬,需要相當體能應付。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第7段

途徑孖崗山、淺水灣坳、紫羅蘭山,直至陽明山莊為止。 衛奕信徑全長78公里,是全港第二長的遠足徑。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於1996年正式啟用,它的名字是為紀念一位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港督-衛奕信爵士而起的。 此路段與城門緩跑徑相重疊,路況上佳,平坦易走。

路線大致由香港島南部起,往北延伸至太古;轉接至隔海的藍田後,再北上至南涌畢,沿途共經過八個郊野公園。 第六段由九龍水塘開始,進入金山郊野公園,途經金山家樂徑後到達金山道。 過走私坳後經孖指徑[註 2]進入城門郊野公園,與麥理浩徑第七段相交於城門水塘。 衛奕信徑第五段的起點是位於獅子山及慈雲山之間的沙田坳。

衛奕信徑第五段: 第五段

這些因素都使第九段成爲衛奕信徑中最消耗體力的一段,對遊人具有較大挑戰性。 難度:★★★★☆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5小時衛奕信徑第九段涵蓋了大部份傳統的八仙嶺行山路線,只是起點變成由九龍坑山山頂出發。 難度方面,衛奕信徑第八段難在要一口氣由海平線登上陡峭的九龍坑山,而衛奕信徑第九段的八仙嶺雖然沒有九龍坑山的急促上山,但整體距離及上落坡會更多,難度比九龍坑山會略略提高。 景色方面,八仙嶺北望沙頭角,南看船灣,景觀開揚,而黃嶺至屏風山的陡坡更是香港最佳美景之一,景色絕對一流。 衛奕信徑(英語:Wilson Trail)是香港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96年啟用,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為香港第二長的遠足徑,僅次於麥理浩徑之後。

景色方面,衛奕信徑第八段會經過碗窰及大埔頭一帶的古蹟,而九龍坑山上山時沿途都有開揚的大埔風景,但衛奕信徑下山路視線會被樹林遮擋,景色較遜。 嚴格來說,第九段途徑的山徑在香港衆多山徑中不算崎嶇難行,但由於第九段起點和終點設於海拔數百米以上的山頂,換句話說不論此段開始前還是結束後,遊人都需要額外多走一段山路。 衛奕信徑第五段 如果順行第九段,遊人需要從大埔頭或太和邨出發沿第八段後半段登上九龍坑山頂,才能開始第九段;到達仙姑峰後,遊人亦需要繼續行走全段第十段或第十段部份路段後接駁其他山路(如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下山,才能離開。 除此以外,本段翻越新界東北部多座山嶺的山脊線,其中包括有八個山峰的八仙嶺,上落坡度極大。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第一段 (赤柱峽道-大潭水塘道) 遊記按此

景色方面,沿途有東洋山的白沙灣及西貢海海景、飛鵝山觀景台及飛鵝山道的東九龍景色,景觀非常豐富而且出色。 衛奕信徑第五段 此路線難度都集中在東洋山一段,因為要一直行梯級上山,但時間不長 (約40 分鐘),其餘時間都是落山或平路,所以此路線難度屬中等。 由於第八段被大埔市區分割成兩段,終點在數百米高的山頂上,故一般遊人不會選擇單獨步行完整的第八段。 前半段的遊客多數是從鉛礦凹下山抵達碗窰後沿碗窰路和達運路直接往運頭塘而不繞經半春園;而後半段大部份遊客爲了登上九龍坑山及八仙嶺而從太和邨開始步行第八段的後半段並連走第九段。

  • 衛奕信徑(英語:Wilson Trail)是香港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96年啟用,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為香港第二長的遠足徑,僅次於麥理浩徑之後。
  • 此外,部分路線的方向以塗漆標示,指示欠清晰,但近年已有所改善。
  • 衛奕信徑是本港第四條長途遠足徑,以第27任港督衛奕信爵士(Sir David Wilson)命名,並於1996年正式啟用。
  • 景色方面,衛奕信徑第八段會經過碗窰及大埔頭一帶的古蹟,而九龍坑山上山時沿途都有開揚的大埔風景,但衛奕信徑下山路視線會被樹林遮擋,景色較遜。

接着的路段傍獅子山隧道而行,沿路都可遠眺沙田多幢新建的建築物。 每年5至6月間,紅梅谷內都長滿果實嫣紅的水楊梅。 從沙田坳士多前行,不久便看到有分岔路(W047),應選擇左方的馬路行往紅梅谷方向。 離開馬路,接上山徑,旁山而行,沿路有不少由晨運人士開闢的觀景位,供欣賞右方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的水泉澳山嶺風光。 在此往下走,沙田一帶的屋村就像位處山谷下寧靜的小市鎮,沿路下行,在天晴的時候,這裏是絕佳的拍攝地點。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第5段

為雷利計劃(香港)青少年發展項目籌款的《雷利衛徑長征》,由2003年起每年10月份舉行,賽道主要依整條衛奕信徑前進,但乘坐港鐵時需於油塘站及鰂魚涌站出入,而非原先的藍田站和太古站。 從公廁側的山徑下降,踏著石塊,在林蔭下行走;稍後視野漸廣,間中可窺見左方的大帽山及右方的草山,以及遠方的九龍坑山。 沿馬路下行,到達元墩下的避雨亭,完成衛奕信徑第七段的行程。 在獅子山腳下走動,不難欣賞到望夫石經年在山上守望遠方,路旁更設有介紹講述這段在漁村小港發生的傳說。 多數人普遍把望夫石編成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卻忽略了其歷史價值。 衛奕信徑第五段 其實這個背着兒子昐夫歸的故事,正好體現出從前漁村居民的生活,並在獅子山腳下時刻提醒著香港人的歷史。

望夫石的英文譯作「阿嬤石」,就令人有點不解,把著眼點放到婦人背著小孩上,雖然突出了石的外型特徵,卻失去了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風景方面,炮台山炮台遺址保存完整,是拍照打咭熱點開,其他山嶺照鏡環山及五桂山十分開揚,景色絕對一流。 歡迎以 衛奕信徑第五段2023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衛奕信徑第五段: 9-26 Shatin Pass - Wilson Trail Section 5 - Kowloon Reservoir 沙田坳 - 衛奕信徑第五段 - 九龍水塘

猴子並非香港原生生物,而是於二十世紀初九龍水塘興建時引入,以期望猴子將水塘範圍的毒草「牛眼馬錢」吃掉,以保障水塘食水安全。 但後來猴子的繁殖失去控制,特別由於遊人大量餵飼猴子而使情況惡化,現時猴子的領土已由本來金山郊野公園擴展至城門郊野公園及獅子山郊野公園,甚至連屯門、西貢北潭坳等都有猴蹤。 在引水道上的猴子往往成群結隊,偶爾漫步於引水道上,偶爾跳著引水道裡游泳,旅人還是要小心不要顯露膠袋或食物於猴子面前,以免被猴子搶奪食物和挑釁呢。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第三段,路線長度及山勢起伏適中,難度中等。 衛奕信徑的路線由南往北,與連接東西的麥理浩徑恰似一個十字劃分港九。 惟路徑被維多利亞港分隔,只能以交通工具配合,缺乏完整性。 此外,部分路線的方向以塗漆標示,指示欠清晰,但近年已有所改善。 衛奕信徑第五段2023 隨石級下降,走過涼亭,很快便會到達獅子山北麓的引水道。 如有興趣一探此石,也可在稍後左方的一道支徑上攀。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第五段

路線後段獮猴聯群結隊,部分警覺性甚高,須多小心。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第五段2023 沙田坳除設有洗手間和士多外,亦設有「獅子亭」,是由國際獅子會耗資興建的涼亭。 在通往獅子亭的梯級,有「半島獅子園」之牌坊,亭內亦有「仁者樂山」等不少頌揚山水的詞句和詩句,甚為特別。 第七段由城門水塘開始,沿著城門水塘東岸的緩跑徑向北前進,途徑城門水塘北端的半閒亭、城門標本林和鉛礦凹(於此處再次與麥理浩徑第八段相交),直至元墩下。 途徑魔鬼山、照鏡環山、五桂山、馬游塘、大牛湖、澳頭村(凹頭村)及新地村,此路段未有途經任何郊野公園範圍。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的名稱是為了紀念鍾情於香港山水及遠足活動的第27任香港總督衛奕信而建[1]。 標距柱:W047 - W060 衛奕信徑第五段承第四段於沙田獅子亭起步,沿獅子山郊野公園北邊的水泥小徑漫行,經過九龍山健身徑,到達九龍水塘引水道的終點。 這一段都是平緩易走的步道,雖然沿路多個景點位置,可遠觀沙田全景和望夫石,但因為不具挑戰性,反而令人感到沉悶。 建議遠足人士選擇天朗氣清的日子走此路段,便可以享受沿路的景致。

衛奕信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五段標距柱:W047-W060

隨著城市發展使郊區人口減少,加上交通改善使這些村落已有車路連接,沙田坳漸漸失去昔日的重要性。 然而,隨著遠足日漸普及,由於沙田坳位處多條山徑,例如(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慈沙古道)的交界,今天的沙田坳每連周末都依然十分熱鬧。 的確,沙田坳雖然毫不起眼,較少遠足的人也未必知曉這片地方,但時至今日,沙田坳仍然為人類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第四段由井欄樹出發,途經西貢古道、大藍湖村、東洋山、基維爾軍營附近的大老坳後,沿飛鵝山道和沙田坳道直至沙田坳。 衛奕信徑第七段前段的城門水塘塘畔徑路徑平緩,在林蔭下的山徑輕鬆好走,途中輕嘗白千層倒影及水塘的姿采。 鉛礦坳以後是一直往下走而不急的路段,但視野受阻,景觀較遜色。

再往前走,在支路右轉(沿左方林道可返回城門道小巴站)。 徐徐上走,在支路續左走(右方可前往城門標本林)。 鉛礦坳是位於大帽山與草山間的山坳,昔日曾盛產鎢礦及鉛礦,故名。 現時此處是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的交匯處;也是麥理浩徑第七段、第八段之相交點,因此常有遊人在此停留休息。 過了標距柱W058後,便走在九龍健身徑上,沿途有各式各樣的健身設施。

其他文章推薦: